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脚踏平凡,迈向不凡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夜
宗白华
一时间/觉得我的微躯/是一颗小星/莹然万星里/随着星流。
一会儿/又觉得我的心/是一张明镜/宇宙的万星/在里面烁着。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作文。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这两句诗中的苔花虽小如米粒,却毫不自惭形秽,而是充满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它弱小而不羞愧,平凡而不自卑。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道:“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在一件件平常的事情中显示出一个不平凡、伟大的人格来。”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以平凡,但绝不可以平庸,伟大寓于平凡之中,平凡也可以造就不凡。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近几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普通人的性情与命运得到了用心关注和有力书写。徐怀中的《牵风记》,以一个小女兵的视角撩开严酷战争的帷幕,让人们看到了别样的战地风情,也使军旅文学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貌。梁晓声的《人世间》,运用了自己丰厚的生活积累,倾注了饱满激情,以普通人的生活变化和心理变迁,揭示了时代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内在关联。这些作品以各有光色的故事书写了“小人物”们在艰难境遇和坎坷命运中的坚韧与担当,让人们由平凡人物的不凡故事,看到他们在生活中的艰难成长,在人生中的默默奉献。在浩大的时代洪流中,我们不也是那奔涌向前的小浪花吗?
请整体把握上述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站在观照者的角度,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九九八年洪灾袭来,你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堤岸,你们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水利专家……
二零零三年非典横行,你们用白色的背影为我们建起一条条隔绝病毒的防线,你们是科学家、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
二零零八年地震突发,你们用一双双温暖的手在废墟中为我们寻找绝望中的一线生机,你们是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医务工作者、志愿者……
二零二零年新冠肺炎肆虐,你们用忙碌的身影、布满深深的勒痕的脸、甚至生命为我们守护平安,你们是抗疫专家、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建筑工人、社区防控人员、志愿者、快递小哥、清洁工……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我们从不惧怕,因为每一次灾难面前都有你们!一个个平凡而普通的你,汇聚成了英伟不凡的你们……
面对材料中的“你们”,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做一根能思想的芦草
我渺小,在渺茫星流里,我只是微小的一颗;我伟大,在心灵的明镜里,我容纳万星。宗老先生的小诗,再一次告诉我们: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只是一根芦草,但我们也要坚信我们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草。
因此,我们要做一根芦草,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但,我们还要做能思想的芦草,认识到我们的伟大。
作为个体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能力的有限、力量的渺小。狂妄让人愚蠢。项羽不明此理,自矜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结果狂妄令他发昏,导致看事不明、看人不准,落得身亡乌江。曾经有人以为,自己是万物灵长,能够人定胜天,于是大炼钢铁、毁林造田,结果迎来了经济大崩溃、自然大破坏。这都是狂妄无知招来的恶果,因狂妄而无知,因无知而妄为,因妄为而败绩,岂可不慎!
而能谦卑地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的人,心中往往多一份敬畏,多一份理性,从而也让自己做出决策、实施行动的时候,多一份冷静,多一成胜算。著名演员李雪健,表演技艺炉火纯青,但他一直保持谦卑,在他所扮演的焦裕禄这一角色取得巨大成功时,他却说“苦与累都让好人焦裕禄受了,名与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受了”。他把自己取得这么大成就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站在了“巨人”焦裕禄的肩上。正是有了这一份对自己演艺工作的冷静认识,让他在面对角色时,多了一份敬畏。也正因为有了这份敬畏,才让他投入到对角色的揣摩中,从而取得演艺事业的巨大成就。
当然,谦卑不等于自卑,在认识到我们的渺小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拥有思考能力,我们能通过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社会和自然,来调整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改变社会和自然。
人类由原始社会一步步走来,就是不断地认识万物、丰盈心灵的过程。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就是千百万年来,千万亿人发挥能动性,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结果。当牛顿静思三大定律的时候,当爱因斯坦沉思宇宙的时候,当马斯克长望火星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为人类的伟大而欢欣鼓舞?人类也许渺小,但人类的心灵装得下宇宙万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足够伟大。
我们青年学生,作为人类的一份子,作为未来的主力军,也应该在谦卑的同时保持高度的自信,相信,我们能认识社会和自然,亦能顺应规律,改造社会和自然,从而为人类赢得福祉。
所以,让我们做一根芦草吧,但一定要做一根能思想的芦草:谦卑而自信,渺小而伟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所提供的宗白华先生的这首小诗通过写“我”仰望星空的瞬间感触,表达了诗人对个体的辩证认识。一方面,个人的微躯,只是星流的微光,个体恰似大海中的水滴;而另一方面,个人的心湖,也能投影出宇宙万星的璀璨光芒。言下之意,“我”渺小,宛如一颗小星,“随着星流”一起装点着浩瀚的天宇,但“我”又不渺小,因为“我的心”仿佛一张明镜,投影着宇宙万星的姿容;“我”平凡,只是星流中普通的一个,“我”又不平凡,因为“我”的生命由于万星的灿然而澄明亮丽,在流动中充实着生命的意义。
由此看来,本材料实际上是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自我:既要自谦,客观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平凡;也要自信,相信个体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草”,能够认识、容纳天地万物。
写作时,可以从如何看待个体自我的角度展开辩证分析。一是强调,作为人类,不可以狂妄,而应认识到个体的渺小、个体能力的有限,应以谦卑的态度看待自我与群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是强调,作为人类,也不必自卑,应认识到人类思想的威力,认识到人类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观能动性来认识社会和自然,改变社会和自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作为有灵性的个体,要理性客观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从而更好地处理好自己与群体、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
立意:
1.无须自卑,卑微的个体可以点缀广阔的宇宙。
2.不可狂傲,卑微的个体只有融入广大的世界才能“莹然”不灭。
3.人既要看到自己的渺小之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平凡之处。
2.例文:
我是苔花,为自己代言
一片树林,能成材的没有几棵;一盘沙子,能成金的没有几粒;一众人类,能成才的没有几位。这个世界上,能站在舞台上接受众人簇拥的人没有几个,大部分人还是站在台下、幕后观看着他们。我们就是这些台下、幕后的人,我们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早晚会被历史的车轮辗压在时间的荒漠里。
但是,小人物也不能甘于成为这个世界里一位无声的过客,小人物也要像“米小”般的苔花,去如牡丹般地开放。即使是棵小草,也要舒展自己的身躯,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世人。
黄宗洛是位“小人物”,他的一生中往往只能演那些小人物、龙套,但他总是锲而不舍地对这些小人物加以雕琢,哪怕一点儿戏也要翻过来倒过去地琢磨,使这些角色异彩纷呈,成为人们脑海里不可磨灭的经典形象。《茶馆》里的松二爷,《智取威虎山》的小土匪,《三块钱国币》的伪警察,这些小人物,你敢说你忘了吗?
所以说,尽管我们是个小人物,是微不足道的小草,我们也得去为自己代言,只有敢于为自己代言,才能让别人在梦想的舞台上看到你。还记得那些想唱就唱,且要唱得响亮的人儿吗?一个个小人物坚持为自己代言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就算有的依然不被人们记住,但天空中已经留下了他们飞过的痕迹。还记得那个声音沙哑的金润吉吗?不管别人如何看他,也要拿出自己的好声音,这棵小小的苔花,一直坚持为自己代言,最终走到了世人的面前。还记得那位名不见经传却一鸣惊人的曹刿呢?不管别人如何劝说“肉食者谋之”,始终为自己代言,位卑未敢忘忧国,所以这朵小花能鲜艳得胜过牡丹。
没有比尔·盖茨那样巨大的财富,没有奥黛丽·赫本那样震惊世人的美丽,也没有像杨利伟那样让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为之欢呼,我只是个小人物,但我依然坚持为自己代言,因为我知道,只有为自己代言,才能走近梦想的合唱团。
你看到了我的汗水,却没有看到我的泪水。你有你的光彩照人,我只有我的默默无闻。你可以嘲笑我苔花如米小,但有一天我会向你证明苔花也作牡丹开。
梦想,注定是坚持的旅程,其中少不了辛酸和疲惫。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我是小人物,我为自己代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解读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两句诗,意思是苔花弱小而不羞愧,平凡而不自卑。第二段文字引用了路遥的两句话,指出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有时候平凡也可以造就不凡。
可见,解读两位名人的话是审题的关键。材料分别引用了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和现代著名作家路遥的名言,袁枚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告诉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平凡,生活中的我们平凡人居多,但是不要因此自惭形秽,羞愧自卑,我们应充满自信,积极向上,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领域内做最棒的自己,即使不显眼,不突出,也要极力地绽放自己的个性,拥有自己的美丽和光彩。路遥的名言告诉我们人能够平凡,但不可平庸,而且还可以从平凡之中造就不凡。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多了,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站岗执勤的警察叔叔等,都是平凡的人,但是他们都不平庸,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日复一日的重复,用默默无闻的付出,用始终如一的坚守,去恪尽职守,服务他人,造福大众,而这涓涓细流最终汇成了一股暖流,造就了生活中微不足道却持久温暖的不起眼的奇迹,也造就着属于自己的不凡,这样的人值得我们青年学习,我们应向他们致敬。
从“文体不限”可知,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要选择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人或事,在写人叙事中要突出人物在平凡中的努力和坚守,在普通事件中凸显出人性的光辉和品格的高尚,同时可以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主题。若写议论文,行文思路上,可以首先提出“以平凡成就非凡”的观点,然后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平凡的人以不凡的精神铸就了不凡的人生,苔花即便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号召大家向平凡致敬,让平凡的生命起舞,闪耀非凡之光。
立意:
1.我们可以平凡,但拒绝平庸。
2.脚踏平凡,迈向不凡。
3.在平凡之中书写不凡华章。
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概述了近几年的长篇小说创作风向标,即书写普通人。徐怀中的《牵风记》和梁晓声的《人世间》是佐证事例,而随后的归纳概括再次强调了小人物的坚韧与担当、平凡与不凡、成长与奉献,只要从中选取关键词,立意积极,就可以准确把握写作主题。
“站在观照者的角度”也就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小人物,客观地评价他们,从而发现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小人物,可能干不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不能颓废,伤感,应该积极努力地生活,即使如萤火微光,依然能照亮黑暗。“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就是要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有所感悟,思考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即使人生不易,也不放弃向上、向善,做一朵时代洪流中的小小浪花,跟随或推动时代浪潮滚滚向前。
写作时可以由材料提示的《牵风记》或者《人世间》中的某个人物入手展开写作,如周家三兄妹中,小儿子周秉昆似乎“最没出息”,却收获了来自观众最多的共情。与学习好、事业好的哥哥姐姐相比,周秉昆学习倒数、工作坎坷,却支撑起了整个周家不散,既留给父母细水长流的陪伴,又为自己的小家奔波努力,还在最大能力范围内给予身边人帮助,将平凡普通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然后由周秉昆身上展现出的小人物的坚韧、顽强、善良等美好品质,展开联想,比如《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七个普通人的故事歌颂他们在各自所在时代中做着小我与大我的取舍,浓缩了宏大国家历史中的百味人生;联想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中那些平凡、普通劳动者的奉献与担当,从而思考个人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展现小人物的伟大情怀。
立意:
1. 立足小人物,建功大时代。
2. 立中国浪潮,扬己梦风帆。
3. 每一个你,绘成时代的画卷。
4.例文:
平凡人有一颗伟大的心
——致抗疫前线志愿者们的慰问信
尊敬的志愿者们:
万家灯火初亮,街头的路灯下有你们匆匆行走的身影,没有家人相陪伴,只有战友共进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的敌人是肆虐的瘟疫——新冠病毒。
你们是不平凡的普通人。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瘟疫袭来之际,你们迎难而上,牺牲自我投身防疫第一线。路口、商场、街道随处可见身着各式服装的你们,虽没有白色战甲,但一副口罩、一件中国红的马甲和一股必胜的信念便铸成了最坚硬的护盾。哪里有那么多英雄?不过是平凡人有一颗伟大的心。谢谢你们,抗疫前线的志愿者,逆流而行的勇士。
你们是未来的奠基石。十天,能做成什么?曾经我以为,十天能抓住考试前的佛脚,但无法抱紧;能见证一粒种子的萌芽,却无法遮天蔽日。现在,你们用汗水告诉我:十天能使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基建狂魔”的惊叹背后,是你们日夜兼程的赶工劳作;生意盎然的草木之下,是你们日夜未休的汗水与泪水。没有繁星闪烁的夜幕,即便皓月明空也似乎失去了光彩;离了绿叶的簇拥,即便娇艳如牡丹也只能孤芳自赏。中国的未来是科技的未来,但质朴无怨的劳动者们才是中国的根,是泱泱大国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阶梯。谢谢你们,抗疫前线的志愿者。
你们是奇迹的缔造者。曾经是车水马龙,现在是风暴中心。成千上万的人流量将噩梦的种子携往四方各地,你们是悬崖边的一缕缕细丝,丝丝缠绕编织一张梦醒的巨网,守护一个个被梦魇淹没了良知的逃难者。进一步是生死相离,退一步是病魔侵袭,但鲜有人知道,名为“不可能”的瀑布之下,有一个水帘洞——名为“奇迹”。卫检消毒,测量体温,拦控车辆......100多天日复一日的坚持,将疫情的传播遏制在了初始,让医护工作者们无虑脆弱的后背,全力在面向前方披荆斩棘。谢谢你们,抗疫前线的志愿者。
4月8日,武汉解封,全国各地陆续开学返工。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以笔为剑,在步入考场的那一刻,有剑士般的利刃出鞘,不负期望,不负韶华。
如今山河无恙,让每一位华夏儿女携手同行,看春意将至,樱花遍地。阴霾终会散去,阳光依旧温暖。谢谢你们,中国有你们,真的很幸运。
此致
敬礼
高二青年学生
2020年×月×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根据材料立意即可。
【审题】根据材料来看,“你们”的职业、身份各不相同,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一个个平凡而普通的你”,材料中没有列举任何一个特别突出的英雄人物,而是强调“你”“汇聚成了英伟不凡的你们”,普通平凡的个人,却能够在灾难时义无反顾地投入“你们”之中,“用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一道道坚固的堤岸”“用白色的背影为我们建起一条条隔绝病毒的防线”“用一双双温暖的手在废墟中为我们寻找绝望中的一线生机”“用忙碌的身影、布满深深的勒痕的脸、甚至生命为我们守护平安”,共同为保护人民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这里要抓住“平凡而普通的你”和“英伟不凡的你们”作为关键词,个体的人往往只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医生、护士、解放军士兵、志愿者还是科学家、抗疫专家等,但普通人也有“高光”的时刻,那就是在面临灾难时挺身而出,面对困难时敢于迎难而上;而真正的“伟大”,则往往由普通的个体共同铸就!平凡的,也同样是伟大的。因此,我们不能只仰望伟大,更应该尊重每一个普通的个体,认识到平凡中的伟大。同时,我们自己也都是平凡的个体,也可以义无反顾地投身“你们”,共同成就伟大。
【立意】1.平凡与伟大(不平凡)的辩证认识。
2.尊重普通劳动者。
3.成为“你们”中的一个。
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素材】1. 平凡与伟大是两个对立的概念,是统一而又矛盾的。“平凡孕育了“伟大”,“伟大”又出自“平凡”。有人说:“这工作太平凡,还是让别人去做吧!我要为社会为人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人们有伟大包负,远大理想,是无可厚非的。可不能因此就不愿作平凡的工作。有的工作很平凡,很枯燥,没有名没有利,没有鲜花和掌声。就像校园里的一棵小草。可是你知道,最先感知春天的是什么?是小草。它顶着冰冻的大地破土而出,真有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劲头。当你看到由无数棵小草组成的草坪的时候,你望着它,会有莫名的感动与快乐。那么不起眼,却同样朝夕努力,直到迎来最后的成功。这成功虽然没有千万人前来道贺,没有颁奖的金牌,却那么鲜活地显现在你的面前,小小的草坪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最美的精神享受。
2. 令世界瞩目的万里长城,绵延不断,可它是人们用一块块平凡的石头垒起来的;一望无际的沙漠令人震撼,而抓起一把沙子,你会为这一粒粒平凡的沙子而感到震惊。平凡,是生命的要素。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星光璀璨;即使以后的生命里取得了很大成就,如果他自命不凡也不会拥有完整的真实生命。伟大,来自于平凡,万丈高楼起于平地,没有平时积累,没有脚踏实地、点点滴滴的努力,不可能一下子成功。
3. 不论是高耸入云的塔吊,还是崎岖深隧的海底;不论是机器轰鸣的工厂,还是不分昼夜的实验室,都有着劳动者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的生活,托起明天的梦想。在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亿万劳动者焕发出惊天动地的磅礴力量。人民开创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文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很多杰出的劳动者,他们身上不但体现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特质,更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请尊重劳动;请尊重那些为劳动一丝不苟的付出者。让正确的劳动观成为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激励着我们及后代子孙!
4. 在抗击疫情的前线,不光有白衣天使,还有着一群为了让医生无后顾之忧而默默付出的人。“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为使白衣倾心治疗,他们包干基层工作。“带饭哥”以披麻袋之姿,手提肩挂20余袋盒饭;90后志愿者喊话:“非典你们保护我们,现在90后保护你们”;带娃妇女20余个微信群,协调物资配送;飞行员霍晨飞拍摄纪录片《冬去春来》,歌颂武汉抗疫英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个又一个志愿者前赴后继,为抗疫工作贡献力量,以别样的姿态奋斗在前线。
5. 你们车舟前行,构交通网络。“疫情不散,车队不撤。”面对各方交通限制,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更是被迫封城。口罩、食物、医疗用品的需求单凭武汉根本无法满足,而各方捐赠也因道路封堵而无法正常运输。危难关头,无声无息之间,突有无数“摆渡者”者出现,她们组建志愿车队,担任起运送医护人员、物资运输、信息传递等工作。车队发起者张涛个人承担车队邮费12万元,而诸如此类事件比比皆是。道路之上,四方车舟,以龙腾虎啸之姿,向武汉涌去,“中华危难,匹夫有责”!
【结构】本文切题精准,素材翔实。主体部分采用小论点方式,结构清晰。材料精准切实,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凸显了考生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自己对“你们”的感激与敬意。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