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卷网
5.2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
A.硬脂酸:C17H33COOH B.芒硝:Na2SO4 10H2O
C.碱石灰:Ca(OH)2 D.氯仿:CCl4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2-丙醇的结构简式:
3.能说明HBr是共价化合物的事实是
A.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B.液态条件不导电
C.水溶液具有腐蚀性 D.受热易分解
4.下列物质和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氦气He B.葡萄糖(C6H10O5)n
C.氯乙烷C2H5Cl D.碘酸钾KIO3
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A.CO与CN—结构相似,含有的σ键与π键个数此均为1:2
B.根据VSEPR 理论可知H2O、NH3、CH4分子内键角依次减小
C.铜的电负性为1.9,氯的电负性为3.0,氯化铜为离子化合物,溶于水能完全电离
D.HF比HCl更稳定是因为HF分子间存在氢键
6.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 C.CaO2 D.Cl2
7.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只要有氢元素就能形成氢键
C.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8.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A.H2O2 B.羟基:
C.甲基: D.NH4Cl:
9.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A.I﹣131的原子组成:5378I B.HCl电子式:
C.Na2S的电子式: D.D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B.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氯化氢的电子式:
C.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12.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质分子中均存在化学键
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C.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13.W、X、Y、Z是周期表中前20号的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Z同主族,实验室可用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检验W的最高价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失去电子能力:X>Z>W
B.原子半径:Z>Y>X
C.W、X、Y、Z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4、+2、+7、+2
D.W与Y形成的化合物含有极性键,不含有非极性键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18g18O2中含有2mol氧原子
C.Ca2+和Ca是同种元素,且性质相似
D.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
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
B.N2的电子式:
C.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16.下列化学用语和描述均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电子式为 的分子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结构示意图为 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C.球棍模型为 的分子可发生加成反应
D.电子式分别为 和 的两种化合物均为常见的氧化剂
二、综合题
17.已知A,B,C,D,E五种元素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A,D为非金属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之间能够两两反应,且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B、E元素同主族。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C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为 。
(3)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的电子式为 ,产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
18.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氯化镁;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
(2)④的电子式为 。
(3)用电子式表示⑥的形成过程 。
19.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下列各组物质:①O2 和 O3;②12C、13C、14C;③H2O、D2O、T2O;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用序号填空,下同)
(2)关于物质①K2O;②CO2;③NH4Cl;④H2O2;⑤Na2O2;⑥NaOH,请回答下列问题:仅含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仅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仅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
20.有A、B、C、D、E、F七种元素,试按如下所给的条件推断: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与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2E,室温下,D的单质是黄绿气体,E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③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1)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氧化物的电子式为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D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
(2)用电子式表示B、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3)比较D和E的氢化物稳定性强弱: (填化学式)。D、E、F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为 (填离子符号)。
(4)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于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⑥ ① ⑦ ④
3
③ ⑤
⑧ ⑩
4 ②
⑨
(1)写出⑥与⑧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电子式: 。
(2)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为 ,第三周期中除⑩元素以外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
(3)②③⑤几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元素⑦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该氢化物和元素④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元素⑧的单质与②⑨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四氯化碳(CCl4),振荡后静置的实验现象为 。
(5)与②同主族,第三周期的元素单质在⑦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④⑧⑨元素的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用离子符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硬脂酸是分子中含有18个C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其结构简式是C17H35COOH,A不符合题意;
B.芒硝是硫酸钠晶体,化学式是Na2SO4 10H2O,B符合题意;
C.碱石灰是CaO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得到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因此碱石灰无化学式,C不符合题意;
D.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称,化学式是CHCl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硬脂酸是分子中含有18个C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
B.芒硝是硫酸钠晶体;
C.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混合物;
D.氯仿是三氯甲烷的俗称。
2.【答案】D
【解析】【解答】A.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应表示为: ,A不符合题意;
B.硫离子只有16个核电荷,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表示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2-丙醇的结构简式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中上面的表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B项圆圈里表示的是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6
C项氢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OH-是得失电子,不是共用电子对。
3.【答案】B
【解析】【解答】A.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可能是单质,不是共价化合物,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液态)能导电,共价化合物液态不能导电,选项B符合题意;
C.HBr的水溶液具有腐蚀性,与其共价化合物没有关系,如NaOH是离子化合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HBr受热易分解,说明其稳定性差,与其共价化合物没有关系,如NH4Cl是离子化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可能是单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共价化合物液态不导电;
C、腐蚀性和是否为共价化合物无关;
D、受热易分解和共价化合物无关。
4.【答案】B
【解析】【解答】A.He是单原子分子,化学式为He,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是单糖,由分子构成,分子式是C6H12O6,B符合题意;
C.氯乙烷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产生的物质,分子式是C2H5Cl,C不符合题意;
D.碘酸钾是盐,化学式是KIO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氦气是单原子分子,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B.(C6H10O5)n是淀粉或纤维素的化学式,葡萄糖是单糖;
C.氯乙烷是卤代烃,相当是乙烷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取代的生成物;
D.碘酸钾的化学式是KIO3。
5.【答案】A
【解析】【解答】A. CO与CN—结构相似,原子间均以三键相连,含有的σ键与π键个数此均为1:2,A符合题意;
B. 根据VSEPR 理论可知H2O、NH3、CH4分子内孤对电子数依次减少(2、1、0),对键合电子的斥力也越来越小,键角依次增大,B不符合题意;
C. 氯化铜中两原子的电负性只差为1.1,形成的为极性共价键,故氯化铜为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 HF比HCl更稳定是因为HF中H-F键的键能更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CO与CN-均含三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
B.孤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大于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
C.铜的电负性为1.9,氯的电负性为3.0,差值小于1.7,Cu和Cl形成共价键,应为共价化合物;
D.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键强弱有关,与氢键无关。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水中只含共价键,故A不选;
B.CaCl2中只含离子键,故B不选;
C.CaO2中含离子键,过氧根中存在共价键,故C选;
D.Cl2中只含共价键,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水分子内不含氢键,只存在与水分子之间,故A错误;
B.氢键存在于非金属性比较强、半径较小的N、O、F与H核间,含氢元素的不一定含有氢键,如氢气等不形成氢键,故B错误;
C.氢键较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含有氢键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熔沸点,故C正确;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由于H﹣F键键能较大的原因,与氢键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氢键介存在于非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之间,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当分子间距离较远时,不形成氢键.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和一个O﹣O键,双氧水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羟基不带电荷,结构中存在一个氧氢共用电子对,羟基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甲基中的C原子有一个单电子,其余三个电子和三个H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故电子式为 ,故C正确;
D、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双氧水为共价化合物;
B、羟基不带电荷;
C、甲基中的C原子有一个单电子;
D、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为阳离子原子团,应表示出成键情况.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I﹣131的质量数为131,质子数为53,正确的表示方法为:53131I,故A错误;
B.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一个H﹣Cl键,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氯化氢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Na2S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其电子式为 ,故C正确;
D.D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其摩尔质量为20g/mol,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I﹣131的质量数为131,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C.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硫离子还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D.D的相对原子量为4,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
10.【答案】A
【解析】【解答】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A符合题意;
B.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形成的,即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既有吸引也有排斥)形成离子键,B不符合题意;
C.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所以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1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C2H4O2为乙酸的分子式,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A错误;
B.HCl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正确;
D.水的电离程度极小,其电离方程式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2O H++OH﹣,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
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C.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12,最外层含有2个电子;
D.水部分电离,应该用可逆号.
12.【答案】B
【解析】【解答】A.稀有气体单质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故A不符合题意;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则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非金属元素之间也能形成离子键,如硝酸铵、氯化铵等都是都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即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即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 存在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A错误;
B. 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部分含有共价键,B正确;
C. 非金属元素间也能形成离子键,例如NH4Cl、NH4NO3为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C错误;
D. 例如NH4Cl、NH4NO3为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含有共价键但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13.【答案】C
【解析】【解答】A.同一主族,电子层数越大, 失电子能力越强,因此失电子能力Z>X,A不符合题意;
B.电子层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Z>X>Y,B不符合题意;
C.W、X、Y、Z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4、+2、+7、+2,C符合题意;
D.W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CCl4,只含有极性共价键;W和Y还可形成化合物CCl3CCl3,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实验室可用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检验W的最高价氧化物 ”则Z是Ca,W是C;“X与Z同主族”则X是Mg;“W、X、Y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因此Y为Cl;据此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性质递变规律分析选项。
1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 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氯离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故A错误;
B.18g18O2中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1mol,故B错误;
C.Ca2+和Ca是同种元素,但是其结构不相同,钙离子性质稳定,钙原子具有较强还原性,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氯离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该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根据n= 计算氧原子的物质的量‘
C.钙离子性质稳定,钙原子具有较强还原性;
D.碳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
1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原子正确的表示方法为:1737Cl,故A错误;
B.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N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硫离子核外存在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质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C错误;
D.CH4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其比例模型为: ,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B.漏掉了N原子的1对未成键电子对;
C.硫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不是18;
D.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的相对体积大于H原子.
1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2对电子,其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结构示意图为 的阴离子可能为硫离子,硫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能够促进水的电离,故B错误;
C. 为乙烯的比例模型,乙烯的球棍模型为: ,故C错误;
D. 和 分别为过氧化钠和双氧水,二者都具有强氧化性,为常见的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碳氧双键,不是单键;
B.当n=16时为硫离子,硫离子能够促进水的电离;
C. 为比例模型,不是球棍模型;
D. 和 分别为过氧化钠、氧气的电子式.
17.【答案】(1)第4周期ⅠA族;2KOH + 2Al + 2 H2O = 2 KAlO2+ 3 H2↑
(2)NH3·H2O NH4++ OH—
(3);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
【解析】【解答】(1) E是钾元素,处于第4周期ⅠA族。C是铝元素,钾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钾与铝单质反应生成偏铝酸钾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KOH + 2Al + 2 H2O = 2 KAlO2+ 3 H2↑;
(2) A是氮元素,氮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氨气,溶于水后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H4++ OH—;
(3) B是钠元素,钠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过氧化钠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
【分析】“ A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则A为N;“ 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之间能够两两反应 ”则B为Na,C为Al;“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 ”则D为S;“ B、E元素同主族 ”则E为K;据此结合题干设问分析作答。
18.【答案】(1)①②③⑥;④⑤
(2)
(3)
【解析】【解答】①液态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②小苏打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③固体纯碱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④二氧化碳不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非电解质;
⑤葡萄糖不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非电解质;
⑥氯化镁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
⑦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⑧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⑨空气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⑩硫酸铁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⑥,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④⑤。
(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
(3)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镁的形成过程为 。
【分析】(1)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的可以导电的化合物较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是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根据是否为化合物先进行分类,再根据导电与否进行分类。
(2)④是二氧化碳,根据核外电子和电子成对情况即可写出
(3)⑥是离子化合物,镁失去电子,氯得到电子即可写出
19.【答案】(1)②;①
(2)④;②;①;⑤;③⑥
【解析】【解答】解:(1)①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则互为同素异形体,②12C、13C、14C是质子数都是6,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③H2O、D2O、T2O为化合物,都是水,属于同一物质,故答案为:②;①;(2)①K2O中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②CO2 只含共价键,含有碳氧极性键,是共价化合物;③NH4Cl中含有离子键和氮氢极性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④H2O2含有氢氧极性共价键和氧氧非极性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⑤Na2O2含有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间的离子键和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氧原子间的非极性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⑥NaOH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间离子键和氢氧根离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间的极性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④;②;①;⑤;③⑥.
【分析】(1)根据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同素异形体是指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2)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极性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20.【答案】(1);离子键和共价键;第三周期第ⅦA族
(2)
(3)HCl>H2S;S2->Cl->F-
(4)Al(OH)3;Al(OH)3+OH-= +2H2O
【解析】【解答】(1) A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2,电子式为: ;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离子键和共价键;D是Cl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
(2) B、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
(3) D、E分别为Cl、S,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则Cl>S,氢化物稳定性越稳定,故HCl>H2S;同周期的简单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电子层数大的离子半径大,即:S2->Cl->F-,故答案为:HCl>H2S;S2->Cl->F-;
(4) C是Al,其最高价氧化物对于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Al(OH)3;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2H2O
【分析】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已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即处于第三周期,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可推知A为Na,B为Mg,C为Al;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与氢化合可生成气态氢化物HD和H2E,D、E分别表现-1、-2价,室温下,D的单质是黄绿气体,E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则D为Cl元素,E为S元素;
③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角的元素非金属最强,即F是F元素;故A、B、C、D、E、F分别为:Na、Mg、Al、Cl、S、F。
21.【答案】(1)
(2)NH3+HNO3=NH4NO3;Al3+
(3)KOH;H-O-H;2H2O+2F2=4HF+O2
(4)Cl2+2Br-=Br2+2Cl-;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橙红色
(5);Br->Cl->F-
【解析】【解答】(1)⑥与⑧元素组成的分子是CCl4,C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原子与4个Cl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从而使分子中的每个原子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CCl4的电子式是 ;(2)①是N元素,其气态氢化物NH3与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NO3发生反应生成NH4NO3,反应的方程式为NH3+HNO3=NH4NO3;
在同一周期的元素中,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变为上周期惰性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变为本周期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的稳定结构;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第三周期中除⑩元素以外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3)②③⑤三种元素分别是K、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电源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金属性K>Mg>Al,所以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KOH>Mg(OH)2>Al(OH)3,所以碱性最强的是KOH,元素⑦是O元素,其氢化物是H2O,O原子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所以水的结构式为H-O-H;该氢化物和元素④单质F2发生反应,产生HF和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2=4HF+O2。(4)元素⑧的单质是Cl2与②⑨形成的化合物KBr会发生置换反应,产生KCl和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四氯化碳(CCl4),由于Br2容易溶于四氯化碳,而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容,密度比水大,所以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呈橙红色。(5)与②同主族,第三周期的元素单质是Na,在⑦的单质O2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是Na2O2,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④⑧⑨元素是F、Cl、Br,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由于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三种元素的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因此三种元素的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Br->Cl->F-。
【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确定从①--⑩号元素分别是N、K、Mg、F、Al、C、O、Cl、Br、Ar。然后根据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解答。
出卷网(www.chujuan.cn)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