初一年级数学教案:课题:生活 数学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的观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是人们交流信息的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难点:合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 教学模式: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学习,当堂训练。
4、 预习要求:预习课本P6-P8,并收集自己身边遇到的有关数学信息
5、 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广阔的田野,繁华的都市,到处都有我们常见的图形和数字,生活中许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生活更为我们数学增添了无限的素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数学无处不在。(简单介绍华罗庚生平,章头图中有关基因图、宇宙速度的知识。)
(2) 创设情境:
情境一:图形与生活
(1)广阔的田野,繁华的城市到处都有我们常见的图形,观察高速公路服务区、雄伟的城市建筑群照片,寻找其中的数学图形(如长方形、圆、扇形、梯形、长方体、锥体以及图形中具有的平行、垂直等关系)。
(2)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成了造型艺术、建筑美学的基础,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群中,小到衣物装饰,大到房屋建筑、路面铺设,几乎处处都有美丽的对称性装饰。图形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还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
(3)欣赏奥林匹克五环旗,在长方形的旗帜上有五个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圆环,环环相扣,感受图形和图形间的位置关系,体会图形及位置所表达的含义。(五大洲的团结,体现“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
合作与交流
(1) 展示一组交通图标及汽车商标;让学生观察图标及商标中的熟悉图形,思考交通图标还表达什么内容。
(2) 展示自然界中的动物及植物的图案。
(3)大家再来找一找教室和同学们的学习用品中有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
情境二:数字与生活
数字与生活也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股份、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使用,买卖与批发、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等,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而这些经济活动无一能离开数学。
(1)展示车票,从车票中提供的信息,感受数字与生活的联系及其发挥作用。不同内容中的数据表示不同的含义,体会数字的价值及表达的含义。
(2)身份证是公民法定身份证件,是国家为每个公民编制的身份代码。你是否知道爸爸妈妈在哪种场合下要出示身份证?(住宿、领取存款、定飞机票等)对方是如何识别身份证的?(看照片、号码)现在请大家来看一看老师的身份证,你知道身份证上的号码的所代表的含义吗?(如32010619750818987,其中32、01、06是所属的省(市、自治区)、市、县(市区)的编码,1975、08、18是出生的年、月、日,987是顺序码,1是校验码)
合作与交流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与我们密切相关。感受数据来自于生活,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
(3) 试一试,议一议
1长途汽车票中的数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第5页车票,从中发现日期、车次、座号、、票价、开车时间、售票时间、车票序号、条形码等数据,感受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以及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方便与好处)你的学籍号表达了哪些信息?
2从下面的图形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见课本第7页,国际红十字会的标志、中国农业银行的标志)
3、探索活动(试一试)
(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2)估一估大树有多粗?(设置三个问题:(1)估计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2)伸开双臂,估计两手间的距离有多长?(3)还可以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如:你能估计教室的长度与宽度吗?)
(3) 旧羊圈长70米,宽30米,父亲的羊越来越多,想拆旧羊圈扩大面积,可是没有多余的篱笆,怎么办呢?
他儿子来了。不慌不忙地说:“爸,你看,面积2100平方米。如果改成50米长的正方形,不用添篱笆羊圈面积就有____平方米了
你还能把它改的更大吗?请说出你的方案来?(越圆越满)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什么感受?使学生能觉得: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服务生活等。
(五)当堂训练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创新课时训练P1-P2
(八)回顾与反思:
辅备:周华仁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观察生活中客观的图形和数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图形和数字是人们交流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图形、体会数字,认识学好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激情,所以上课时尽可能地多让学生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他们在与人交流时要能让别人听懂;同时学生是否能主动参与,是否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也是课堂上所关注的,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进行思考的学生应都给予鼓励。由于本节课教学活动较多,活动间的流程不能显得太分散,要注意连贯性。
陈旭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分为两个层次:先观察生活中图形,后体会数字,图形的直观性、数字的抽象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突出图形和数字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基本工具。同时对教材中的内容要进行筛选和整合,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如车标、商标自然界中的生物)的图形例子和日常生活中数据的例子,重而体现新课标所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