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0 12:4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中,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
C.锡青铜 铜锡合金 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 抱扑子 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个过程为可逆反应
2.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2H++2e-=H2↑ B.Fe2++2e-=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油脂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含物
B.FeO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
C.可漂白纸浆,可用于杀菌、消毒
D.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
4.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B.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应填埋处理
C.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D.家用铁锅用水清洗后放置在干燥处,能减缓铁锅生锈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6.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2H++2e-=H2 B.Fe2++2e-=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
B.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C.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阴极
D.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8.港珠澳大桥桥体的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有关其分析正确的是(  )
A.越靠近海底的钢构件,腐蚀越严重
B.钢构件上镶嵌铝块,属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
C.钢构件若腐蚀,正极反应式为:Fe-2e-=Fe2+
D.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防止形成电解池
9.如图所示装置中都盛有0.1mol·L-1的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同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  )
A.③①④②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①④③
10.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褐色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反应是(  )
A.Fe-3e-+3OH-=3Fe(OH)3 B.O2+2H2O+4e-=4OH-
C.4Fe(OH)2+O2+2H2O=4Fe(OH)3 D.2Fe+O2+2H2O=2Fe(OH)2
11.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将河道中的钢铁闸门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保护其不受腐蚀
B.在钢铁表面镀锌不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
D.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12.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二、非选择题
13.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装置 编号 电极A 溶液B 操作及现象
Ⅰ Fe pH=2的H2SO4 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
Ⅱ Cu pH=2的H2SO4 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无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
①同学们认为实验Ⅰ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   。
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   ;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Ⅱ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O2氧化性因素。
编号 溶液B 操作及现象
Ⅲ 经煮沸的pH=2的 H2SO4 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
Ⅳ pH=2的H2SO4 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O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
Ⅴ pH=12的NaOH 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d
①丙同学比较实验Ⅱ、Ⅲ、Ⅳ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   。
②丁同学对Ⅳ、Ⅴ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   对O2氧化性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   。
14.某小组按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1)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示意图,在图2的小括号内填写正极材料的化学式   ;在方括号内用箭头表示出电子流动的方向   。
(2)正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式为   。
(3)按图1装置实验,约8 min时才看到导管中液柱上升,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的是   。
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的空气
b.将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表面撒上铁粉和碳粉的混合物
c.用毛细尖嘴管代替玻璃导管,并向试管的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
15.研究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
(1)图甲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导管中水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填序号)。
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空气
B.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提高温度
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并加入少许食盐水
D.将玻璃导管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
(2)该小组将图甲装置改进成图乙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数据可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变化逐渐   (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你认为影响钢铁腐蚀的因素为   。
时间/min 1 3 5 7 9
液柱高度/cm 0.8 2.1 3.0 3.7 4.2
(3)为探究图乙中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表中空白: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 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a点电极反应为   
一段时间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b点电极反应为Fe-2e-=Fe2+
(4)设计图丙装置研究弱酸性环境中腐蚀的主要形式。测定锥形瓶内气压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从图丁中可分析,t1~t2s之间主要发生   (填“吸氧”或“析氢”)腐蚀,原因是   。
(5)金属阳极钝化是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H2SO4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试写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 可燃物燃烧时放出热量,所以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A项不符合题意;
B. 明矾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Cu2(OH)2CO3能与酸性溶液反应,所以可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B项不符合题意;
C. 锡青铜是铜锡合金,在潮湿环境中,铜锡合金会形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所以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C项不符合题意;
D. 丹砂为硫化汞,不稳定,加热发生HgS Hg+S,温度降低时,又可发生Hg + S = HgS,二者反应条件不同,不符合可逆反应概念,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燃烧过程中发生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明矾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与碱式碳酸铜反应;
C.锡青铜是合金,在潮湿环境下可形成原电池;
D.硫化汞分解与汞与硫的反应条件不同。
2.【答案】A
【解析】【解答】钢铁是铁碳合金,电解质溶液酸性时发生析氢腐蚀,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e-=Fe2+,碳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
故答案为:A。
【分析】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即放出氢气。
3.【答案】C
【解析】【解答】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氧化亚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受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稳定的四氧化三铁,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可漂白纸浆、毛和丝等,还可用于杀菌消毒,例如,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可适当添加二氧化硫,起到杀菌、抗氧化作用,C符合题意;
D.镀锌的铁皮镀层破损后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铁皮不易被腐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A.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一般从几千到十几万不等。
4.【答案】B
【解析】【解答】A.化石能源使用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而太阳能为新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则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处理,不能填埋,选项B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断键要吸热,生成物成键要放热,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
D.Fe在干燥处不易生锈,而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所以家用铁锅用水清洗后放置在干燥处,能减缓铁锅生锈,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化石能源使用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B.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断键要吸热,生成物成键要放热;
D.Fe在干燥处不易生锈.
5.【答案】A
【解析】【解答】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Cl-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符合题意;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应为H2失电子,B不符合题意;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 +2e-= Cu,C不符合题意;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2e-=Fe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阳极吸引大量的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但氯离子比氢氧根先放电
B.负极是可燃性气体放电
C.粗铜精炼时,阳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电化学腐蚀正极发生的还原反应,负极发生的氧化反应
6.【答案】C
【解析】【解答】钢铁中含有碳、铁,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所以碳作正极,铁作负极;负极失电子变成离子进入溶液,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2H++2e-=H2↑。
故答案为:A。
【分析】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及析氢腐蚀都是铁作负极;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吸氧腐蚀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变成氢氧根。
7.【答案】B
【解析】【解答】A.生铁中含有C,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形成原电池,铁作原电池负极而容易被腐蚀,纯铁比生铁更耐腐蚀,故A不符合题意;
B.铜锌合金中锌更活泼,因此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不易腐蚀,故B符合题意;
C.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液为含铜离子的盐溶液,常见为硫酸铜,故C不符合题意;
D.镀锡铁制品镀层破损后会形成原电池,铁比锡活泼,因此铁作负极,容易被腐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生铁能形成原电池,加速腐蚀;
B.黄铜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C.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
D.锡铁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锡作正极,会加快铁的腐蚀。
8.【答案】B
【解析】【解答】A.海面的海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海底溶解的氧气多,则越靠近海面的钢构件,腐蚀越严重,故A不符合题意;
B.钢构件上镶嵌铝块,比铁活泼的铝在海水中构成的铁铝原电池中做负极被损耗,钢构件做正极被保护,该方法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故B符合题意;
C.钢构件若腐蚀,铁做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C不符合题意;
D.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防止钢构件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海水溶解氧的含量越多,金属的腐蚀速度越快,腐蚀越严重
B.铝块做负极,失去电子变为铝离子,铁做正极,被保护因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钢件被腐蚀,铁做负极,其他做正极,负极是铁失去电子变为亚铁离子,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与水结合变为氢氧根离子
D.主要是防止形成原电池不是形成电解池,电解池需要外界接电路
9.【答案】D
【解析】【解答】①铜锌构成原电池,锌为负极失电子,发生电化学腐蚀,加快锌的腐蚀;②外加电源,构成电解池,锌接正极,为阳极,失电子,加快腐蚀且由电解池引起的腐蚀速率大于原电池引起的腐蚀;③图中构成电解池,锌接负极,为阴极,得电子,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锌不易被腐蚀;④为锌的化学腐蚀;
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②①④③,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电化学腐蚀较化学腐蚀快,金属得到保护时,腐蚀较慢,作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被保护,金属腐蚀快慢顺序是: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阳极。
10.【答案】A
【解析】【解答】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褐色的锈斑,发生电化学腐蚀,负极上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O2+2H2O+4e-=4OH-,总的电极反应为:2Fe+O2+2H2O=2Fe(OH)2,且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B、C、D均可发生,A没有发生,
故答案为:A。
【分析】铁锅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构成原电池,铁在负极失去电子变为亚铁离子,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结合水形成氢氧根,氢氧根和亚铁结合为氢氧化亚铁在空气被氧化物变为氢氧化铁
11.【答案】C
【解析】【解答】A.钢铁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钢铁闸门作阴极,根据电解池的原理,钢铁闸门不参与反应,被保护,不受腐蚀,此方法叫外加电流保护法,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锌比铁活泼,构成原电池时,锌作负极,铁作正极,钢铁被保护,此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电解NaCl溶液,总反应式为2NaCl+2H2O 2NaOH+H2↑+Cl2↑,恢复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需要通入氯化氢气体,因为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加入盐酸,使原来溶液的浓度降低,故C说法符合题意;
D.整个电路转移电子数相等,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故D说法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分析】 A.钢铁闸门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被保护;
B.在钢铁表面镀锌是形成保护膜防止铁被腐蚀;
C.电解氯化钠时,阳极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
D.整个电路转移电子数相等。
12.【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使用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柱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被保护。A.外加强大的电流可以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从而保护钢管柱,A不符合题意;
B.通电后,被保护的钢管柱作阴极,高硅铸铁作阳极,因此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B不符合题意;
C.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所以高硅铸铁不损耗,C符合题意;
D.通过外加电流抑制金属电化学腐蚀产生的电流,因此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原理是利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消耗高硅铸铁来达到保护钢柱的目的
13.【答案】(1)2H+ + 2e-=H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Cu在H后,Cu不能置换出H2;O2 + 4H+ + 4e-=2H2O
(2)O2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使电压值增大;溶液的酸碱性;排除溶液中的Na+(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
【解析】【解答】(1)①同学们认为实验Ⅰ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即为溶液中的H+得电子生成H2,其正极反应式是2H+ + 2e-=H2↑。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考虑到: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u排在H的后面,所以他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是溶解在溶液中的O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是O2 + 4H+ + 4e-=2H2O。(2)①丙同学比较实验Ⅱ、Ⅲ、Ⅳ,同样是pH=2的H2SO4溶液,只是溶解的O2量不同,导致电压表读数为:c>a>b,因此可以看出,氧气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②丁同学对Ⅳ、Ⅴ进行比较,其变量是溶液pH的不同,因此其目的是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O2氧化性的影响。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结果溶液的导电能力未变,从而说明溶液中的Na+(或SO42-)对实验不产生干扰,也由此得出实验Ⅳ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排除溶液中的Na+(或SO42-)对实验的可能干扰。
【分析】(1)①析氢腐蚀: 2H+ + 2e-=H2↑
②Cu不能置换出氢,吸氧腐蚀: O2 + 4H+ + 4e-=2H2O
(2)煤油覆盖,氧气浓度减小,第四组和第五组一个在酸性条件,一个在碱性条件,加硫酸钠是为了排除钠离子的干扰。
14.【答案】(1)C;
(2)O2 +2H2O+e-=4OH-;Fe-2e-=Fe
(3)abc
【解析】【解答】(1)在食盐水中,铁钉发生吸氧腐蚀,活动性较强的铁作负极,其中含有的活动性弱的杂质碳作正极,正极的化学式为C;电子从负极Fe沿导线流向正极C,其图象为 ;
(2)该装置中,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C上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3)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的空气,氧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用食盐水浸泡过的铁钉再蘸取铁粉和炭粉的混合物,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用毛细尖嘴管代替玻璃导管,并向试管的水中滴加少量红墨水,改变相同的压强即改变相同的体积,毛细尖嘴管上升的高度大于玻璃导管,且红墨水现象更明显,c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铁的吸氧腐蚀中正极材料是铁中的碳,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2)正极上发生氧气的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负极发生铁的氧化反应;
(3)根据加快反应速率、使现象更加明显的方法进行分析。
15.【答案】(1)A;C;D
(2)减慢;氧气的浓度
(3)O2+4e-+2H2O=4OH-
(4)吸氧;容器内氧气含量和压强都降低,所以主要是发生吸氧腐蚀
(5)3Fe-8e-+4H2O=Fe3O4+8H+
【解析】【解答】(1)A.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氧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A正确;
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提高温度,试管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不能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故B不正确;
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炭粉混合粉末,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C正确;
D.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毛细尖嘴管上升的高度大于玻璃导管,且红墨水现象更明显,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2)液柱高度变化值与铁腐蚀的速率成正比,分析2min时间内液柱高度变化值即可判断腐蚀的速率变化,2min时间内:1min~3、3~5、5~7、7~9min时间段液柱上升高度分别为:1.3cm、0.9cm、0.6cm、0.5cm,则铁腐蚀的速率逐渐减慢;由于铁的锈蚀是铁与氧气、水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容器内氧气的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相同时间内液柱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弱,故答案为:减慢;氧气的浓度;
(3)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并且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说明a点电极上有OH-生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O2+4e-+2H2O=4OH-;
(4)由图可知,0~t1时间内锥形瓶内压强增大,则0~t1时间内发生析氢腐蚀生成氢气,随着反应进行,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降低,则酸不断消耗,溶液的酸性减弱,容器内发生了吸氧腐蚀,消耗氧气使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降低,故答案为:吸氧;容器内氧气含量和压强都降低,所以主要是发生吸氧腐蚀;
(5)Fe作阳极置于H2SO4溶液中,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阳极反应式为3Fe-8e-+4H2O=Fe3O4+8H+,故答案为:3Fe-8e-+4H2O=Fe3O4+8H+。
【分析】(1)要使现象更快、更清晰,可采取增大反应速率等方法,但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时,反应速率会加快,试管内气体受热更易膨胀;
(2)液柱高度变化值与铁腐蚀的速率成正比;
(3)酚酞遇到碱性物质变红,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说明有OH-生成;
(4)0~t1时间内发生析氢腐蚀,生成的氢气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随着反应进行,酸不断消耗,溶液的酸性减弱,进而发生吸氧腐蚀,消耗氧气使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降低;
(5)Fe作阳极置于H2SO4溶液中,F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3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