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科学上册 真题调研·热点聚焦(教科版)
专项1 水的特点
1.(平阳县)水、水蒸气和冰之间会互相转化吗?现在有两种箭头:“→”和“”,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箭头来表示它们的转化关系,把它面在下面的图中。
2.(东阳市)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并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通常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A.内焰 B.焰心 C.外焰
(2)在右图中,用图示表示水沸腾时,水中、水面、水面之上的现象。
(3)水沸腾时,我们观察到水面有_____________,此时,水的温度
为_____________。
(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发现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山市)冬天的早上,妈妈开车送小科上学,小科发现车窗上有小水滴,他想到了“水”单元学过的一些知识。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
(1)小科看到的雾是_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下同)的水,冰是_____________的水,水蒸气是_____________的水。
(2)妈妈开了一会热空调,车窗上的小水滴就不见了,这是因为小水滴_____________(填“蒸发”“沸腾”或“结冰”)了。
(3)小科想到,夏天他把可乐从冰箱里拿出来,过一会儿,可乐瓶外面也会有小水滴,这是因为( )。
A.瓶子里面的可乐漏出来了
B.外面的水倒到了瓶子上
C.空气里面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子上
4.(庆元县)有关水的实验探究。
小明在桌子上放了3只大小相同的杯子(如右图),
其中①号杯和②号杯装同样多的水,①号杯盖盖子,
②号杯不盖盖子,③号杯装半杯冰块,此时室温为25℃。
(1)过了一会,杯子外壁会出现小水珠的是( )。
A.①号杯 B.②号杯 C.③号杯
(2)2分钟后,发现③号杯的冰还没完全融化,此时③号杯子里的水温最有可能是( )。
A.10℃ B.0℃ C.25℃
(3)一个小时后,③号杯子里的冰全部变成了水,这个过程叫( )。
A.融化 B.凝固 C.蒸发
(4)我们可以用( )测量杯中水的温度。
A.气温计 B.水温计 C.体温计
(5)下列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6)将①号杯子和②号杯子同时放在阳台通风处,7天后,发现( )。
A.①号杯水位更高 B.②号杯水位更高 C.一样高
5.(庆元县)水结冰的实验探究。
(1)水是种液体,冰是一种( )。
A.固体 B.气体 C.液体
(2)右图是水结冰实验,加食盐是为了( )。
A.杀菌 B.升高温度 C.降低温度
(3)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 )。
A.0℃ B.100℃ C.50℃
(4)水变成冰的过程中,体积会(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5)水和冰之间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相互转化。
(6)下列是水和冰的相同点的是( )。
A.会流动 B.透明的 C.有固定形状
6.(杭州市富阳区)如图,小明和小华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面处做了标记。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下表)。
实验刚开始时的温度 16℃
实验开始后第2分钟时的温度 6℃
实验开始后第4分钟时的温度 2℃
实验开始后第6分钟时的温度 0℃
实验开始后第8分钟时的温度 0℃
(1)小明和小华在盛满碎冰的烧杯中加食盐的目的是( )。
A.制造更低的环境温度 B.制造更高的环境温度 C.能看清水结冰的过程
(2)小明和小华是在实验开始后的第( )分钟观察到水开始结冰的。
A.4 B.6 C.8
(3)根据实验数据,能够发现试管里的水结冰之前,温度下降是(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保持均匀
(4)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水面处做的标记,能发现水完全结冰后体积( )。
A.会增大 B.会减小 C.不变不小
(5)小明和小华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冰与水的形态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B.水受冷后形态马上就会发生改变,由液态变成固态
C.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专项2混合与分离
1.(遂昌县)暑假,小刚去茶卡盐湖玩,从盐湖带回来一些粗盐。他发现粗盐里有许多杂质,他决定自己尝试去除这些杂质。
甲 乙 丙
(1)他先要用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装置将盐溶解在水中。
(2)待盐完全溶解后,他选用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装置分离沙子和盐水,这个过程叫( )。
A.沉淀 B.过滤 C.蒸发
(3)实验操作时要注意,液面要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持平”)滤纸的边缘。
(4)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过滤分离。
(5)接下来要用丙装置分离盐和水,这个过程叫( )。
A.沉淀 B.过滤 C.蒸发
(6)用丙装置分离盐和水,把盐水倒进( )加热。
A.烧杯 B.蒸发皿 C.量筒
(7)观察比较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后得到的白色颗粒和原来的粗盐,发现( )。
A.大小相同、颜色相近 B.大小相同、颜色不同 C.大小不同、颜色相近
(8)在蒸发食盐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水完全蒸发后熄灭酒精灯
B.水还未完全蒸发前熄灭酒精灯
C.食盐水沸腾了就熄灭酒精灯
(9)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 )。
A.用电扇吹 B.马上跑 C.不要惊慌,可以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2.(玉环市)晨晨在家里做了个实验。
◇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
◇同时倒入两个盛有温度相同、水量相同的烧杯中。
◇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
◇观察哪个烧杯的食盐溶解得快,并记录结果。
请你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探究水温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B.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C.探究水量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2)这个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水温 B.水量 C.搅拌
(3)通过实验晨晨发现搅拌的杯子中食盐很快就溶解了,而没有搅拌的杯子中,食盐还有一部分沉在杯底。这个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能加快食盐溶解速度。
(4)除了上面这个因素外,我们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5)食盐能_____________在水中,也能从水中_____________出来。如果食盐和沙子混合在一起时,我们可以先把它们倒入并_____________,然后进行______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留在滤纸上的就是沙子;再用______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分离出来,蒸发皿上的白色粉末就是_____________。
3.(临海市)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甘蔗含有丰高的糖分,是制作红糖的原料。临海很多农民都自己种植甘蔗来制作红糖,制作红糖一般有以下步骤:
(1)把红糖放入一杯水中,红糖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解在水中,这杯红糖水各部分甜度_____________(填“一样”或“不一样”)。
(2)在相同多的水中放入一样多的红糖,下列情况中溶解最快的是( )。
A.15℃,不搅拌 B.15℃,搅拌 C.30℃,搅拌
(3)“用纱布滤去甘蔗渣”的操作就相当于_____________实验,纱布的作用与_____________的作用相似。
(4)水变成水蒸气,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在制作红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与水的变化不一样的是( )。
A.甘蔗榨成甘蔗汁 B.糖浆结成糖块 C.在熬制中,木柴烧成木炭
(5)如果要做“探究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红糖”的实验,以下做法比较合理的( )。
A.一份一份地加红糖
B.上一份红糖只剩一点没溶解完不要紧,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马上加入下一份
C.搅拌的时候不小心洒了一部分水,要及时加回去一部分水
专项3 空气的特点
1.(新昌县)我们周围充满空气,空气有许多有趣而独有的性质,在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探究空气的性质,小科进行了多个实验。请结合平时所学,回答问题。
(1)小科在一个透明塑料杯的底部扎了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全部压入水中。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位上升并出现气泡 B.没有明显变化 C.水位慢慢下降
(2)小科接着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中打入一些空气,发现杯子中的水变少了。从这个现象分析,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有弹性 C.空气占据了空间
(3)如右图,小科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他采用的方法是( )。
A.从①号吸管向瓶中吹气
B.从②号吸管向瓶中吹气
C.从①号和②号吸管向瓶中吹气都可以
(4)如右图,在简易天平左端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右端放入若干重物,使天平平衡。再取出皮球,用打气筒再打入20筒空气后,把皮球放回天平左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天平左端向下
B.天平保持平衡
C.天平右端向下
(5)小科通过实验测出2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相当于6颗绿豆的质量,那么100筒空气的质量大约相当于( )的质量。
A.30颗绿豆 B.60颗绿豆 C.10颗绿豆
(6)比较相同质量的空气和绿豆体积时,可以发现( )。
A.空气的体积大 B.绿豆的体积大 C.它们的体积一样大
(7)做“热气球”实验时点燃蜡烛后,过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塑料袋是瘪瘪的 B.塑料袋摸起来是冷的 C.塑料袋能立起来了
(8)孔明灯可以升上高空的原因是( )。
A.空气质量很轻 B.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C.空气受冷会下降
2.(武义县)科科非常喜欢做实验,探究科学奥秘。他在家里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
在水中,如图所示,请利用你已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杯中的纸巾有没有湿?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杯子倾斜着倒扣入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
(4)杯中的纸巾有没有湿?______________
(5)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吗?______________
3.(江山市)在学习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时,小科完成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①杯底粘纸 实验②杯底打孔 实验③打气筒打气
(1)这三个实验操作时,杯子都要( )。
A.整个放入水中,让杯子全部浸没
B.竖直压人水中,让杯子全部浸没
C.放入水中即可,不用让杯子全部浸没
(2)在实验①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纸团湿了 B.纸团不会湿 C.纸团掉到水里
(3)在实验②中,我们看到杯底打了个小孔后,( )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A.空气 B.水 C.纸团
(4)在实验③中,在杯底用打气筒打气后,( )又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A.空气 B.水 C.纸团
(5)空气还有其他很多的性质,请将下列物质与其利用的空气性质连起来。
轮胎 热空气上升
风扇 能压缩
热气球 帮助呼吸
动植物生长 会流动
4.(杭州市富阳区)如图,将蜡烛点燃,然后将下方留有口子的纸筒罩住蜡烛,再将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袋中的空气。
(1)纸筒下方留口子的目的是让( )。
A.袋中的冷空气流出来
B.袋中的热空气流出来
C.外面的冷空气流进去
(2)在给塑料袋里的空气加热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拎塑料袋所需的力( )。
A.慢慢变大 B.慢慢变小 C.始终不变
(3)袋子里的空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时,松开手,袋子会升空。合理的解释是( )。
A.周围有空气在流动 B.袋子本身变轻了 C.袋子里的热空气比袋子外的冷空气轻
(4)袋子升空后,过一会儿又会掉下来。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袋子漏气了 B.袋子里的空气不热了 C.袋子里的空气没有了
(5)下列飞行器中,工作原理与上面实验中袋子升空原理相同的是( )。
A.孔明灯 B.火箭 C.直升机
参考答案
专项1水的特点
图略(水、水蒸气、冰之间都能相互转化)
(1)C (2)图略(沸腾时,水中有气泡,越往上气泡越大;水面翻滚,有气泡冒出;水面之上有“白气”) (3)气泡冒出 100℃ (4)变鼓
(1)液态 固态 气态 (2)蒸发 (3)C
(1)C (2)B (3)A (4)B( 5)B (6)A
(1)A (2)C (3)A (4)B (5)可以 (6)B
(1)A (2)B (3)B (4)A (5)C
专项2混合与分离
1.(1)甲 (2)乙 B (3)低于 (4)不能 (5)C (6)B (7)C (8)B (9)C
2.(1)B (2)C (3)搅拌 (4)提高水的温度 减小食盐的颗粒大小 (5)溶解 分离 水中 搅拌 过滤 蒸发 食盐
3.(1)能 一样 (2)C (3)过滤 滤纸 (4)C (5)A
专项3空气的特点
(1)A (2)C (3)A (4)A (5)A (6)A (7)C (8)B
(1)没有湿 (2)空气能占据空间 (3)杯口有气泡冒出,杯中的纸巾湿了 (4)湿了 (5)能
(1)B (2)B (3)B (4)A (5)轮胎——能压缩 风扇——会流动 热气球——热空气上升 动植物生长——帮助呼吸
(1)C (2)B (3)C (4)B (5)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