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0 13:4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
)2023年秋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B
(满分 100分 测试时间 90分钟)
温馨提示:同学们,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的完成这张试卷。加油!
基础百花园(34分)
一、在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5分)
1. 史书上载(zǎi zài)满了熠熠星光,正如这一节记载(zǎi zài)了大诗人李白光辉的一生。
2. 九曲(qū qǔ)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 bò)自天涯。
3.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xiǔ sù)在中国。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1.地球是一位 hé ǎi kě qīn( )的母亲,她 kāng kǎi( )地奉献着自己,为我们提供丰富的 zī yuán( ) ……我们在母亲的 yáo lán( )里成长。
2.爱国港商chū zī(    ),在家乡成立了专门的环保组织,为家乡的环保事业作了巨大gòng xiàn(    )。
三、选字组词。(6分)
四、根据语境和提示,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四字词语。(4分)
1.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   )这些设想能实现,(   )是遥远的事情。
3.(   )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4.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五、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填到括号里。(4分)
1.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
2.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
3. 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
4.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
1.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用列数字的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 水里。(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把序号写在括号里。(3分)
(  )小脸蛋鼓鼓的,像嘴里含着里两个核桃。
(  )身上穿着大翻领西装和蓝色直筒裤。
(  )我的“小顽童”真逗人喜爱。
(  )脚穿一双特大号皮鞋。
(  )眉毛下两只眼睛,仿佛在转动。
(  )他头上戴着一顶红白相间的西瓜帽。
主题训练营(16分)
八、日积月累,下面是五谷的是(  ) (2分)
A. 稻、土、羽、黍、黄
B. 麦、青、角、菽、木
C. 稻、麦、黍、菽、稷
D. 稷、徵、白、水、稻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选择。(4分)
(1)下面不属于四大民间故事的是( )。
A. 牛郎织女 B.嫦娥奔月
C. 孟姜女哭长城 D. 梁山伯与祝英台
(2)下面的城市名与其古称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都——锦官城 B. 南京——建康
C. 开封——汴京 D. 杭州——姑苏
2.根据情境填诗句。(6分)
当我们看到水绕陂田、青山连绵的田园风光时,会自然而然地吟诵起
“ ”;当我们看到奔腾壮阔的黄河滚滚而来时又会不由地感叹“ ”。
十、主题交流:低碳生活小窍门。(4分)
我来表达看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提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环境恶化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你怎么看待两者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50分)
十一、类文阅读。(12分)
种树老人(节选)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种树。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我死了,就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来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
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那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儿动静,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上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大黄狗转来转去,修枝剪叶,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有改动)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破坏——(   ) 顽皮——(   ) 好像——(   )
2.用“____”画出文中写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语句。(2分)
3.下面不能表现种树老人的精神品质的是(  )(2分)
A.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B.“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C.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D.哪怕有一点儿动静,老人都能快速地赶过去,用自己的手,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4.老人表示死后不用棺材是因为他(  )(2分)
A.没钱买 B.一辈子勤俭,死后也要节约  
C.怕别人砍树为他做棺材
5.对“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老人爱树,死后也成了一棵树。
B.写出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
C.老人种树就是为了让人们都记住他,记住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
十二、课外拓展。(13分)
一棵老松树死了,动植物们都来悼念它,兔子妹妹发现树枝上有一封遗书,便大声读了起来: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棵活了千年的树,大家一定认为我是老死的,其实我的死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首先,土壤遭到破坏。千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大草原。但是近一二百年来,人类过度垦殖、放牧,使土壤沙化。有些地方还被洒了大量农药,肥沃的土壤变成了有害的土壤,草原大片大片地消失。树啊,花啊,草啊都别想活了,我(    )生命力强,(    )也招架不住。植物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远离有害土壤,不然就要没命了。
其次,空气遭到污染。人类把废气、浓烟排放到空中,天空没有以前那样蓝了,天上的鸟也少了许多。现在人们还广泛使用一种叫电冰箱的电器,里面的氟利昂,导致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层空洞”日益扩大,强烈的紫外线照到我们身上会使我们得病的。鸟类朋友们,你们要到臭氧层没有遭到破坏的地方去。
最后,水质受到污染。人类的工业废水,没经处理就倒进河里,河水变浊、变臭,鱼、虾无法生存。小鱼儿你要尽快告诉你的同伴们,让大家到河水清澈的地方去吧。
你们快走吧!人类破坏环境的速度不断加快,你们再不逃,就会没命的。
动植物们急忙收拾东西准备搬走,但是大家能往哪儿搬呢?这真是一个难题。 (有删改)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2.对动植物们“能往哪儿搬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以搬去的地方太多,动植物们不知道怎么选择。
B.可以搬去的地方太远,动植物们不知道怎么去。
C.环境污染太严重,动植物们已经没有可以搬去的地方了。
3.这篇文章从老松树的视角出发,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严峻问题,请你为它补上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土壤遭到了什么样的破坏?请根据文意,抓住要点进行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松树到底是怎么死的?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概括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文章内容写两则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习作展示。(25分)
本单元我们知道了只有地球适合人类生存,因此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
请结合本单元系列课文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参考答案
一、
二、和蔼可亲 慷慨 资源 摇篮 出资 贡献
三、略
四、1.不是 而是 2.即使 也 3.如果 就  4.不但 还
五、1.举例子 2.作比较 3.列数字 4.打比方
六、1.示例: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一百六十吨重,最小的也有两 吨重
2.示例:孩子们一听到哨声就撒开腿冲向游乐设施 活像一匹匹小马驹, 一看到广阔的草原就冲上去撒欢
3. 难道他不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吗
七、451632
八、C
九、1. (1)B (2)D
2.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十、示例:如果我们在发展经济时,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到后来环境的恶化会让我们得不偿失。所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十一、1.毁坏 调皮 仿佛
2.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也没有毁过一棵树。
3.A 4.C 5.B
十二、1.示例:虽然 但是
2.C
3.生态环境恶化 示例:老松树的遗书
4.①过度垦殖、放牧,导致土壤沙化。
②大量喷洒农药,导致土壤有害。
5.老松树的死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是因为土壤遭到了破坏、空气遭到了污染、水质遭到了污染。
6.示例:(1)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绿茵拥抱家园。
(2)青草绿树你我他,我们同住一个家。
十三、例文参考: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读了《只有一个地球》,我终于明白了地球的重要,环保的重要!
  地球是渺小的,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本来,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可人类,不顾“母亲”,毁坏了各种资源,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上面提到的大地震、雪灾也是我们造成的。
  当我看到科学家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4万亿公里啊!都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啊!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现在,我们中国水土流失占世界的百分之十八点七,水资源污染占百分之四十二。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排名110位以后,耕地面积在世界排名160位以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19亩,福建省不足0.6亩……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体现了如今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人类啊!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