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默想,自读自得 ——初中语文七年级《动物笑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进一步培养默读的能力。(重点)
2.通过抓关键词句来理清整体思路,进而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难点)
3.体会文中的“生命之趣”,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谈谈“默读”,了解学情。明确学习目标并解读。
本次授课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自读课文《动物笑谈》,我抛出了谈话主题:你知道动物会用哪些方式表示友好?这似乎也是个没有难度的“问题”,但可以快速检测出班级“表达”的大体水平,随后的“自读”活动在“点燃”“点拨”和“点评”方面,作为主导者,我要“点”到哪个程度,心里多少有底了。简短的对话后,我把话题转到了“人类表达友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接下来的活动要两人组合,“好哥们”“好姐妹”可以拥抱,“男女生组合”可以握握手。到此,快速且有效的互动不仅达成了“暖场”目的,同时通过对话有针对性地了解学情,进而聚焦课堂,明确学习目标。
现场零接触借班授课,师生“破冰”可以“借用”现场资源。活动现场较大,要使用话筒,但孩子们对着话筒说话会不自觉地瑟缩,我弃用了耳麦,建议师生都不用话筒,大家“安静地听,大声地说”,我站在台前问询最后排的孩子能否听清,这是个“毫无难度”的问题,最后排的孩子很自然地和我接上了话。
二、新知探究
(一)自学自研——继续学习“默读”
1.动眼不动嘴,力求3分钟内读完全文(每分钟500字)。
读后思考:文中主要谈论了哪些动物?文题能换成“笑谈动物”吗?
参考意见
第二段,“有一段时间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第十段,“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可见文中主要谈论了水鸭子和黄冠大鹦鹉。
第一段,“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说明“笑谈”的对象不是动物,而是因研究动物行为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被不明原委的人视为疯子的的科学家。
“自读”时,我做了一个细节处理:起立默读,读完了就坐下去回顾和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起立读时注意力相对更集中,自主学习会更充分,老师查学情时一目了然,时间节点也就自然产生。
在这个环节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景。有个男生,不时偷瞄身边的同学默读了全文陆续坐下,偏侧着身子犹豫着想要坐下,似乎觉得没按要求读完就坐下去不妥,又站直看几眼书,可周围只有他杵着,他就那样歪着腿,脸涨得通红,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走过去,笑着对他竖起大拇指,告诉全班他很诚实,应该获得掌声,尽管他“坚持得好煎熬”。我用描述性的语言外化了他的“心声”,一如《动物笑谈》中友善的调侃。课堂在会心的笑声中有了温度。特别是当我表扬另一个不管不顾目不斜视坚持读完才坐下去的女生时,全班有了自发的更热烈的掌声,那个女生如释重负且骄傲地扬起了笑脸。我知道,这时候,“师生共同体”真正形成,可以放手进入合作研读环节了。
(二)合作共研——分享阅读体会,交流阅读疑难。
2.动脑又动手,圈点勾画文中好笑之处。
读后分享:读到第……段,写……,实在好笑,因为……
参考意见:如第八段,“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我”“暗自得意”,人们“脸色煞白”,多么强烈的对比。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探求科学真理,“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与动物们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他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由此产生了喜剧的效果。
参考意见:作者用充满调侃味道的语言来描述,使文章显得幽默、风趣。如第六段,“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参考意见:康拉德·劳伦兹是个严谨、细致的科学家。如作者提出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野鸭为何总难以接近的问题,猜想是叫声的缘故,随后立刻着手做实验证实,还细心地发现了“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
动物们有时会捣乱,让人“生气”,但他认为这就像调皮的孩子搞恶作剧,在他看来,即使如此,动物们还是那么可爱。如黄冠鹦鹉把整棵树都缠上鲜艳的毛线,作者说这是这只鹦鹉的“好把戏”,“可以跟猴子和小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比美”。
有了前面老师友善的调侃和真诚的鼓励,孩子们觉得安心,加上文章本来就有趣味,进入“边默读边圈点勾画”环节时,没有人拖沓,我巡查中看到的都是深深浅浅的笑意,甚至有同学捂住嘴怕一不小心就笑出声来,说明他们真的在与文本对话,读懂了,读出兴味了,自然就有话要说。这时候的课堂,需要打开宽度。我下达了“两人组合分享阅读体会”的指令。课堂主问题面向全体,如果只有几个孩子讲,其他孩子只能做“观众”,即使讲得再精彩,这样的课堂也是不公平且低效的。可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发言机会也有限,如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角?两人组合合作研读,是比较有效的方法。观众只有一人,讲的孩子没有“怕大庭广众之下出丑”的负担,而且面对的是自己熟悉的伙伴,就算讲错了也很“私密”,这样一来,讲的孩子不知不觉就有了“主角光环”。听的孩子因为待会儿就要“角色反转”,变成讲的人,他需要筛选、借鉴和优化,会听得格外认真。讲述和聆听,在良性循环中切换、对话、组合,课堂因此多层次化,增加了宽度。
课堂放开来还得收拢,一收,就要往深度发展。接下来的全班分享,不仅要依托文本,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它考查发言者的综合素养,根据我的课堂实践经验,这时候往往是“优生”专场,我习惯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把它变成“潜在优生”的孵化场。当一个孩子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作者在火车站唤回鹦鹉这个“可笑之处”并朗读时,我发现有个孩子注意点显然不是课堂正在进行的“品读”,而是插图,他“走神”了。充分肯定朗读的孩子还有自己对文本的分析后,我提到了插图,顺势邀请那个“品图”的孩子描述“我周围的人一个个都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是怎样的场景。由于对图有“充分研究”,这个孩子侃侃而谈,大家听得兴趣盎然,我近旁的一个女生听完后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分享“这是侧面描写”,随后又找到了前文“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也是侧面描写。课堂就这样被孩子们自己“牵着走”了。
(三)归纳总结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水鸭子 ↖ ↗专注 忘我
(关爱 善待) 观察者 →幽默 风趣
黄冠大鹦鹉 ↙ ↘严谨 细致
三、巩固提升
请你在1分钟内默读完下面的文段,然后概述主要内容,分享文段中你认为精彩的地方。
这只鹦鹉对我母亲真是一往情深,它热烈地追求她:在她的身边用各种古怪的姿势跳舞,一下子把它漂亮的冠毛打开来,一下子又合上;而且无论她到哪儿去,它都跟着;如果她不在,它一定像初来时找我一样,孜孜不倦地去找她。
我的母亲一共有四个妹妹,一天,我的姨妈们和好几个相熟的老太太一起在我们家的走廊上喝茶。她们围着一张很大的圆桌子坐着,每人的面前都有一盘才从园里采来的新鲜草莓,桌子的中央放了一浅碟很细的糖粉。这只鹦鹉,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打外面飞过,偶然看见我的母亲正在里面主持茶会,オ一转眼,它就已经俯冲而下了。走廊上的门虽然很宽,却比它张开的翅膀窄,它大概想像平时一样,一下子就停在我的母亲面前。
这一次,却不那么简单了,等它好容易落到桌子上,才发现原来四周都是陌生的面孔,它想了一下,然后突然跳起来,像个直升机一样掠过桌面,一转身就不见了。碟子里面的糖粉经它这么一来,也跟着不见踪迹,桌子的四周却坐了七个涂满了糖粉的老太太,脸上像麻风病人一样白得像雪,每个人的眼睛都闭得好紧,实在是“美”极了!
(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
四、学后反思
对应目标复盘: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五、课后达标
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在读书分享会上畅谈这本书的“生命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