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测试(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测试(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0 17:1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4题)
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的是
A.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
B.苯酚能和溴水反应而苯不能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2.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A.④③①⑤ B.②③①
C.④⑥③① D.⑥③⑤①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含有个分子
B.相同物质的量的丁烷所含碳原子数是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烷2倍
C.常温常压下,含有个阴离子
D.的乙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数目为
4.阿比朵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阿比朵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
C.1 mol阿比朵尔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D.1 mol阿比朵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
5.乙氧二氢香豆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结构如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1H11O3
B.分子中有12个原子一定共平面
C.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单糖,麦芽糖属于二糖,二者互为同系物
B.分子式为C4H8O2且属于酯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C.乳酸[CH3CH(OH)COOH]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1 mol丙烯醇(CH2=CHCH2OH)最多能消耗1 mol Br2或1 mol NaOH
7.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泥是应用较广的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地沟油含有害物质,不可食用,也不能用来制肥皂、生物柴油
C.K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其还原产物可以水解生成胶体
D.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8.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新切开的钠的光亮表面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B.将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2 +CO2+H2O→2 +Na2CO3
C.向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D.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9.中药桑白皮中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B.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杂化方式完全相同
C.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 D.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4molNaOH溶液
10. 是合成某抗菌药物的中间体,通过下列流程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节省步骤可以省去“水洗1” B.“碱洗”中碱为NaOH溶液
C.无水MgSO4作用是除去少量水 D.实验室完成操作3需要用到3种玻璃仪器
11.碘仿又称为黄碘,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常作消毒剂和防腐剂。实验室制备原理为:CH3COCH3+3IO-=CH3COO-+CHI3+2OH-。某小组以丙酮(CH3COCH3)、I2和NaOH溶液为原料,选择如图1和图2装置制备碘仿粗产品。在图1三颈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碘,用滴液漏斗滴加丙酮,搅拌,充分反应;反应后混合物用图2装置过滤,得到粗产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NaIO溶液可检验含“(—R为烃基)”中的“”
B.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C.相对普通过滤,用图2装置抽滤速率较快
D.用乙醇洗涤粗产品表面的NaOH等杂质
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4种(不含立体异构)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
D.硫酸作催化剂,水解所得乙酸分子中有18O
13.以CH3CH2CH2Cl为原料制取,最简便的流程需要下列反应的顺序是
a:氧化 b:还原 c:取代 d:加成 e:消去 f:中和 g:加聚 h:酯化(  )
A.b d f g h B.e a d c h C.b a e c h D.e d c a h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B.聚酯纤维()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HOCH2CH2OH)
C.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苯甲酸>苯甲醇>苯酚
D.1 mol A分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3n mol NaOH
二、填空题(共8题)
15.柠檬醛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主要用作柠檬和什锦水果型香精,也是合成紫罗兰酮的主要原料
(1)柠檬醛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填字母)。
A.酯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消去反应
(2)香叶醇经催化氧化可制得柠檬醛,则香叶醇的结构简式为
(3)双羟基香茅酸(也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可由柠檬醛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双羟基香茅酸的分子式为 ,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16.狄尔斯和阿尔德在研究1,3 丁二烯的性质时发现如图反应: + → (也可表示为 + → ),该反应被称为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2)下列不能与丙烯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是 (填字母)。
A. B.
C. D.
(3)工业上通常以甲醛(结构式为 )、乙炔为原料制取1,3 丁二烯,生产流程如图:

①X的官能团名称为 。
②上述流程中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三元乙丙橡胶的一种单体M的键线式为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它的分子式为 ,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水和四氯化碳中均易溶解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M中的碳原子能同时共面
D.在一定条件下,0.5molM最多可以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②M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
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乙炔 。
(2)2 -氯丙烷的消去反应 。
(3)用甲苯制TNT的反应 。
(4)l,2-二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 。
18.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
(1)甲中含氧官能团是 (填名称)。
(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
(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
a.含有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
(4)写出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19.M是J( )的同分异构体,则符合下列条件的M有 种(不包括J)。
①与J具有相同六元环结构;
②环上的取代基数目和J相同。
20.请按要求填空:
(1)①的名称为: ;
②的名称为: ;
③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⑤某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1Br,分子结构中有三个—CH3,两个,一个—Br,则A的结构简式为 。
(2)某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且红外光谱图如图,则A的结构简式为 。
(3)1体积某烃的蒸气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比生成的水蒸气少1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0.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39g。该烃的分子式为 ;若该烃的一氯代物有3种,写出该烃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 。
21.完成下列填空
(1)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像水一样,纯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作用,请写出液氨的电离方程式 。
(2)金属钠可以从水中置换氢。在铁作催化剂时,金属钠也可以和液氨反应产生氢气和一种离子化合物X,写出化合物X的电子 。
(3)已知25℃时,的燃烧热为1366,写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4)硫化氢是一种气态废弃物,可电解和混合溶液后通入气体,转化为可利用的硫过程为。请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5)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化学方程式 。
(6)有机物分子中最多有 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7)3,3-二甲基-2-溴丁烷在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22.化合物H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某课题组设计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
已知:R1BrR1MgBr
+
补充完整C→D的化学方程式:2+2+2Na→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碳氯键键的极性强于碳氢键,氯乙酸分子中的氯原子使羧基的极性增强,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则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酚羟基使苯环邻对位氢原子的活性增强,所以苯酚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而苯不能,则苯酚能和溴水反应而苯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苯环使甲基的活性增强,所以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而乙烷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则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说明官能团影响反应物的性质,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分析】溴乙烷中的溴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的,不会直接和Ag+反应,因此要先在碱性条件下让其发生水解反应或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转变成Br-后再来鉴别。
【详解】溴乙烷中的溴是以原子的形式存在的,不会直接和Ag+反应,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Br,或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NaBr,再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溴元素,正确的操作步骤②③⑤①或⑥③⑤①,故选D。
【点睛】溴乙烷的水解或消去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入AgNO3溶液之前需加入稀硝酸酸化,才可以起到中和碱又检验沉淀的作用,否则溶液中的OH-会干扰Br-的检验。
3.B
【详解】A.标准状况下CCl4 不是气体,A错误;
B.1mol C4H10中含4mol碳原子,1mol C2H6中含2mol碳原子,所含碳原子数丁烷是乙烷的2倍,B正确;
C.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1mol,所含阴离子数为0.1NA,C错误;
D.未指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离子的数目,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该物质含有酚羟基,可以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A正确;
B.该物质含有酯基,可以水解,水解属于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聚合反应,故B正确;
C.酚羟基的邻对位可以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但该物质中酚羟基的邻对位没有空位;碳碳双键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阿比朵尔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故C错误;
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酚羟基、溴原子以及酯基,且溴原子可水解生成HBr和酚羟基,则1mol阿比朵尔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 NaOH,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B
【详解】A.该有机物只含C、H、O三种元素,分子中氢原子数一定是偶数(分子式为C11H12O3),A不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为,分子中含有苯环,其它原子与框内原子不一定共平面,所以分子中有12个原子一定共平面,B正确;
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的苯环,可以被氢气还原为环已基,所以能发生还原反应,C不正确;
D.该分子中,苯环能与氢气加成,但酯基不能与氢气加成,所以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不正确;
故选B。
6.B
【详解】A.葡萄糖属于单糖,麦芽糖属于二糖,二者相差C6H10O5,不是同系物,A说法错误;
B.分子式为C4H8O2且属于酯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OOCH2CH3、CH3CH2COOCH3共计4种,B说法正确;
C.乳酸[CH3CH(OH)COOH]含有羧基、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说法错误;
D.1 mol丙烯醇(CH2=CHCH2OH)能与1mol的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1mol羟基,不能和 NaOH发生反应,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7.C
【详解】A.水泥是应用较广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制造原料是石灰石、二氧化硅和黏土,故A错误;
B.地沟油含有油脂,还含有其它的害物质、不可食用,但可用来制肥皂、生物柴油、甘油等,故B错误;
C.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还原产物可以水解生成Fe(OH)3胶体,故C正确;
D.铁比锡活泼,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在潮湿环境中可形成原电池结构,铁作负极,会被迅速腐蚀,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8.B
【详解】A.钠的还原性强,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氧化钠,所以新切开的钠的光亮表面在空气中很快变暗,反应的方程式为,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 +NaHCO3,故B错误;
C.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氯化银的溶度积小于碘化银,向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碘化钾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的反应为氯化银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化银和氯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B。
9.D
【分析】由结构可知,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C19H17BrO4含有官能团有:溴原子、酚羟基、碳碳双键、醚键,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C19H17BrO4,A错误;
B.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3、sp2,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B错误;
C.苯环上的氢和甲基上的氢可以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 9molBr2,C错误;
D.该分子中有3个酚羟基、一个溴原子,故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4molNaOH溶液,D正确;
故答案选D。
10.C
【详解】A.“水洗1”除去粗产品中水溶性杂质,减少“碱洗”中消耗碱的量,节省成本,A项错误;
B.产品含有碳溴键和酯基,酯在强碱中易水解,卤素原子在强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取代反应,故“碱洗”中不能使用强碱,应用纯碱溶液洗涤,B项错误;
C.产品中含有水,加入硫酸镁吸收产品中水,C项正确;
D.“操作3”为蒸馏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共6种玻璃仪器,D项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根据碘仿又称为黄碘,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以及CH3COCH3+3IO-═CH3COO+CHI3↓+2OH-,用NaIO溶液可检验含“(-R为烃基)”中的“”,故A正确;
B.搅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则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故B正确;
C.抽滤相对于普通过滤可加速过滤,并使沉淀抽吸得较干燥,故C正确;
D.碘仿又称为黄碘,难溶于水,能溶于乙醇,则不可用乙醇洗涤粗产品表面的NaOH等杂质,故D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A.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属于饱和一元醇,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可以视作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结构,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结构均为2种,则符合条件的醇共有4种,故A正确;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结构简式为BrCH2CH2Br的1,2—二溴乙烷,故B错误;
C.甲烷光照条件下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为光敏反应,反应生成氯代甲烷的混合物和氯化氢,故C错误;
D.由酯化反应的规律可知,稀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18O,故D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由羧酸和丙醇酯化制得,CH3CH2CH2Cl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制得丙醇,CH3CH2CH2Cl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制得1-丙烯,1-丙烯在和溴发生加成反应制取1,2-二溴丙烷,1,2-二溴丙烷再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制取1,2-丙二醇,1,2-丙二醇发生氧化反应得到,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故选D。
14.B
【详解】A.如图:绿原酸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
B.聚酯纤维()的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HOCH2CH2OH),羧基提供羟基,醇脱氢,故B正确;
C.酸性:苯甲酸>苯酚>苯甲醇,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苯甲酸>苯酚>苯甲醇,故C错误;
D.1mol酚与1mol酸形成的酯在水解时要消耗2molNaOH,1 mol A分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n mol NaOH,故D错误;
故选B。
15. AD C10H20O4
【详解】(1)柠檬醛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1个醛基,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不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答案选AD; (2)香叶醇经催化氧化可制得柠檬醛,则柠檬醛中的醛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可得到香叶醇,所以香叶醇的结构简式为;(3)根据双羟基香茅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20O4;柠檬醛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B属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引入羟基,所以A→B的化学方程式为。
16.(1)加成反应
(2)B
(3) 羟基 HOCH2C≡CCH2OH+2H2HOCH2CH2CH2CH2OH
(4) C9H12 BD 8
【详解】(1)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即 + → ,两种物质变成了一种物质,原子利用率为100%,则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2)根据 + → 反应分析,二烯烃和单烯烃要发生反应,则二烯烃应该是相邻的两个碳都有碳碳双键, 、 、 都是相邻的两个碳上有碳碳双键,而 不是相邻碳上有碳碳双键,因此 不能与丙烯发生狄尔斯 阿尔德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故答案为:B。
(3)①HOCH2C≡CCH2OH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X,X脱去两分子水得到二烯烃,则X为HOCH2CH2CH2CH2OH,则X的官能团名称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②上述流程中HOCH2C≡CCH2OH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X,则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HOCH2C≡CCH2OH+2H2HOCH2CH2CH2CH2OH;故答案为:HOCH2C≡CCH2OH+2H2HOCH2CH2CH2CH2OH。
(4)①根据单体M的键线式为 得到它的分子式为C9H12,A.该物质属于烃,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故A错误;
B.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
C.根据甲烷中只有三个原子共平面,则M结构中最下面的碳与周围三个碳原子不能再同一个平面,因此M中的碳原子不能同时共面,故C错误;
D.M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因此在一定条件下,0.5molM最多可以与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9H12;BD。
②M的同分异构体中除了苯环外还有 C3H7(丙基和异丙基),可能是甲基和乙基(邻、间、对三种),可能是三个甲基,有连、偏、均三种,因此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有8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说明有三个甲基且为均位,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8; 。
17.(1)CaC2 + 2H2O → CH三CH↑ + Ca(OH)2
(2)CH3CHClCH3 + NaOHCH3CH=CH2↑ + NaBr + H2O
(3)
(4)CH2ClCH2Cl + 2NaOHHOCH2CH2OH + 2NaCl
【详解】(1)实验室制取乙炔是用碳化钙和水(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其反应方程式为CaC2 + 2H2O → CHCH↑ + Ca(OH)2;
(2)2-氯丙烷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溴化钠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HClCH3 + NaOHCH3CH=CH2↑ + NaBr + H2O;
(3)甲苯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TNT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l,2-二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和氯化钠,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lCH2Cl + 2NaOHHOCH2CH2OH + 2NaCl。
18. 羧基 a、c +2NaOH → HOCH2CH(NH2)COONa+H2O+CH3COONa
【分析】(1)甲含有氨基和羧基;
(2)a.该分子中C、N原子个数分别是7、5;
b.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氨基能和酸反应、氯原子能和碱溶液反应;
d.该分子中含有N原子;
(3)丙的同分异构体丁中含有、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说明丁含有酯基,丁为乙酸某酯,据此判断丁的结构简式;
(4)丁为,含有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且羧基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详解】(1)甲含有氨基和羧基,含氧官能团为羧基;
(2)a.该分子中C、N原子个数分别是7、5,所以分子中碳原子与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a正确;
b.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该分子中没有苯环,所以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错误;
c.氨基能和酸反应、氯原子能和碱溶液反应,所以该物质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正确;
d.该分子中含有N原子,不属于苯酚的同系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c;
(3)丙的同分异构体丁中含有、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说明丁含有酯基,丁为乙酸某酯,所以丁的结构简式为;
(4)丁为,含有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且羧基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方程式为+2NaOH=HOCH2CH(NH2)COONa+H2O+CH3COON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涉及有机物合成、反应类型的判断、基本概念等知识点,根据物质反应特点确定反应类型、根据流程图中反应物及反应条件确定生成物,再结合基本概念解答。
19.7
【详解】J的同分异构体M与J具有相同六元环结构,环上的取代基数目和J相同说明M的结构可以视作正丁烷、异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 或 取代所得结构,其中正丁烷中的氢原子被 取代有2种结构,异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 取代有1种结构,正丁烷、异丁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 取代各有2种结构,共有7种,故答案为:7。
20. 3-甲基-2-丁醇 2-甲基-2,4-己二烯 +3Br2↓+3HBr HCHO+4Cu(OH)2+2NaOH2Cu2O↓+Na2CO3+6H2O CH3CHBrCH(CH3)2 CH3CH2OCH2CH3 C6H14 CH3(CH2)4CH3或(CH3)3CCH2CH3
【详解】(1)①根据醇类的命名规则,的名称为:3-甲基-2-丁醇;
②根据二烯烃的命名规则,的名称为:2-甲基-2,4-己二烯;
③苯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r2取代苯酚芳环上的两个临位和一个对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3HBr;
④甲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由于甲醛有2个醛基,可以与4倍量的Cu(OH)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HO+4Cu(OH)2+2NaOH2Cu2O↓+Na2CO3+6H2O;
⑤根据题意,某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5H11Br,分子结构中有三个—CH3,两个,一个—Br,A的结构简式为:CH3CHBrCH(CH3)2;
(2)该有机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红外光谱图显示含有对称的甲基、对称的亚甲基和醚键,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CH2CH3;
(3)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燃烧方程式为:
解得,所以该烃分子式为C6H14,由于该烃的一氯代物有三种,则含有三种不同环境的H,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H2)4CH3或(CH3)3CCH2CH3。
21. 2NH3NH4+ + NH2- 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l) ΔH = -1366kJ mol-1 6 。
【分析】(1)根据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氢离子,纯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出NH4+和NH2-。
(2)铁作催化剂时,金属钠也可以和液氨反应产生氢气和一种离子化合物。
(3)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
(4)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分析出中铁化合价降低。
(5)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6)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改为,注意思维到乙烯的结构。
(7)3,3-二甲基-2-溴丁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3,3-二甲基丁烯。
【详解】(1)根据纯水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氢离子,纯液氨中也存在着微弱的电离作用,请写出液氨的电离方程式2NH3NH4+ + NH2-;故答案为:2NH3NH4+ + NH2-。
(2)金属钠可以从水中置换氢。在铁作催化剂时,金属钠也可以和液氨反应产生氢气和一种离子化合物X,根据信息得出该化合物X为NaNH2,化合物X的电子,故答案为:。
(3)已知25℃时,的燃烧热为1366,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l) ΔH = -1366kJ mol-1,故答案为:C2H5OH(l) + 3O2(g) = 2CO2(g) + 3H2O(l) ΔH = -1366kJ mol-1。
(4)硫化氢是一种气态废弃物,可电解和混合溶液后通入气体,转化为可利用的硫过程为。分析化合价是中铁化合价降低,因此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故答案为:。
(5)苯酚钠水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
(6)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改为,注意思维到乙烯的结构,键角为120 ,因此分子中最多有6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故答案为:6。
(7)3,3-二甲基-2-溴丁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3,3-二甲基丁烯,其反应方程式:,故答案为:。
22.2 +2 +2Na→2 +2NaBr+H2↑
【详解】根据信息,由 逆推,可知D是 ,C→D的方程式是2 +2 +2Na→2 +2NaBr+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