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第1节《认识压强》参考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第1节《认识压强》参考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5-04 17:34:43

文档简介

8.1 认识压强
教学目标:
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养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压强概念及其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引入
让学生阅读课本P60图8-1,并思考:
为什么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而钉帽做得很大?
为什么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
为什么刀口磨得越薄,刀越锋利?
你认为书包带宽一些好,还是窄一些好,为什么?
它们都跟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关,那么,什么是压力呢?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压力
让学生观察图8-2中所示的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对受力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练习:(1)向墙面按图钉,墙面受到的压力;
(2)向天花板上按物体,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
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产生的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压力 重力
施力物体 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物体 物体
大小 决定于形变情况 G=mg
方向 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总是竖直向下
作用点 在接触面上 重心
性质 弹力 引力(重力)
受力图
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且两个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的作用效果到底跟哪些因素有关
P61控制变量法
先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大小,观察压力作用效果;
再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大小,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例:体重不同的两个人坐在同一沙发,深陷程度不同)
教师解释说明P61-62的实验方案
第三种方案: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P62(1)(2)目的)。将细线拴住肥皂,在细线下端拴砝码,增加砝码个数,会发现细线陷入肥皂中深度不同;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是否有关(P62(2)(3))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练习:让学生手拿一支铅笔,分别用两个手指头抵住笔头和笔尾,感受压力的效果不同。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说明:受力面积是实际接触面积
作业:P67第2题
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器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
保持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保持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沙子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受力面积的形变程度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8.1 认识压强
一、压力
1. 定义:P61
2. 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而且有挤压作用
3.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内部
4.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第2课时
压强
由于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时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利用比值定义法引出压强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即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适用一切物体)
压强的单位:pa
,表示在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压强的大小
让学生了解P63图8-4一些物体的压强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产生的压强约为10000pa;
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产生的压强约为60pa.
压强公式的应用
注:单位的统一及换算
练习:P67 、3
补充:
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B)
A 、射箭 B、举重 C、击剑 D、射击
2.将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时,它对地面的压强(B)
A 、平放时最大 B、立放时最大
C、侧放时最大 D、一样大
已知:铝块的重力G=300N,受力面积
求:铝块对凳面的压强P
解:铝块对凳面的压力等于铝块的重力,即
所以铝块对凳面的压强
答:。。。。。。。。
怎样增大或减少百强(板书)
增大压强的方法: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当压力一定时,减少受力面积;
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少受力面积;
减少压强的方法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少压力;
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在减少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
让学生分辨P64-65图8-6的实例
教师举例: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老虎的牙齿锐利
让学生阅读P66信息浏览
作业:P67 5、6
板书设计:
压强
定义:P63
公式:
3.单位:
增大或减少压强的方法
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控制变量法8.1 认识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和公式。
教学难点
压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一般在学习了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效果之后进行。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的理念。
首先通过图片展示汽车装很多车轮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汽车却只装4个车轮;扁担为什么不做成圆的;人睡在钉床上安然无事。从而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压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然后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的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动手做实验的热情。接着通过学生探究实验,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
教学器材
演示:多媒体、课件、钉板、气球、钩码、盲道模型等
学生:小方桌,面粉、肥皂、钩码、细线、粗线、铅笔、钉子、海绵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压力的概念。 展示图片:①普通汽车和载重汽车,比较车轮子的多少。②扁担为什么不做成圆的③人睡在钉床上 思考其中的原因 引发学生们思考其中的原因,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有一块木板,让一位学生来把它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压弯。然后问学生:木板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怎样?接下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压弯木板。问同样的问题。用摄像头把学生的操作用大屏幕投影出来,以便让所有学生能够看到现象。板书:一、认识压强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两位学生上来演示。其他学生观察现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作用点:物体表面。 让学生感受压力的存在,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总结出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观察现象,钉板扎气球活动,演示两种截然不同的压力作用效果。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指导学生做钉板扎气球实验。第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气球放在有很多钉子的钉板上,然后用一盒钩码压气球,气球不破。老师提问:“有没有同学能够想到办法用钉子把气球弄破”?接下来做实验验证学生的想法。换一块有一颗钉子的钉板,其它的都不变,重复第一次实验。气球破了。引导学生思考先后两次的不同之处,找出原因:受力面积不同。然后再拿一个气球放在有很多钉子的钉板上,在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上压一盒钩码,气球不破。让一位学生,用力向下压。结果气球破了。学生思考先后两次不同之处,找出原因:压力大小不同。实验过程通过摄像头和投影机展现在大屏幕上。板书:提出问题: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1、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2、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学生观看大屏幕思考问题:1 ( http: / / www.21cnjy.com )、怎样用钉子把这个气球弄破。2、为什么,很多钉子扎不破气球而一颗钉子却可以扎破气球。很多钉子扎不破气球,如果再用力向下压,气球也会破。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什么有关? 激发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和动手做实验的激情。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进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提问:1、如果我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该怎样做?实验方法是什么?提问:2、如果我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应该怎样做?实验方法是什么?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较深刻的认识。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实验次数受力面积压力压力作用效果1相同大明显2小不明显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实验次数压力受力面积压力作用效果1相同大不明显2小明显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注意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引入压强概念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我们该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利用以前学过的速度知识和现在的压力作用效果进行类比,找出新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以及测量人对地面的压强。板书:压强公式根据公式分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思考问题1、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互相比较,融会贯通以便形成深刻印象。
压强应用 STS1:展示图片①普通汽车和载重汽车,比较车轮子的多少。②扁担为什么不做成圆的③人睡在钉床上STS2:小游戏体验盲道 STS1: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STS2:学生蒙上眼睛体验一下在盲道上行走和在普通路面行走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认识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小实验“盲人回家”让学生有最真实体验,同时培养帮助弱者的良好品德。
小结 屏幕显示 回顾本节课知识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作业 上网查找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