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三个和尚》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新课标】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三个和尚》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12-11 17:09: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动画城》第2课《三个和尚》
【教材分析】
《三个和尚》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动画城》第2课欣赏课。《三个和尚》F大调,2/4拍,诙谐幽默地,乐曲选自动画片《三个和尚》。这部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巧妙地借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关系的思考,辛辣地讽刺了推卸责任、吃大锅饭的社会现象。动画片中,和尚念经与和尚挑水两个主题交替出现,看似无意,却蕴含者很深的寓意。这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对话,全凭动画与音乐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二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作品感受旋律的所表达的诙谐幽默的情感和意境
(二)艺术表现
随着音乐表演三个和尚的故事
(三)创意实践
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动画故事音乐的乐趣和民族乐器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二)教学难点:
1、随着音乐表演三个和尚的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介绍一下你们看过的动画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作品就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主题曲,它的名字叫作《三个和尚》。(书写板书《三个和尚》)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激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教师:首先我们来认识几种乐器,第一种是坠胡,木鱼、小锣大家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色
教师:《三个和尚》乐曲选自动画片《三个和尚》。这部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巧妙地借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动画片中,和尚念经与和尚挑水两个主题交替出现,看似无意,却蕴含者很深的寓意。这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对话,全凭动画与音乐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下面我们聆听第一部分,大家听听这部分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预设:乐曲开始,板鼓由慢渐快的节奏和一声钹的敲击引出前奏,木鱼不紧不慢地由弱渐强,间或穿插几下钹声,一座高山上的寺庙由远而近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声小锣的长音之后,坠胡演奏出一个滑奏的长音,引出主题音乐。这段音乐节奏紧凑,情绪轻快。坠胡的音色轻巧、纤细,木鱼与钹穿插其中,与主奏乐器相映成趣,诙谐活泼,仿佛小和尚连跑带跳、高高兴兴地来到庙中,一切都是那样新鲜、美好。请同学们用木鱼和小锣为主题音乐伴奏(播放音乐)
预设:伴奏
教师:接下来继续聆听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出现了什么乐器?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画面?(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段音乐中出现了二胡,下面我们认识一下二胡,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二胡演奏的音乐,音色稍暗,节奏舒缓,仿佛小和尚在寺庙中舒适、安逸地生活。接下来的音乐是由三弦演奏的,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三弦,听听它的音色?
预设:聆听音色
教师:聆听音乐听听这段三弦音乐与哪段音乐相同,表现了什么?(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在短小的经过句之后三弦由低向高的长音滑奏,引出主题音乐第二次再现。由三弦演奏的主题音乐,仿佛是另一个和尚来到庙中,勤快地挑水的情形。表现了庙里又来了另一位和尚,与二胡演奏第二段音乐,慵懒而平和,预示着潜在的危机。同学们听听坠胡和三弦在演奏主题时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表现了两个和尚对话的场景,幽默滑稽,下面接着听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段音乐表现了第三个和尚来到了寺庙勤快跳水喝的场面,第一个和尚和第二个和尚悠闲自在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同木鱼和小锣为乐曲伴奏
预设:伴奏
教师:接下来继续聆听音乐,听听他们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板鼓紧敲密击,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奏一段由二度音程的反复而构成的上行经过句,随着筝等其他乐器的加人,声部逐渐加厚,节奏越来越急促。一声锣响之后,笛子吹奏出由主题发展而来的问句,二胡与堂鼓等其他乐器齐奏作答。几次问答之后,乐句越来越短促,仿佛三个和尚谁也不愿挑水,争执不休。接着,在上方五度调上,坠胡在高音区奏出一段新的音乐元素,锣、钹点缀其中,反复两次之后,主题因素再一次出现,锣鼓点紧密,节奏加快,乐器齐奏,力度逐渐加强,形成全曲高潮,仿佛寺庙突然起火,众人争先恐后挑水灭火。请三位同学上台模拟三个和尚吵架救火的场面
预设:模拟吵架救火的场面
教师:接下来继续聆听,听听这段音乐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教师:接着三弦与坠胡齐奏,主题音乐第三次再现。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声部加厚,情绪更为舒缓。乐曲最后在几声木鱼的敲击声中结束。接下来我们整体聆听音乐。
预设:整体聆听
【教学建议: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从观看动画片《三个和尚》片段导人本课学习。通过观看动画片,熟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动画片中的音乐,熟悉音乐主题。欣赏这首乐曲可以从音乐主题和演奏乐器两方面切人。可以采取设计动作表演和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等方式,让学生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再重点介绍坠胡、二胡、三弦这三种乐器,通过图片了解它们的形状、演奏姿势,听辨乐器音色,为欣赏乐曲做铺垫。这是一首音乐形象鲜明的乐曲。教师可结合乐曲表现的不同形象和情境,让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用动作感受、表现音乐。】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木鱼和小锣为乐器伴奏,找三个学上分别表演三个和尚吵架救火的场面
预设:表现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这首作品。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看了视频你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呢?告诉你怎样一个道理?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主题歌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热爱之情。】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三个和尚》
1=F 2/4拍 诙谐 幽默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五单元
动画城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介绍一下你们看过的动画片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动画片
《三个和尚》
首先我们来认识几种乐器,第一种是坠胡,木鱼、小锣大家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
《三个和尚》乐曲选自动画片《三个和尚》。这部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巧妙地借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动画片中,和尚念经与和尚挑水两个主题交替出现,看似无意,却蕴含者很深的寓意。这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对话,全凭动画与音乐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下面我们聆听第一部分,大家听听这部分音乐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乐曲开始,板鼓由慢渐快的节奏和一声钹的敲击引出前奏,木鱼不紧不慢地由弱渐强,间或穿插几下钹声,一座高山上的寺庙由远而近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声小锣的长音之后,坠胡演奏出一个滑奏的长音,引出主题音乐。这段音乐节奏紧凑,情绪轻快。坠胡的音色轻巧、纤细,木鱼与钹穿插其中,与主奏乐器相映成趣,诙谐活泼,仿佛小和尚连跑带跳、高高兴兴地来到庙中,一切都是那样新鲜、美好。请同学们用木鱼和小锣为主题音乐伴奏
接下来继续聆听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出现了什么乐器?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段音乐中出现了二胡,下面我们认识一下二胡,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
二胡演奏的音乐,音色稍暗,节奏舒缓,仿佛小和尚在寺庙中舒适、安逸地生活。接下来的音乐是由三弦演奏的,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三弦,听听它的音色?
聆听音乐听听这段三弦音乐与哪段音乐相同,表现了什么?
在短小的经过句之后三弦由低向高的长音滑奏,引出主题音乐第二次再现。由三弦演奏的主题音乐,仿佛是另一个和尚来到庙中,勤快地挑水的情形。表现了庙里又来了另一位和尚,与二胡演奏第二段音乐,慵懒而平和,预示着潜在的危机。同学们听听坠胡和三弦在演奏主题时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表现了两个和尚对话的场景,幽默滑稽,下面接着听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
这段音乐表现了第三个和尚来到了寺庙勤快跳水喝的场面,第一个和尚和第二个和尚悠闲自在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同木鱼和小锣为乐曲伴奏
接下来继续聆听音乐,听听他们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板鼓紧敲密击,二胡、扬琴等乐器演奏一段由二度音程的反复而构成的上行经过句,随着筝等其他乐器的加人,声部逐渐加厚,节奏越来越急促。一声锣响之后,笛子吹奏出由主题发展而来的问句,二胡与堂鼓等其他乐器齐奏作答。几次问答之后,乐句越来越短促,仿佛三个和尚谁也不愿挑水,争执不休。接着,在上方五度调上,坠胡在高音区奏出一段新的音乐元素,锣、钹点缀其中,反复两次之后,主题因素再一次出现,锣鼓点紧密,节奏加快,乐器齐奏,力度逐渐加强,形成全曲高潮,仿佛寺庙突然起火,众人争先恐后挑水灭火。请三位同学上台模拟三个和尚吵架救火的场面
接下来继续聆听,听听这段音乐发生了什么事情?
接着三弦与坠胡齐奏,主题音乐第三次再现。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声部加厚,情绪更为舒缓。乐曲最后在几声木鱼的敲击声中结束。接下来我们整体聆听音乐。
精彩演绎
下面请同学们用木鱼和小锣为乐器伴奏,找三个学上分别表演三个和尚吵架救火的场面
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感受一下。
看了视频你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呢?
同学们,再见!
感谢观看
单击此处编辑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