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行文脉络,感知文章言语形式和情感表达的自然融合,品味生动幽默的语言,感受竹节人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乐趣。
2.根据三种不同的阅读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项完成,在自主、合作的回顾、梳理、选择阅读方法的过程中,梳理归纳,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确定阅读重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3.在阅读探究中,培养敢于分享表达,积极反思调整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梳理归纳,并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训练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看图片介绍玩具
说到童年,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玩具,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今天就让我们推开玩具老物件展厅大门,在竹节人里收藏一捧童趣。
二、结合导语,明确阅读目的
1. 出示篇章页,明确单元学习要求。
A.什么叫“串门儿”,预设:“串门儿就是去邻居家玩玩。”“还不止去一户人家。”
B.阅读目的:每一个读者阅读时的要求,你需要什么,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阅读,就能读出不同的结果。
C.阅读方法:跳读、选读、细读等等。
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去《竹节人》这篇文章里串门儿。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可是孩子们心中的稀罕玩具。让我们一起跟随它走进课文,体会那童年独特的乐趣。
三、明确驱动任务
1. 阅读这篇课文,我们将完成三个任务,谁来读一读?
2. 你最想带着哪个任务串门儿?带着不同的任务串门儿就会有不同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从好玩的第一个任务开始。
四、制作玩具指南
1. 分析任务,关注内容,你觉得要完成玩具指南,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A.一起归纳出共同点玩具制作指南。
B.关注重点内容:文章第三自然段。
2. 选用方法,完成指南
A.全班交流完成这份指南刚才是怎么做的?直接抄写,整理信息
B.在集体的智慧下,我们制作了一份竹节人制作指南,如下:
C.有感情朗读
有了这个指南,我们就可以边读边边玩了,一个人玩就一个人来读,引读——
两个人搏斗,两人读,两人玩,引读——
加道具,取名号玩法好多呀,这么多的花样,我们也变着花样读引读——
传统玩具我们也会玩了,第一个任务完成了。
五、通过比较,有目的的阅读
关注课后,拟定阅读规划。还有两个任务等着我们挑战呢!
拟定阅读规划。
1. 要完成这两个任务,我们同样需要一步一步来做。
A.生回顾板书:分析任务——关注内容——选用方法
B.小伙伴的交流也许会带给我们启发,出示课后学习小伙伴的话指名读。制定阅读计划
2. 通过比较,建构阅读策略
A. 同学们,我们多次阅读了同一篇文章,完成三个截然不同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将三次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阅读方法,列在一张表格中,让同学们对照着看,大家很快发现:阅读任务不同,重点阅读的内容就不同,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是的,这就是带着目的阅读这种阅读策略,相信你一定了解了这一种读书方法!”
B.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细细品读相关段落,批画关键词品味乐趣,集体交流分享体会。
C.阅读任务三:讲一个关于老师的故事,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梳理,以及“我们”和老师的心情,回顾之前学过的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进行讲述故事。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我们要有目的的阅读,根据不同的目的,选取相关阅读内容,并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达到阅读的目的。有了方法就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希望同学们带着这种方法以后,在你们的学习中,或者是课外阅读中都可以运用。
3.布置作业
①抄写本课生字和四字词语。
②试着用有目的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尝试完成任务二或者任务三。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让学生明确学习收获,在运用中巩固,并留下阅读期待,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