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一般先于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程度也更高。下图示意我国与亚洲部分国家老龄人口比例的倍增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中国相比较( )
A.甲国人口基数更大 B.乙国2020年老龄人口比例高
C.丙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晚 D.丁国老龄人口倍增速度慢
2.丙国最有可能是( )
A.印度 B.蒙古 C.日本 D.马来西亚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已达到80亿。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之差。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个国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国家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国防兵源不足
C.人口老龄化 D.资源、环境压力大
5.针对③国家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开放“三孩”政策 B.吸纳迁移人口
C.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D.提高城市化水平
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读下列我国四幅民居景观图片,回答以下小题。
6.四种民居所在地区,气候最炎热潮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古诗可能描述③民居地区的是
A.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图1为不同纬度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世界人口数量( )
A.北半球少,南半球多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少
C.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D.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9.世界上( )
A.北纬40°附近人口较稠密 B.人口密度与陆地面积成正比
C.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D.越靠近赤道的地区人口越稠密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世界人口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以下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
A.亚洲北部 B.南极洲 C.欧洲西部 D.大洋洲
11.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布,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稠密区多位于高纬度地区 B.稠密区多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C.稠密区多位于内陆地区 D.稠密区多位于赤道穿过的地区
12.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截止2022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世界各地形成了一股“中文教育热”,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汉语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
C.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主要分布在大洋洲
14.“现在全世界各地,到处有中国字,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以下选项中与我们同是黄皮肤的是( )
A.欧洲人
B.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D.阿拉伯人
15.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欧洲的孔子学院较多,到孔子学院学习的当地学生最可能信仰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天主教 D.佛教
16.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自然环境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请你跟着他们的探究过程,完成题目要求。
探究过程
探究一 水源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从水源角度分析,图1中A、B、C三个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三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较大聚落的是 ,说明其原因 。
(2)据图分析,图2聚落成条带状分布的原因 。
探究二 地形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3)从地形角度分析,图1中A、B、C三个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4)图3、图4分别为我国华北平原、云贵高原部分地区聚落分布景观图。属于山地地区聚落分布的是图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该地区很难形成大面积团块状聚落的原因 。
探究三 气候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5)气候对聚落的建筑影响明显。图5、图6分别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和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高脚屋是适应当地气候 的特点,冰屋主要适应当地气候 的特点。
成果展示
(6)探究可知,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自然环境主要通过 、 、 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C
6.B 7.A
8.D 9.A
10.C 11.B 12.A
13.A 14.B 15.B
16.(1) 沿河流分布 B 因为B位于河流交汇处,最为平坦开阔
(2)沿河分布
(3)地形平坦
(4) 4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5)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6) 水源 地形 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