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表内除法(一)》平均分 例3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表内除法(一)》平均分 例3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10 11: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段 小学 学科 数学
使用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2022年版)》
课题 《表内除法(一)》第2课时 平均分(二)例3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主要分析本课时所在单元内容结构和育人价值) 单元内容结构:本单元分为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两个小节,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平均分、除法的含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所学的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育人价值: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能在后续的学习中举一反三。本单元注重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
2.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分析本课时学习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本课时内容组成要素及之间的关系;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等;可用结构图示呈现) 本节课通过直观、操作性强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教学情境,为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节课的小组内讨论,学生的自主探索,渗透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概括能力的素养,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探究能力。
3.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学生已经在上册教材中学习过表内乘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含义,在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表内除法(一)。教材中先讲解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以及除法的含义,再讲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解决问题.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由于除法的含义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相对较困难,不易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注意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4.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 1.知识技能 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自主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平均分物中“包含(连续的减法)”的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等数学活动,学生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积累观察的经验、操作的经验和思维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学习重点难点
(明确提出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并简述教学过程中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 1.重点:认识平均分,按每份几个分。 2.难点:用平均分解决问题,怎样按每份数,平均分。
6.教学准备
(教学需要的实物准备、教具与学具、PPT等) 课件、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7.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巩固旧知,引入新知 利用卡通人物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学生能够说出平均分定义。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平均分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内容。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用春游的情境图引出本节课的例题,8袋饼干,每2袋一份,能分成几份? 学生利用小棒在小组内讨论,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在分一份、摆一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求几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
下一阶段提出数字更大的题目“有12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学生同桌讨论后,用不同方法在黑板上摆小棒阐述思路,找出更简便的思路方法。 从旧知中理解平均分,并体会“求几里面有几个几”的问题。
练习巩固 利用教材上的题目进行三关的闯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完成,并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阐述解题思路。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全课总结 询问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阐述自己的收获。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课所学,加深学习印象,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8.板书设计
(呈现板书内容,说明板书与教学进程的结合) 本节课内容为第二单元第二课时平均分(二)的新授课知识,首先根据例题信息摆教具小棒,并按照题目圈出小棒个数,得出结论后板书“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4份”。教学中配合板书加深学生印象。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符合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预设学生完成情况) 课后人物及拓展: (1)和小伙伴说一说什么是平均分,互相出一道平均分的问题,并用学过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对口令复习乘法口诀。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描述学习的实际获得,进而分析目标达成情况,提出改进策略) 本课是表内除法(一)的第2课时,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本节课同时也是为除法概念的认识做铺垫,可能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因此平均分2个课时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节课我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中积极思考,把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讲述给学生,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共设置2次数学活动,动手操作和小组讨论的实施,让学生在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填一填、说一说,强化了学生对平均分过程和结果的语言描述,为除法含义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数学活动的开展裴昂了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欠缺之处:1.在数学活动时没有精确掌握时间,耗时时间长。2.对于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欠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应多注重让学生说,引导学生规范说。3.练习题的层次不明显,学生在练习时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改进策略:1.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多研究教材,特别是身躯研究,把握好每节课的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层次分明。2.精选习题,注意设置梯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3.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的主题,不仅是题目素材来自生活,还要选择切合学生自身的内容。4.多用些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进一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