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第三单元第九课 赤壁赋【本节要点】
1、积累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要学会哟☆温故知新☆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戌 窈窕 万顷 倾诉 冯虚御风 暴虎冯河 倚歌而和 船棹 追溯 晦朔 袅袅
旌旗 嫠妇 沟壑 郁闷 舳舻 酾酒 渔樵 憔悴 匏樽 沧海一粟 战栗
携带 挟带 卒莫消长 宝藏 斟酌 佳肴 杯盘狼藉 枕藉 慰藉 蕴藉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长
抱明月而长终: 而卒莫消长也:
②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举酒属客:劝酒。先学一点☆温故知新☆ ③固
固一世之雄也: 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④适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
适得君府书,明日来临汝: 适大病,不能行: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先学一点☆温故知新☆ ⑤逝
逝者如斯,而未尝为也: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 时不利兮骓不逝:
⑥望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恐太后玉体之有所欷也,故愿望见太后: 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
⑦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
⑧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先学一点☆温故知新☆ ⑨虽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⑩之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故为之文以志:
⑾乎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先学一点☆温故知新☆ ⑿于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困于周郎者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先学一点☆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1.xū yǎo tiǎo qǐnɡ qīnɡ pínɡ pínɡ yǐ hè zhào sù shuò niǎo jīnɡ lí hè yù zhú lú shī qiáo qiáo páo zūn sù lì xié xié zhǎnɡ zànɡ zhēn zhuó yáo jí jiè jiè jiè
2.①长:副词,永远;动词,增长。②属:关联;嘱托。③固:本来;险固;使动,使……稳固;顽固;本来;到底。④适:享有;到;女子出嫁;适合,适应;刚刚,才;适逢;同“谪”,流放或贬职。⑤逝:流逝;通“誓”,发誓;去,消失;跑。⑥望:农历的每月十五日;动词,眺望;盼望,希望;名望,声望。⑦如:动词,像;动词,往。⑧下:攻克,攻下;方位名词,位置低的。⑨虽:即使——表假设性内容;虽然——表事实。⑩之:“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 代词,清风明月等;指示代词,这。⑾乎:疑问词,相当于“吗”; 介词,相当于“于”,在;形容词词尾。⑿于:介词,从;介词,在;介词,表被动;介词,在;介词,到。☆课堂探讨☆ 借助字、词典,结合课下注释,梳理出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口头翻译全文,总结出课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现象、通假字现象,积累文言知识,并背诵全文。探究一下☆课堂探讨☆ 掌握相关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积累文言知识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本题要求学生在通读翻译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课文中的重点文言知识。实词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复词等语言现象,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句式,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本题学生可边读课文边翻译,圈点出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最后归纳整理,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你知道吗?☆课堂探讨☆ 1.词类活用
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动词使动用法;泣,使………哭泣,动词使动用法。
②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渔樵:打渔砍柴,名词作动词。侣:把……当作伴侣,名词意动用法;友:把……当作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④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方位名词作动词。东:向东进发,名词用作动词。
⑤知东方既白。白:发白,名词用作动词。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2.古今异义词:
【徘徊】古义:这里指明月停留。如:徘徊于斗牛之间。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美人】古义:文中指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如:望美
人兮天一方。今义:美貌的女子。
【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汽。如:白露横江。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如:凌万顷之茫然。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3. 通假字
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4. 一词多义:
歌: 扣舷而歌之 (动词,唱) 倚歌而和之 (名词,歌声)
望:七月既望(名词,阴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 (动词,眺望。)
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像,动。)
纵一苇之所如(往、到、动。)
之:哀吾生之须臾(助词,主谓间不译。) 惟江上之清风(结构助词,的。)
耳得之而为声 (代词,它。) 月出于东山之上 (助词,不译。)
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助词,表被动。)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5.特殊句式
①定语后置:
客有吹洞箫者。 凌万顷之茫然。
②被动句: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宾语前置: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④状语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出于东山之上 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15届安徽明光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示季子懋修书
明 张居正
①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②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③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④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⑤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矜己而自足 矜:夸耀
B.所以贻则于后人者 贻:遗留
C.平生苦志励行 苦:为……所苦
D.艺本不佳,于人何尤 尤:埋怨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C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苦:磨练。理解实词的含义要依据上下文,结合语境、词性分析。例如:“病者不堪其苦”中“苦”的意思是“苦恼,痛苦”。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所谓之楚而北行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乃才可为而不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吾家以诗书发迹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D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前一个为“到”,后一个为取独;B项,前一个为“竟然”,后一个为“才”; C项,前一个为“凭借”,后一个表结果;D项,都表示“大概”。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5分)
(2)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5分) 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1)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可是你不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2)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凭时间消磨(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还是好好想想吧!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最基本的要求是语句要通顺,关键词语翻译要准确,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式:(1)“俯寻”、“蹈”、“岂不┈哉”;(2)“区区”、“磨”、“工”、“其”。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参考译文】
①你小时侯聪慧,才质异于常人,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动颜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骄矜自满。好比那邯郸学步的年轻人,把自己本有的忘了,只得爬着回家。
②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只好勉强答应,结果你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我埋怨你又有什么用呢?可是我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厚积薄发吧。”又想到你会记住再次失败的教训,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你的才质不聪敏吗?大概还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很懵懂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我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是才学造诣平常,定然是你好高骛远,想广涉猎而使得自己疲倦,这就是南辕北辙啊!还想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
③想追寻前人的足迹,又合乎当世的准则,这只有才华卓著的人才能做到,然而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胡乱品评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认为自己才质异于常人,科举及第也是很轻松的事情,于是放弃原来的学业,仿效古人。到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估摸自己的能力,继续以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前放弃的学业,学习不分昼夜,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没有能力在文学界夺得头筹。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可是不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④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身艰苦学习,要留给你们后人的,不敢落后于古代世家的高尚道德。本来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以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我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柴门前守门的狗!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⑤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闻问,我自然也是不会严厉指责你。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糊涂得很厉害呀!譬如说写字,我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写字是小事情,但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探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就感情线索而言,课文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探究一下☆课堂探讨☆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新党指控他讪谤朝廷,被贬到黄州(今湖北省黄州市)任团练副使。这一年,他先后两次到黄州赤鼻矶(一名赤壁)游览,写了两篇赋,即《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设置两道题目,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第一小题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每段内容;第二小题可结合作者的身世、写作背景、课文具体内容来分析。你知道吗?☆课堂探讨☆ 1. 这篇赋用景物描写与主客问答的手法,紧扣赤壁的风光,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日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物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写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暂,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的乐观态度。
2.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这就是:“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也就是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课文一开头便表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如此良辰美景,作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之喜。接下来顺转:由饮酒放歌的欢乐中做的怎样?☆课堂探讨☆ 伴入了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入悲哀。紧接着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在此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以明月江水作比,完成了由悲转喜的过渡;世界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进而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15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①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②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②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③客或访余者,刺③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④,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怅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②瞷(jiàn):窥视。③刺:名帖。④刘伶断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1.对下列句子中相应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甫晨起,即科头??????????????甫:刚刚
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间:机会
C、客伺久,辄大怒诟?????????????诟:责骂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 赚:获取。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D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D赚:诳骗。所以选D。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2.下列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焉: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以:竹床一,坐以之?????? ?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C、且:或且变味,亦不觉也?? ? 臣死且不避
D、之:余怅然久之??????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A
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焉:二者均为兼词,于之;B、以:前者为介词,用;后者为连词,表目的,来;C、且:前者为副词,将要;后者为副词,尚且;D、前者为助词,放在时间词后,无实义;后者为代词,我。故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后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如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B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相关文段第三段,“客或访余者,刺③已入……不遽见……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只是不立即接见,并非拒见。另:“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系作者于自剖自谦之词,实际是作者读书入迷之反应,非其本性。故选B。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参考译文】
①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竿。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榻,用来躺卧。还摆放了书架和书筒各四个,古今的书籍都存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什物,也都交错摆放在旁边。
②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将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提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③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后来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通过过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出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坐着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较举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面。客人等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格严厉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再追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④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文能坐看着你沉湎在书中,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区别,正担心刚发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仍然比沉溺于女色好吗?于是笑着回答她说:“像你说的那样也是很好的,只是做李白和周太常的妻子不容易啊!”于是不再立即戒除,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找到窍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