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降水的分布说课稿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降水的分布说课稿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9 23:3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降水的分布规律》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降水的分布规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环节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编写意图
本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的内容。本章教材主要是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掌握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学习我国气候特征及探讨其影响因素的的重要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课本中的正文、图表、辅助阅读材料和活动以及课外素材整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资料认识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基于对课程标准理念的落实及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2、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掌握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得和处理地图信息的能力。通过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利用已有资料和知识简单分析地理现象。
3、素养提现:
综合思维:通过综合学习我国气温、降水、气候类型和气象灾害等地理知识,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4、教学重难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由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的局限性,我将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地理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的活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的科学性,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出发;在这里我就学生现状作一些简要分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具备了学习气候的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气候图判读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能够从生活周围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
三、教法分析
1.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大师等软件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学法分析
1.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说一说
让学生观看一组景观:新疆民居,陕北民居,江南民居等图片。说一说民居跟当地的降水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变化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影响呢。
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
教学新课
比一比
1, 要求学生读我图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800mm、400mm、50mm等降水量的位置,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这三条等降水量线所在地区的降水特点以及降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读图比较能力。
思考: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总结得出: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2,指导学生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柱状图”
观察思考:四地的降水在季节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总结得出:
我国降水集中夏秋季节;降水量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议一议
小组讨论:1,为什么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后,教师再利用课件,展示降水柱状图加以印证。
提高学生的读图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看一看
利用课件演示动画“中国的干湿地区图”,并阅读书中的教材。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划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我校地处哪
类干湿地区呢?
设计表格,学生自主完成。
动画形象生动,有利于突破难点。
想一想
1,七月底,北京连降大雨。徐艳从北京出差去吐鲁番,妈妈提醒她别忘记带雨衣。九月下旬,北京秋高气爽。徐艳要去广州开会,爸爸也让她带上雨具。徐艳爸、妈的做法哪个必要,哪个多余?为什么?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板书,本课板书设计如大屏幕所示,我采用条文试板书,
2, 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⑴空间分布:
⑵时间分配:
⑶降水的南北差异:一般而言:南方雨季开始___而结束____.雨季___;北方开始___而结束____.雨季___。
3,分析我国降水分布规律的原因:
由(副高)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的进退规律决定的。
板书设计:
降水和干湿地区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这种板书设计比较直观、系统,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六,说教学评价: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面向全体学生,采用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构建和探究中来,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