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0 18:4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3题)
1.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有碳碳键和碳氢键的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是正戊烷的同系物
2.维生素是重要的营养素,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从官能团的视角对其进行分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官能团 碳碳双键 酯基 羟基 醚键
类别 烯烃 酯类 酚类 醚类
A.A B.B C.C D.D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酮类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与分子式为醚类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同
B.某单烯烃跟氢气起加成反应产物是2,2,3,4-四甲基戊烷,则这样的单烯烃有3种
C.联二苯( )的二氯取代物有13种
D.1mol某烷烃完全燃烧消耗11mol ,则其主链上含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空间异构)有6种
4.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H2O (取代反应)
B.CH≡CH+2HCHOHOCH2C≡CCH2OH(加成反应)
C.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消去反应)
D.CH3CH2OH+CuOCH3CHO+Cu+H2O(氧化反应)
5.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所示,都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下列有关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B.均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含有不同数目的手性碳原子
D.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相同
6.近日,某大学课题组研制出一种简便、通用的不对称硼化反应方法,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其中一种中间体M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及以上羟基时不稳定。

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6H12O3
B.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C.两分子M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
D.含有“ ”的具有稳定结构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7.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组成及结构的分析方法较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分析仪不仅可以测出试样常见的组成元素及含量,还可以测定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B.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
C.质谱仪是通过分析最小的碎片离子测出分子的相对质量
D.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均可以区分乙醇和甲醚
8.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很稳定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
B.乳酸有一对手性异构体,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和中心原子均为杂化,前者空间结构为形,后者为正四面体形
9.有机物X、Y、Z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分子式为C7H8O
B.化合物Z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X、Y、Z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D.X、Y、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10.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对CO2具有超高吸附能力,并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和sp3杂化
B.b的一氯代物有3种
C.1molb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
D.a转化为b发生取代反应,并有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1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水) 金属钠 蒸馏
B 苯(环己烯) 溴水 洗涤,分液
C 乙醇(乙酸) CaO固体 蒸馏
D 乙酸乙酯(乙酸、乙醇) 饱和NaOH溶液 洗涤,分液
A.A B.B C.C D.D
12.下列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⑥
⑦ ⑧
A.③⑦⑧ B.①⑧ C.②⑤⑦ D.①⑤⑥
13.化合物Z是合成抗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帕比司他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X中含有2mol碳氧π键
B.X、Y、Z分别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得芳香族化合物相同
C.Z在水中的溶解度比Y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D.Y与足量HBr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不含手性碳原子
二、填空题(共8题)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有机物A的性质,对A的结构进行了如图实验。
(1)实验一:质谱分析仪分析,由图1可知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实验二:红外光谱分析,图2中不同吸收峰峰谷代表不同基团,图中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羟基和 。
(3)实验三:取0.9 g有机物A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为1.32 g 和0.54 g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
(4)实验四: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有机物A的谱图(图3)中H原子峰值比为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15.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酚酞的分子式为 。
(2)从结构上看酚酞可看作(填字母序号) 。
A.烯烃 B.芳香化合物
C.醇类物质 D.酚类物质
E.醚类物质 F.酯类物质
(3)酚酞结构简式中画虚线的地方,组成的是醚键吗 ?
16. (1)现有5种有机物:①乙烯;②乙醇;③葡萄糖;④乙酸;⑤乙酸乙酯。请分别写出其中含有下列官能团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CHO ;—COOH 。在上述5种有机物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发生水解反应的 ;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含元素种类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B.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是一氯甲烷和氯化氢
D.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的产物 ClCH2CH2Cl
(3)请选择合适的试剂除去括号内的杂质。
序号 被提纯物(杂质) 试剂
① CH3CH3(CH2=CH2)
② CH2=CH2(SO2)
③ 乙酸乙酯(乙酸)
④ 乙醇(水)
17.化合物K在二氯甲烷和水中会与N-氯代琥珀酰业胺(NCS)迅速反应,继续搅拌反应2h后,最终高产率地转化为M。如果K在无水二氯甲烷中与NCS反应,可转化为L;L在二氯甲烷和水中与NCS反应定量转化为M。
(1)画出L的结构简式 (提示:L的核磁共振氢谱为:δ1.01-1.07(2H),1.38-1.43(4H),1.90-2.2 (6H),2.63-2.70(2H),2.95(2H),3.50(2H),7.10-7.33(3H),7.99(1H)ppm)。
(2)画出从K转换为L过程中所形成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提示:同-物种只需画出其中一个主要共振式。)
18.I.下列物质中:
①液氯和氯气②白磷和红磷③和④Cl和Cl⑤(CH3)2CHCH3和CH3(CH2)2CH3⑥CH4和CH3CH2CH3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
(3)属于同位素的有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 。(填序号)
Ⅱ.“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呈正方体结构。该分子的碳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每个顶点表示一个碳原子,棱表示碳碳单键,氢原子未画出。
(1)“立方烷”的分子式为 ;
(2)其一氯代物共有 种;
(3)其二氯代物共有 种。
19.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烷的结构式为 。
(2)丙烷的结构简式为 。
(3)分子中含有30个氢原子的饱和链状烷烃的分子式为 。
(4)相对分子质量为58的饱和链状烷烃的结构有 种,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
(5)分子式为C5H12的直链烷烃的习惯命名为 ,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20.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水杨酸 醋酸酐 乙酰水杨酸
熔点/℃ 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g·cm﹣3) 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 138 102 180
实验过程: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 g及醋酸酐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0.5 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左右,充分反应。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____加热。(填标号)
A.热水浴 B.酒精灯 C.煤气灯 D.电炉
(2)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 。
21.根据有机化学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含C、H、O三种元素的某有机分子模型(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单键、双键等化学键),其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
(2)的名称(系统命名)为 ,的分子式为 。
(3)分子式为C5H10,且属于烯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4)相对分子质量为114,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链烃的结构简式 ,该物质的名称为 ;
(5)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元素为72.0%、含氢元素为6.67%,其余为氧元素。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方法二: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甲所示,其面积之比为1:2:2:2:3
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图乙所示
则A的分子式为 ,写出符合条件的A的一种结构简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变化判断产物,根据物质含有的元素判断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根据球棍模型中表示的原子判断物质。
【详解】A.根据反应物氢气和生成物CO判断有水生成,故A正确;
B.根据反应②中生成产物(CH2)n判断有碳碳键和碳氢键的生成,故B正确;
C.根据反应③判断产物只含碳氢判断汽油的成分,故C正确;
D.根据图中汽油的球棍模型判断,上图的物质是异戊烷,与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不正确;
故选答案D。
【点睛】汽油属于烃类物质,是石油加工的产物,根据元素间的变化判断产物成分。
2.B
【详解】A.观察维生素C的结构知,其中含有碳碳双键,但由于分子中含氧元素,不属于烯烃类,A错误;
B.维生素C结构中含酯基,属于酯类,B正确;
C.维生素C结构中的羟基是醇羟基,属于醇类,不属于酚类,C错误;
D.维生素C结构中不含醚键,不属于醚类,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A.按照酮的结构,分子式为的分子中R、R'可以是甲基和丙基、或者两个乙基,其中丙基有两种异构方式,,所以一共有3种异构体;分子式为醚类的同分异构体,醚分子中含有-O-,可能结构有3种:CH3OCH2CH2CH3,CH3CH2OCH2CH3,CH3OCH(CH3)2,A错误;
B.2,2,3,4四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 ,显然加H的位置只能在其中的三个位置,即加H后生成2,2,3,4四甲基戊烷的单烯烃有3种,B正确;
C.联二苯( )的分子中含有3中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联苯( )二氯代物,若取代同一苯环上的氢原子,可以发生在如图 所示的取代位置,1、2(与4、5相同)号位置,1、3(与3、5相同)号位置,1、4(与2、5相同)号位置,1、5号位置,2、3(与3、4相同)号位置,2、4号位置,有6种;若取代不同苯环上的氢原子,有如图所示的6种, , , , , , 故其二氯代物有12种,C错误;
D.令烷烃的组成为CnH2n+2,1mol某烷烃完全燃烧消耗11molO2,则:n+=11,解得n=7,故该烷烃为C7H14,主链上含有5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3CH、CH3CH2C(CH3)2CH2CH3、CH3CH2CH2C(CH3)2CH3、CH3CH2CH(CH3)CH(CH3)CH3、CH3CH(CH3)CH2CH(CH3)CH3,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该反应属于酯的水解反应,酯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甲醛分子的碳氧双键断开,一端加上乙炔断裂CH≡C-,另一端加上-H,得到HOCH2C≡CCH2OH,属于加成反应,B不符合题意;
C.乙酸中羧基取代了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属于取代反应,不是消去,C符合题意;
D.乙醇中的羟基被氧化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A.青蒿素含酯基可发生水解,而双氢青蒿素不能水解,A项错误;
B.两者均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项错误;
C.青蒿素含有7个手性碳,而双氢青蒿素含有8个,C项正确;
D.青蒿素C的杂化为sp3和sp2,而双氢青蒿素只有sp3杂化,D项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M的分子式为C6H12O3,选项A正确;
B.M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两分子M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选项B错误;
C.两分子M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选项C正确;
D.含有“ ”的具有稳定结构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 、 、 ,共3种,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7.D
【详解】A.元素分析仪可对物质中的元素及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但无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故A错误;
B. 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4:4:1:3,故B错误;
C.质谱仪是通过分析最大的碎片离子测出分子的相对质量,故C错误;
D.红外光谱可确定物质中的基团,乙醇和甲醚的基团不同,且含有的氢原子种类不同,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均可以区分乙醇和甲醚,故D正确;
答案选D。
8.A
【详解】A.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存在大量的键,且的键能大,与氢键无关,A错误;
B.乳酸[]有一对手性异构体,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连接的四个不同的基团分别为:氢原子、甲基、羧基、羟基,B正确;
C.碘、四氯化碳、甲烷都是非极性分子,水为极性分子,“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C正确;
D.的中心原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 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所以中心原子均为杂化,但前者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为V形,后者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D正确;
答案选A。
9.C
【详解】A.Z的分子式为C7H14O,A项错误;
B.化合物Z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分别是 、 、、 ,B项错误;
C.X、Y中都含有碳碳双键,Z中含有羟基,则三者都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C项正确;
D.Y、Z分子中都含有多个饱和的碳原子,则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项错误;
答案选C。
10.D
【详解】A.b分子中的饱和碳原子采用 sp3杂化,碳氧双键上的C原子采用 sp2杂化,A正确;
B.b分子中含3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B正确;
C.由b的结构简式可知,1molb中等同于含有2mol酯基,最多可消耗2molNaOH,C正确;
D.a转化为b发生加成反应,由断键过程可知该转化过程中只形成了极性键,D错误;
故选D。
11.C
【详解】A.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A错误;
B.环己烯和溴水可发生加成反应,产物溶于苯,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B错误;
C.乙酸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熔沸点高的乙酸钙,加热时,蒸馏出去的只有乙醇,故C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C正确;
D.乙酸乙酯、乙酸均会与NaOH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D错误;
故答案为C。
12.A
【详解】氢种类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则一氯取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的是③⑦⑧,故选:A。
13.B
【详解】A.1molX中含有1mol碳氧π键,醛基中含有1个碳氧π键,羟基中不含有碳氧π键,A错误;
B.X、Y、Z分别与足量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得芳香族化合物相同均为: ,B正确;
C.Z中含有酯基不易溶于水,Y含有羧基和羟基易溶于水,Z在水中的溶解度比Y在水中的溶解小,C错误;
D.Y与足量HBr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中含手性碳原子,,D错误;
故选B。
14.(1)90;
(2)羧基;
(3);
(4) 3∶1∶1∶1; ;
【详解】(1)质谱法确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最大质荷比;
故答案为:90;
(2)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中包含的化学键和官能团,结合红外光谱图可知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
故答案为:羧基;
(3)结合0.9 g有机物A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为1.32 g 和0.54 g 进行计算, ,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分别为3和6,O原子个数=,所以A分子式为C3H6O3;
(4)核磁共振氢谱可确定有机物中氢原子种类及个数,峰的个数=氢原子种类,峰的面积比=不同种氢原子个数比值;结合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即可得出A结构简式;
故答案为:3∶1∶1∶1;。
15. C20H14O4 BDF 不是醚键
【详解】(1)由结构可知酚酞分子式为C20H14O4;
(2)A.含有O,不属于烃,属于烃的衍生物,且不含碳碳双键,A不符题意;
B.含本环,属于芳香化合物,B符合题意;
C.没有醇羟基,不属于醇类,C不符题意;
D.含酚羟基,属于酚类,D符合题意;
E.没有醚键,不属于醚类,E不符题意;
F.含有酯基,属于酯类,F符合题意;
选BDF;
(3)酚酞结构简式中画虚线的地方,组成的不是醚键,因为氧原子相连的两个碳原子中有一个形成了碳氧双键,该部分应为酯基,不是醚键。
16. ① ③ ④ ③ ⑤ ④ ① D 溴水 氢氧化钠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 CaO
【详解】(1)①乙烯含有官能团为碳碳双键;②乙醇含有官能团为醇羟基;③葡萄糖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和醇羟基;④乙酸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⑤乙酸乙酯含有的官能团为酯基。
故含有官能团的为①;含有—CHO的有③;含有—COOH的有④;
在上述5种有机物中,③葡萄糖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③;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含酯基的乙酸乙酯⑤;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含有羧基的④;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含有碳碳双键的乙烯①;
(2)A.含元素种类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如烃类都是有C、H元素组成,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含有元素种类相同的不同物质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A错误;
B.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则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但是不一定只含有C、H元素,还可能含有氧元素,选项B错误;
C.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选项C错误;
D.乙烯与氯气加成反应的产物 ClCH2CH2Cl,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①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H3CH3不能,可用洗气除杂;
②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乙烯不反应,可用洗气除杂;
③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
④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可加CaO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
答案为溴水;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CaO。
17.
【详解】根据L的核磁共振氢谱可知:L分子中的22个H有8组(8种化学环境),而K分子中有24个H,比L多2个H。
比较K与M结构可知,与苯环连接的由原来的六元碳环变为七元碳环。与2个S原子连接的次甲基CH活泼,参与此七元环的生成。
然后L中的2个S的环被=O代换。
10-2.K转化为L属亲电取代历程:NCS产生亲电试剂
18. ③⑤ ② ④ ① C8H8 1 3
【分析】根据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判断;根据碳和氢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形成4个化学键、氢原子形成1个化学键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根据等效氢法判断一氯、二氯的同分异构体个数。
【详解】I. (1)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特点判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③⑤;
(2)根据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判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②;
(3)根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互为同位素的是:④;
(4)液氯和氯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故选①;
Ⅱ.(1)根据顶点表示的碳原子接三个碳原子,故每个碳原子还接1个氢原子判断,立方烷的化学式为:C8H8;
(2)根据等效氢法中的对称性判断,立方烷中的氢原子都是一样的,故一氯代物只有1种;
(3)根据立方烷的特点,其二氯代物分别是相邻位置的棱上,和面对角线上的及体对角线上的二氯取代,共有3种。
19.(1)
(2)CH3CH2CH3
(3)C14H30
(4) 2 CH3CH2CH2CH3、
(5) 正戊烷 C(CH3)4
【详解】(1)乙烷的分子式为,其结构式为;
(2)丙烷的分子式为,其结构简式为;
(3)由烷烃的分子通式(n为正整数)可知,,,其分子式为;
(4)由烷烃的分子通式可知,,,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分别为和;
(5)分子式为的直链烷烃的习惯命名为正戊烷, 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同分异构体则其分子中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结构简式为C(CH3)4。
20.(1)A
(2)重结晶
【解析】(1)
因为反应温度在70℃,低于水的沸点,且需维温度不变,故采用热水浴的方法加热;故答案为热水浴;
(2)
每次结晶过程中会有少量杂质一起析出,可以通过多次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就是重结晶;故答案为重结晶。
21.(1)碳碳双键、羧基
(2) 3-乙基-1-戊烯 C7H10O5
(3)5
(4) 2,2,3,3-四甲基丁烷
(5) C9H10O2
【详解】(1)由分子模型可知,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羧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2)的名称(系统命名):3-乙基-1-戊烯;分子式为C7H10O5,故答案为:3-乙基-1-戊烯;C7H10O5;
(3)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CH3-CH2-CH2-CH2-CH3、 、 ,若为CH3-CH2-CH2-CH2-CH3,相应烯烃有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即有2种异构;若为 ,相应烯烃有:CH2=C(CH3)CH2CH3;CH3C(CH3)=CHCH3;CH3CH(CH3)CH=CH2,即有3种异构;若为 ,没有相应烯烃,即不考虑立体异构,共5种,故答案为:5;
(4)由可知,该链烃的分子式:C8H18,即该链烃属于烷烃,由烷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知,分子中只含有1类氢原子,结构简式为: ,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4个碳原子,名称为:2,2,3,3-四甲基丁烷,故答案为: ;2,2,3,3-四甲基丁烷;
(5)有机物A中C原子个数==9,有机物A中H原子个数==10,有机物A中O原子个数==2,所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9H10O2;由A分子的红外光谱知,含有C6H5C-基团,由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可知,苯环上的氢有三种,H原子个数分别为1个、2个、2个,由A的核磁共振氢谱可知,除苯环外,还有两种氢,且两种氢的个数分别为2个、3个,由A分子的红外光谱可知,A分子结构有碳碳单键及C-H、C=O、C-O等基团,所以符合条件的有机物A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