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内蒙古地区适用)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综合复习题(含解析) (内蒙古地区适用)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0 22: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
1.(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
A.建筑技术非常高超 B.重视金字塔的修建
C.奴隶人数十分众多 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2.(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他可由此到天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
A.宫殿 B.园林 C.陵墓 D.祭祀殿堂
3.(2022上·山东潍坊·九年级统考期中)潍坊市某旅行社官网征集“亚非文明古国旅游宣传册”,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金字塔的壮美
B.驻足两河流域。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观光恒河两岸,看伊斯兰教朝拜,感受古印度风采
D.漫步黄河长江,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大河文明魅力
4.(2022上·河南周口·九年级统考期中)“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古文明在北非的那片沙漠里,在尼罗河历年的泛滥里,沉睡了整整一千五百年,直到1822年,一位法国天才语言学家提交了研究论文,才徐徐撩开她笼罩了一千多年的面纱。”材料中的“她”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
5.(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由下表可知,古代人类文明具有( )
国家(地区) 历法
古代埃及 太阳历:根据太阳运行的规律制定的一种历法
古代两河流域 太阴历:根据月相周期的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古代中国 阴阳历:兼顾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的历法
A.科学性 B.多样性 C.交流性 D.传承性
6.(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古代亚非文明成就辉煌。其中,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出现在( )
A.美索不达米亚 B.非洲东北角 C.小亚细亚半岛 D.南亚次大陆
7.(2023下·河南新乡·九年级校联考开学考试)《汉谟拉比法典》第七条规定: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手中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奴隶、女奴、牛、羊、驴,不论任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视为窃贼,应处死。这表明( )
A.奴隶享有自由民的平等权利 B.奴隶属于主人的私有财产
C.奴隶是国家的主人 D.奴隶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8.(2023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开学考试)《汉拉比法典》中有许多类似这样的规定:“倘自由民雇用船工,则每年应付彼价物六库鲁”“自由民举债,定有利息”“贷出之时,以不足重之秤计银……收取之时,以超重之秤计银……应丧失其所贷付之物”。这说明当时古巴比伦王国( )
A.奴隶制度残酷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等级制度森严 D.君主权力空前膨胀
9.(2022上·山东青岛·九年级青岛三十九中校考期中)下图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一章的标题应是( )
第一编 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 ________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 古代印度文明 第四章 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西亚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10.(2023上·新疆阿克苏·九年级统考期末)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要研究这一地区的悠久历史,这一地区的古老文字是( )
A.希腊字母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拉丁字母
11.(2022上·江苏连云港·九年级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实行的制度是( )
A.封建君主制 B.黑人奴隶制 C.奴隶制君主专制 D.部落氏族制
12.(2023·内蒙古赤峰·校考模拟预测)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和佛教 D.《查士丁尼法典》
13.(2023·江西上饶·校联考二模)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 )
A.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B.是以象形文字书写的
C.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D.说明了封建制度的严苛
14.(2023下·内蒙古巴彦淖尔·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大河流域文明和海洋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文明。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印度河流域—古印度—象形文字 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地中海—古埃及—佛教 D.爱琴海—古希腊—楔形文字
15.(2022·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16.(2022·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17.(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同时,……毕竟是在不相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B.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C.文明成长呈现地域性与世界性 D.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18.(2023上·内蒙古赤峰·九年级统考期中)“史论”是指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对历史事件的评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
B.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C.雅利安人逐步在印度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D.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19.(2022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摩奴法典》曾记载:“婆罗门可以确信不疑地享有首陀罗的财产……婆罗门主人强迫其首陀罗执行屈辱的服役……”材料反映的社会制度出现在(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罗马
20.(2020·辽宁沈阳·统考中考真题)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1.(2023上·河南郑州·九年级校考期末)下列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 )
A.亚洲文明,源远流长 B.海洋之滨,文明勃兴
C.古老建筑,历史悠久 D.大河文明,丰富多彩
二、综合题
22.(2022上·内蒙古通辽·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岁月流逝,历史永恒,灿烂的东方文明依然闪烁着不灭的智慧之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雄才大略的国王】
材料一 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在一连串的战争中击败邻国,将古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从而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时期。尽管他的巴比伦王国掌握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但他的继承者却无力巩固伟业,王国最终走向衰亡。
【流传千古的法典】
材料二 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
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1)材料一描述的这位国王是谁?他的主要功绩有哪些?(举出两点即可)。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问它是哪部法典?它在当代具有怎样的价值?
(3)从材料二序言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确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判断。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部法典实质的认识。
三、论述题
23.(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九年级校考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古代文明成就简表
古代埃及 象形文字、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中国 甲骨文、青铜器
古代印度 梵文、佛教
——摘编自童自觉、路振光《世界古代史》(1)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请再举一例相关史实并加以说明。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可知,胡夫金字塔修建需要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这说明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只有国王权力至高无上才能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建筑技术如何,排除A项;古埃及重视金字塔的修建,但材料没有强调,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奴隶人数的多少,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他可由此到天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而不是宫殿、园林、祭祀殿堂,排除ABD项。故选C项。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象形文字、金字塔都是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A项正确;种姓制度产生于古印度,排除B项;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排除C项;汉谟拉比石柱在两河流域,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北非”“尼罗河”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古埃及文明,A项正确;古巴比伦文明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在南亚,古代欧洲文明位于欧洲,均与题干中的“北非”地点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5.B
【详解】据题干表格信息可知,不同地区的天文历法不一样,主要依据各自地区的生产实践来制定的,说明古代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征,B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科学性,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排除C项;题干不能反映人类文明的传承性,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A项正确;非洲东北角是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排除B项;小亚细亚半岛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C项;南亚次大陆《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由材料“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手中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奴隶、女奴、牛、羊、驴,不论任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视为窃贼,应处死”可知这是维护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而奴隶属于私有财产的一部分,B项正确;奴隶并不享有自由民的平等权利,排除A项; 奴隶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不是国家主人,排除C项;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雇用船工、举债、贷出之时”可知,这是商业行为,此法典在规范市场秩序,这说明古巴比伦王国商品经济比较活跃,B项正确;“雇用船工、举债、贷出之时”这体现的是活动,不能体现奴隶制度、等级制度、君主权力,排除ACD项。故选B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史上,农业文明时代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B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排除AC项;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流域,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他们发明了一种象形文字,后来这种文字发展为楔形文字,C项正确;希腊字母是希腊语所使用的字母,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不仅仅包括楔形文字,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拉丁字母是世界三大字母体系之一,源自希腊字母,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的完整法典,他在位时期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故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实行的制度奴隶制君主专制,C项正确;古巴比伦王国属于奴隶社会,“封建君主制”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黑人奴隶制”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部落氏族制属于原始社会,古巴比伦王国属于奴隶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观察题干图片可知,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B项正确;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种姓制度是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排除C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的文明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A项说法有误,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文字为楔形文字,因此,《汉谟拉比法典》是以楔形文字书写的,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反映的是奴隶制度的严苛,而不是封建制度的严苛,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B项正确;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文字,排除A项;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排除C项;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排除B项;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并未提倡自由与平等,排除C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题干“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可知,这三段文字都提到了要注意水利,反映的是古巴比伦重视农业,A项正确;表格没有涉及法律体系严密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商品经济活跃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D
【详解】根据材料“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畜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其形成过程中带有许多共同点”可知,古代文明的起源具有统一性;根据“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可知,古代文明又具有多样性,D项正确;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其他文明不符,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文化交流,排除B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文明成长的世界性,排除C项。故选D项。
18.B
【详解】据题干“‘史论’是指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和所学知识可知,“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对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的评论,属于史论,B项正确;“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属于对历史史实的叙述,属于史实,排除A项;“雅利安人逐步在印度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属于对历史史实的叙述,属于史实,排除C项;“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属于对历史史实的叙述,属于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19.B
【详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B项正确;ACD项没有种姓制度,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20.C
【详解】依据题干提示信息“种姓制度”,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C正确;古代埃及文明代表有金字塔、太阳历等,A排除;古巴比伦王国最典型的文明代表史是《汉谟拉比法典》,B排除;古代罗马在法学方面、建筑方面的成就较大。D排除;故选C。
2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制定的成文法典,释迦摩尼是佛教的创立者,佛教是古印度文明的象征。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均属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或大河文明,所以,图片内容共同反映了大河文明,丰富多彩,D项正确;金字塔位于非洲的古埃及,所以,图片反映的文明不全是亚洲文明,排除A项;如前所述,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均属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或大河文明,而不是发源于海洋,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和释迦摩尼佛像不属于建筑,排除C项。故选D项。
22.(1)国王:汉谟拉比。
主要功绩:他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举出两点即可)
(2)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价值: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目的: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事实并非如此。
论证观点:“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
认识: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详解】(1)根据材料一“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在一连串的战争中击败邻国,将古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从而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结合所学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使得古巴比伦王国达到全盛。结合所学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的贡献有: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3)根据材料二“序言: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可知,制定《汉谟拉比法典》是为了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因此,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23.(1)中国的造纸术、古代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分析】依据表格内容可得出观点: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观点: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论述:古埃及创造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金字塔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古代两河流域创造了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他地区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例如中国创造了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创造了梵文和佛教等,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结论: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详解】(1)史实:根据题干“文明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结合所学知识,东西方文明也有个很多次交流,例如中国的造纸术、古代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体现出了文明的交流与互动。
(2)论述:由材料可以看出,四大文明古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所以可提取观点: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论述可接材料中史实加以阐释。如:古埃及创造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金字塔则成为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古代两河流域创造了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他地区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例如中国创造了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创造了梵文和佛教等,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综上所述,古代亚非地区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