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化学反应的方向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
1.反应2AB(g)=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则该反应的ΔH、ΔS应为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2.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2A(g)+B(s) 2D(g) Δ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反应温度/℃ 800 800 850
c(A)始/mol·L-1 1 2 1
c(A)平/mol·L-1 0.5 1 0.85
放出的热量/kJ a b c
A.实验Ⅲ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 kJ>2a kJ
C.实验Ⅲ在30 min时达到平衡,则30 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为0.005 mol·L-1·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时,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熵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无关
B.化学反应的熵变直接决定了反应的方向
C.熵值增大的反应都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
D.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4.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其中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反应H2(g)+O2(g)=H2O2(l)的ΔH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无法判断
5.下列变化的熵变大于零的是
A.2H2O2(l)=2H2O(l)+O2(g)
B.CO2(g)→CO2(s)
C.NaOH(aq)+HCl(aq)=NaCl(aq)+H2O(l)
D.NH3(g)+HCl(g)=NH4Cl(s)
6.25℃、1.01×105Pa时,反应2N2O5(g)=4NO2(g)+O2(g) ΔH=+109.8kJ·mol-1,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该反应是熵减小的反应 D.该反应的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7.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ΔH<0 B.2CO(g)=2C(s)+O2(g) ΔH>0
C.N2(g)+3H2(g) 2NH3(g) ΔH<0 D.CaCO3(s)=CaO(s)+CO2(g) ΔH>0
8.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A.2N2(g)+O2(g)=2N2O(g) ΔH=163kJ·mol-1
B.Ag(s)+Cl2(g)=AgCl(s) ΔH=-127kJ·mol-1
C.HgO(s)=Hg(l)+O2(g) ΔH=91kJ·mol-1
D.H2O2(l)=O2(g)+H2O(l) ΔH=-98kJ·mol-1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
D.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能迅速发生
10.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中使整杯水变红
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D.常温常压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1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O2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SO3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t10 D.K1>K2
12.(多选)汽车尾气(含烃类、CO、NO与SO2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NO与C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其反应原理是2NO(g)+2CO(g)N2(g)+2CO2(g),在298K、100kPa下,ΔH=-113kJ·mol-1,ΔS=-145J·mol-1·K-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高温和催化剂条件
C.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和催化剂条件只是加快反应的速率
D.汽车尾气中的这两种气体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二、非选择题
13.已知甲烷隔绝空气在不同温度下有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①CH4(g)=C(s)+2H2(g),②2CH4(g)=C2H2(g)+3H2(g)。某同学为了得到用天然气制取炭黑的允许温度范围和最佳温度,在图书馆查到了如下热力学数据:
①的ΔH(298 K)=74.848 kJ·mol-1,ΔS(298 K)=80.674 J·mol-1·K-1
②的ΔH(298 K)=376.426 kJ·mol-1,ΔS(298 K)=220.211 J·mol-1·K-1
已知焓变和熵变随温度变化很小。请帮助这位同学考虑如下问题:
(1)判断②反应是高温自发还是低温自发: (填“高温”或“低温”)。
(2)通过计算判断①反应在常温下能否自发进行: 。
(3)求算制取炭黑的允许温度范围: 。
(4)为了提高甲烷的碳化程度,你认为下面四个温度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905.2 K B.927 K
C.1 273 K D.2 000 K
14.工业上,以煤炭为原料,通入一定比例的空气和水蒸气,经过系列反应可以得到满足不同需求的原料气。请回答:
(1)在C和O2的反应体系中:
反应1:C(s)+O2(g)=CO2(g) ΔH1=-394kJ·mol-1
反应2:2CO(g)+O2(g)=2CO2(g) ΔH2=-566kJ·mol-1
反应3:2C(s)+O2(g)=2CO(g) ΔH3。
① 设y=ΔH-TΔS,反应1、2和3的y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对应于反应3的线条是 。
②一定压强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中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水煤气反应:C(s)+H2O(g)=CO(g)+H2(g) ΔH=131kJ·mol-1。工业生产水煤气时,通常交替通入合适量的空气和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其理由是 。
(3)一氧化碳变换反应:CO(g)+H2O(g)=CO2(g)+H2(g) ΔH=-41kJ·mol-1。
①一定温度下,反应后测得各组分的平衡压强(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p(CO)=0.25MPa、p(H2O)=0.25MPa、p(CO2)=0.75MPa和p(H2)=0.75MPa,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 。
②维持与题①相同的温度和总压,提高水蒸气的比例,使CO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到90%,则原料气中水蒸气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变换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中合适的是 。
A.反应温度愈高愈好 B.适当提高反应物压强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D.通入一定量的氮气
④以固体催化剂M催化变换反应,若水蒸气分子首先被催化剂的活性表面吸附而解离,能量-反应过程如图2所示。
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催化反应历程(反应机理):步骤Ⅰ: ;步骤Ⅱ: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A错误;
B.由A可知,ΔH>0,B错误;
C.反应后体系中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ΔH>0;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ΔS>0,C正确;
D.由C可知,ΔS>0;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A.实验Ⅰ达平衡时K=1,实验Ⅲ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1,A正确;
B.实验Ⅱ反应物的转化量是实验Ⅰ的2倍,所以b=2a,B错误;
C.实验Ⅲ达平衡时,Δt=30 min,Δc(A)=0.15 mol·L-1,故v(A)=0.005 mol·L-1·min-1,C正确;
D.由于B为固体,若气体密度不变,说明整个体系中气体的总质量不变,A、D浓度维持不变,反应已达平衡,D正确;
故选B。
3.C
【详解】A.ΔS>0的反应容易自发进行,所以熵变与反应的方向有关,A错误;
B.熵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B错误;
C.熵是描述混乱度的物理量,熵值增大,混乱度增大,C正确;
D.熵变和焓变共同影响反应的自发性,熵增的反应不一定能自发,D错误;
答案选C。
4.B
【详解】反应H2(g)+A(l)=B(l)和O2(g)+B(l)=A(l)+H2O2(l)均为熵减反应,即ΔS<0,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根据ΔH-TΔS<0可知,这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则有ΔH1<0,ΔH2<0。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H2(g)+O2(g)=H2O2(l) ΔH,则有ΔH=ΔH1+ΔH2<0;
故选B。
5.A
【详解】A.2H2O2(l)=2H2O(l)+O2(g),液体的熵值小于气体,所以熵变大于零,A正确;
B.CO2(g)→CO2(s),气体的熵值大于固体,所以熵变小于零,B错误;
C.NaOH(aq)+HCl(aq)=NaCl(aq)+H2O(l),溶液的熵值大于液体的熵值,所以熵变小于零,C错误;
D.NH3(g)+HCl(g)=NH4Cl(s),气态NH3和HCl的熵值大于固体NH4Cl的熵值,所以熵变小于零,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能够自发进行是由于该反应为熵增大的反应,并且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故选D。
7.B
【详解】A.反应2O3(g)=3O2(g), ΔH<0,ΔS>0,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2CO(g)=2C(s)+O2(g),ΔH>0,ΔS<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故B符合题意
C.反应N2(g)+3H2(g) 2NH3(g),ΔH<0,ΔS<0,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C不合题意;
D.反应CaCO3(s)=CaO(s)+CO2(g),ΔH>0,ΔS>0,该反应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D不合题意;
答案选B。
8.D
【详解】A.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任何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A不符合题意;
B.ΔH<0,ΔS<0,在较低温度下,ΔH-TΔS<0,即低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B不符合题意;
C.ΔH>0,ΔS>0,若使反应自发进行,即ΔH-TΔS<0,必须升高温度,即反应只有在较高温度时能自发进行,C不符合题意;
D.ΔH<0,ΔS>0,在任何温度下,ΔH-TΔS<0,即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混乱度依次增大,熵值依次增大,故A错误;
B.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ΔH—TΔS<0,熵增大的反应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但是熵增大的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故B错误;
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ΔH—TΔS<0,所以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故C正确;
D.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故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红墨水浓度大于水,微粒向浓度低的方向扩散,是自发进行的物理过程,A不符合题意;
B.冰的熔点为0 ℃,水常温下是液体,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是自发进行的物理过程,B不符合题意;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为中和反应,是自发过程,C不符合题意;
D.石墨是比金刚石稳定的单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且熵变小于0的反应,因此常温常压下是非自发过程,D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A.根据“先拐先平”者大,从图像中可以看出t2先达到平衡,所以温度t2>t1,A正确;
B.该正反应的气体分子数减小,则体系的混乱度减小,即 S<0,B正确
C.随着温度的升高,达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降低,所以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0,C错误;
D.因为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逆向进行,K值减小,K1>K2,D正确;
故选C。
12.AB
【详解】A.该反应焓变小于零,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错误;
B.常温下, ,故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B错误;
C.由B分析可知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高温和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的速率,故C正确;
D.和均有毒,会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D正确;
故选AB。
13.(1)高温
(2)不能自发进行
(3)927.8~1 709.4 K
(4)C
【详解】(1)反应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由题给数据可知,反应②自发进行时反应温度T>≈1709.4 K,则该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高温;
(2)由题给数据可知,常温下时,反应①ΔH-TΔS=74.848 kJ·mol-1—80.674×10-3 kJ·mol-1·K-1×298 K≈50.807 kJ·mol-1>0,则该反应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答案为:不能自发进行;
(3)反应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由题给数据可知,反应①自发进行时反应温度T>≈927.8 K,反应②自发进行时反应温度T>≈1709.4 K,则利用甲烷制取炭黑温度须控制在927.8~1 709.4 K范围内,故答案为:927.8~1 709.4 K;
(4)利用甲烷制取炭黑温度须控制在927.8~1 709.4 K范围内,则为了提高甲烷的碳化程度,最合适的温度为1 273 K,故选C。
14.(1) a B
(2)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吸热,氧气与煤炭反应放热,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有利于维持体系热量平衡,保持较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 9.0 1.8:1 BC M+H2O=MO+H2 MO+CO=M+CO2
【详解】(1)①由已知方程式:(2×反应1-反应2)可得反应3,结合盖斯定律得:,反应1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升温y不变,对应线条b,升温促进反应2平衡逆向移动,气体分子数增多,熵增,y值增大,对应线条c,升温促进反应3平衡逆向移动,气体分子数减少,熵减, y值减小,对应线条a,故此处填a;
②温度升高,三个反应平衡均逆向移动,由于反应2焓变绝对值更大,故温度对其平衡移动影响程度大,故CO2物质的量减小,CO物质的量增大,所以CO与CO2物质的量比值增大,故答案选B;
(2)由于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吸热,会引起体系温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反应速率变慢,不利于反应的进行,通入空气,利用煤炭与O2反应放热从而维持体系温度平衡,维持反应速率,故此处填:水蒸气与煤炭反应吸热,氧气与煤炭反应放热,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有利于维持体系热量平衡,保持较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3)①该反应平衡常数K=;
②假设原料气中水蒸气为x mol,CO为1 mol,由题意列三段式如下:,则平衡常数K=,解得x=1.8,故水蒸气与CO物质的量之比为1.8:1;
③A.反应温度过高,会引起催化剂失活,导致反应速率变慢,A不符合题意;
B.适当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B符合题意;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C符合题意;
D.若为恒容条件,通入氮气对反应速率无影响,若为恒压条件,通入氮气后,容器体积变大,反应物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变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C;
④水分子首先被催化剂吸附,根据元素守恒推测第一步产生H2,第二步吸附CO产生CO2,对应反应历程依次为:M+H2O=MO+H2、MO+CO=M+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