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 分层题含答案
人教第11单元 盐 化肥
一、选择题。(16题)
1、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原子团 B.都含有金属元素
C.都不含有氢元素 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2、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方法
A CO2 HCl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B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D CuO Cu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3、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必考虑( )
A.物质的溶解性 B.物质的类别
C.物质的颜色 D.交换成分后的物质性质
4、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 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C. 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
①石灰水 ②氯化钾溶液 ③盐酸 ④氯化钙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7、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分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分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8、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9、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放于土壤中的是( )
A.氢氧化钾 B.硫酸钾 C.硝酸钾 D.草木灰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错误的是( )
A 除杂的方法 木炭粉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B 化学物质中的“三”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C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D 日常物质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A. A B. B C. C D. D
11、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
12、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判断,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硝酸盐都能溶于水 ②碳酸盐都不溶于水
③硫酸盐少数溶于水 ④碱多数难溶于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3、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
A.NH4HCO3 B.K2CO3 C.CO(NH2)2 D.Ca(H2PO4)2
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和CO 鉴别 点燃,火焰上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N2和CO2 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 MnO2和KCl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D Cu中含有少量Fe 除杂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1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 g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 g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 g时,溶液呈中性
1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K2CO3和Ca(OH)2 B. Na2CO3和H2SO4
C. AgNO3和BaCl2 D. KCl和CuSO4
二、填空题。
17、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 (双项)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18、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其工作原理是:
(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入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 + X = CO2 + 2NH3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请写出氨气和N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尿素在农业上用作______肥,_______(填:“能”、“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19、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B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 。
(2)用理化知识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________ 。
2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21、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不反应或无明显现象)。
A B C D
A ↓ - -
B ↓ - ↑
C - - -
D - ↑ -
回答下列问题:
(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B和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推断题。
2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为气体单质,C是一种可以用作气体肥料的气体,且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
(3)D与E在溶液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23、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4、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1)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配制200g 10%的稀盐酸。
①配制的主要步骤为:计算、________、溶解。
②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请列出V的计算式________ (不必算出结果)。
③现提供甲图仪器,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配制过程中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 。
(2)现提供乙图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束,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丙图流程操作。此流程中,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如选用另一发生装置制取某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五、计算题。
25、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4.4g,加入到烧杯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90g稀盐酸,反应后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 盐 化肥 分层题含答案
人教第11单元 盐 化肥
一、选择题。
1、对盐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原子团 B.都含有金属元素
C.都不含有氢元素 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D
2、除去以下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及方法
A CO2 HCl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
B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C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D CuO Cu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答案】B
3、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必考虑( )
A.物质的溶解性 B.物质的类别
C.物质的颜色 D.交换成分后的物质性质
【答案】C
4、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 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 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C. 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答案】C
5、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
①石灰水 ②氯化钾溶液 ③盐酸 ④氯化钙溶液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6、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A
7、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分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分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答案】D
8、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答案】B
9、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放于土壤中的是( )
A.氢氧化钾 B.硫酸钾 C.硝酸钾 D.草木灰
【答案】D
10、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错误的是( )
A 除杂的方法 木炭粉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B 化学物质中的“三” 三大化石燃料﹣﹣﹣煤、天然气、石油
C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D 日常物质的区别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11、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B的溶质只有硝酸钙
B.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只有氯化钙
D.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组成
【答案】D
12、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判断,下列关于物质的溶解性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硝酸盐都能溶于水 ②碳酸盐都不溶于水
③硫酸盐少数溶于水 ④碱多数难溶于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13、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
A.NH4HCO3 B.K2CO3 C.CO(NH2)2 D.Ca(H2PO4)2
【答案】B
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和CO 鉴别 点燃,火焰上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B N2和CO2 检验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 MnO2和KCl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D Cu中含有少量Fe 除杂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15、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 g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 g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 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 g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B
1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 .K2CO3和Ca(OH)2 B. Na2CO3和H2SO4
C. AgNO3和BaCl2 D. KCl和CuSO4
【答案】D
二、填空题。
17、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 (双项)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
A.Ca(OH)2 B.HCl C.BaCl2 D.(NH4)2SO4
【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 (2)K+ CO32- OH- (3)A、C
18、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其工作原理是:
(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入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CO(NH2)2 + X = CO2 + 2NH3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请写出氨气和N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尿素在农业上用作______肥,_______(填:“能”、“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答案】H2O 2NH3 + 3N2O4N2 +3H2O 氮(N) 能
19、取一只纸杯,在底部开一小孔,倒置在实验桌上(倒置时纸杯下垫木条使纸杯的下边缘一端稍稍抬起),用纸团堵住小孔,先收集满氢气后,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长木条在小孔处点燃氢气.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B中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 。
(2)用理化知识解释C中纸杯被高高掀起的原因________ 。
【答案】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在有限的空间内,氢气和氧气混合燃烧,会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气体体积迅速膨胀,纸杯被高高掀起。
20、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答案】(1)HCl CuSO4 (2)
(3) 置换反应 (4)单质
21、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不反应或无明显现象)。
A B C D
A ↓ - -
B ↓ - ↑
C - - -
D - ↑ -
回答下列问题:
(1)C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B和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KNO3 复分解反应 (2)BaCl2+Na2CO3BaCO3↓+2NaCl
三、推断题。
2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为气体单质,C是一种可以用作气体肥料的气体,且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
(3)D与E在溶液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1) CO2 (2)医疗急救(合理即可) (3)复分解反应
(4)CO2+2NaOH=Na2CO3+H2O
四、实验题。
23、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1)BaSO4 (2)Na2SO4、NaCl
(3)NaCl+AgNO3===AgCl↓+NaNO3 (4)MgCl2、NaNO3
24、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1)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配制200g 10%的稀盐酸。
①配制的主要步骤为:计算、________、溶解。
②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请列出V的计算式________ (不必算出结果)。
③现提供甲图仪器,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配制过程中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 。
(2)现提供乙图装置。
①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和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束,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丙图流程操作。此流程中,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如选用另一发生装置制取某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答案】(1)量取;;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2)BD;CaCO3+2HCl=CaCl2+H2O+CO2↑;过滤;蒸发;2KMnO4K2MnO4+MnO2+O2↑
五、计算题。
25、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4.4g,加入到烧杯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用去90g稀盐酸,反应后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4.4g+90g-100g=4.4g,设碳酸钠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x=10.6g,y=11.7g,
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10.6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