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张开想象之翼
创作想象之文
统编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1. 寻找关键词带动全文阅读,提高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把握课文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2. 按照限定要求对课文进行改写、扩写或续写,写一篇想象类文章,不少于 600 字。
【思维目标】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在想象类文章的写作中融入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锻炼联想力、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价值目标】深入探究和挖掘想象类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发现想象类文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深入观察和反思身边的社会现象,对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有一定的思考。
【核心任务】从本单元所学课文中任选一篇,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完成基于课文文本再创造的想象类文章写作。
第一课段
尝试复述,读懂情节
核心任务:速读单元课文,完成“课文内容梳理表”,依照梳理表,选择一篇课文进行复述。
学习任务
1.速读本单元课文,提取关键信息,从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两个维度梳理课文内容,完成课文内容梳理表。
2.依照课文内容梳理表,小组成员依次复述课文故事,小组合作完成一次接力复述。
课文内容梳理
课文 主要人物 主要情节
《皇帝的新装》
《天上的街市》
《女娲造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皇帝的新装
主要人物:
皇帝、骗子、官员、小孩子
主要情节:
引子:皇帝爱新装(1)
开端:骗子织新装(2—4)
发展:君臣看新装(5—23)
高潮:皇帝展新装(24—33)
结局:小孩揭新装(34—37)
天上的街市
主要人物:牛郎、织女
主要情节:天街闲游
女娲造人
主要人物:女娲
主要情节:女娲决定造人—造人过程—人类繁衍生息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主要人物:赫尔墨斯、雕像者
主要情节: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因对自己的雕像估价过高而遭遇尴尬
蚊子和狮子
主要人物:蚊子、狮子
主要情节: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
穿井得一人
主要人物:丁家、国人、国君
主要情节:宋国丁家打井得到一个劳动力被误传为从井中挖出了一个人,国人以讹传讹,国君询问真相。
杞人忧天
主要人物:杞人、晓之者
主要情节:一个杞国人担心天崩地裂,寝食难安,后来在“晓之者”的劝导下恍然大悟
复述课文
每组选择1篇课文,以完成的课文内容梳理表为辅助,组内成员轮流对课文所讲述的故事进行复述。
复述时注意人物与情节,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复述出现差异点时,借助课文达成共识,小组接力合作完成复述。
《皇帝的新装》复述
从前有一位皇帝最爱穿新衣服。一天,王国里来了两位自称能做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的织工,而且任何不称职或者是太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过了一阵子,皇帝接连派大臣去看衣服的进展,可是无论他们怎么瞪大双眼都看不见这衣服,于是便向皇帝撒了谎。当皇帝自己去看的时候,也看不见衣服,他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愚蠢,便在镜子面前,假装欣赏着这件“美丽的衣服”。在游行那天,被小孩子揭穿真相,他颜面尽失,却还是坚持走完了游行。
课文复述
《天上的街市》
诗人由街灯联想到明星。接着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又想象着天上也有街市,美丽、繁华,商品琳琅满目。想象着牛郎织女一定是骑着牛儿跨过窄窄的银河,经常来往,也常常提着灯笼去天街闲游。
《女娲造人》
天地开辟以后,有一个女神叫女娲,她觉得天地之间很孤独,所以想添点东西让它多一些生机,她用黄泥创造了人。之后,女娲觉得用手揉泥造人太累了,就想到了挥藤造人,创造出了大量的人。最后她又让男女搭配,让人类自己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课文复述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于是化作凡人到雕像店里询问神像的价格。先问了宙斯像,值一个银元;再问赫拉像,比宙斯像贵一点;最后问自己的神像,想着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应该价值会更高,结果自己的神像一文不值。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挑战狮子,他专门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他知道狮子只会抓和咬,所以蚊子战胜了狮子,吹着凯歌飞走,没想到粘在了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了。
课文
复述
《穿井得一人》
宋国的丁家每次都要专门派人去很远的地方打水,就挖了一口井,对别人说挖了井就像多了一个人一样,被人听到传到国都变成了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传到了宋君耳里,宋君派人询问丁家,这才知道了真相。
《杞人忧天》
有个杞国人总是担心天会塌地会裂,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有人听说了很担心,就去劝导他,天空和日月星辰都是积聚的气体,充满四周,塌不下来;大地是积聚的土块,填满四方,不会裂开。杞国人不再担心,两个人都高兴起来。
学习评价
各小组依次在班内合作展示,并依照各课的复述评价表(总分100分)同学之间互相打分,得分最低的三个小组需继续修正完善故事复述,并以录制复述视频(优化版)上传至班级群的形式,在班内进行二次分享。
组员姓名 主要情节完整(20 分) 主人公明确 (20 分) 主人公形象 鲜明(20 分) 语言流畅生动 (20 分) 观点明确
(20 分)
第二课段
复现情境,辨体识文
核心任务:抓住文本特色,从舞台剧、故事、朗诵等多种形式中任选一种复现课文内容。
学习任务
1.比较阅读本单元文章,归纳概括不同文章的体裁特征,分别找出其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并至少各举一例。
2.依照课文体裁特征,选择复现情境的形式。
3.回顾课文体裁梳理表和情景复现展示,总结想象类文章的创作方法,整理出一份学习笔记。
课文体裁梳理
课文 体裁 该体裁的特点(至少3点) 表现手法 (至少1种) 该表现手法
在课文中的
相关示例
《皇帝的新装》
《天上的街市》
《女娲造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课文 体裁 该体裁的特点(至少3点) 表现手法 (至少1种) 该表现手法
在课文中的
相关示例
《皇帝的新装》
童话
①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故事奇妙,情节曲折;
②多采用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
③语言浅显简洁,叙述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的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想象
课文 体裁 该体裁的特点 (至少3点) 表现手法 (至少1种) 该表现手法
在课文中的
相关示例
《天上的街市》
诗歌
①句式整齐又灵活,音韵和谐,富于美感;
②想象丰富,注重感情的抒发;
③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联想
课文 体裁 该体裁的特点 (至少3点) 表现手法 (至少1种) 该表现手法
在课文中的
相关示例
《女娲 造人》
神话
①神话把自然加以形象化,进行了不自觉的艺术加工;
②创作基础是现实生活,创作方法是想象;
③神话表现了远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信念。
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想象
课文 体裁 该体裁的特点 (至少3点) 表现手法 (至少1种) 该表现手法
在课文中的
相关示例
《赫耳墨斯和 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穿井得一人》
《杞人忧天》
寓言
①总是包含某个特定的道理,对社会现象或某一类人物进行批判;
②寓言大多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形象,围绕着要说明的事理展开。
③故事往往有适当的夸张、变形,以突出强调其中的寓意。
以神喻人
实际上讽刺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拟人
把动物当作人来写
对比
宋君的明察和国人的以讹传讹做对比
夸张
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寝食难安
复现课文情境
任选一篇课文,依照课文体裁特征,小组讨论确定复现情境的形式(舞蹈剧、短视频、讲故事、朗诵等),并组织排练。
童话与神话可以剧目的方式呈现,配合一定的想象填补;
诗歌可以朗诵的方式呈现,配合合适的背景音乐;
寓言可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配合一定的故事背景;
或者几种方式综合。但在复现的过程中,均需要增加一点想象与夸张的元素……适当的想象与夸张的补充,一来可以使呈现更吸引人,二来争取使复现比原故事更为完整。
整理学习笔记
回顾课文体裁梳理表和课文情境,整理总结出一份想象类文章创作方法的学习笔记。
体裁 课文中出现的想象处 使用的表达方式 概括在什么地方可以填补想象元素
童话
诗歌
神话
寓言
骗子的骗术
记叙
推动情节的核心设定
天上也有街市
描写
主要内容
主人公、故事情节
记叙、描写
主人公、故事情节
记叙、描写、议论
主人公、故事情节
主人公、故事情节
学习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多样的形式复现课文情境,在班内进行展示。全班同学进行观摩,并参考展示评价表对其他组的展示进行评价。
复现形式
形式选择 甲 能生动、充分展示课文故事情节,能突显出课文主人公形象或课文情感。
乙 能基本涵盖课文主要内容,能表现出课文主人公形象或课文情感。
丙 无法表现课文主要内容,不能表现人物形象或课文情感。
展示过程 甲 对课文诠释生动、恰当,道具充分,过程流畅,引人入胜。
乙 对课文诠释恰当,道具齐备,过程基本顺畅,有趣味点。
丙 对课文诠释不足,道具缺失,过程有停滞,观感乏味。
第三课段
体察现实,好文推荐
核心任务:从本单元课文中任选一篇,为其写一段100字以内的推荐语。
学习任务
1.查找课文创作的时代背景,阅读相关推荐资源,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2.联系现实,小组合作为每篇课文匹配现实生活中的实例。
3.从本单元课文中任选一篇,结合文章蕴含的思想或文化内涵,为其写一段推荐语,100 字以内。
探究创作意图
课前通过网络及图书,寻找课文所选自的书目,结合书目产生的国别、历史年代、社会背景等,多角度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创作意图
《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10月,当时五四运动的怒潮已经消退,但新的革命浪潮尚未到来,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深重的民族苦难,很多知识分子都陷入彷徨之中。郭沫若目睹这种现实,感到一种“幻灭的悲哀”。他既向往“平和洁净”的“美”,又不知如何将理想在人间实现。诗人在那时创作了很多新诗,表达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时的忧郁和踌躇,这些新诗收录在《星空》中,《天上的街市》就是出自这本集子。
创作意图
《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根据古代神话的记载,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作者合理的想象,就形成了富于人性化的演绎和扩充。“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类的起源做出科学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的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伊索寓言》是以伊索的名义流传的古希腊寓言集。其中大部分可能为伊索本人或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其他人所作,同时也包含一些此前和此后出现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其中的一部分用豺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因而在古代希腊流传很广,经常为人称引。
创作意图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全书共一百六十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外交、伦理、道德、修身等各个方面,同时涉及天文、历法、地理、乐律、术数等,体系庞大而复杂,既有指导实践之用,又有知识教育之功,且蕴含着耐人深思的哲学意味,可谓先秦诸子百家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各种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的提取和浓缩。不少文章明朗犀利,将故事、譬喻、议论有机融合在一起,在古代散文史上也有相当地位。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又称《冲虚至德真经》。传战国列御寇著。今本《列子》8篇由晋人张湛编成。书中抄录一些先秦材料,但从思想内容看是反映魏晋思潮的作品。《列子》内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匹配生活实例
想一想生活中是否有类似课文中描述的人或现象,小组合作为每一篇课文匹配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不一定完全符合,但需与课文的主旨或者某一情形类似。
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
皇帝的新装
游戏里模拟人生
天上的街市
宠物陪伴越来越多
女娲造人
明星耍大牌事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女排张锦文被开除
蚊子和狮子
末日谣言的流行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好文推荐
示例:《皇帝的新装》推荐语
《皇帝的新装》隐含的是智者的游戏,还是愚者的挑战?一件看不见的新装揭露了很多人的嘴脸。赤条条的,不仅是一个不太聪明的帝王,还有很多人心底的愚昧和慌张。
鉴于对其中一篇课文的思想或文化内涵的肯定或重视,写一份推荐语给别人。先想好要推荐给什么人,在什么样的场合进行推荐,然后用合适的用语习惯来撰写。
繁星点点,神秘传说,天上也有美丽的街市;清新的语言,和谐的韵律,诗里也有理想的世界。《天上的街市》不仅是牛郎织女的另一种人生,也是我们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
天上的街市
我从哪里来?人类从哪里来?人们对自身起源的探索从未停止。《女娲造人》是古人的幼稚想象,明知是虚构,也深深被吸引,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
女娲造人
一个妄自尊大的神,一个自命不凡的神,试图以神像价格证明自己的价值,却得到尴尬的结果。神耶?人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知己知彼,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弱小能战胜强大;得意忘形,陶醉于一时的胜利,容易乐极生悲。蚊子是这样,人也是。
蚊子和狮子
一句未经证实的流言,一件荒谬不堪的事情,迅速流传,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愈演愈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
穿井得一人
天会崩吗?地会塌吗?杞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天充满了四周,地填满了四方,有人用自己的认识安慰了杞人。居安思危,如果危险太过遥远,思虑就成了笑话,抓住眼前的现实才是真理。
杞人忧天
学习评价
小组内交流所写推荐语,交流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修改完善自己的推荐语。
第四课段
想象创新,尝试写作
核心任务:从本单元课文中任选一篇进行改写、扩写或者续写,创作一篇想象类文章。
学习任务
在本单元课文中任选一篇,发挥想象,完成一篇基于对课文再创造的想象作文。
尝试写作
结合前三个课段所学,从以下写作任务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想象类文章,注意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尝试和某种社会现象相互勾连,至少运用一种写作手法增加表现力。
写作任务1
发挥联想与想象,将本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改写成另外一个故事,题目可以使用《_____的_____》,不少于600字。
【提示】借鉴前面课段对《皇帝的新装》的梳理,比如故事里一共有四个相对立的人物——皇帝、小孩、骗子、大臣,还有一些背景人物,如群众。改写故事就可以抓住这四个人物的相对关系展开情节。先确定一件物品来代替“新衣”,然后围绕原有的“新衣”的属性来为新的物品寻找故事。可以从生活中寻找故事的原型,然后对生活的原型故事进行部分加工,以贴近或符合《皇帝的新装》原本的故事内涵。
写作任务2
发挥联想与想象,将本单元课文《天上的街市》扩写成一个小故事,不少于600字。
【提示】先把《天上的街市》改写成散文的样式 ,再在改写后的散文样式中,简要写出可以填补的部分,可以结合前三课段中概括出想象元素的填写处,比如丰满人物形象、填补故事细节、扩充某些情节,等等,均衡整个故事的结构,使原有故事保持在主要结构中,最后再动笔执写,以防止把故事写“走”写“偏”,脱离了课文。
写作任务3
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与《杞人忧天》中任选一篇,续写一段给雕像者或“晓之者”的话,改变故事原有寓意,赋予其新的哲理,字数不限。
【提示】既然是续写,那么写作时就需要注意原有人物的性格,不可离开原有性格再行想象与创造。因此在写作前,可以结合前三个课段的内容,先给要续写的人物用几个关键词汇“画”一个人物速写,写作时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汇,深化人物的性格,再在此人物性格之上进行合理想象,赋予新的故事哲理。
写作任务4
在《蚊子和狮子》和《穿井得一人》中任选一篇,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字数不限。
【提示】这是更为开放的想象,可以脱离课文,前者只保留“蚊子”“狮子”两个“人物”,后者只保留“穿井”的故事即可,“蚊子”与“狮子”之间可以发生别的故事,而“穿井”的故事之后,可以发生别的传言或结果。
学习评价
在班内交流分享与互评再创作品,参考作文评价量表,从故事情节、事件逻辑、主题思想等几个角度提出修改建议。
等级 指标描述
甲 严格遵守任务要求,故事情节合理,逻辑清晰,主题明确且有现实教育意义,语言表达生动传神。
乙 基本遵守任务要求,故事情节虽有牵强处,但基本合理,基本符合逻辑,有主题但不明确或现实教育性不强,语言表达流畅但不够生动。
丙 未能遵守任务要求,故事情节牵强,不符合逻辑,主题不明且不具备现实教育性,语言生涩。
至少给三位同学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议;
至少找三位同学为自己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议;
参考收到的修改建议和作文评价量表,修改完善作品。
测试反馈
(一)必做
观察身边的人或现象,选取写作素材,创作一篇寓言故事,不少于600字;并在故事后附上寓意,30字以内。
(二)选做
阅读鲁迅的《故事新编》,运用本单元所学内容,选择其中一篇谈谈你的理解。
感谢观看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