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0 10: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人于2023年4月18日14点01分 (北京时间) 从河北某机场 (38°17'N, 114°42'E) 搭乘航班飞往目的地机场。该乘客座位靠舷窗,在空中飞行途中太阳始终照射在他所在的舷窗外侧。下图为该航班空中飞行信息实况记录图。图中航向是指飞机或轮船所在位置的正北方向顺时针测量至前行航向线的夹角。 据此完成1~2题。
1. 该航班在空中飞行的总体方向是 ( )
A. 北偏东 B. 北偏西 C. 南偏东 D. 南偏西
2. 该乘客座位位置及 15 点时看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 )
A. 靠左舷窗 左前方 B. 靠左舷窗 左后方
C. 靠右舷窗 右前方 D. 靠右舷窗 右后方
下图是“70°N某地24小时内太阳高度和当日该地某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 此日北京时间14点时太阳直射点在( )
A. 20°S,90°E B. 20°N,90°E C. 20°S,120°E D. 20°N,0°
4. 从流量曲线看, 该河流最可能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
A. 雨水 B. 湖泊水 C. 冰雪融水 D. 地下水
近地面大气中CO 浓度的变化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会出现时空差异。 图为华北平原某地近地面大气中CO 浓度不同月份的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5~7题。
5. 该地近地面大气中CO 浓度日变化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 该地近地面大气中 CO 浓度的变化规律表现为 ( )
A. 夏季比冬季高; 白天比晚上高 B. 夏季比冬季高; 白天比晚上低
C. 夏季比冬季低; 白天比晚上高 D. 夏季比冬季低; 白天比晚上低
7. 下列因素中,对近地面大气中 CO 浓度影响最小的是
A. 植被状况 B. 大气运动 C. 土壤湿度 D. 人类活动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其中①②为大气垂直运动,③④为大气水平运动。据此完成8~9题。
8. 当②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 ( )
A. 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 B. 重庆的银杏树叶金黄
C. 武汉东湖的樱花盛放 D. 长白山脚下银装素裹
9. 当①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南亚地区盛行风向为 (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下图为亚欧大陆40°N 附近东岸的甲地和西岸的乙地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0~11题。
10. 影响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成因是
①甲地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 ②乙地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③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④乙地夏季受低压带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甲地7月的降水年际变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夏季风不稳定 B. 台风雨占比高 C. 副高控制较强 D. 梅雨年变率大
松巴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 其位置见左图,右图示意当地气温和降水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 松巴岛雨季的盛行风为 ( )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13. 最适合到松巴岛旅行的季节是 ( )
A. 3~5月 B. 6~8月 C. 9~11 月 D. 12~次年 2月
下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 加利福尼亚州 ( )
A. 山地众多,地势起伏大 B. 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C. 降水南北差异较小 D. 河网密布,河流众多
15. 影响加利福尼亚州北部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大气环流 ②纬度位置 ③地形分布 ④海陆位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测站在某日北京时间02:00-10:00 台风途经前后风向与风速变化图。 读图, 完成16~17题。
16. 06:00-08:00 ( )
A. 台风中心总体向偏北移 B. 台风中心经过测站上空
C. 观测站的降水逐渐变小 D. 观测站的风速持续增大
17. 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表为2023年9月30日 (农历8月16日) ~10月2日我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天气统计。 读表, 完成18~19题。
日期 气温 阴晴 风向、风力
9月30日 7-21℃ 雷阵雨 西风、微风
10 月 1 日 12-22℃ 晴 西风、微风
10 月 2日 5-20℃ 晴 东北风、3-4级
18. 该时段,秦皇岛市( )
A. 以阴雨天气为主 B.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
C.10月2 日经历了暖锋过程 D. 居民应注意早晚添衣防寒
19. 该时段,秦皇岛北戴河海滨 ( )
A. 12时陆风最为强盛 B. 海陆风现象不明显
C. 14 时海面气温最高 D. 潮汐的潮高为全年最低值
下图示意甲、 乙两座山地南、 北坡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0~22题。
20. 甲、 乙两山位置最可能是 ( )
A. 甲、 乙都位于北半球 B. 甲、 乙都位于南半球
C. 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D. 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21. 甲山所在地区气候类型成因为 (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B. 季风环流
C.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D. 深居大陆内部
22. 推测造成乙山3000米以上南北坡7月均温差异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 岩石类型 B. 海拔高度 C. 降水多少 D. 人类活动
我国某湖泊与河流相通, 下图为相通处附近两水文站水量季节变化图。 据此完成23~24题.
23. 该湖泊与河流的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
A. 湖泊位于河流源头 B. 河流最终注入湖泊
C. 湖泊位于河流中下游 D. 无法判断
24. 河湖相通处河湖之间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快速城市化显著改变城市下垫面特征,对地表产汇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城市下游某水文站观测的城市化前后径流过程曲线对比。 据此完成25~26题。
25. 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
A. Q1→城市化前径流曲线 B. △Q→城市化后削减洪峰
C. Q2→城市化后径流曲线 D. △T→城市化后洪峰提前
26. 图中△Q的出现往往会导致城市发生 ( )
A. 暴雨 B. 干旱 C. 内涝 D. 高温
砾石分布在土壤内部和表面,影响土壤水文过程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下图示意三种砾石在土壤中的位置。下表为与无砾石的裸土相比,三种砾石位置对土壤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据此完成27~29题。
c:砾石以不同厚度完全覆盖土壤表面
砾石位置 蒸发速率 下渗速率 地表径流速率 土壤含水量
a -30.7 -15.4 12.8 -9.9
b -36.9 31.3 -25.4 14.6
C -59.5 -76.5 无值 44.6
27. 随着砾石覆盖度增加,会提高 ( )
A. 蒸发速率 B.下渗速率 C. 地表径流速率 D. 土壤含水量
28. 通过增加砾石覆盖度,对农业增产效果最明显的地区是 ( )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高寒地区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
29. 图中a 情形下,土壤下渗速率减小,主要因为土壤
A. 持水性增加 B. 干燥度增加 C. 蒸发量减少 D. 孔隙度减少
海洋混合层是指海-气相互作用和风浪搅拌作用使海洋近表层产生的厚度一定、 水温均一的水层。其下为水温急剧下降的温跃层,这里常常成为生物以及海水环流的一个重要分界面。下图为2020年8~11月我国南海某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垂直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30~32题。
30. 图中温跃层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结合相关知识判断,图中海域混合层厚度达到一年中最大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2.图中温跃层会导致( )
A. 底层海水出现严重贫氧现象 B.上下层之间海水密度差异小
C. 海洋下层冷海水更容易上泛 D. 出现“海中断崖”导致潜艇沉毁
下图示意印度洋局部洋流。 读图,完成33~34题。
33. 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盛行风 B. 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C. 地形、地转偏向力 D. 陆地形状、盛行风
34. 此时图中阴影海域的海水水平等温线或垂直等温面分布可能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与大西洋水体交换的唯一通道,下图示意直布罗陀海峡水团交换情况。据此完成35~36题。
35. 地中海降水量、蒸发量与河流输入量的关系表现为 ( )
A. 降水量=蒸发量+河流输入量 B. 降水量>蒸发量+河流输入量
C. 蒸发量=降水量+河流输入量 D. 蒸发量>降水量+河流输入量
36.与大西洋输入流相比, 地中海溢出流 ( )
A.盐度较高 B.密度较小 C. 水量较大 D.流速较快
下图为 2022年10月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7~38题.
37. 由图可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海域通过海气作用影响大气,大气更为稳定
B. 甲海域蒸发量较平均多, 海气间水分交换活跃
C. 乙海域向大气输送热量更少,大气更为稳定
D. 乙海域向大气输送水汽更多,海气间水分交换不活跃
38. 据图分析,太平洋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B. 澳大利亚东部森林大火
C. 东南信风的势力减弱 D. 信风减弱,沃克环流减弱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区, 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 图1示意和田市位置, 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 据此完成39~40题。
39.一般来说,籽料多分布于河流流速由快转慢的河段。图1中和田籽料富集最多的地段最有可能是( )
甲 B. 乙 C. 丙 D. 丁
40. 和田玉属于图2 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计 40 分。
41.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巩乃斯河谷位于我国新疆伊犁地区, 南依雪峰众多的中天山山脉,谷内河流沿线湿地广布。专家预计,不考虑人类引水的前提下,未来10年内巩乃斯湿地仍将扩大。
(1)根据河流水系与地势信息(图中甲乙海拔高程数据) 简述巩乃斯河谷地湿地广布的形成条件。(4分)
(2)与甲河段相比,列举乙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6分)
(3)说明未来 10 年巩乃斯湿地面积仍将扩大的原因。(4分)
42.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白鲸主要生活在环北冰洋冷水海域,主要在河口附近海面或近海面活动,食物广泛,具有季节迁徙性,但其自身游行速度缓慢,部分白鲸每年夏季从北极迁徙到北美东岸的圣劳伦斯湾。该海湾海水上下分层现象明显。
图中纽芬兰渔场是世界著名渔场,分析其形成条件。 (4分)
指出白鲸沿陆地边缘南下的有利条件。 (4分)
(3)分析圣劳伦斯湾海水发生分层现象的原因。 (4分)
43.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2021年3月31日, 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北太平洋某区域天气形势预报。 左图为2021年3月31日0时海平面天气实况图,某海轮当时位于该海域,航行信息见左图 (航向是指船船航行时,自正北线顺时针方向计量到航向线的角度,计量范围0°至360°)。虚线表示甲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右图为2021年4月1 日0时该海区的天气和波浪实况图。
(1)绘出A与B之间的天气系统示意图 (绘出锋面并标出冷暖气团及运动方向)。 (4分)
说明自3月31日0时起,24小时之内甲天气系统的变化(从强弱、移动方向、影响范围等角度加以说明)。 (6分)
(3)若该海轮保持前进方向与前进速度,结合图文信息,指出海轮4月1日0点所遭遇的风力和海浪状况。 (4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CCBCB 6~10 DCABA
11~15 ACBAB 16~20 ADDCC
21~25 ACCCD 26~30 CDCDB
31~35 BADDD 36~40 AAACA
二、 综合题:
41.
(1)多条河流交汇,地表径流补给量大 (2分); 河谷地势平缓,不易排水(2分)。
(2)经过湿地调蓄,径流量季节变化更小 (2分); 经过湿地拦截,含沙量更小 (2分); 汇集径流更多,径流量更大 (2分)。
(3)气候变暖,冰雪融水补给增大(2分); 谷底地势平缓,仍有扩大空间(2分)。
42.
(1)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使深层营养物质上泛,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 (2分);同时形成水障,使鱼类在此集聚,形成渔场(2分)。
(2)白鲸游行速度慢,可借助洋流节省体力;该洋流为寒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陆地边缘沿岸食物比较充足 (3选2,4分)。
(3)圣劳伦斯河注入,表层海水含盐量较低,密度小; 深层海水含盐量较高,密度大(2分);上下层海水不易交融,出现分层现象 (2分)。
43.(1)绘图如下 (4分):
(2)该天气系统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 (2分):中心气压下降,风力变大,势力增强(2分);影响范围增大 (2分)。
(3)海轮会遭遇8级以上大风(2分),浪高达5米以上(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