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见证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福煦车厢》”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国最终战败。1918年11月11日,协约国代表福煦与德国代表在法国巴黎近郊的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中签订了停战协定,德国宣告投降,一战正式结束。此后,福煦车厢作为重要的历史纪念物,存放在了法国巴黎博物馆。1940年6月14日,德国军队占领法国巴黎,法国政府投降。希特勒命令德军将福煦车厢从巴黎博物馆破墙而出,运送至贡比涅森林。经过短暂的谈判,6月22日法国代表被迫在福煦车厢内签订停战协定,德国占领法国2/3的领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思考·探究
结合所学,二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和日本的压制,引起了两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
3.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刺激了法西斯国家
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4.催化因素:20世纪30年代,英法采取绥靖政策,使法西斯
国家的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1939年9月——1945年9月
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二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经济上,一战后1938年德国钢产量达到二千二百五十万吨,相当于英法两国钢产量的总和。1935年,德国生产了三千一百八十三架飞机,超过了1938年法国的生产量。政治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帝国主义国家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也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姚丽《二战全史》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遭受沉重打击,失业人数高达800万。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随后扩充军队,干涉西班牙内战,废除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后,日本统治者急不可耐地找寻转嫁经济危机的道路。1936年,广田宏毅受命组阁,基本上形成法西斯专政。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不平衡
②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激化了法西斯国家的对外侵略扩张欲望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引向苏联)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
③催化因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
德国闪击波兰
(白色方案)
英法宣而不战
“西线无战事”
波兰覆亡
知识链接:闪电战
二战中德国常用战术,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袭方式,不宣而战,快速切割敌军主力制敌取胜。
“ V”字手势到今天都是成功、胜利的象征……
不列颠空战
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4.二战的过程 :
②东线战场——苏德战争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已在西线得手。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德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的扩大:
东线战场——苏德战争爆发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已在西线得手。1941年6月22日(星期日),德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德军分三路进攻苏联,过攻特点:一是突然性。二是疯狂性。进攻兵力共190个师550万人,坦克4300多辆,飞机近5 000架。从北起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范围内发动全线进攻。规模之大,空前未有。三是野蛮性。仅几个月的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
巴巴罗萨计划
莫斯科保卫战打响
苏军著名将领朱可夫
在莫斯科,德军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12月5日,苏军转入反攻。经过40天激战,德军损失50多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曾横扫欧洲的闪电战在苏联破产,希特勒被迫应对两线作战。这也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斯大林在红场发表演说号召军民以钢铁般意志阻止德国侵略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本此时除了战争,没有其他选择。
——日本首相东条英机
中国战场——抗击日军的主力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得多。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世界史·现代史编》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战
争形势的转折
1942年6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单是空袭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英法盟军诺曼底登陆
德军陷入东西两线夹击中
1.1944年,美英盟军在
哪里登陆?有何作用?
1943.11,中英美三国在埃及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丘吉尔(英)罗斯福(美)斯大林(苏)
1.雅尔塔会议召开时间?
哪三个国家及其领导人与会?
2.会议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
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波茨坦会议:
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的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波茨坦会议三国首脑
①召开
②内容
杜鲁门
1945年4月,苏军集中主力包围柏林进过10多天的激烈战斗,苏军攻入德国国会大厦,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胜利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参战人口 10.5亿 20多亿
作战区域面积 400万平方千米 2200万平方千米
动员武装力量 7000万人 1.1亿人
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材料二: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参加了这场正义战争,从而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亚非拉一系列国家相继独立,加快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世界史·现代史编》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1945.6.26,50国签署
《联合国宪章》
②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战的影响:
序幕
九一八
事变
1931年
1939年
全面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
1941.6
扩大
苏德战争
1941.12
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2.1
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
1942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4
反攻
诺曼底
登陆
1945.2
协调
雅尔塔
会议
1945.5
欧洲战事结束
德国投降
1945.9
二战结束
日本签署投降书
战争全面爆发:德军闪击波兰
第二次
世界大战
第二次涉及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欧洲:西线和东线
莫斯科保卫战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主要战场
亚洲及太平洋战场
日军偷袭珍珠港:规模最大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
战争形势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战争走向胜利:意大利投降
雅尔塔会议:1945.2,美、英、苏
战争胜利的原因:正义之战,得道多助,英勇作战,盟国协调行动,反法西斯联盟
波茨坦会议:1945.7 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
战争的结束:1945.9日本签署投降书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规模空前,损失巨大;粉碎法西斯称霸世界野心;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及促进共同发展有深远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打结的手枪
1.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
民主自由的正义战争;
3.各国人民的英勇作战;
4.新式武器的应用等。
要坚决反对战争,共同维护和平;
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各国应摒弃对抗思维,合作发展;
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国家间的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1.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和
民主自由的正义战争;
3.各国人民的英勇作战;
4.新式武器的应用等。
要坚决反对战争,共同维护和平;
国与国之间应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各国应摒弃对抗思维,合作发展;
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国家间的矛盾。
打结的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