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案第一课时(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案第一课时(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0 10:1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课时 1课时
课标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教材分析 本章是高中地理的开篇,也是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基础,因为地球环境发生的许多现象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在高中地理课程学习之初,对宇宙环境有较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好本章内容,为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对本章所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较之初中还是有一些差异,在面对新高一的学生地理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要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包括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及天体系统、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及其基本特征和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征,培养区域认知素养。2.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以及各条件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两种基本的天体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2.太阳系主要成员难点:探讨地球为什么会存在生命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工具 教材、PPT、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作为高中地理的第一节课,首先同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简单说明初中与高中地理课程的差异。提出高中地理课程所要达到的地理核心素养,强调地理课堂要求,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聆听教师讲授 在正式上课之前,明确课堂要求,为学生以后的地理学习确立准则。
导入 抛出问题:在暑假是否观看了《独行月球》,在观影中是否了解了一些宇宙知识,并利用PPT展示《火星救援》、《流浪地球》相关图片,引出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与老师进行简单沟通,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以当前大热的电影切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铺垫学习气氛,符合今日所学主题。
探究一、宇宙 通过导入引出宇宙的概念,我国古人曾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为宙”引导学生明确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认真聆听教师讲授 运用讲授法,使学生明确宇宙的概念与内涵,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的内容,要求学生凝练出天体概念,并提问学生所知道的有哪些天体?请学生做答。 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并进行回答,完善导学案 锻炼学生文字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充分与学生沟通,增强课堂氛围
结合PPT展示各天体的图片以及相关知识,重点介绍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并讲解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在介绍流行时提示学生流行进入大气后不属于天体,并对这一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得出:1.划分天体的依据,2.宇宙具有物质性 认真聆听教师讲授,观看PPT内容,积极与老师互动,完善导学案 设置提问,调动学生学习状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结合教材运用宇宙是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这句话,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建立天体系统概念,突出天体系统的中心是质量大的天体;运用PPT中的图片,以人类为中心依次介绍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可观测宇宙,并利用系统层次图,使学生识记天体层系示意图,要求学生找到地球所在的位置,提示学生注意地月系、太阳系的距离单位为千米,而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的距离单位为光年,可以从单位上体现出不同天体系统的空间大小差异,并给出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引导学生明确宇宙的运动性 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回答老师提问,完善导学案 增强学生对天体系统的认识与理解,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下面太阳系的学习做铺垫。
探究二、太阳系 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那么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太阳系,自然过渡到这一部分。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图1-1-4,并提问太阳系的中心与组成,并请学生作答。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总结归纳答案并作答 培养学生文字理解以及读图的能力
要求学生阅读表1-1-1,并结合PPT示意图,师生共同把八大行星按照据地由近及远依次顺一遍,提问学生八大行星如何分类以及分类依据,请学生回答 阅读图表,与老师共同梳理八大行星顺序,回答老师提问 培养学生阅读表格,归纳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此阅读图1-1-4并提问学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点,学生的回答可能相对口语化,与学生一起归纳八大行星的三个运动特点 学生回答,与老师一起归纳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探究三、地球 认识了太阳系之后,我们知道地球知识太阳系中普通的一颗行星,但是我么也可以说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提问学生特殊之处,提示学生们结合电影情节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出地球的特殊之处在于存在生命。 学生与老师一起思考 调动学生思维,为这一环节的内容做好开头。
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前面所学的知识,阅读课本第8页,思考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并提示学生可以从地球自身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两个角度,并请同学回答问题,两个角度分别叫一位同学。师生共同总结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作答,共同总结 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课堂总结 梳理知识框架,解决同学们的答疑问题。 跟随老师回顾课堂内容,及时进行提问。 巩固知识,建立框架体系。
课堂检测 运用习题进行课堂检测要求学生做第2-3页A组的第1、2、3、9(1、3、4问)并请学生说出答案,师生共同分析1 认真答题,及时纠错质疑。 进行学习反馈,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