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猫》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猫》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0 11: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段 初中 学科 语文
使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
课题 猫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有《猫》《动物笑谈》《狼》三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以动物为主题,重在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对于动物的平等,对于生命的尊重,具有人文主义关怀。阅读指导上,巩固训练批注阅读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审美感悟。
2.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文章记述了“我”三次养猫的经历。围绕着“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后多无一例外地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以至于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从全文看,文中的重点是第三只猫。不仅着墨最多,而且最让“我”忏悔和内疚,难以忘怀。它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猫》寄寓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3.学习者分析
学生对于小动物非常喜欢,对于这类文章也充满兴趣。之前已经掌握了批注法等阅读方法, 在阅读时也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但是,初一学生阅读缺乏一定深度,批判性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正是本篇课文需要着重培养的方面。
4.学习目标确定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
5.学习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重点)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重点)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人文主义思想。(难点)
6.教学准备
PPT
7.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现在很多人喜欢猫,家里也养猫,还亲切的称呼猫为“喵星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笔下的《猫》,看看他们一家与猫发生了怎样难忘的故事。 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概述三只猫 我家总共养了几只猫?它们有哪些异同? 三只猫来历不同,外形、性格、家人对它们的态度也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结局都不太好,或死亡或丢失,我们可以统称为——亡失。 对于三只猫的亡失,我的心情是一样的吗?找出文中关键词。 完成课后表格 梳理文脉,整体感知。
一桩离奇的凶杀案 案发现场 犯罪嫌疑人——第三只猫 “我”的证据:我们把这些证据串联起来看,猫常常望鸟笼,好像琢磨着吃鸟;发现时好像在吃鸟腿;而且案发时不在场,仿佛做贼心虚。 “我”的断定:基于此,我断定凶手是第三只猫。文中这样写道:“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连说两遍一定是猫,什么修辞?反复。有什么作用?语气更强烈,可见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再看,第一个一定是猫后面是逗号,第二个后面是感叹号。可见,情绪是一种递进式的。谁来读一读?一起读。 “我”的惩戒:“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重审证据 读到这里,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第三只猫真的是凶手吗?这些证据是否真的站得住脚?请你再仔细阅读,字里行间中是否能发现一些疑点? 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揣摩作者的心理活动,感受作者心理变化,完成表格。 通过批注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将阅读走向深入。
悲剧原因 看第 30 段,有一个比喻,写出了复杂的心情:“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这里把什么比作针?除了有暴怒、虐待,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化作这根针? 我为什么不喜欢第三只猫? 我是真的爱猫吗? 面对芙蓉鸟之死,这么大的一桩命案,我是怎么做的? 总结:所以我的暴怒、虐待、偏见、自私、武断,都导致了这场悲剧。它们都是一个个尖锐锋利的针,深深地刺痛着我,让我难过、懊悔、自责。 (1)我的偏见 我以貌取猫,以性格取猫。丑就代表着什么都不好,不活泼、忧郁就不讨人喜欢,胖就代表着好吃懒做。一个偏见能抹杀你一切的努力,掩盖你所有的优点。 (2)我的自私 如果真的爱猫,我会对这三只猫一视同仁,就不会因为第三只猫难看、忧郁、懒惰而讨厌它;如果真的爱猫,看到它悲惨的经历,应该心生怜悯、同情,给它更多的关爱。 (3)我的武断 没有调查,没有冷静客观的分析,很快就妄下定论,可见我的武断。 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联系生活实际,对生命有所启示。
“我”的呼唤 学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在写猫,更是在写人啊。作者想借这个故事,发出怎样的呼唤?传递怎样的期待呢? 齐读: 愿世间万物平等,悲鸣不再继续,弱者不再无言。 愿世间多一点善待,少一点偏见,每个生灵都被温柔以待。 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总结课文主旨,引发学生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8.板书设计
猫 望→吃→逃 人性的弱点:偏见、自私、武断 人性的可贵:难过、懊悔、自责
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后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工具性强调语文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人文性注重“文以载道”,强调语文的育人功能,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文学鉴赏的同时渗透文化要素,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增强语文教学的文化厚重感。《猫》这篇课文蕴含了很多人文主义价值:关乎人性的弱点,自省的可贵,还有对爱的理解,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呼唤等。我希望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能够透过养猫故事看到背后的人文主义关怀。此外,中国文学讲究含蓄之美,看似简单的字眼却蕴含深意,也使得文学鉴赏多元化。《猫》这篇文章中有很多伏笔、线索,值得引导学生去推敲,涵咏咀嚼,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备课、磨课时,很多资深的老师都分享了他们对于课文主旨的解读,我发现,这篇课文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每个人对于一些关键信息的阐释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这也使得在破解芙蓉鸟之死事件时不断反转再反转,越探究越痴迷,也愈发感概这部作品的伟大。这让我想起《作者已死》这本书,文中写道:作品诞生之时,作者已“死”,作品是属于每一位读者的,每位读者将重新建构起作品的意义,每个人的解读都值得尊重。这与新课标理念异曲同工。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表达,有自己的理解与心得。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时,落实新课改理念中的发展性评价,不只看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思考与表达的逻辑,是否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有理有据的解决疑难问题。引导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深入对话,建立起学习网络,让学生真正有所思有所得,让语文素养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生命之中。这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也许有些难度,但我觉得的这种价值观的渗透以及多元思考的学习理念需要借助这篇课文予以呈现。从课堂上学生的听讲状态与互动反馈中,我欣喜地看到很多学生走进了我所营造的阅读情境中,看到他们破案时的惊奇,真相大白后的叹息,反思人性时的凝重,呼唤爱时的眼中的光,我对自己这一堂课感到很满意。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后续学习《皇帝的新衣》时,也有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对主题加以深入挖掘,读出自己的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做到活学活用,令人欣慰。 当然,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与遗憾,一是在课堂节奏上,前面对于三只猫的梳理显得有些琐碎、冗长,使得学生没有马上进入状态,课堂节奏显得前慢后快。备课时,我总希望能在45分钟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从而填入大量的信息,但这就导致每个环节时间的分布较为均匀,教学内容繁杂,重难点无法突出,主线不够明晰。二是给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裕,探究的方式较为单一,少了些同学间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三是针对阅读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学习效果也许不如所愿。针对班级内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是我今后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 基于以上反思,在教学设计上我将做如下调整:关于教学内容,删繁就简,突出主线,基于本堂课的重难点合理分配时间,把控教学节奏。例如在完成三只猫概述的表格时,不要延伸过多,适当删去圈画动词、概括第一二只猫的活动等提问环节。因为这一部分比较简单,而且与本课重点分析的第三只猫关系不大,可以一带而过,加快时间节奏,直奔主题。关于教学方法上,除了引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外,适当加入小组合作,在交流探讨中让学生集思广益,求同存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关于教学时间的分配,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予学生更多思考与表达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思考、交流。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者、点评者的角色,不能让教师的解读替代学生的思考。同时,问题的设置少而精,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一目了然的简单问题可适当删改。关于学情,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我要与学生多交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每次公开课都是一次磨练,痛并快乐着,通过备课、磨课、上课、评课,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到自己的蜕变与成长,感受到教学的快乐与充实。在教学之路上,我将上下求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