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金色的鱼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0 20:29: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5金色的鱼钩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威胁、弥漫、衰弱、喜出望外、瞻仰、奄奄一息、收敛”等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相互交流最感动的地方。
3.运用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运用学习方法,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长征,走进“草地”
1. 我们曾学过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记得吗?集体背诵《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两万五千里长征路,背后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翻五岭,过乌蒙,渡金沙,夺铁桥,过草地,爬雪山……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成功达到陕北。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老班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伟大征程中。
3.通过课前资料查找,你知道“过草地”时,红军面临哪些艰难险阻吗?(指名交流:环境恶劣、食物匮乏、行路危险)
(二)概括内容,梳理小说情节
1. 揭题,复习阅读策略。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略读课文有哪些策略和方法?学生回顾。(出示)略读课文学习策略: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②根据提示,明确阅读任务。③运用方法,品读语言文字。
2.自读,概括小说内容。要求:速读,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用简洁的语言讲一讲。
学生汇报:这篇文章主要讲了
预设: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事迹。
3.梳理情节,把握小说结构。
根据小说的故事内容,用主要人物加主要事件的方法完成小说情节线索。
老班长接受照顾病号任务——( )——( )——( )——( )
学生根据内容完成情节线索,也可以用小标题进行二次概括。
(三)抓住矛盾,品味人物形象
1. 引出矛盾处,感知人物。
在老班长牺牲之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出示第30自然段。老班长说自己没有完成任务(未完成),实际上完成了吗?
预设:①生:完成了。师:你为什么认为他完成了?(第23自然段草地边上、25自然段精神特别好) ②没完成。出示第13自然段任务,追问老班长照顾好小同志、带他们走出草地了吗?(第23自然段草地边上、25自然段精神特别好)
归纳:严格要求自己,在哪些艰难的情况把我们带到草地边,并且照顾得无微不至,怎么能说没有完成呢?
2. 发现矛盾处,感悟人物。
明明已经完成,却说没有完成。这样“言”与“行”不一致的描写还有很多。
出示自读要求:①默读课文,自主思考: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老班长语言和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地方。从中你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班长?圈点勾画,做批注。②小组交流。③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分析矛盾处,赏析人物。
矛盾一:身体硬实 ——瘦得皮包骨 第13小节“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
①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呢!
②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矛盾二:我吃过了——嚼草根鱼骨
①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②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为什么用“嚼”这个字?(食物少,难吃,硬)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受?(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舍己为人)
矛盾三:大鱼上钩——等了半夜不见鱼上钩
①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②“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有没有大鱼上钩?老班长为何说谎?
4.聚焦矛盾处,升华人物。
你从文章中多处前后的矛盾中读到了什么?归纳: 关爱战士、舍己为人、忠于职守、忠于革命忠于党
完成填空:这篇文章句句感人,字字动情,通过这些语言文字,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 )的老班长, 是一位( )的老班长, 是一位( )的老班长 …… 更是一位( )的老班长。
(四)品评课题,铭记革命英烈
1.理解“金色的鱼钩”的含义
(1)出示结尾“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有没有发现这一个句子中也有一个矛盾?
“长满了红锈”与“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是矛盾的。为何这样说?
(2)课文给我们塑造了这么一位可歌可泣的老班长形象,为什么不以“老班长”为题呢?
预设:金色的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更象征着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2.总结:“金色的鱼钩”代表的不仅是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更是在长征途中许许多多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再读课题:“金色的鱼钩”。
3.课后拓展阅读《草地夜行》《马背上的小红军》《七根火柴》,观看有关长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