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5-05 23:3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章透镜及其应用五会聚发散倒立缩小实倒立放大实倒f2f投影仪>照相机=<放大镜倒立缩小实前凹后凸细小远处厚薄会聚薄厚发散1.透镜分为两类:考点一 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的叫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中间____,边缘____的叫凹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温馨提示:①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不是一定会聚到一点上!而是指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
②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不是一定不会聚到一点上!而是指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它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______。不变焦点焦距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3.有关透镜的作图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 3-1 甲)
①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②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
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③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跟主光轴平行.甲乙图3-1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如图 3-1 乙)
①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②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
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通过焦点;③延长线经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跟主光轴平行.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成像实验(1)实验注意事项:
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让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光屏上接收不到像的原因①火焰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②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成虚像,光屏无法接收.
③蜡烛在一倍焦距外太靠近焦点,成像太远,光具座不够长.④蜡烛在焦点上,不能成像.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焦点以内反变化.
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物近像远像变大,焦点以内反变化.
三、透镜的应用1.照相机倒立、缩小的实像 (1)成像原理: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像条件:照相时,被照物体必须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
外,胶卷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3)使用①拍摄近处的景物时,靠近景物,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②拍摄远处的景物时,远离物体,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③“放大”被拍景物则靠近、镜头前伸;若“缩小”则远离、镜头后缩.2.投影仪倒立、放大的实像 (1)成像原理:凸透镜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像条件:投影片必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
间,屏幕必须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3)使用
①要想让屏幕上的像大一些,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
物体的距离,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
②投影片通过凸透镜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
使观察者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因此要把投影片倒放.3.放大镜正立、放大的虚像 (1)成像原理: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
(2)成像条件: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像
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
(3)使用:要使看到的物体的像更大一些,可使放大镜适当
远离被观察物体(不超过一倍焦距).四、眼睛和眼镜凸透镜光屏倒立、缩小的实像 1.眼睛:眼球相当于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_____,将
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____________.2.近视眼:晶状体太____或眼球前后方向太___,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面,可用_______矫正.厚长前3.远视眼:晶状体太___或眼球前后方向太___,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___面,可用_______矫正.凹透镜短后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凸透镜 1.显微镜:用来观察___________或物体的细微部分,物
镜相当于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细小物体 2.望远镜:有_________的作用,用来观测___________.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增大视角远处的物体薄 (2011·吉林)如图所示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________,对光有______作用.
凸透镜会聚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其应用.解答时应注意微型手电筒与普通手电筒的不同.小灯泡前端A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 用.微型手电筒用相当于凸透镜的A部分代替普通手电筒中的凹面镜起到聚焦作用.考点一:透镜 下图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D (2011·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D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解析:从图示装置看出,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物体距离透镜距离为5 cm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距透镜15 cm时,即物距在f~2f之间,此时成一个倒 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在2f以外时,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 像,且物距越远,像越小;当物体从2f向透镜靠近时,像在变大,同时像距也在变大,所以D选项不正确,A、B、C选项均正确.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一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 cm,要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人与镜头的距离应_____30 c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底片上的像是____像(填“实”或“虚”).
大于实(2012·昆明)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25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缩小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A(2011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C (2010·菏泽)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________,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图A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图B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图C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图D是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A考点三:透镜的应用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远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A.图甲和图丙     
B.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D(2012·沈阳)(双选)小丽佩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BC (2011·广州)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 .如果图中h=40 cm,
则凸透镜焦距不可
能小于______cm.
改变光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放大倒立20 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下列哪个光学仪器应用了这种成像原理(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汽车后视镜
C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而平面镜只是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天花板的光呈现在屏幕上方便成像.要使物体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必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40 cm<2f,即20 cm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C(2011济宁)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A
1.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C2.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一个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20 cm   
C.15 cm   D.5 cmC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  )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显微镜B4.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越靠近书本,所成的像越小;乙图中凸透镜越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越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5.如图甲是正常眼睛对光的作用情况,则图乙( )
A.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1.(2011·黄石)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
A2.(2012·东营)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D3.(2012·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B4.(2012·德州)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光学器件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符合成像规律的是(  )
A.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投影仪成像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C.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
D.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A5.(2012·济南)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实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
B.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
C.虚像,这个像能用屏承接
D.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屏承接D6.(2012·铜仁)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100 mm
B.大于50 mm小于100 mm
C.小于50 mm
D.等于50 mmB7.(2012·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A8.(20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A11.(2013中考变式题)关于凸透镜: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调节;
(3)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____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上放大12.(2011·包头)(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你在下图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小(2)如图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________ 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________ 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________.蜡烛(左)凸透镜(左)小 5.(2009 年广东)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
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
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____(填“大”或“小”);大放大 ②实验中所成的像都应是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
的实像.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
如图 3-11 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
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
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填数字序号).D 图3-11
解析:由甲、乙两图可知:凸透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左右
相反,再结合凸透镜成倒立的像,可以判断出 R 成的像.6.(2009年湛江)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5同一高度 (1)由图 3-12 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实验时,应
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
图3-12 (2)如图 3-13 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
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 a、b、c、d 四点中
的_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上.
图3-13c幻灯(或投影、电影放映) (3)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1)
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
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原因即可).蜡烛放在焦点上(或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