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复习含答案
人教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16题)
1、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2、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③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N2 B.NO C.NO2 D.NH3
4、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或步骤,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D、在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需要改动化学式的下标,这样可使配平容易一些
5、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6g B.8g C.13.2g D.20g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B.62g红磷和100g的氧气反应生成14g五氧化二磷
C.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与参加反应氧气质量之和
7、生产某阻燃剂(Sb2O5)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雄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H3SbO4 B.SbO3 C.SBO2 D.Sb2O3
8、根据反应方程式:H2S04 + Na2S203 → Na2S04 + S + X↑+ H20,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SO3 B.H2S C.SO2 D.Na20
9、m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ng固体,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
A.(m-n)g B.(n+2)g
C.(n-2)g D.(m+2-n)g
10、如图所示的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11、已知某反应2A+B=3C+D,若1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则12gA和10gB反应能生成D为( )
A.2.5g B.5g C.16g D.10g
12、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可读作(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一个碳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1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9g B.11g C.12g D.14g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3Fe+2OFe2O3
C.Mg+OMgO2 D.H2OH2↑+O2↑
1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 H2O和a 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CO2+H2O+CO
16、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B、反应物、生成物各是哪些物质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及溶解性
D、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情况
二、填空题。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9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6 21
(1)这一反应类型是 反应; x=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 剂。
1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NH3+ Cl2═ N2+ NH4Cl
(2) FeS2+ O2═ Fe2O3+ SO2
(3) C3H8+ O2═ CO2+ H2O
(4) N2O3+ Fe═ Fe3O4+ N2
(5) FeS2+ O2═ Fe2O3+ SO2
(6) Al(OH)3+ H2SO4═ Al2(SO4)3+ H2O。
19、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0、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 种元素,有 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 (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 (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将8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里燃烧,有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给定氧的质量/g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g
第一次 7 14
第二次 8 16
第三次 10 16
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3)第 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 g.
(4)三次实验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22、A、B、C、D、E五种物质都是已学过的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B是一种黑色粉末,E在常温下是一种液态物质(反应条件略去)。
(1)C的化学式是 ,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三、简答题。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
(2)密闭容器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
四、实验题。
24、同学对上述部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发现有的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而有的质量减少。对此,该组同学展开进一步的定量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实验前天平平衡。
①将注射器中适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上述实验的反应结束后,松开锥形瓶上的橡皮塞,天平的指针________。
②结论: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必须设计________(“开放”或“密闭”)装置进行探究。
(2)某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图中X=_____g。物质W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五、计算题。
25、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8.8g,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5.6g,问:
(1)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原混合物含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注意:本小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g)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复习含答案
人教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16题)
1、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答案】C
2、对于化学反应:4P+5O2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③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⑤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A.①②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3、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N2 B.NO C.NO2 D.NH3
【答案】D
4、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或步骤,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要注明生成物的状态(气体、沉淀)
D、在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需要改动化学式的下标,这样可使配平容易一些
【答案】D
5、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将5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6g B.8g C.13.2g D.20g
【答案】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B.62g红磷和100g的氧气反应生成14g五氧化二磷
C.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碳与参加反应氧气质量之和
【答案】D。
7、生产某阻燃剂(Sb2O5)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雄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H3SbO4 B.SbO3 C.SBO2 D.Sb2O3
【答案】D
8、根据反应方程式:H2S04 + Na2S203 → Na2S04 + S + X↑+ H20,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SO3 B.H2S C.SO2 D.Na20
【答案】C
9、m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ng固体,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
A.(m-n)g B.(n+2)g
C.(n-2)g D.(m+2-n)g
【答案】D
10、如图所示的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11、已知某反应2A+B=3C+D,若15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则12gA和10gB反应能生成D为( )
A.2.5g B.5g C.16g D.10g
【答案】C
12、化学方程式 C + O2 CO2 可读作(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D、一个碳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答案】C
13、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
A.9g B.11g C.12g D.14g
【答案】C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 B.3Fe+2OFe2O3
C.Mg+OMgO2 D.H2OH2↑+O2↑
【答案】A。
1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 H2O和a 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CO2+H2O+CO
【答案】D
16、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B、反应物、生成物各是哪些物质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密度及溶解性
D、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情况
【答案】C
二、填空题。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9 2 22 1
反应后质量(g) x 2 6 21
(1)这一反应类型是 反应; x=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作该反应的 剂。
【答案】(1)化合,X=5,(2)催化剂
18、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NH3+ Cl2═ N2+ NH4Cl
(2) FeS2+ O2═ Fe2O3+ SO2
(3) C3H8+ O2═ CO2+ H2O
(4) N2O3+ Fe═ Fe3O4+ N2
(5) FeS2+ O2═ Fe2O3+ SO2
(6) Al(OH)3+ H2SO4═ Al2(SO4)3+ H2O。
【答案】(1)8;3;1;6; (2)4;11;2;8;
(3)1;5;3;4; (4)4;9;3;4;
(5)4;11;2;8; (6)2;3;1;6。
19、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答案】80
20、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1)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 种元素,有 种单质分子
(2)该反应过程中①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 (填“有”或“没有”)变化。
②金原子对 (填“CO”或“H2O”)起吸附催化作用。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4;1; (2)①没有。 ②CO。 ③CO+H2OCO2+H2。
21、 将8g硫在给定质量的氧气里燃烧,有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给定氧的质量/g 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g
第一次 7 14
第二次 8 16
第三次 10 16
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上数据说明,在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 g.
(3)第 次实验中O2有剩余,剩余 g.
(4)三次实验化学反应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
【答案】(1)二 (2)一 1 (3)三 2 (4)没有
22、A、B、C、D、E五种物质都是已学过的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B是一种黑色粉末,E在常温下是一种液态物质(反应条件略去)。
(1)C的化学式是 ,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
(2)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
【答案】(1)KCl;催化作用; (2)2H2+O22H2O; (3)供给呼吸。
三、简答题。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
(2)密闭容器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
【答案】(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故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2)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之和,故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故剩余灰烬质量比木炭质量小
四、实验题。
24、同学对上述部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发现有的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而有的质量减少。对此,该组同学展开进一步的定量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所示,实验前天平平衡。
①将注射器中适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上述实验的反应结束后,松开锥形瓶上的橡皮塞,天平的指针________。
②结论: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若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必须设计________(“开放”或“密闭”)装置进行探究。
(2)某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图中X=_____g。物质W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在标尺中央 偏右 密闭 52 1∶3
五、计算题。
25、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8.8g,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是5.6g,问:
(1)产生的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原混合物含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注意:本小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g)
【答案】(1)氧气3.2
(2)解: 原混合物含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 2KCl + 3O2↑
245 96
X 3.2g
6g
X===8.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