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1.敬畏自然》学习方案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黑沟学校 乔德生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收集有关“自然”或“严春友”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作者简介:
严春友,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jǔ)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要论著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本文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
知识链接:
议论性散文,它不同于抒情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的,通篇有论述的思路,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就是用文学的、抒情的语言写的议论文。本文即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激情导入:
所有自然界里的奇迹,都是大自然创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人的出现,更是大自然创造的最大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已渐渐忽略了自然的感受。大自然常常警示人类,可是人类常常忘乎所以。人类曾经宣称要征服自然,可是现在,大自然却时不时地警告人类。现实面前,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与大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也解读一下大自然的奥秘。相信学了本文后,我们会有更多的一些思考。
二、认定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三、夯实基础:
初读(预习)课文,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蓬蒿( ) 呐喊( ) 狼藉( ) 咫尺( )
混淆( ) 深邃(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不自量力( ) 高深莫测﹙ ﹚ 沾沾自喜( ) 硕大无比( )
2.解词:
咫尺:
蓬蒿:
狼藉:
呐喊:
混淆:
卖弄:
深邃:
不自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不过尔尔:
硕大无比: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1.第1自然段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第2自然段中作者说人类的“认识史”和“科学史”都是不断纠错的历史,想要说明什么?
3.作者为什么敢断言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用原文回答)
4.概括第2——10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第10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6.第11自然段有何作用?
7.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定了什么思想?提出了什么观点?
8.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其作用。
9.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呢?
10.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1.品味语言:本文许多语句都很富有哲理性,现选择3句,请大家仔细阅读并体会。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12.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有哪些?
13.课文最终总结出一个什么结论?
14.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二、把握主旨: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三、拓展延伸:
1.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2.联系现实:你知道人们干了哪些“征服自然”的蠢事吗?
教学反思:
《11.敬畏自然》学习方案参考答案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示例: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步征服行动,都要遭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
——恩格斯
二、认定目标:略。
三、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http: / / www.21cnjy.com )
美味佳肴:指味道鲜美的食品。
不过尔尔: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硕大无比:形容极大,没有什么比得过。
四、整体感知: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一部分(1):否定“人类能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人类与自然的从属关系。
第二部分(2—7):从历史、关系和智慧三方面具体写了人类相对于大自然是多么的渺小。
第一层(2—5):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较,指出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第二层(6—7):表明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三部分(8—10):从自然智慧进化论述宇宙生命,指出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第四部分(11):得出结论:人应该敬畏自然。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问题探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作用:
①加强语气。
②加重语言的力量,调动读者的感情。
③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④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呢?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破坏自然,以致遭受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也就是在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敬畏自然。
14.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特点: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21cnjy.com
二、把握主旨:略。
三、拓展延伸:
1.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一切破坏自然生态和向自然过量索取的行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9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9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3张PPT)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 “自然”或“严春友”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
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步征服行动,都要遭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
——恩格斯
作者简介:
严春友,1959年5月生于山东省莒(jǔ)县。1979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86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主要论著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本文节选自《大自然的智慧》。
知识链接:
议论性散文,它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的,通篇有论述的思路,有论点、论据、论证,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就是用文学的、抒情的语言写的议论文。本文即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激情导入:
所有自然界里的奇迹,都是大自然创造的,而人的出现,更是大自然创造的最大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大自然的庇护,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在她的怀抱中成长壮大。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已渐渐忽略了自然的感受。大自然常常警示人类,可是人类常常忘乎所以。人类曾经宣称要征服自然,可是现在,大自然却时不时地警告人类。现实面前,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与大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也解读一下大自然的奥秘。相信学了本文后,我们会有更多的一些思考。
11.敬畏自然(flash激情导学).swf
二、认定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并学习运用。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理性认识。
三、夯实基础:
1.给加色字注音:
蓬蒿( ) 呐喊( )
狼藉( ) 咫尺( )
混淆( ) 深邃(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不自量力( ) 高深莫测( )
沾沾自喜( ) 硕大无比( )
hāo
nà
jí
zhǐ
hùn
suì
chù
yáo
liàng
mò
zhān
shuò
咫尺:
蓬蒿:
狼藉:
呐喊:
混淆:
卖弄:
深邃:
不自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不过尔尔:
硕大无比:
2.解词:
形容距离很近。
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大声喊叫。
将许多事物弄混。
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深奥。
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与别物相比,显得远远不如。
形容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指味道鲜美的食品。
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形容极大,没有什么比得过。
四、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听名家泛读,感受语言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
2.仿读课文,理出课文结构。(标注在课本上)
第一部分(1):否定“人类能征服自然”的口号,提出人类与自然的从属关系。
第二部分(2—7):从历史、关系和智慧三方面具体写了人类相对于大自然是多么的渺小。
第一层(2—5):把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较,指出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第二层(6—7):表明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第三部分(8—10):从自然智慧进化论述宇宙生命,指出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第四部分(11):得出结论:人应该敬畏自然。
第2课时
一、研读文本(新课导入略):
问题探讨:
1.第1自然段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比喻与对比。形象鲜明地说明人类宣称“征服自然”是自不量力的妄想。
2.第2自然段中作者说人类的“认识史”和“科学史”都是不断纠错的历史,想要说明什么?
想要说明人类的智慧是有局限性的。
3.作者为什么敢断言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用原文回答)
“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约50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4.概括第2——10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进行比较。
5.第10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上文。
6.第11自然段有何作用?
点明人类应当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总结全文。
7.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否定了什么思想?提出了什么观点?
否定了“征服自然”的思想。提出了“敬畏自然”的观点。
8.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其作用。
作用:
①加强语气。
②加重语言的力量,调动读者的感情。
③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④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呢?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破坏自然,以致遭受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0.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也就是在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
11.品味语言:本文许多语句都很富有哲理性,现选择3句,请大家仔细阅读并体会。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2)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12.本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有哪些?
文章最后一段“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作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13.课文最终总结出一个什么结论?
敬畏自然。
14.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特点:以议论为主,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彩,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二、把握主旨: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三、拓展延伸:
1.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关系:①人类与宇宙是一体的,我们人类要爱护自然。
②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式,人类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③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标语:示例一:爱护自然就是在爱护我们自己啊!
示例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生态平衡。
示例三: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示例四: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示例五: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呵护我们的明天。
2.联系现实:你知道人们干了哪些“征服自然”的蠢事吗?
示例:
①毁林开荒;
②围湖造田;
③开山造田;
④过量猎捕鱼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⑤超量采用水资源;
⑥不合理开采矿产;
……
一切破坏自然生态和向自然过量索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