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精品课堂课件:第2课 祝福(基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精品课堂课件:第2课 祝福(基础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3 07:5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一单元 中外小说鉴赏第二课 祝福【学习要点】
1.梳理小说的情节。
2.分析祥林嫂的死因。 要学会哟☆温故知新☆ 先学一点重点字音
钝响 寒暄 瓦楞 朱拓 间或 悚然 踌蹰 不更事 谬种 雪褥 形骸 荸荠 絮絮 呜咽 桌帏 讪讪 怔怔 渣滓 拗不过 蹙缩
门槛 窈陷 惴惴 歆享 牲醴 蹒跚☆温故知新☆ 矫正一下钝dùn响 寒暄xuān 瓦楞wǎléng 朱拓tà 间jiàn或
悚sǒng然 踌蹰chóu chú 不更gēng事 谬miù种
雪褥rù 形骸hái 荸荠bíqí 絮絮xù 呜咽yè
桌帏wéi 讪讪shàn 怔怔zhēng 渣滓zhā zǐ拗niù不过 蹙cù缩 门槛kǎn 窈yǎo陷 惴惴zhuì 歆享xīn xiǎng
牲醴shēng lǐ 蹒跚pán shān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一般小说的故事情节大体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组成,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是按这这个结构梳理小说的情节。☆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这是一道梳理小说情节的题目,注意抓住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情 节 内 容 起讫段落 时间 及情节
序 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1~2
结 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3~33 迎春之时,一命归天(第28段)
开 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34~53 春日之时,丈夫死亡(第35段)
发 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54~65 孟春之时,被卖改嫁(第40段)
高 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66~111 暮春之时,痛失爱子(第67段)
尾 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112 ☆课堂提高☆ 小说采用那种方式进行叙述的,这种方式有何作用?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王熙凤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惊艳,“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暗示了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空虚。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祥林嫂因何而死?☆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这是一道探究小说中人物命运和小说主旨的题目,注意抓住文章中对人物人物命运的再现和生存的环境等来探究。解释背后的真正原因。☆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主观原因: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生活丧失信心。
客观原因:小说中写到的其他人物,这些人物在祥林嫂不幸遭遇中扮演的角色:
生命轨迹 周围的人
初到鲁镇 鲁四老爷(鲁四奶奶)——冷酷自私(封建礼教)
被卖改嫁 婆婆、大伯——冷酷自私(家庭)
再到鲁镇 柳妈——冷酷(社会)
寂然死去 卫老婆子、“我” ——同情(社会)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1.族权给了祥林嫂婆婆卖她的权力。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被剥夺。族权给了大伯收屋的权力。
2.夫权给了鲁镇人叫她祥林嫂的权力。即便她的丈夫祥林死了,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夫权视再嫁是“败坏风俗”, 是奇耻大辱。因而即便她的第二个丈夫明明叫贺老六,但人们还是叫她祥林嫂。
3.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侮辱和迫害,靠的又是封建政权。
4.祥林嫂倾其所有到土地庙捐门槛,是因为她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认为这将使她争得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这一线的希望,她竭尽全力。
总结归纳: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体说来,是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害死了祥林嫂。 ☆课堂提高☆ 阅读《祝福》选段,完成小题。
①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
②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③“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④“是的。”
⑤“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⑥我万料不到她却说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⑦“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⑧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⑨“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⑩“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1.对第⑤段中划线句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祥林嫂已经有多年没有见到“我”,老熟人的偶然相逢让她既觉得意外,又感到高兴。
B. 遭遇了一系列痛苦与打击的祥林嫂,内心压抑了太多、太沉重的苦闷,急于向人倾诉。
C. “我”有文化,又见多识广,祥林嫂认为“我”能解决她心中的疑惑,因此饱含希望。
D. 在遇到“我”之前,鲁镇上的人对她都很冷漠,而“我”能同情她,给她一点安慰。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C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上下文的语境,此时祥林嫂主要是想解决内心的疑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2.对第?段中的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被祥林嫂问得不知如何回答,怕她继续穷根究底却无言以对,因此选择离开。
B. “我”感觉到了祥林嫂话中的异样,怕自己的回答让她想不开,于是抓紧时间离开。
C. “我”经不住祥林嫂追问,只能含混其辞,但心有愧疚,同时对她的命运有些担心。
D. “我”了解祥林嫂的经历,却不愿意明确回答对方的问题,这反映了“我”的冷漠。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D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不是冷漠,是无奈和无能为力。
考点: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找到窍门了吗?☆课堂提高☆ 3. 祥林嫂“走近两步”之后对“我”提出的三个问题,分别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回答,并说明她产生这些心理的原因。灵活运用哟☆课堂提高☆ 【答案】第一个问题说明祥林嫂对大家都深信不疑的“魂灵”产生了怀疑,因为绝境中的她对下地狱充满了恐惧,希望通过否定“魂灵”来消除死后之忧。第二个问题体现了她恐惧的心理,因为害怕死后被锯开。第三个问题说明她又有点盼望死亡,因为死后可能与家人见面。做的怎样?☆课堂提高☆ 【解析】
试题分析:每个问题所反映的心理各不相同,从而写出了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答案每点2分,其中“心理”1分,“原因”1分。意思对即可:尤其是第一点,对“原因”的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找到窍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