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巴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0 18:0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巴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返回舱于2023年6月4日6时33分在东方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1. 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58.4°W)的张教授若要观看返回舱着陆的电视直播,其打开电视的当地时间最好为( )
A. 6月3日18时30分 B. 6月3日18时41分
C. 6月4日18时30分 D. 6月4日18时41分
2. 下面能正确表示“太空会师”时刻(7:33)的晨昏线图是( )
A. B.
C. D.
3.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和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 )
A. 略小于1/8 B. 略大于1/8 C. 略小于7/8 D. 略大于7/8
太姥山位于闽浙交界处,是在花岗岩丘陵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左图是太姥山景观照片,右图是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组成太姥山岩石属于右图中(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太姥山峰林地貌形成过程是( )
A. 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活动 B. 地壳抬升、岩浆活动、外力侵蚀
C. 岩浆活动、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 岩浆活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6. 太姥山怪石广泛分布,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搬运沉积 B. 侵蚀堆积 C. 固结成岩 D. 风化剥蚀
2023年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建立外交关系。洪都拉斯全境多山,内陆多火山熔岩高原,年平均气温约为23℃,雨量充沛,部分地区会在5月到7月间下“鱼雨”。据说在鱼雨到来之前,天上乌云滚滚,大风呼啸,强风暴雨大约持续2到3小时之后,数百条活鱼出现地面上。自从1998年的一场鱼雨后,洪都拉斯国家的Yoro(约罗省)城市在每年都会过这个“鱼雨”节。下图示意洪都拉斯国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7. 洪都拉斯( )
A. 属于南美洲临海国 B. 山脉大致呈东西延伸
C. 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D. 首都气候炎热湿润
8. 部分地区会在5月到7月间的鱼雨,其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为( )
A. 暖锋 B. 冷锋 C. 气旋 D. 准静止锋
9. 推测Yoro城市位于洪都拉斯( )
A. 北部 B. 南部 C. 中部 D. 西部
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排放量有一半来自河流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大量的甲烷。河流生态系统在产生甲烷的同时,还连接着陆地、海洋和大气碳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河流的甲烷排放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推测10°N~10°S之间河流甲烷排放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含氧量低 B.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C. 地下水水位高 D. 有机质分解速度快
11. 影响河流甲烷排放量的因素有( )
①流域面积②河流结冰期③年平均气温④河流含沙量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12. 有利于减少我国河流甲烷排放量的合理措施是( )
A. 减少河流下游水稻种植 B. 疏通河道提高河流流速
C. 加强对湿地的生态修复 D. 严格禁止沿岸污水排放
“一簇簇菌菇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碧绿的菌草生机勃勃……”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这是我国菌草(指能“以草代木”培育菌类的植被)外援巴布亚新几内亚场景的真实写照,菌草在当地被亲切地称为“幸福草”。下图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主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在自然条件下,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地植被具有的典型特点是( )
A. 茎花现象 B. 垂直结构单一
C. 叶呈针状 D. 多革质叶片
14. 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中国菌草,喜欢的生长环境是( )
A. 湿冷 B. 干冷
C. 湿热 D. 干热
15. 巴布亚新几内亚引种中国菌草培育菌类会使当地( )
A. 水土流失减轻 B. 雨林破坏加剧
C. 气温缓慢升高 D. 降水明显增多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读“冬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图1)和“我国部分区域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1中所画晨昏线为 (填“晨”或“昏”)线。
(2)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3)图1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A、B两地中 地先见到日出。
(4)该日图2所示的四个城市(海口、汕头、北京、哈尔滨)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和干旱过渡区,是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毛乌素沙地位于该流域西北部。
材料二:在无定河干支流中,MN河段河道破坏了风沙的输移方式,成为风沙一黄土分界线,分界线的西北侧以沙丘为主,风沙活动频繁,东南侧以黄土为主。下左图为无定河流域示意图,下右图为风沙活动三种输移方式示意图。
(1)指出MN段河道主要破坏的风沙输移方式?
(2)相比MN段河道,说明AB段河道没有成为风沙-黄土分界线的主要原因?
(3)简述无定河流域风力与流水作用的冬夏季节变化过程?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岛上岩石几乎全部由珊瑚层和多孔石灰岩构成。尤卡坦半岛上降水受地形和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较大,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下图为尤卡坦半岛位置与等高线地形图。
(1)推测尤卡坦半岛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说明尤卡坦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3)分析气压带、风带对尤卡坦半岛南部降水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颗粒有机碳是不溶解于水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有机颗粒物质,在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某地理研究团队考察北冰洋某海域时发现,该海域超2/3的区域水深小于20m,海水中颗粒有机碳主要受径流输入、海岸侵蚀、浮游生物和沉积物再悬浮等因素影响,5—9月颗粒有机碳浓度较大。图示意该海域表层和底层的颗粒有机碳浓度分布。
(1)归纳该图示海域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2)说明该海域底层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最大区域的形成过程。
(3)分析图示海域5—9月海水中颗粒有机碳浓度较大的原因。
地理参考答案
1—5:ABCBD 6—10:DBCAC 11—15:BBACA
1. 布宜诺斯艾利斯(58.4°W)处于西四区,当地时间应为西四区区时。返回舱着陆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6月4日6时33分,经计算可知,此时西四区为6月3日18时33分,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 “太空会师”时刻为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11月30日7时33分,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图B、C满足条件。经计算可知,83°W的地方时近似为18时,100°E的地方时为6时13分,由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地方时为18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为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1月29日23时08分,此时东九区为0时8分,此时东九区向西至西十二区为11月29日的范围,也是和北京处于同一日的范围,占21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因此11月29日的范围略小于7/8,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 由材料可知,组成太姥山的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判断可知,甲属于喷出型岩浆岩,乙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丙属于变质岩,丁属于沉积岩。故选B。
5. 太姥山峰林是在花岗岩丘陵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到地壳上部形成的侵入岩;之后经历地壳抬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海拔高的山地;之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等作用下,形成现在的太姥山峰林。故选D。
6. 由材料可知,形成太姥山怪石的岩石类型为花岗岩,花岗岩长期受外力风化剥蚀,形成形态各异的怪石,D正确;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不是塑造太姥山怪石的主要外力作用,ABC错误。故选D。
7.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属于北美洲,A错误;洪都拉斯全境四分之三以上为山地和高原。山脉自西向东伸延,内陆为熔岩高原,多山间谷地,沿海有平原,B正确;洪都拉斯沿海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误;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位于内陆高原,气候较为凉爽,D错误。故选B。
8. 读题干“据说在鱼雨到来之前,天上乌云滚滚,大风呼啸,强风暴雨大约持续2到3小时之后,”可知,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的过程中冷却成云致雨,强烈的气旋活动会导致强风暴雨,形成"海龙卷",龙卷风把海里的鱼卷到天上,又把它卷到部分地区扔下来,形成"鱼雨",C正确。暖锋过境时,会伴有连续性降水,不是强风暴雨,A错误。冷锋多发当地冬季,不是在5-7月,有时会造成雨雪天气,B错误。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降雨强度小,细雨绵绵,D错误。故选C。
9. 该区域位于加勒比海南部,北部美洲大陆中部为平原,干冷空气顺利进入墨西哥湾及加勒比海,遇上海洋上的高温高湿气团形成"海龙卷",形成"鱼雨",故每年都会出现“鱼雨”现象的Yoro城市位于洪都拉斯北部,较容易形成"海龙卷",故选A。
10. 10°N-10°S之间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大气降水多,且森林涵养水源作用强,地下水水位较高,使河床底部土壤达到水饱和状态,缺氧环境下有机质分解产生甲烷,C正确;热带雨林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大气含氧量高,排除A;甲烷排放量高,有机质分解量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低,排除B;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才能分解出甲烷,有机质分解速度快与甲烷排放量高无关,排除D。故选C。
11. 流域面积的大小会影响到河流的径流量,进而影响到甲烷排放量的多少,①正确。冬半年北半球高纬度河流结冰期较长,河流中的气体与大气之间的交换变少,甲烷排放量较少,②正确。北半球10°N~70°N地区的年度甲烷排放量几乎相同,说明年平均气温对甲烷的排放量影响不大,排除③。河流含沙量与甲烷排放量多少无关,排除④。故选B。
12. 河流下游的水稻种植制造了缺氧的环境,是甲烷排放的主要来源,但减少水稻种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不是一个合理措施,排除A;疏通河道,提高河流流速可以提高河床底部的含氧量,避免造成缺氧的环境,流速变快,下渗减少,也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避免甲烷生成,B正确;湿地底部土壤长期处于过度水饱和的状态,甲烷排放量大,排除C;严格禁止污水排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要求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排除D。故选B。
13. 图示信息显示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0°~10°S,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植被为热带雨林。茎花是热带雨林植被特征,A正确;热带雨林垂直结构复杂,B错误;针状叶是针叶林特征,属于亚寒带植被,C错误;革质叶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D错误。故选A。
14.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可推测巴布亚新几内亚引进的中国菌草,喜欢的生长环境湿热,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 题干信息提示“以草代木”,种植菌草,能够减少当地原始森林破坏,有利于保护森林植被,减轻水土流失,减缓气候变暖趋势。对降水和气温影响较小。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 (1)昏
(2) 23°26′S/南回归线 北
(3) A、B B
(4) 海口 海口 哈尔滨
17. (1)蠕移、跃移
(2)AB河段靠近毛乌素沙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力搬运作用较强;河流径流量较小、河道窄,对风沙输移的阻止作用小。
(3)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向干旱转变的过渡区,冬半年降水少,多大风天气,以风力作用为主;夏季降水集中,流水作用显著
18. (1)热带海域发生沉积,形成珊瑚层和石灰岩;板块挤压导致地壳抬升,出露海面,形成半岛。
(2)降水空间分布不均,自南向北减少;北部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季,南部地区降水较均匀。
(3)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尤卡坦半岛南部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降水量丰富;冬季东北信风带从海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增加了降水量。
19. (1)图示海域颗粒有机碳浓度空间分布不均;海水底层颗粒有机碳浓度普遍高于表层;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颗粒有机碳浓度呈下降趋势。
(2)河流挟带陆源颗粒有机碳在入海口附近堆积;受沿岸洋流影响,颗粒有机碳向东流动;海域较封闭,颗粒有机碳汇聚多;在重力作用下,颗粒有机碳由表层向底层沉积。
(3)5—9月气温升高,冻土融化,土壤中颗粒有机碳释放多;海冰大面积融化,海水侵蚀海岸作用强烈,大量颗粒有机碳输入该海域;降水增多,且冰雪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陆源颗粒有机碳汇入多;光照强,水温高,海洋浮游生物循环旺盛,产生颗粒有机碳数量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