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锡常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10 20:21:21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试题
第 I卷(选择题 共 4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炎热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散热,使散热量远高于寒冷环境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垂体细胞上同时存在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两种受体
D.食物过咸时,垂体细胞会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并将产物释放到体液中
2.在众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多种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激素陆续被发现,人们逐步认识到了
激素的来源和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胰岛素将无法释放
B.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C.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激素有胰岛素和性激素等
D.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实验中摘除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分别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3.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不仅对胃肠蠕动和消化腺
分泌起作用,还可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相关机理如下图。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交感神经
B.胃酸杀灭胃内的细菌属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
C.迷走神经兴奋时,有利于食物消化、炎症反应减弱
D.乙酰胆碱与 N 受体结合后能促进肠巨噬细胞分泌 TNF-α
4.如图所示,人体的体温在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共同调节下
保持相对稳定,二者的放电频率会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W分别代指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
B.人体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 S点可能右移
C.在发烧恢复阶段,主要的散热器官为皮肤
D.S点长期向右偏移固定于某点,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5.“稻田养鱼”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
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鱼排出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鱼吃杂草,杂草同化能量中的 10%~20%流入鱼体内
C.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时,粪便中的能量流向了农作物
D.该模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6.右图为 HIV感染辅助性 T淋巴细胞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只侵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因为只有其表面有识别HIV的受体
B.HIV仅将核糖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而其逆转录酶留在细胞外
C.HIV利用宿主细胞的模板、原料和场所合成 DNA
D.HIV逆转录形成的 DNA通过核孔复合体选择性进入细胞核中
高二生物 (第 1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7.植物光敏色素是一种可溶性的色素—蛋白质复合体,有红光吸收型(Pr)和远红光吸收型(Pfr)。
无活性的 Pr在细胞质中合成,接受红光刺激后可转化为有活性的 Pfr并转移到细胞核内,经一系列信
号放大和转变,引起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等生物学效应。足够高的 Pfr/(Pfr+Pr)比例对于维持叶
片中的叶绿素水平是必要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接受光刺激并传递信号,进而启动相关基因表达并引起相关的生理反应
B.Pfr和 Pr的活性不同是由于光刺激引起光敏色素空间结构改变导致的
C.光敏色素是一种化学本质类似生长素的信号分子,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D.增加红光照射可以提高低温时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速率
8.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达尔文实验和温特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中单侧光强度和时间是无关变量,是否表现出向光性为因变量
B.由图甲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端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
C.图乙实验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尖端接触,因变量为是否表现出向光性
D.图乙实验证明了尖端能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并证实为吲哚乙酸
9.为探究异养培养条件下小球藻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某同学进行了相关
实验,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需要在光照充足、温度和培养液 pH 适宜等条件下进行
B.为了使建立的数学模型更具说服力,该同学需进行重复实验
C.将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后,要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影响计数结果
D.在 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能观察到完整的计数室
10.如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 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细胞裂解死亡属于体液免疫
B.细胞因子可以加速 b细胞的分化、分化过程
C.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c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D.d细胞可以直接消灭病原体
高二生物 (第 2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11.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
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
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
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
N表示营养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2488kJ/(m2·a)
B.由M到 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1.7%
C.海水立体养殖模式充分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可有效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12.图为重庆某一湖泊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 A~L表示能量值(单位相同)、甲~丙表示不同营养级。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能量 A仅指可见光中的一小部分
B.能量 E、F、G、H指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C.能量 J是分解者分解乙的遗体残骸和粪便释放的能量
D.若某种生物是杂食性生物,它可能同时占据乙、丙两个营养级
13.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萘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由浅水区到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湿地中的鱼、虾、蚌类等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资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生活废水处理和合理建立人工湿地能有效降低人类的生态足迹
D.被破坏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时,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应首先增加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
14.从 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且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随后多位科学家通过
进一步的实验继续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导致向光性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命名为吲哚乙酸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错选或不答得 0分)
15.我国古文、古诗词中记载了很多的生物学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利用根瘤菌和绿豆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进行肥田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描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C.“数罟(细密的渔网)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桃花等山寺春色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高二生物 (第 3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16.中枢神经元的兴奋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突侧支使抑制
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者释放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
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即回返性抑制(如图)。图中神经
元 3为抑制性神经元,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元 1会引起神经元 3Na+内流
B.神经元 3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 2后,神经元 2的
膜电位是外负内正
C.抑制性神经元 3自身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D.该机制利于同一中枢内神经元活动协调一致
17.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n为细胞毒性 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为 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18.根据某农田中引入鸭子后,鸭子与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构建如图所示模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题 19图 1-2
A. a b段,蝗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鸭子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由图可知,引入鸭子后,该农田中蝗虫种群的 K值最可能为 N2
C.鸭子种群数量在 a→b→c的变化过程中,其增长率小于 0
D.从模型构建类型角度分析,图示模型属于数学模型
19.甲、乙、丙三人在体检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
患糖尿病,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如图 1、图 2所示。糖尿病的形成
往往有许多种病因,图 3中所示①、②、③是由三种自身免疫问题
所导致的糖尿病,发病机制如图 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初步判断甲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乙不是糖尿病患者
B.由图 3知,③的发病机制是抗体(Y3)与靶细胞膜上胰岛
素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C.甲患糖尿病的可能因素是原因①或②
D.除糖尿病外,一次性摄糖过多也可能造成尿糖超标
高二生物 (第 4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57分)
三、非选择题(共 5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分)
20.(11分)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 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
水安全造成影响。图 1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
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 (填“能”“不能”或“不一定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
_____________调查得知鲚鱼和银鱼摄食不同类型的浮游动物,这将有利于减弱两者之间的 关系。
(2)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
体底层,这种群落结构的生态学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
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
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研究者利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
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了解治理效果。治理前后分别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 100倍进
行计数,结果如图 2所示,左、下图分别为治理前、后某单细胞藻计数情况。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减
少了 个/L。
(4)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JJ·m ·a ),其中 I—IV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
养级。结合数据分析,表中生物类群 V和能量 Y分别表示的是 和 ,
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
生物类群 I Ⅱ Ⅲ Ⅳ Ⅴ
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 15.91×10 0.88×10 211.85×10
能量 X 369.69×10 61.77×10 2.81×10 0.34×10 19.26×10
能量 Y 501.58×10 79.33×10 13.1×10 0.54×10 192.59×10
(5)从 2020年 10月起,政府对太湖实施十年禁渔。太湖禁渔期间 (“能”或“不能”)提高太
湖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禁渔期间太湖生态系统将主要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该
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存在 机制。
高二生物 (第 5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21.(13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隶属于β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 RNA.分析回答: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树突状细胞 病毒,并将抗原呈递给 细胞,刺激其产
生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作用于致敏 B细胞,促进 B细胞增殖分化为 、 ,
后者产生抗体,抗体和病毒结合阻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2)“细胞因子风暴”是引起新冠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主要机理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T细胞
产生大量的 GM-CSF等细胞因子,GM-CSF等进一步激活炎症性单核细胞,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形
成炎症风暴,严重者可导致其他器官的免疫损伤,该过程的调节机制为 调节。临床上,常
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对“细胞因子风暴”进行治疗,由此推测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测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三大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若 ,则说明待测者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此种方法
属于上述三大类方法中的 。
(4)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方法,我国某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疫苗,为研究该疫
苗的有效性,科研人员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对小鼠接种不同剂量的疫苗,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浓度和产生
IFNγ的 T细胞的比例,14天后对实验小鼠接种新冠病毒,72小时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含量,其结
果如下图。
①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方法是 。
②据图结果分析,该疫苗最适合的接种方式和剂量分别为 , 。
③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某同学根据该结果提出应加快生产该疫苗用于
人的新冠预防。请对该观点进行客观评价 。
(5)注射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需要接种三剂,三剂之间间隔时间如下:
第三剂与第二剂间隔时间较第二剂与第一剂间隔长,其原因可能是 。
高二生物 (第 6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22.(11分)由于过度砍伐,原本富庶的福建省长汀地区变得山光、水浊、天瘦、人穷,水土流失严重。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当地政府组织大家先种草给土壤降温,再种树,使得水土流
失得到根本治理,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种植业和养殖业也发展起来。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打破了简单地把 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生
动地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
(2)水土流失地区往往土壤贫瘠,原因是 。在长汀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的地方,经常可见一种很不起眼的小草——鹧鸪草(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调查鹧鸪草种群密度一般不
用样方法,原因是 。
(3)有人对该地区某弃耕农田进行了研究,发现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十分简单:生产者为一年生杂草,初
级消费者为田鼠,次级消费者主要为黄鼠狼。能量流动情况如下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
_________;初级消费者的同化效率(动物消化吸收的能力)为 ,生产效率(动物
积累能量的能力)为 ;若其他动物取食的同化效率与黄鼠狼相同,则能量在第二营
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
(4)随着生态环境的恢复,长汀的生物多样性增大,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提高收入,当地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兰成本低、品质好。
林下适宜种兰的原因是 。
(5)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建于当年水土流失重灾区的“火焰山”上,加上周边 1万多亩的优质杨梅基
地和古村落等景点,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也体
现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
23.(10分)孕前高脂饮食会提高母体和子代代谢疾病的风险,科学家用小鼠进行相关实验。从受孕前
4周开始,实验组雌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雌鼠给予正常饮食。测定妊娠第 20天两组孕鼠相关代谢
指标,结果如下表。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的作用效率降低。分析回答:
脂肪含量 瘦素含量
分组 体重(g) 脂联素含量(ng/dL) 胰岛素抵抗指数
(mg/dL) (μg/dL)
对照组 38.6 250 10.6 3.6 3.42
实验组 48.9 342 5.5 6.8 4.88
高二生物 (第 7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1)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脂联素通过提高骨骼肌等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
而促进骨骼肌细胞 葡萄糖,根据脂联素的作用和实验结果推测,实验组
孕鼠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可能原因是 。
(2)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调节中枢,抑制食欲,抑制脂肪合成。
正常情况下,体脂增加使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多,最终抑制脂肪合成,该机制为 调节。
实验组孕鼠瘦素含量升高,但瘦素没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瘦素抵抗”,其可能原因
是 。结合表格分析,探究“瘦素抵抗”
是否会导致“胰岛素抵抗”,需将 (激素)补充至正常水平。
(3)为了研究孕前高脂饮食对子代的影响,将对照组小鼠的子代分为 AB两组,将实验组小鼠的子代分
为 CD两组,A和 C组注射等量的葡萄糖,B和 D组注射等量的胰岛素,检测的血糖结果如下图。据
结果可推测实验组小鼠的子代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其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研究发现,幼鼠脂肪组织的瘦素和脂联素含量与亲本母鼠均呈正相关。测定幼鼠脂联素基因和瘦素
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如下图。
实验结果表明孕鼠高脂饮食会 (选填“提高”、“降低”)基因启动子所在区域的组
蛋白甲基化水平,从而 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子代鼠的代谢水平。(选填“提高”、
“降低”、“提高或降低”)
(5)根据该项研究结果,对备孕或孕期女性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向光性应答反应是植物有效获取光能的重要方式,不同植物向光机理不同。分析回答:
(1)金丝雀草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当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的照射时,尖端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___
_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向光侧,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通过 (运输方式)
运输到尖端下部,导致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不均,使向光侧细胞生长速度 (选填“快于”、
“慢于”)背光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金丝雀草的生长具有 作用。
高二生物 (第 8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2)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解释 1认为单侧光照导致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
一侧移动;解释 2认为单侧光照破坏了向光侧的生长素。为了探究其原因,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图
中数字代表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解释是
(选填“解释 1”、“解释 2”),判断依据是 。(2分)
(3)研究表明玉米胚芽鞘的向光性不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而是由MBOA(抑制生长的物质)分
布不均引起的。某生物实验小组为了验证该结论,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并完成部分实验设计方
案。
①请在答案卡对应图中完善实验设计方案。(2分)
②按补充完整的方案进行实验,需要统计实验结果的数据有 。
(4)生长期的向日葵具有向光性,研究人员发现生长期向日葵存在调节昼夜节律的“时钟基因”,他们测
定了其中的吲哚乙酸合成相关基因(IAA19)、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SAUR50)在向日葵茎顶端东、
西两侧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夜间向日葵逐渐从西向东转动的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高二生物 (第 9 页,共 9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高二生物试题答案
第 I卷(选择题 共 43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4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8分。)
1-5 CDCDD 6-10 DCABB 11-14 BCD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错选或不答得 0分)
15.ABC 16.BC 17.AC 18.ABD 19.BCD
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 57分)
三、非选择题(共 5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分)
20.(1) 不能 食物网只涉及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竞争
(2) 使生物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
(3) 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吸收水中的 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
(任选一点作答,1分) 6×1011
(4) 分解者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5.53%
(5) 能 负反馈调节 (第 20题满分 11分,每空 1分)
21.(1) 摄取、呈递 辅助性 T 记忆 B细胞 浆细胞
(2) 正反馈 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以减轻免疫反应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
(3) 出现荧光标记 抗体检测
(4) 不接种该疫苗 肌肉注射 高剂量
该疫苗对对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不一定就对人体安全有效
(5) 第二剂接种后可激发机体的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数量多,持续时间长
(第 21题满分 13分,每空 1分)
22.(1) 发展与保护
(2) 流水带走了大量矿质元素
鹧鸪草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
(3) 5.85×107cal/(ha·年) 69.6% 10% 4.1%
(4) 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兰适宜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 直接和间接 整体
(第 22题满分 11分,每空 1分)
高二生物答案(第 1 页,共 8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23.(1) 吸收、利用、贮存 实验组孕鼠脂联素含量低,造成机体细胞对胰岛素信号不敏感
(2) 负反馈 瘦素信号在细胞内的传递受抑制 脂联素
(3) 实验组小鼠的子代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浓度高于对照组小鼠的子代,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下
降量低于对照组小鼠的子代。 (2分)
(4) 提高 提高或降低
(5) 避免高脂饮食(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维持正常血脂水平
(第 23题满分 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分)
24.(1) 高于 主动运输 慢于 促进
(2) 解释 1 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的总量相同,且 D中右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左侧(2分)
(3) 画图(2分)
甲、乙、丙、丁中生长素含量和MBOA(抑制生长的物质)含量
(4) 夜间东西两侧 SAUR50表达量相似,但西侧细胞中 IAA19表达量更高,西侧细胞对生长素敏
感性增强,细胞生长逐渐加快,因此夜间向日葵逐渐从西向东转动。(2分)
(第 24题满分 12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分)
高二生物答案(第 2 页,共 8 页)
{#{QQABbQAQgggoAAJAARhCEQEaCEIQkBGCAAoOwAAEsAAAQR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