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区域特征
第九章 青藏地区
Scenario import
情景导入
1.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了青藏地区的哪些知识?
2.你知道青藏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点吗?
Learning Objectives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明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
2.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思维能力)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对畜牧业的影响,说出青藏地区主要农业区分布特点及原因。(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力)
4.举例说出青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及其对高寒环境的适应。(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和谐观)
世界屋脊
01
CONTENTS
目录
高寒农牧业
02
探秘世界屋脊
PART ONE
01
一.探秘世界屋脊
1.描述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说一说青藏地区的位置。
位置: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地区。
一.探秘世界屋脊
描述青藏地区的行政范围
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
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与人口
地广人稀,四大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
一.探秘世界屋脊
2.归纳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在图中圈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青海湖,概括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青藏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高
一.探秘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柴达木盆地的“雅丹”和“翡翠”
一.探秘世界屋脊
——气候
本区大部分属于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高原山地气候
一.探秘世界屋脊
对比分析
拉萨7月平均气温在8~16℃之间,成都7月平均气温在24 ~28℃ 之间,同是在纬度30°N附近的拉萨7月平均气温远远低于成都,主要是因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造成的。
比较拉萨和成都两地7月平均气温的差异,说说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探秘世界屋脊
拉萨
成都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海拔3650米。
拉萨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比四川省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中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称。
日光城——拉萨
一.探秘世界屋脊
探究归纳
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
由于海拔高,云层少,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素有“日光城”之称。
高 寒
一.探秘世界屋脊
——河流
在图中找出黄河、长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以及青海湖。思考该地区为什么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众多冰川、雪山,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稳定水源;海拔高、水量大,可冲破阻挡流入大海,源远流长。
高 寒
这里分布着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湖群
一.探秘世界屋脊
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水量的15%来自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
一.探秘世界屋脊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PART TWO
02
解码高寒农牧业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1.高寒牧业
青藏地区草原面积广大,畜牧业是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海拔高,是我国的高寒牧区。
任务导向:
(1)青藏地区主要有哪几个牧区?(2)主要有哪些优良畜种?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三大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高原之舟”——牦牛
牦牛,躯长肢短,腰壮蹄稳,长毛遍体,雄健力大,耐寒耐饥,不惧风寒,可卧冰天雪地,善走崎岖小径,是高原牧区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被誉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本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2.高寒种植业
任务导向:
(1)读图说出青藏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并分析其种植业分布的特点。
(2)分析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藏地区冻土广布,仅在一些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适宜发展种植业,主要农作物为喜温凉的青稞、小麦和豌豆等。
河谷农业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探究归纳
青藏地区的农业为什么分布在河谷地带?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①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河谷地区 地势低,气温相对较高;②水源充足;③土壤肥沃。
热量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探究归纳
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为什么单产较高?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耐寒、耐旱、生长期较短,具有粒大,饱满,单产比较高的特点。
日照时间长
有利于光合作用
气温低
作物生长 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作物高产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3.文化特色
藏族同胞的衣、食、住、行都有什么特点?
藏 袍
藏袍的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
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藏族民居中,无论是藏南谷地的碉楼、藏北牧区的帐房,还是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结构建筑,通常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式,起到防寒、防风、保暖的效果。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牦牛是青藏高原传统的交通工具,被誉为“高原之舟”。
二.解码高寒农牧业
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粮食作物。以青稞粉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用青稞酿制的青稞酒是逢年过节、亲朋聚会并不可少的佳酿。
酥油茶
糌粑
青稞酒
归纳总结
世界屋脊
青藏地区
高寒畜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高寒农牧业
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
水系:大河源头、高原湖群——高寒,冰川、雪山众多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青稞、小麦
海拔低,热量较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居民生活:衣(藏袍)、食(糌粑)、住(碉房)、行(牦牛)
位置: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
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高
当堂达标
下图是小明和妈妈暑假期间在“雪域高原”观光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5题。
1.“雪域高原”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该地理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湿热 D.冷湿
3.旅行中经常见到一种毛长皮厚、体矮身健的动物,被称为“高原之舟”,这种动物是( )
A.三河马 B.细毛羊 C.滩羊 D.牦牛
4.该区域居民的主食糌粑是用某种粮食和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这种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水稻 C.小麦 D.青稞
5.很多人到青藏地区旅行时携带有氧气袋,说明当地( )
A.气候寒冷 B.空气稀薄 C.太阳辐射强烈 D.昼夜温差大
B
B
D
D
B
当堂达标
《扬青稞》(图)是一幅描绘我国某少数民族喜悦丰收的版画作品。读图,完成6~7题。
6.画中人物的民族服装( )
A.与西北干旱的环境相关 B.与千沟万壑的地形区相关
C.与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相关 D.与西南潮湿的环境相关
7.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区,其原因不包括( )
A.森林茂密、植被条件好 B.地形较平坦,便于耕种
C.水源丰富,便于灌溉 D.海拔低、热量充足
C
A
当堂达标
藏波罗花是一种分布于高寒环境中的特殊植物,有“高原拓荒者”的称号。下图为我国某省区藏波罗花分布图。完成8~9题。
8.从图中看出,该区域内藏波罗花分布的总趋势是( )
A.东多西少 B.东南多西北少
C.集中分布于北部盆地 D.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
9.关于图中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濒临沿海,气候冷湿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
C.纬度较低,濒临沿海,气候湿热
D.海拔较高,雪山连绵,气候高寒
D
D
当堂达标
10.西藏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自然环境独特,多优质牧场,其生产的牛奶、奶粉等乳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下图示意其牧场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牧区位于我国 (地形区),其突出的自然环境
特征是 。
(2)西藏牧区也有“早穿皮袄午穿纱”之说,反映出了当地气
温 的特点。
(3)在西藏牧区可能见到的当地牧民的传统民居是 (填数字),
这类民居的建筑材料一般是当地的 (至少填1种)。
(4)图片中展示的畜种是 ,有“高原之舟”的美誉。为适应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该畜种具有的身体特征正确的有 (双项选择)。
①耳宽而大②腿粗而短③皮厚而硬④毛少而短⑤肺窄而小
(5)西藏牧区也有种植业的分布,为了更好的热量条件,该区域内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主要种植 作为粮食作物。
青藏地区
高寒
昼夜温差大
②
石材或木材
牦牛
②③
河谷地区
青稞、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