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5.3《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识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并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掌握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并能联系实际生活,体会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会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团队精神。
二、教材分析
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识别电路、辨别电路连接形式和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本节教学不能仅满足让学生知道串、并联两种连接形式,而要把重点放在学生通过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的实际操作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以及串联和并联电路各自的特点。辨别实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根据要求画出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尤其是并联电路),对于初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要建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应注意把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动手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电流概念有了初步的形成,也通过前一节课的开头,了解了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但学生学习电学时间短,作图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还不强,也没能充分理解串、并联电路。所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是突破难点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并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而加以运用。同时让学生亲自参与,增加教学体验,才能更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会识别判断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
五、教学准备
摆好分组桌椅。
每个小组的器材盒(电池组一个,灯泡2个,开关3个,导线若干,实验报告)。
多媒体材料
自制教具:穿越火线游戏器具、红绿灯演示板(串联和并联双体验)
六、教学过程
环节:【电路游戏,引入新课】
师:为庆祝中雅培粹学校五周年校庆,杨老师利用电学知识设计了一款游戏,丰富大家的学习生活。
这款游戏的名字叫:“穿越火线”,这个铜线就像有火一样,当手持环碰到它的时候,电路就会给你警示:电铃发生,灯泡发光。(教师示范)。如果让手持环从起点到终点都没有收到警示,则挑战成功!
师:谁来挑战一下?
游戏时间
【游戏设计思路】游戏中的导线连接属于盲盒形式,第一次给同学们的电路是并联电路。同学A挑战失败后,老师以“大白天,要灯泡节能为由”拧掉灯泡,请B同学继续来挑战游戏。铃响了,B同学挑战失败。
师:“咦,这么难吗 换个电路试试。”谁来挑战下。
另一个电路盒属于串联电路,铃响灯亮,C同学挑战失败。
老师也来试试吧,老师把灯泡拧掉,挑战彷佛很顺利??(观察学生的反应)
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第一次的电路拧掉了灯泡,铃还是能响。
第二次的电路拧掉灯泡,铃怎么都不响了呢?
学生猜想:……
师:会是这样的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串联和并联》,来一起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板书:串联和并联 一、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环节:【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师: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分组来进行探究,左边三个串联组,右边三个并联组。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盒器材,里面有电池组、两个灯泡、开关三个、导线若干。
左边的3组,你们是串联组,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相关特点(ppt展示探究内容)
右边的3组,你们是并联组,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相关特点:
分别是:1.思考电流在该电路中有几条路径?2.体会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3.各用电器之间有什么相互关联呢?
师:大家在连接电路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师:你说开关要断开,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开关若闭合,电路没经检查就已经接通了,有可能会有故障,损坏用电器。
师:好了,请每个组的同学先仔细阅读实验报告,再按照实验报告的步骤,一步步完成实验。
学生实验中,教师台下指导。
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断开开关。
【学生展示,知识共享】
请串联组、并联组的代表同学来分享实验成果。
学生自由分享(比如做了什么操作,发现了什么),老师引导总结。
老师同步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写好板书。
【首尾呼应,升华主题】
师:现在大家知道老师的两个盲盒电路有什么不同了吗?
(学生应该能猜出一个是串联电路,另一个是并联电路。)
师:请你告诉我哪一个是并联电路,哪一个是串联电路。你的依据是什么?
(预测可以指出,串联电路,用电器互相影响,若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并联电路,用电器之间互不干扰。)
ppt展示两个盲盒电路的电路图。并实际打开盲盒进行解密。
环节:【串、并联电路的应用】
师:电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那请你们告诉老师,哪些是串联电路,哪些是并联电路呢?
板书:二、串、并联电路的应用
师:根据学生的分享做拓展,并设置训练游戏---课堂活动。
例如:有同学提出了红绿灯,那就深入探究:
【提出疑问1】红绿灯是什么样的方式连接的呢?我们来用模型体验一下。
【学生活动,体验式教学】
(学生活动1)
老师给一个红绿灯的串联电路,让同学来只让绿灯亮。
同学发现无法做到。(看看学生反应)
师:看来这个电路无法让用电器单独工作呀。这是什么电路?
(学生活动2)
金属胶带电路:红绿灯,你说我做。
老师当指挥官,另一个同学来完成命令。
(请学生上台,完成操作)
师:(总结)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我们学会了这些,就能透过红绿灯的外观,看到它的本质。
例如:有同学提出了排插,那就深入探究:
【提出疑问2】大家看看老师插座上的两个灯泡是怎么连接的呢?
(学生活动3)
请同学上来看老师插座板上的两盏灯,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有同学提出了教室的电灯,那就深入探究:
【提出疑问3】教室的一个开关,可以控制一排的灯。这些灯是怎么连接的呢?请大家自行画画电路图,猜想一下教室电灯的连接方式。
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他们的电流路径,开关的控制作用和用电器之间是否互相干扰都是不相同的。理解了这些,当我们再看到生活中的电路时,就会看到以前看不到道理!希望大家多多观察生活,体会物理在生活中奥妙!
七、板书设计
15.3 串联和并联
一、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路径 一条 多条
开关作用 与位置无关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该支路
用电器间是否相互干扰 互相干扰 互不干扰
二、串、并联电路的应用
八、作业设计:
内容包括:
课后练习p43:2、3 (考察从电路图到实物图的连接)
判断电路连接方式2道题(考察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
观察家庭电路的活动(联系生活)
具体如下:
(教材课后第二题)按照图15.3-7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图15.3-7乙中所示的实物连接起来,并用箭头在电路图中标出干路和两个支路在开关闭合时的电流方向。
(教材课后第三题)请分别根据图15.3-8所示的两个实物电路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在“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中,小张将两个灯泡和一个开关与电源连成了一个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经检查,小张发现有一个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小张将这个灯泡拧紧后,再次闭合开关,两灯都发光了,由此可以判定,两灯的连接关系为______.
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起亮,一起灭。如果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他灯仍能正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
A.串联的
B.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观察家庭电路。
九、教学探讨与反思
认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识别电路、辨别电路连接形式和进行电路设计的基础。本节教学不能满足于仅让学生知道串、并联电路两种连接方式及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应用的问题,而要把重点放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连接过程,分析归纳出小灯泡的连接形式,串并联电路各自的特点。学生的探究实验后,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去分享,老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真正让他们融入课堂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我发现大部分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后,能够顺利判断出老师盲盒里面的电路奥秘,但是老师通过“帮我亮灯”的互动环节中,依然有学生觉得串联电路中可以单独亮绿灯,这证明教学中反复的循环促进是有必要的。
在最后串、并联电路的应用中,我选了跟着学生走,提前预料了学生有可能的分享,制作了不同的深入探讨环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他所思,想他所想”,让师生之间彼此都能沉浸在课堂中。
由于准备时间有限,自制器材上的精美程度还值得改善,教学环节的衔接还有必要多打磨推敲。
附录:实验报告设计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报告(串联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目的:
初步学会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开关的连接和控制作用。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电路的连接,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器材:
小灯泡2只、电池组、开关3个、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断开开关,按照图下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连好实物图。
经检查(生生互相检查或由老师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思考:电流有几条路径呢?
闭合和断开开关,观察开关控制两只灯泡的发光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总结
(1)请同学们在电路图和实物图中用箭头标出电流的方向。
(2)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有 条路径流回到电源负极。
(3)开关的位置对它的控制作用 (填“有”或者“没有”)影响。
(4)各用电器 (填“互相干扰”或“互不干扰”),若其中一个断开,其他用电器 (填“能”或“不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