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段 高中 学科 历史
使用教材版本 新教材
课题 全民族浴血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宏大历史事件背后是由无数的人与事物组成,全面抗战也不例外。本课以西南联合大学这样一所出于抗战需要而组建的特殊大学为线索,用“为何南迁”“团结何在”“何为成长”等问题,联结起书中零碎的知识点;通过一个学校的人和事,来映射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成长以及所具备的风骨;最后让历史照进现实,引导学生思考新一代青年应该如何继承前人风骨,以此来展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
2.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扩展能力的过程。本课以西南联合大学的“南渡北归”为线索,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根据教学内容的的情境以及所选取的史料来建立初高中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深化对全面抗战的认识,构建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3.学习者分析
对本课有所了解但是不够全面
4.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西南联合大学南迁的路线与图片等相关资料,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认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作战的史实,辩证看待两个战场在抗战不同时期的作用,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2.利用历史图片与历史资料,展现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之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面临的困境以及破解的方法,理解为什么中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史料实证) 3.展示时间轴与地图,认识到在中国抗战的同时,世界上的反法西斯国家也在进行艰苦斗争,世界人民的斗争与中国的抗战日益联系在一起,抓住抗战特定的时空背景。并通过文字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为什么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形成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的能力。(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4.通过文字与图片材料,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思考作为新一代的青年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应该怎么做,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家国情怀)
5.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主要史实;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关系及其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6.教学准备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创设法、材料研读法
7.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有关于西南联合大学卓越成就的材料 材料: 这所学校名士如云 在数学方面,有华罗庚、陈省身等 语言文学方面有钱锺书、沈从文、朱自清等 哲学方面有金岳霖、冯友兰等 历史学方面有陈寅恪、吴宓等 这所学校涌现出 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六位“两弹一勋”元勋 8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2)依据材料提问:西南联合大学基于怎样的时代背景出现?西南联合大学的使命为何与抗战是相始终的? 材料:“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始终”——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3)展示本课时间轴 (
依据材料,指出这所学校的名称
) (
听取教师的讲解,回忆初中所学过的全面抗战的内容
) 以一所大学的出现引入,构建与本课内容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兴趣。
一、炮火声中的南渡 (一)西南联大的南迁与校徽的设计 (1)展示地图,讲解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概况以及搬迁路线。 (2)展示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徽,提问学生校徽设计的内涵 (3)指出校徽设计的依据:内部三条线段将三角形进行了三等分,分别代表北大、清华、南开三个组建大学;三条线相交于一点,代表三校合一组成了西南联大;校徽整体形状是三角形,其具有稳定性特质,说明三校团结共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结合上面两则材料提出问题:(西南联大)为何南迁?校徽中的团结精神又是怎么体现的? (二)为何南迁? 1.总体概况 (1)点明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以及战略反攻阶段的时间,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时间轴。 (
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梳理,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形成时空观念
) (
阅读教材1
39-140
,指出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进行的几次大会战。
) (
阅读教材1
39-143
部分内容,思考教室提出的问题
) (
依据形状,揣摩校徽设计者的意图。
)听取教师讲解,形成对西南联大的初步认识。 (
以西南联大为何要南迁以及校徽中蕴含的团结精神在抗战时期如何体现两个问题,引出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以及全民族抗战两点内容。
)
2.具体战役 (1)展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的地图,指出这些会战取得了成果,但从整体上来看是节节败退的。并通过一些将士的话语展现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材料一:淞沪会战地图(包含四行仓库保卫战)与谢晋元遗书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谢晋元在1937年10月29日写下的遗书 (
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1
15
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这是华北战场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材料二:太原会战地图与郝梦龄在忻口会战战前动员的讲话 (
忻口会战:
太原保卫战中心战役。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合作抗战的成功典范。
)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 此谓我死国活,国活我死。 ——郝梦龄忻口会战战前动员的讲话 材料三:徐州会战地图与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台儿庄区区之地,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壁残垣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 (
阅读教材1
39
页,指出毛泽东是如何反驳这两种言论的。
)宗仁回忆录》 材料四:速亡论与速胜论的出现 材料一: “这一战,当然不是最后决战,但不失为准决战。因为在日本军阀,这一战,就是他们最后的挣扎。”……“这一战我们胜了,就可以充分得到这样证明,从此以后,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着末日审判了。” ——1938年4月26日《大公报》,张季鸾《这一战》 材料二:“我们是弱国,抗战就是牺牲”“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所谓抵抗,便是能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为抵抗侵略而牺牲” ——1937年,汪精卫在庐山发表《最后关头》 (毛泽东在武汉会战前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驳斥了两种观点,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材料四:武汉会战地图 (三)团结何在? 1.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指出在上海、太原失守之后,中共中央建立了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并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 材料:敌后抗日根据地分布地图与灵活的战略战术 (
根据教师讲解,理解中共的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巨大作用
) (地道战) (地雷战) (
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斗争,体会只有团结,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的道理。
) (
思考:还有哪些群体为抗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麻雀战) (伏击战) 2.其他爱国人士的支持 (1)提问学生:根据所学,你知道当时除了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支持,还有哪些群体也为抗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完善学生的回答,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
将宏大的历史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去,通过西南联大学生参与抗战,在血与火中得到洗礼与成长的经历,来映射整个中华民族以及反法西斯国家的成长
) (
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 (
通过正面战场一系列的战役,认识到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能辩证的看待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影响;同时通过一些爱国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话语,体会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精神,形成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
二、警报声中的成长 (1)依据材料,提问学生:联大学生乃至中华民族、反法西斯国家如何担负起“各方面需要的责任”? 材料一:我们流亡,我们后退,但是我们深自警惕,我们这次流亡绝不是为了逃避,为了偷取安乐……我们要深入到全国各地,为中华民族的对日全民抗战担负起各方面需要的责任。 ——《继续五四精神,担负救亡责任,北大同学纪念五四,大声疾呼唤醒国人》《云南日报》1938年5月12日 (
听讲,感悟先辈精神
)(2)展示当时参与抗战的一些联大学生的图片,讲解主要事迹 (从左到右分别是联大学生马继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参谋长;汪德熙——在大后方进行科研,制造炸药;穆旦——1942年加入中国入缅远征军;许渊冲——担任飞虎队翻译) (
依据材料,指出中共面临的内外困局:
在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之后,
八路军力量的壮大使得日军将其视为主要对手:日军对国民党方面转向了“政治诱降为辅,军事进攻为主”;对共产党则实行残酷的“扫荡”“清乡”“囚笼政策”,企图将华北抗日根据地分割成块,阻断后方粮食运输。而国民党也掀起反共高潮
)(一)何为成长 1.形势变化 (
通过材料认识到当时中国在国内外所面临的为难局面,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中共仍然在坚持抗战,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高阅读史料与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体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1)提问学生:这一时期中国共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局面 材料一: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共军队是今后华北治安之癌。要深刻认识到,只有打破这种立足于军、政、党、民有机结合之上的抗战组织,才是现阶段治安肃正的根本 ——日本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笠原幸雄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 《战史丛书 18·华北的治安战 1》,第 215 页 材料二:《新华日报》对皖南事变的报道 (
《新华日报》周恩来题词: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 (
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2.在国内 (1)提问学生:中共如何破除危机局面?依据学生回答讲解中共破局之法 材料:从左到右依次为三三制推行现场、百团大战地图以及中共七大会场照片 三三制:规定在政权机关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这一措施巩固与壮大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团结抗战的力量,促进了抗日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敌后抗战度过严重困难时期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1945年中共七大:为抗战的胜利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总结这一时期中共的“成长”是:破除内外包围,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建立描摹蓝图。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展示时间轴,总结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以及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 3.在国际 (1)通过照片,讲解当时中国与盟军在作战上的相互配合:如1941年8月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大队(飞虎队)成立,1942中国远征军先遣部赴缅甸配合英军作战。指出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成长在于政治上的相互协作,军事上的相互配合 材料一:飞虎队与中国远征军照片 (
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形成总结概括与提取信息的能力。
) 材料二:许渊冲访谈材料与穆旦的诗 我的工作有两项:一是把中国方面的情报翻译成英文,交给陈纳德,交情报也不要喊‘报告’,敲敲门就进去了。陈纳德不怎么说话,是军事机密,也不能谈。二是把陈纳德给中国的汇报翻译成中文,然后直接送给蒋介石和宋美龄。 ——《许渊冲:从飞虎队走出的翻译大家》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穆旦《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 (
依据所学以及教材P
145
页史料阅读相关内容作答
)(2)提问学生,为什么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材料(教材P145页史料阅读): 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中国顶住了日本的进攻,歼灭了几十万日本军人,消耗了大量的日本军需。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到来的反攻——因为这是最后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罗斯福1942年2月23日炉边谈话 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原因: ①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远超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总和; ②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③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三、和平后的北归 (1)依据学生回答展示抗战胜利的时间轴,并提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怎样理解张海鹏先生所说的“抗日战争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过程?” 材料一: 抗日战争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过程,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地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第81页,从左到右依次是日军所侵占领土、中国伤亡人数与抗战时间(与反法西斯战争中主要的同盟国对比) 完成从沉沦到上升原因: 首先,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其次,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总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尊敬 最后,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
阅读文字材料与图片材料,思考问题,并且绘制中华民族在近代从“沉沦”到“上升”的曲线图
) (
通过文字与图片史料,理解十四年抗战伟大的历史意义
)
8.板书设计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无问西东,南渡北归 战火中的南渡 警报声中的成长——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完成作业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1.本课以西南联合大学为线索,围绕“南渡”“成长”“北归”三个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同时利用时间轴来讲解国内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有利于学生整合零碎的知识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2.在授课过程中穿插着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的事迹,并且在本节课的最后由他们过渡到学生身上,引导其思考身为新一代青年,应该肩负起哪些重任,学生更有代入感,并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3.但受制于授课课时以及篇幅,对西南联合大学并没有做出具体的介绍,只是简略介绍南迁原因以及联大学生的事迹,再加上本课的知识点本身比较零碎,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知识混乱的现象。 4.所引用地图与文字材料过多,在现实教学中可能会出现超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