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课件(共36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1 09:2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学会记事抒亲情
七上第二单元整体教学
03
从家庭生活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典型事件或场景,安排好叙事顺序与详略,选取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一篇含有对家人真实情感的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02
梳理文中的典型事件、具体情感,摘录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句或片段,概括初读感受。
01
顺畅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语气、节奏能随文章的情感变化而变化。
语言目标
01
归纳概括四篇课文及推荐资源在选材特点和抒情方式上的异同,总结亲情类散文的阅读方 法和写作方法,整理出一份学习笔记,培养概括和比较思维。
思维目标
02
从本单元的学习中发现家人的关怀照顾和理解支持是我们成长的勇气与力量,学会理解家人,重视亲情和家庭的价值,承担家庭责任,传承美好家风。
01
理解作品中亲情背后的亲密关系、生活态度、家庭责任和文化传统等,深切体会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价值目标
调动情感初体验
通读课文识亲情
核心任务:通读单元选文,梳理文章内容,完成内容梳理表。
第一课段
学习任务
1. 调动阅读经验和情感体验,回顾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情形,完成表1(学前准备)。
2. 通读课文,阅读推荐的文本,梳理文中的典型事件、具体情感,摘录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句或片段,用一两句话概括初读感受,完成表2。
学前准备
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符合自己情况的表格内打√。此表不要求上交和进行班内分享。
孝亲行动 我做得很好 我常常做得到 我偶尔做得到 我基本做不到
积极和父母谈心,分享自己的见闻
记得长辈的生日,并主动送祝福
帮父母做家务
听亲人讲述老故事
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主动为父母端茶盛饭
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不让父母过多操心
自主朗读课文和推荐的文本,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梳理文章中的典型事件、具体情感,摘录自己最有感触的语句或片段,用一两句话概括初读感受。
课文 典型事件 具体情感 最有感触的语句或片段 初读心得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致我的母亲》
要求: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合作整合一份小组学习成果表。
参考示例
课文 典型事件 具体情感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致我的母亲》
①“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②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③母亲央求“我”去看花;④母亲的临终嘱托。
作者对母亲的愧疚、心疼、悔恨,以及懂得母亲后,勇敢地“好好儿活”的决心
一家人散步发生分歧和平解决
互敬互爱、欢乐和谐美好
孩子变成金色花和母亲捉迷藏
孩子对母亲的爱恋、无私回报
大雨中荷叶护红莲
对母爱的歌颂
①父亲多才多艺,拉老派胡琴、养花、给母亲做冥衣;②父亲爱孩子,带孩子放风筝、做玻璃玩具、做灯;③父亲关心我的学业但不强求;④和儿子用汉语拼音写信;⑤儿子回京探亲带了位同学
祖孙三代之间的平等、温馨,父爱的深沉、细腻,儿子的正直善良促使“我”的反思
给母亲的信
对母亲的深爱、感激、崇敬
学习评价
各小组在教室内张贴本组学习成果表,学生浏览其他小组完成的表格,在自己的学习作业单上记录新的学习收获,并在令自己收获最大的两个小组的表格上签名。
得到签名最多的小组将自己小组达成共识的表格发到班级微信群中供大家学习参考。
研读事件探亲情剖析文言悟精神
核心任务:归纳概括六篇单元课文的选材特点和抒情方式的异同。
第二课段
学习任务
1. 比较研读本单元六篇文章,归纳概括选材特点和抒情方式的异同。
2. 阅读课文和推荐的文本,分析课文材料和推荐的阅读材料中自己印象最深刻与最有感触的事件片段或细节描写。
3. 品读《秋天的怀念》和《散步》,调动情感体验,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意蕴。
比较研读本单元六篇文章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课文 选材特点及好处 抒情方式及好处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参考示例
课文 选材特点及好处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选取生活中的细节小事,点面结合,还原人物的真实生活,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选取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平凡小事,以小见大,突出文章中心,意味深长
选取变成金色花的类似童话的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神秘色彩,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选取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以小见大,增添文采,突出主题
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原人物的真实生活,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参考示例
课文 抒情方式及好处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在描写中抒情,用关键语句“好好儿活”抒情,看似平静的字里行间是作者深沉含蓄的感情,看似小小的细节蕴含着动人心弦的力量
在叙事中抒情,让故事来说话,把抽象化、概念化的道德说教,变成了真切、鲜活的情感教育,让主题深入人心
象征手法,模仿儿童的口吻和心理,通过奇思妙想的虚拟之境,描绘温馨动人的场景,表达母子间纯洁的爱的主题
写眼前之景、现实之事,最后直接抒情,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从侧面借故事中人物的反应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在叙事中抒情,语言精炼,借故事中的人物来做榜样教育
阅读课文和推荐的材料后,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1)这几篇文章中,哪些事件让你最有感触(列举三件)?为什么?
(2)你和亲人做过哪些与这几篇文章中让你最有感触的事件相类似的事情(列举三件)?为什么这几件事至今让你印象深刻?
课文除了表达亲情之外,是否还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主题意蕴?你的依据是什么?对你写作时的主题立意有何启发?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课文 亲情之外的情感或主题 原文依据 对写作时主题立意的启发
《秋天的怀念》
《散步》
《金色花》
《荷叶·母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示例
《散步》
亲情之外的情感或主题 生命
原文依据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对写作时主题立意的启发 我们写作时如果写亲情,总是局限于亲人爱我、我爱亲人,但亲情显然能够被放置到更大的主题与空间中,比如《散步》,就将其放置在对生命的传承中。除了生命观,还可以放置在价值观中,放置在伦理观中,放置在对“爱”的不同理解中,等等。
学习评价
组内交流独自完成的学习任务单,交流后修改完善。
比较总结明思路记事抒情有方法
核心任务:比较阅读课文和推荐资源,总结亲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第三课段
学习任务
比较阅读课文和推荐资源,从记事顺序、详略安排、细节描写、感情基调、抒情方式、情感内涵六个方面总结亲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横向比读课文,结合前两个课段已填写的表格和学习任务单,归纳读写共性,回答以下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
学习任务单四:横向比读课文,归纳读写共性
课文阅读经验总结 写作构思能力迁移
记事顺序如何安排 这几篇文章的记事顺序可以分为几类?有何异同?这样安排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你打算按照什么顺序来写作?(2)你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写作顺序?
详略如何确定 每篇文章是否都有详略事件?如果有,详略事件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1)你打算详写和略写的事件分别是什么?(2)你为什么这样安排事件的详略?
细节描写如何设定 每篇文章在什么情况下用了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你想在什么情况下用细节描写?(2)你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用细节描写?
课文阅读经验总结 写作构思能力迁移
确定怎样的感情基调 (1)这几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哪篇是沉痛忧伤的?哪篇是轻松从容的?哪篇是活泼开朗的?哪篇是闲趣温馨的?(2)这几种方式各有哪些优点? (1)你想用怎样的感情基调?(2)你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基调?
抒情特点如何 (1)关于这几篇文章,哪些文章的抒情特点是深沉含蓄的?哪些文章的抒情特点是显豁直露的?(2)这两种方式各有哪些优点? (1)你想用怎样的抒情方式?(2)你为什么用这种抒情方式?
抒发怎样的情感内涵 这几篇文章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内涵?能否概括出超越时空、种族、国别的亲情? 你想表达对亲人怎样的情感内涵?
学习评价
小组内交流,彼此传看和讨论下面的评价量规表。
各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学生与教师一起整理出抒情类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
学生在小组交流和班级分享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指导,反思学习过程,修改完善这一课段和前两课段自己的学习任务单,整理学习笔记。
评价项目 评价等次 评价标准
课文阅读经验总结 甲 能对几篇课文求同存异,概括规律
乙 能发现不同课文的特点,分别概括
丙 能够形成笼统的看法
丁 不能完成任务
写作构思能力迁移 甲 能条分缕析地列出明确的写作建议
乙 能列出部分写作建议
丙 能形成笼统的建议
丁 不能完成任务
温故知新用方法注重细节抒亲情
核心任务:写作一篇讲述家庭故事以表达对亲人真挚情感的记叙文。
第四课段
学习任务
1. 从家庭生活中选取一个或多个令你感动或引发思考的事件或场景,组织叙事要素,抓住细节描写,生动地讲述家庭生活中的故事,并用恰切的语言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 字。
2. 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作品,运用本单元学习中习得的知识和方法,给同伴的文章写评语,并根据与同伴交流、互评的结果,修改自己的习作。
梳理核心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写作思路,依次完成学习任务单1-4。
学习任务单1:确定人物、事件或场景
(1)我准备写的亲人是谁?
(2)与亲人有关的最熟悉或最有感触的事件或场景是什么?
(3)事件或场景发生在何时?
(4)事件或场景发生在哪里?
(5)回想这件事,我的感受如何?
学习任务单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件的起因: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事件的开端:他(她)做了什么?我的回应如何?
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他(她)做了什么?我的回应如何?
事件的高潮:他(她)做了什么?我的回应如何?
事情结束后:他(她)的结果和情感分别是什么?我的结论和情感分别是什么?
学习任务单3:确定写作顺序和详略安排
(1)我按照 _______ 的叙述手法来叙写选定的事件或场景。
A. 顺序 B. 倒叙 C. 插叙 D. 设置悬念 E. 其他
(2)按写作顺序简要概括写作思路如下: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我这样安排叙事的详略: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单4:确定情感主题和情感抒发方式
(1)议论、抒情是我表达情感主题的重要方式。我将在与亲人有关的如下部分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__________。
(2)写文章时,字里行间往往蕴藏着让人珍视的情感。我将在如下部分运用特殊的语词表达对亲人的评价或情感。拟用到的特殊语词有:_______________。
(3)细节描写能够细致入微地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将在如下细节描写中表达对亲人的评价和情感:__________。
撰写提纲。
结合学习任务单1-4,有条理地撰写写作提纲。
成文写作。
根据动笔前的构思和所撰写的写作提纲动笔成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对既定的提纲和叙事要素作必要修正。
学习评价
依据以下的记叙文写作评价标准,对全班同学的作文进行评价,将评选出的一类文张贴在教室学习园地中。
等级 描述
一类文 能通过不同角度的典型事件或场景表现亲情,叙述清晰有条理,详略安排得当;能巧妙运用细节描写和特殊语词,恰切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真挚情感。
二类文 能够选择恰当的事件或场景,叙述完整,详略安排合理;能有意识地运用细节描写和特殊语词,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真挚情感。
三类文 能够选择具体的事件或场景,叙述比较完整,有详有略;能运用细节描写和特殊语词,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情感。
四类文 不能选择具体的事件或场景,叙述不完整,没有详略安排,没有运用细节描写,对亲人的情感表达不明确。
测评反馈·必做
完成作文后,至少与一位同学彼此交流习作,从记事顺序、详略安排、细节描写、感情基调、抒情方式、情感内涵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写书面评语,也可以口头评价。
结合同学的点评,再次温习课文和推荐阅读的资料,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要求:至少重点修改记事顺序、详略安排、细节描写、感情基调、抒情方式、情感内涵六个方面中的三个方面。)
测评反馈·选做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任选一篇与家人分享,共同感受文章中体现的亲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并与亲人分享自己的心得。
阅读《我与地坛》,给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确保两周内读完。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