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5 21:4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期末复习测试题
一、基础与积累。(30分)
1、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四时田园杂兴》中的“日长”是一天中白昼很长的意思。( )
(2)“坚劲”和“干劲”中的“劲”读音,意思是一样的。 ( )
(3)“故事文学作品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这些词语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
(4)《冬阳·童年·骆驼队》以季节推移的顺序回忆了作者童年的四个生活片断。( )
(5)学会聆听就是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按别人的意思办。( )
(6)“没有穿破的衣服”这句话无论用怎样的语气读,它的意思都是一样。(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 ”。(3分)
聆听(lín líng) 琴弦(xuán xián) 机械(jiè xiè)
骆驼(tuó tuo) 洞穴(xuè xué) 骚乱(sāo shāo)
3、看拼音,写词语。(5分)
fǔ kàn pú fú shì hào huí huā dǔ xué
( ) ( ) ( ) ( ) ( )
4、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解释画上“ ”。(2分)
重临心头: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临近,临到;④模仿。
置身其外:①搁,放;②购置;③设立,布置;④安置。
促膝谈心:①时间短;②催 ,推动;③靠近;④促进。
专心致志:①情趣;②集中于某方面;③达到 ,实现;④精密,精细。
5、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划出来,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4分)
夜暮降临( ) 天方夜潭( ) 鬼哭狼号( ) 诅嚼( )
他聂手聂脚地来到树林,没人打觉他,只是面对一位瘦消的老人,全力以负地演奏。
( )
6、把词语补充完整。(3分)
广阔无( ) 万( )无声 精神( )发
( )( )勃发 滔滔不( ) 浮想联( )
7、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1)学校开展学习太极拳活动,学生的体质与纪律性都提高了。
(2)在开展“五心四好”活动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3)这场球赛的输赢,因为关系到球队的名誉,所以也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8、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架起的小提琴的我像参加了一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缩句:
(2)爸爸说我写作比他那个年纪强多了,但不 啰里啰嗦。
改为直接引述句
(3)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改为否定句:
(4)王老师讲课生动精炼,我们听他的课都很感兴趣。
用上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请你试着回忆描写夏的一句诗。
(2)人有悲欢离合, ,
(3)《回忆爸爸》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中的“爸爸”是 ,1954年 ,其代表作有 (写一部)。
(4)根据对联的特点,补充对联。子女合心恰好, 白皆明。
二、阅读。(35分)
(一)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
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个
8951个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44万人
个/1.3万人
人均拥有藏书量
0.58本
50本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
人均年阅读量
4.39本
7本
男尸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
1、 读上述材料,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订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
B、中美两国在图书馆数量,人均阅读量上的差异,可能是两国创新人才不等的原因。
C、从我国图书畅销书类型看,我国国民阅读的取向过于功利,缺少精神所示与享受。
2、试分析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了我国国民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3、如果对父母,你会建议:
如果对老师,你会建议:
如果对政府,你会建议:
(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教”你生病(毕淑敏)
(1)儿子比我高了。
(2)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环境污染喜欢被爱抚。但我已
在这一瞬间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3)“你病了。”我说。“噢,这感觉就是病了。我还以为我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
他问。
(4)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药品的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了.。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5)“你都这么大人了,你得学会生病。”我说。
(6)“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该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你终于找不到我呢?”“那就……就找我爸。”
(7)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产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8)“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反正会回家。”儿子说。“有些事是不能忍,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虽然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书稿籽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xx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弄碎( )。叫你化验就到化验室去,要先划价,后交费。等化验结果的时候,要竖起耳朵,要叫到你的名字没听清……”我喋喋( )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的嗓子说。
(9)我4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我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办。”
(10)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跟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 )。虽说很可能留不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11)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砂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一团。
(12)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教他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身边!
(13)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14)“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15)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16)孩子,不要埋(man)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允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1、联系上下文,推想词语的意思。(4分)
按图索骥:
聊胜于无:
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3、文章的题目是“教”你生病。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而作者为什么要“教”儿子生病?分析题目的含义。


4、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3分)
后悔——( )——( )——( )
5、第8段“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中”的“咬着牙”这词,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6、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序号上打“√”。(3分)
A、文章开头独句成段,强调“儿子”长大了,为下文的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文中“我“逼问儿子”“喋喋不休地指教”,表现母亲是一个冷漠的人。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起到升华主题,深华中心的作用。
7、文章是按( )的顺序来写的。(2分)
8、给带点字注上拼音。(2分)
三、作文(35分)
题目:同学间的趣事。
提示与要求:选自己亲身经历的趣事写,注意体现“趣”字。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以上。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与积累。
1、判断语句的正误。√,×,×,√,×,√。
2、选正确读音。líng。xián,xiè,tuo,xué,sāo。
3、俯瞰,匍匐,嗜好,葵花,笃学。
4、选正确解释。②,①,③,②。
5、改错别字。暮(幕),潭(谭),号(嚎),诅(咀),聂(蹑)觉(搅),消(削),
负(赴)。
6、补充词语。广阔无垠,万籁无声,精神焕发,蓬蓬勃发,滔滔不绝,浮想联翩。
7、在原句上修改病句。I(1)删去“与纪律性都提高”并添上“增强”;(2)删去“使”字;(3),删去“因为,所以”添上“不但……而且……”
8、按要求改写句子。(1)我拉响了曲子。
(2)爸爸说:“你写作比我那个年纪强多了,但不要啰哩啰嗦。”
(3)夏天的旋律不是轻松的。
(4)因为王老师讲课生动精炼,所以我们听他的课都很感兴趣。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2)月有阴晴回缺,此事古难全。(3)戈雷格里·海明威,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4)日月比白皆明。
二、阅读。
(一)1、A 2、因为大家都在为生活挣钱,忙碌于上班、生意过程中,几乎上不看书,就是看书,也是上网看武侠小说,对于科技类图书,很少有人阅读,更别说买书来读。功利性读书多,“充电”怕读书少,因此导致了不好的阅读习惯。
3、略
(二)1、文中指母亲教会儿子去医院看病的过程,让儿子在过程中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
文中指母亲的帮助虽说并不十分完美,但比没有这方面的帮助要好得多。
2、文中主要写“儿子”生病后,在母亲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去看医院看病,让儿子在过程中学到了方法,克服了困难的事情。
3、让儿子有困难在没有别人的帮助下自己克服,培养锻炼孩子自己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后悔—忐忑不安—心疼痛—坚定勇气。
5、准确生动地体现了母亲经过心理斗争,更坚定了让儿子自己独自去看病的决心。
6、A、B(正确)
7、事情发展的先后。 8、suì,dié,sì。
三、作文(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