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练习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3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练习题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0 18: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化学反应的方向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工业上,以煤炭为原料,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经过系列反应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原料气。在C和O2的反应体系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C(s)+O2(g)=CO2(g) △H1=-394kJ·mo1-l
反应Ⅱ2CO(g)+O2(g)=2CO2(g) △H2=-566kJ·mo1-l
反应Ⅲ2C(s)+O2(g)=2CO(g) △H3
设y=△H-T△S,反应Ⅰ、Ⅱ和Ⅲ的y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Ⅲ低温能自发进行,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图中对应于反应Ⅱ的线条是a
C.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O2浓度增大,说明在此条件下反应Ⅱ变化的幅度小于反应Ⅲ变化的幅度
D.一定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增大
2.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平衡不移动
B.在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的转化率不变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3.关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熵增大的反应(即)
B.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较快发生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能在任何温度自发进行
D.反应是否自发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过程用如下模型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是放热过程
B.该反应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
C.a的总能量大于d的总能量
D.1 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l)]5.已知某反应的ΔH <0、ΔS>0,对此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任何情况下均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在任何情况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C.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下列反应中熵减少的是
A.食盐晶体溶于水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碳酸氢铵分解 D.水蒸气冷凝为水
7.综合考虑焓变ΔH、熵变ΔS与温度T可判断反应的方向,当ΔG-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已知硝酸铵易溶于水,常温下溶解时体系温度降低。则常温下该过程中ΔG、ΔH、ΔS的符号依次是
A.-、+、- B.-、+、+ C.+、+、+ D.+、+、-
8.已知FeO(s) +C(s)= CO(g) + Fe(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下为自发过程,高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B.任何温度下为非自发过程
C.高温下为自发过程,低温下为非自发过程 D.任何温度下为自发过程
二、非选择题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 CO还原NO的反应为2CO(g)+ 2NO(g) 2CO2 (g)+ N2 (g) ΔH= -746kJ·mol-1。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设CO以C≡ O键构成):
化学键 C≡ O N ≡ N C=O
E/(kJ·mol-1) 1076 945 745
①由以上数据可求得NO的键能为___________kJ·mol-1。
②写出两条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CO2和y mol H2,发生的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ΔH= -50kJ·mol-1
①如图中能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为___________(填“a”或“b”),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若x=2、 y=3,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H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在该时间段内,恰好达到化学平衡时,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
(3)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mol(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如图3)。
图3 图4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10.一氧化碳和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合成甲醇、二甲醚、甲酸甲酯等。
(1)已知CO(g)、CH3OH(l)、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是△H(CO)=-283.2kJ/mol、△H(CH3OH)=-723.6kJ/mol和△H(CH3COOH)=-870.3kJ/mol,则通常状况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催化合成乙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
(2)有人设想将CO按下列反应除去:2CO(g)=2C(s)+O2(g) ΔH>0,请你分析该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____(填“是”或“否”),依据是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A.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Ⅲ的焓变△H3=2△H1-△H2=-222 kJ·mo1-l,反应为放热熵增反应,对应线条为a,故高温下也能自发进行,A错误;
B.反应Ⅱ为放热熵减的反应,反应在低温下溶液进行,故图中对应于反应Ⅱ的线条是c,B错误;
C.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对于反应III平衡逆向移动,O2浓度增大,导致CO浓度减小,对于反应II是CO浓度减小导致的变化大于压强的影响,故氧气浓度增加,C错误;
D.反应Ⅰ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对应线条为b;一定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三个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焓变绝对值更大,受温度影响更大,故二氧化碳减小,一氧化碳增加,气体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增大,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A.在恒容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A正确;
B.在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平衡正向移动,的转化率变大,B错误;
C.该反应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平衡,C错误;
D.该反应为吸热的,不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A. 该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是熵减小的反应,,故A错误;
B. 反应的可自发进行,该反应的,故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但是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反应不一定能较快发生,故B错误;
C. 由B项分析知,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可自发进行,故C错误;
D. 由B项分析知,反应是否自发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两个因素,故D正确;
故选D。
4.C
解析:A.程I是断键过程,断裂化学键吸收热量,故A错误;
B.该反应除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外,还可形成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故B错误;
C.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a的总能量大于d的总能量,故C正确;
D.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S(g)> S(l)> S(s),1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l)]>S[H2O(s)],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5.A
解析:根据ΔG=ΔH TΔS,某反应的ΔH<0、ΔS>0,则反应在任何情况下均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D
【分析】体系混乱度增加是熵增,反之为熵减,熵减过程常见的有:
(1)三态变化:气态转化成液态,液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
(2)化学反应中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过程等。
解析:A.食盐晶体溶于水的过程属于熵增的过程,故A错误;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属于熵增过程,故B错误;
C.碳酸氢铵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属于熵增过程,故C错误;
D.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气体减少,是熵减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D。
7.B
解析:已知硝酸铵易溶于水,反应自发进行,则ΔG小于零;常温下溶解时体系温度降低,则过程中吸热,ΔH大于零;当ΔG-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故ΔS大于零;
故选B。
8.C
解析:△H-T△S <0时,反应能自反进行,△H>0,△S>0,只有T很大,即高温时,才能保证△H-T△S <0时,即高温下该反应为自发过程,低温下该反应为非自发进行,C满足题意。
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9.5 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增大CO与NO的投料比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会使平衡常数减小 17:25。 3.43 在一定温 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较大,超过温度范围,催化剂活性降低
【分析】热化学方程式已给,直接带入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后面涉及到平衡移动的计算,平衡移动的改变条件。
解析:(1)①设NO的键能为x,反应, H=(1076×2+2x)-(745×2×2+945)=-746,解得x=513.5,NO的键能为513.5;
②该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若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需要使平衡正向移动,采取的措施有: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增大与的投料比等;
(2)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会使平衡常数减小,曲线a符合此特点;
②由图可知,当温度在T2时,的转化率最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在相同时间内达到平衡状态前,H2的转化率最高,但达到平衡状态后继续升温,反应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H2的转化率降低,由图知b点为平衡状态;列三段式:
同温同体积时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故b点时对应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的压强比为(1.2+0.6+0.8+0.8):(2+3)=17:25;
(3)①与生成的反应方程式为,28克氮气就是1摩尔,
,=3.43;
10.(1)CH3OH(l) +CO(g)CH3COOH(l) △H=-283.2kJ/mol -723.6kJ/mol+870.3kJ/mol=-136.5 kJ/mol;
(2) 否 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熵减小,△S<0,ΔH>0,
解析:(1)
根据CO(g)、CH3OH(l)、CH3COOH(l)的燃烧热可知;
①CO(g)+ 1/2O2(g)=CO2(g) △H=-283.2kJ/mol
②CH3OH(l)+3/2O2(g)=CO2(g)+2H2O(l) △H=-723.6kJ/mol
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 △H=-870.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得CH3OH(l) +CO(g)CH3COOH(l) △H=-283.2kJ/mol -723.6kJ/mol+870.3kJ/mol=-136.5 kJ/mol;
(2)
2CO(g)=2C(s)+O2(g),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熵减小,△S<0,ΔH>0,一定大于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