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基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据美国媒体称,今天的美国民族主义者……认定是它(全球化)掏空了美国的工业核心。不管正确与否,他们关注的是生活和生计在很多情况下也已被掏空的美国公民。于是,一股强劲的贸易保护主义潮流席卷全国,奉行全球主义的精英落荒而逃。该言论反映了美国( )
A.一直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B.工业的发展受到全球化的打击
C.公民大多是民族主义者
D.中下层民众是全球化的牺牲品
2.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对“扩展战略”的宗旨作了阐述,他说:“在冷战期间我们试图遏制对自由制度生存的威胁。现在我们试图扩展生活在自由制度下的国家的圈子。”美国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
A.展示美国制度的优越
B.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C.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展
D.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3.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
A.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
B.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C.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经济民族化发展要求
4.中国首倡的“一带一路”合作构想作为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共同走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新主张得到了上合组织及金砖成员国的积极响应,以推动相关各国基础设施建设为宗旨的亚投行、“丝路基金”、新开发银行也得到诸多国家的实质性支持和积极参与。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B.推动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
C.改变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隶属地位
D.摆脱了全球经济危机顽疾
5.下表是央视“新闻调查”有关“iPhone在华代工公司的污染问题”的专题报道。
曝光企业 代工产品 曝光内容
武汉名幸有限公司 电子元器件 排放重金属污水、污染南太子湖
苏州可胜科技公司 触摸屏 排放刺激性气体、影响居民生活
苏州联建科技公司 机构件、外观件 使用含毒化学溶剂、导致员工中毒伤残
据表可知,经济全球化( )
A.提高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B.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C.进一步丰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D.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加重
6.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
A.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
B.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D.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
7.美国学者发布了《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络利润》的报告,其中显示苹果公司每卖出一部手机,就独占其中58.5%的利润,非中国劳工占去3.5%,苹果公司以外的美国从业者获得2.4%,中国大陆劳工获得1.8%,欧洲获得1.8%,日本和中国台湾各获得0.5%。这种现象( )
A.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加速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C.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国际间分工
8.随着克里米亚危机叠加乌克兰乱局,欧洲“新冷战”的阴云正在黑海畔若隐若现,引发全世界忧虑。“新冷战”只会让各方“双输”,应求合作、促发展。这体现出( )
A.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C.欧洲依然是世界政治中心
D.“冷战思维”主导国际关系
9.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朝鲜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美国与俄罗斯相继出兵叙利亚。这些事件反映出当今世界( )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B.世界大战临近
C.美俄主导国际政治新秩序D.多极化的趋势停滞
10.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是一种共同利益不断增多,相互依存不断深化,从而合作不断加强的新模式。它有利于抑制、减少或避免对抗和冲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和平与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B.维护和平的需要必然导致多极格局形成
C.多极化的发展将最终消除战争威胁
D.推动多极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渠道
11.美国学者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所致。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
A.中国积极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C.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被取代
D.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12.2018年,特朗普政府不顾中方劝阻,执意发动贸易战,掀起了又一轮的中美贸易争端。面对美国挑起贸易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进行了有理有节的斗争。与此同时,美欧贸易战烽烟再起。这说明( )
A.美国霸权受多方挑战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国意图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13.下表中两类国家分别是指世界排名前15的国家(简称最富国)和排名后15的国家(简称最穷国)。从表中可以看出( )
年份 两类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对比(货币单位:美元) 两类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平均值对比(货币单位:美元)
最富国 最穷国 差值 倍数 最富国 最穷国 差值 倍数
1991 21 115 198 20 917 106 18 126 244 17 882 74
2001 32 471 213 32 258 152 31 002 209 30 793 148
2011 39 931 164 39 767 243 37 534 172 37 362 218
2021 65 860 422 65 438 156 57 978 397 57 581 146
A.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差值不断扩大
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均产出和收入的倍数不断增加
C.最穷国经济增长使其正在摆脱相对贫困化的困境
D.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14.下表为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表(单位:家),这反映出当时的世界经济( )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国家/集团 总部数量
美国 179 瑞士 11
欧盟 148 中国 10
日本 107 澳大利亚 7
加拿大 12 巴西 3
韩国 12 其他 11
A.区域经济集团化在曲折中加速发展
B.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因素增多
D.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15.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 )
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B.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
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D.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
16.有人说:“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济区域化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B.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影响世界形势
1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知经济全球化( )
A.消除了世界各地区间的民族差异
B.有助于形成世界性的利益共同体
C.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
D.推动了世界性阶级斗争不断深入
18.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D.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
19.21世纪初,高盛集团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2005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的概念,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国。2007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的概念,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 ( )
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
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
C.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
D.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20.目前,区域集团的各种形式中,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形势十分突出。自由贸易协定,尤其是发达国家间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引人注目。在世界范围内,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已经有数十个,范围遍及各大洲。这反映出自由贸易区( )
A.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B.成为区域集团的主流
C.是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D.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享有特权并主宰世界经济的发达国家,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被甩到世界经济的边缘,贫困不断加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在加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不断增加,自然灾害不断,加重了经济发展的困难;人口增长过快,甚至超过粮食的增长速度;食品缺乏,贫困化问题严重,出现生存危机;生态环境极度恶化;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
材料二 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长期萧条的农业部门和受到严重打击的工业企业同时强烈要求增加关税保护。1930年,美国出台了有名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项法律的出台引起了国际市场的报复,各国对进口都采取严管,竞相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贸易战。
——摘编自郝洁《经济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是人类为建立世界多边贸易体系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旷日持久的成功试验。它证明,通过法律与政治相结合的方式,人类不仅可以切实可行地协调与管制各国政府的贸易政策行为,而且必将能够实现国际贸易关系中规则取向的国际贸易政策对实力取向的国家贸易政策的胜利。
——摘编自余敏友《论关贸总协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材料三 1995年新年伊始,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以下简称“谅解”)作为该组织所管辖的协议之一也同时生效。随着“谅解”所规定的有关机构的相继成立,世贸组织已开始受理一些成员所提出的申诉,新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开始形成。与原《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比,该“谅解”所确定的规则与程序将加强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作用。有人认为这“可以说是这一机制的一次革命——从论坛和调解委员会变成法院或仲裁庭的革命”。
——摘编自蒋德恩《原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与世贸组织新机制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关系。(2分)
(2)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贸总协定的达成反映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及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1-5DBDAD
6-10CABAD
11-15ACABD
16-20DBACA
21.
(1)问题: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日益加大;债务负担不断增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食品缺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等。
原因: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是根源;战争冲突与社会动荡造成巨大破坏;西方国家强权政治下的经济封锁与制裁;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存在资金、技术和建设经验不足等问题。
(2)有效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平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2.
(1)关系:经济危机助长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从长远看,贸易保护主义又加深了经济危机。(2分)
(2)宗旨:各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清除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4分)
趋势:全球化、体系化、法制化(或规范化)等。(4分,答出2点即可)
(3)局限性: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4分)
意义: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已经开始;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