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新疆班)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新疆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4 12:2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新疆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命题人:王友山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考查(15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IT让金融机构转身与蜕变,走向主动或者被动的混业经营,成为无所不为的全能银行。
B.由于安土重迁的观念深人人心,除了外出经商或做官,人们都不愿意离开故乡。
C. 建筑师Hadid女士的建筑普遍体现出优美的曲线,像是流动的艺术,真是鬼斧神工。
D.为防止有毒生姜再次流入市场,卫生检疫部门迅速釜底抽薪,查封了毒生姜的加工点。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假:借给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罢:疲惫
B.公子从车骑 从:跟从 遍赞宾客 赞:介绍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悬赏 举筑朴秦皇帝,不中 朴:击打
D.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属:连续。 信建大将之旗鼓 建:树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诗以写景发端,写景的立足点是长安城南五十里的终南山。 ,俯瞰咸阳,即长安。
①诗人站在终南山上 ②山色映衬着湛蓝的天色 ③背倚紫阁峰 ④与天相接⑤高耸的紫阁峰与绵延的终南山连成一起
A.①③⑤④② B⑤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⑤ D⑤②④③①
5.下列各项中,关于《家》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老太爷是家族的至尊,他贯穿全书,给高公馆笼罩上一层森严恐怖的气氛,书中的一系列悲剧,直接间接都与其有关。
B.觉新是个善良的弱者,钱梅芬惨死的教训终于使他有所醒悟,他痛苦地感到“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并表示支持觉慧出走。
C.觉慧是家中的叛逆者,他痛苦地感到家是一个“狭小的笼”,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纯洁的爱情。
D.《家》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 ( http: / / baike. / view / 299981.htm" \t "_blank )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 ( http: / / baike. / view / 8250528.htm" \t "_blank )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 ( http: / / baike. / view / 196067.htm" \t "_blank );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 ( http: / / baike. / view / 4518496.htm" \t "_blank )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侯生乃屏人间语 间:悄悄
B.如姬资之三年 资:蓄积
C.五霸之伐也 伐:攻打
D.北乡自刭 乡:面向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A. 何功之有哉 B.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C. 如姬资之三年 D.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 ( http: / / baike. / view / 4518496.htm" \t "_blank )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2)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9.选文中,侯生的作用有哪些?(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诗中最能概括诗歌主旨的一个词是什么?(3分)
(2)“梅柳渡江春”一句与题目中的“早春”一词有何联系?请作简单陈述。(4分)
(3)“偏惊物候新”的原因是什么?(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画栋朝飞南浦云, 。闲云潭影日悠悠, 。(王勃《滕王阁》)
(2)明月隐高树,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3)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白云一片去悠悠, 。 ,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海 市
张抗抗
穿越戈壁滩时,你会忽然觉得,世界原来竟是如此单纯。
地很平,一马平川。视线里弥漫着黄褐色的沙地,从车轮下一直通向地球的尽头,眼里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粗糙的沙滩散落着碎石般的沙砾,精细的沙丘上刻着一圈圈年轮般盼波纹;日月凝聚而成的沙岗,如长堤般延绵伸展。路边掠过废弃的村落,断墙残垣仍是一片触目惊心的灰黄……
偶尔有远远的山,卧龙似地蜿蜒着,如黑黢黢的树根纠集、缠绕在一起。皱摺却整齐而光滑,透着西北的苍劲。
再没有更多的颜色了。戈壁只有单纯得近于单调的金黄。
当然,还有白灼的阳光,令戈壁越发地一览无余。
在长久单调的旅途中,假如眼前忽而掠过了几丛稀稀拉拉的骆驼草,那样短暂而可怜的一点绿色,也会给人带来莫大的惊喜。
出凉州、经张掖、过酒泉,漫漫长途,古城的绿洲与绿洲之间,没有河、没有泉、也没有井。
真的没有绿树也没有河流么?苍天在上,谁能拯救这荒茫死寂的戈壁?
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一抑或是海,灰蓝色的水波漾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 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
那一定是个好去处了。我问,那是个什么地方呢?
是海市。司机回答。
海——市?这真的就是海市?
有点儿怀疑自己的眼睛,也怀疑司机漫不经心的介绍,就只差停车下车,自己徒步大漠,直奔那远处的湖岸,去看个究竟了。
——嗨,你去吧,没等你找着那个地方,你就在沙漠里渴死累死了:司机显得有些幸灾乐祸。
脑子里忽然涌出许许多多关于海市蜃楼的传说。
……焦渴的找水人,怀着虔诚和崇敬之情,流尽了最后一滴汗、耗完了最后一滴血,倒毙在沙漠里。也许临死时,还在期待着他那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会如奇迹般出现。
如不是亲见,我也不相信如此美丽诱人的海市,会是一个骗局。
尽管海市的谎言早已被人戳穿了,却仍然还有饥不择食、自欺欺人的后来者,走进那没有坐标的戈壁滩,在无水的沙海中迷失自己。
车窗外,遥远的海市依然烟波浩渺、树影幢幢,美得充满诱惑。
抵达安西城时,天空忽然飘来几片黑云,一阵凉气袭过,豆大的雨点落下,干燥的地面扬起一层白粉,雨却顷刻无踪无影。旋即,晴朗而广袤的天穹之下,横空列出一道巨大的七色彩
虹,勾勒出--片绚丽的辉煌。
司机说,你们的运气不错呵,戈壁滩上的海市、彩虹、丝路花雨,都看见了。我走那么多次,也不是回回都有的啊。
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的酸楚。我只想快快地往前走,快些到达前面那片真正的绿洲。没有虚幻的海市、没有稍纵即逝的彩虹,却有冒着炊烟的房屋、欢乐的人群、油绿的青稞麦和那丰收的田野……
戈壁是单纯的。在这片单纯单调的黄色世界里,美前的海市和斑斓的飞虹就成为沙漠的调色板,成为旅人一个虚妄的希望。可是它们并不真正存在,当彩虹悄然隐去、海市无声消失的时候,人们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腿走出戈壁?去寻找活水和黑土,寻找蔚蓝色的大海和坚实的船帆。
我多想筑一条引水的渠呵,然后,在路边种上一排排树苗。
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浇灌、浸润着绿叶的水,就在树根下流淌。
(选自《张抗抗散文》,有删改)
12、简述本文的思路。(4分)
13.文章的题目是“海市”,关于戈壁以及彩虹、丝路花雨的描写有何作用?(6分)
14.为什么“我心里却觉得一种莫名的酸楚”?(6分)
15.本文写“我”看“海市”的经过和感受,其意图是什么 (4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映照死亡的是生命 孟 晖
在我们这个犬儒的时代,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人理解的。
《与吴质书》中,曹丕直视死亡的勇气首先就让我们陌生。谈到建安七子中的四位以及其他亲友忽然遭瘟疫而死的情况,他竟然用了这样的语句:“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而此诸子,化为粪壤”。我们不得不承认,魏晋人观看世界的方式,是和我们太不一样了,他们固执地坚持真相,坚持直视死亡。他们似乎对死亡这个主题异常执著,一次次地,他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谈论生命的短促,宿命的必然。人们常说魏晋时代是一次生命意识的觉醒,其实,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时代同时也是死亡意识的觉醒。
随着文章的深入,我们看到了曹丕更深一层的痛苦。一方面,他对人间痛失才俊,自己痛失知音,而感到难以抗拒的孤独感;另一方面,“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对朋友吴质,曹丕吐露道,自己“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朋友的死去,自己的年岁渐长,都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极端的焦虑感,以至急得终夜难以成眠。可是,这种焦虑并非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在接下来的一段倾诉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到曹丕的思路:他感到自己没有年轻时的“志意”了,还没有白头,就已经在精神状态上成了“老翁”,这是在谴责自己丧失了朝气;同时,他更对自己的功业、成就,以及整个的人生状态感到不满。在痛切的自责之后,他得出的感慨却是“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应该抓住青春,抓住人生的每一寸时光,来努力创造丰盛的人生!直视死亡,并没有让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畏缩,相反,这成了让他们无比眷恋生命的最大动力。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相反,魏晋精神,恰恰是“未知死,焉知生”。
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尽情展现生之美丽,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没有达到人之为人的最美境界,因而留下无限遗恨。这个主题,也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恨,就是不解脱,这样岂不是不够达观吗 可是,魏晋南北朝人好像不知道“达观”是怎么一回事。《恨赋》满篇的怅恨之情,皆因生命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生命不能自主。这种想法让我们惊异,一种观念早就深深地浸透了我们的血液:这就是所谓“知天乐命”的人生观。魏晋人是“知天”的,在这一点上,他们远比我们要更达观得多,所以,他们才不回避死亡,才把死亡当作返照人生的一个坐标。但是,他们“知天”,却不肯“乐命”,恰恰相反,他们“恨”命,并且在文章中反复吟啸着这种恨意。
也许,在这个时代,佛教还刚刚传入,道家也还在成形之中,中国人还不像后来那样,有那样多的退路,那样多自我解脱的方式,于是,他们的生命热情就像火一样炽烈,燃烧着他们自己。因此,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肯“苟活”,“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在江淹看来,正因为人生的注定不能圆满,因此,人之死,就无一例外地成为一种痛苦的结局。但这痛苦不是因为死的来临,而是因为在死亡到来之前,没有让生命如花绽放。
今天的人普遍更喜欢《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赋》,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逍遥和隐逸,更合乎我们的犬儒态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了,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就支配着我们的灵魂,也支配着我们的散文写作。像《与吴质书》和《恨赋》中这种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态度,不仅为我们所陌生,而且也让我们难以接受。然而,这种态度的存在,正证明了中国思想从来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单一。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终于厌倦了把散文当作犬儒精神的传声筒,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写作
16.通观全文,文末“犬儒精神”和“另一种精神”分别指什么,试作概括。(6分)
17.结合文意,说明为什么说“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理解的”。 (6分)
18.文中 “知天”“恨命” 在曹丕身上如何体现,试分条概述。(6分)
七、作文(70分)
请以“心在高处”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高二(新疆)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1. A 2. B 3. D 4. B 5. B 6. C 7. D8.略
9.(1)帮信陵君获得虎符。(2)推荐朱亥。
10.(1.)归思。(2). 晋陵是常州,在长江南岸。江南的梅柳较之江北更早地显示出春色,因此“梅柳渡江春”一句是在写“早春”。(3).早春来临,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离家又是一年。作者宦游在外,对早春物候的变化自然格外敏感。
11.略
12.先写戈壁的单调,再写海市的迷人,最后写作者的感悟。
13.(1)以戈壁的荒茫死寂反衬海市的美丽诱人,同时,欲扬先抑,行文曲折。
(2)以彩虹、丝路花雨来强调海市“短暂、稍纵即逝”的特点。(任1个词3分)
14.(1)海市的美丽只能给旅人以虚幻的希望。
(2)尽管明知海市的美景是个骗局,但人们仍然自欺欺人地去追寻,并为此而迷失自我。
15.【意图探究】(4分)
启示人们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美丽,而应该脚踏实地去创造实实在在的美好生活。
16.“犬儒精神”,指当代人身上存在的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另一种精神”指魏晋精神,即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精神。17.(1)曹丕直视死亡的勇气首先就让我们陌生;(2)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尽情展现生之美丽,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没有达到人之为人的最美境界,因而留下无限遗恨,这个主题,也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意思对即可)18.(1)直视死亡,谈到建安七子中的四位以及其他亲友忽然遭瘟疫而死的情况,他竟然用了这样的语句:“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而此诸子,化为粪壤”(知天);(2) 他对人生产生了极端的焦虑感,以至急得终夜难以成眠,谴责自己丧失了朝气(恨命);(3)同时,他更对自己的功业、成就,以及整个的人生状态感到不满(恨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