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练二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统练二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1 08:08:46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统练(二)2023.1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S-32 Fe-5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共 50 分)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化合价的升降 B.分子中各原子重新组合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氧原子的得失
2. 在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单质 Na 之后,下列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
A. NO 3 B. Na
+ C. Ba2+ D. Mg2+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H3的摩尔质量为 17g
B. Na2O2 是碱性氧化物,SO2是酸性氧化物
C. 1mol 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 22.4 L H2
D. 常温常压下,17g OH-含有的电子数约为 6.02×1024

4. 在下列有 FeCl3溶液参加的反应中,与 Fe3 的氧化性无关的是
A.FeCl3溶液与 Fe 反应 B.FeCl3溶液使淀粉 KI 溶液变蓝
C.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得 Fe(OH)3胶体 D.FeCl3溶液用于腐蚀含铜电路板
5. 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 Fe2O3
+ +
B.铁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6H ===2Fe3 +3H2↑
C.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 Fe3O4
D.常温下,Fe 与 H2O 不反应,但在空气中 O2、H2O 的共同作用生成 Fe3O4
6. 下列两种物质反应,若改变条件(反应物用量比或温度)产物不会改变的是
A. 钠与氧气 B. 铁与氯气 C.CO2与氢氧化钠溶液 D. 木炭与氧气
7. 下列微粒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Fe2+ B.H+ C.Cl D.Na
8. 某溶液中只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NO +3、K 和M离子,经测定Fe
3+、NO 3、K
+和M
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 Cl B. SO2 4 C. Ca
2+ D. Na+
第 1 页 共 7 页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
9. 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①将光亮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向硫酸亚铁溶
液中滴入几滴氯水;③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①中铁做氧化剂 B. 实验②中 Fe2+表现还原性
C. 实验③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Fe3+>Fe2+>Cu2+
10. 下列各组中两稀溶液间的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H2SO4溶液(足量)与K2CO3溶液;HNO3溶液(足量)与Na2CO3溶液
B. CH3COOH溶液与KOH溶液;盐酸与NaOH溶液
C.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D. H2SO4溶液与澄清石灰水;H2SO4溶液与石灰乳悬浊液
11.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酸性溶液: Na+、K+、Fe3+、NO-3
- -
B.0.1 mol·L-1 Na2CO3溶液:K+、Ba2+、NO3 、Cl
C.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NH+、Fe3+4 、NO
-
3、Cl
-

D.0.1 mol·L-1 HCl 溶液中:K+、Fe2+、MnO- 24、SO4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
A. B.
C. D.
13.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O2 → CO B. Cr O2 → Cr3+ 3 2 2 7 C. Cl → Cl2 D. NH3 → NO
14. 在反应 H2S+H2SO4 = S↓+SO2↑+2H2O 中,若有 32g 硫生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6 mol B.2 mol C.3 mol D.4 mol
1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 CaCl2溶液中通入 CO2:Ca2++H2O+CO2 = CaCO3↓+2H+
B. Ca(OH) 溶液与足量 NaHCO 溶液反应:2OH-+Ca2++2HCO-2 3 3 = CaCO3↓+2H
2-
2O + CO3

C. Fe(OH)3溶液与 HI 溶液反应:Fe(OH) +3H+ 3 = Fe3 +3H2O

D. “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浓盐酸)混合使用: ClO +H+
- -
+ Cl = Cl 2↑ + OH
第 2 页 共 7 页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
16. 下列有关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CO2-3
B.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SO2-4
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证明该溶液溶质一定是种酸
D.向溶液中依次加入硝酸和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该溶液中含有 Cl-
17. 为除去粗食盐水中的 Ca2+ 、 Mg2+ 、 SO2 4 等离子,以制得精食盐水。某同学设计如
下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的主要目的是除去 Mg2+
B. ②加入的是 Na2CO3溶液,③加入的是 BaCl2溶液,④加入的是盐酸
C. C 中只有 BaSO4,E 中只有 CaCO3
D. F 中只有 OH-、Cl-、Na+ 这三种离子
18.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
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现象 解释
向淀粉 KI 溶液中加入 FeCl3溶液,溶
3+
A Fe 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液变蓝
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
B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 Fe(OH)3
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
2+
C 足量 Fe 在少量 Cl2中燃烧,铁有剩余 Fe 被氧化为 Fe
新制 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
D 说明 Fe(OH)2易被 O2氧化成 Fe(OH)3
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
19. NaNO2像食盐一样有咸味,毒性很强,误食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 Fe3+,可服用
维生素 C 解毒。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的氧化性强于 Fe3+
B.维生素 C 是还原剂
C.维生素 C 的还原性强于 Fe2+
D.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第 3 页 共 7 页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
20. 将 SO2气体与足量 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 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
+ - + +
反应:SO2+2Fe3 +2H O===SO2 +2Fe22 4 +4H ,
2- 2+ + 3+ +Cr2O7 +6Fe +14H ===2Cr +6Fe3 +7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Cr3 >Fe2
+ - - +
>SO2 B.氧化性:Cr 22O7 >SO24 >Fe3

C.Cr O22 7 能将 Na2SO3氧化成 Na2SO4 D.两个反应中 Fe2(SO4)3均做还原剂
21.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
Fe3+ → Fe2+;MnO 2+ 4 → Mn ;Cl2 → 2Cl ;HNO3 → N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微粒)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 Fe3+ B. MnO 4 C. Cl2 D. HNO3
22. R2O -4 在酸性溶液中与 MnO
- 2+
4反应,反应产物为 RO2、Mn 、H2O。已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
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则 x 为
A.1 B.2 C.3 D.4
23. 常温下,在两份相同的 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

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

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能

A.①代表滴加 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 点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Ba2+ + OH + H+ + SO24 = BaSO4↓ + H2O 滴入溶液的体积

C.c 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 OH
D.a、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24. 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与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剩余。下列分析一
定正确的是
A. 剩余固体中只含未反应的铁粉 B. 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 剩余固体中只含有铜 D. 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Fe3+

25.将 1.12 g 铁粉加入到 25 mL 2 mol·L 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 基本不变
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 KSCN 溶液,仍无色
+ +
C.溶液中 Fe2 与 Fe3 物质的量之比为 6∶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第 4 页 共 7 页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 (13 分)按要求填空
(1)宇航员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1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自来水公司常用氯气对自来水杀菌消毒,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NaHCO3与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钢铁厂生产中,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不得留有
水,否则会发生爆炸事故,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向 KI 溶液中,滴加 FeCl3溶液,溶液变棕黄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实验室配制 FeSO4溶液时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 H2SO4,久置的 FeSO4溶液发黄,原因
是酸性条件下被空气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7.(11 分)电子工业中,人们常用 FeCl3溶液蚀刻印刷电路板,并进一步从腐蚀液中回收
Cu 和 FeCl3溶液。实验室模拟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FeCl3溶液蚀刻镀铜电路板的离子方程式
(2)滤渣 1 成分为 (填化学式);试剂 Y 为 (填名称)。
(3)写出滤液 2 中通入气体 Z 的离子方程式
(4)可替代气体 Z 的试剂为 (填字母)。
A.硝酸溶液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过氧化氢溶液
(5)若取 2mL 滤液 1 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此
过程涉及到的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第 5 页 共 7 页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
28. (13 分)某小组利用MnO2和浓HCl及如图装置制备Cl2。
① ② ③ ④ ⑤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 ①中所用装置为长颈漏斗和圆底烧瓶
B. ②中盛放NaOH溶液,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C. ③中盛放浓硫酸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D. ④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2)该方法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装置①中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氯
气的体积为 13.44 L, 则需消耗 HCl 的物质的量为 mol。
(3)装置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常温下还可用 制备 + -Co2O3 Cl2,反应前后共存在六种微粒:Co2O3、H2O、Cl2、H 、Cl
和 +Co2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
2
4 ,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7 页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
29.(13 分)甲同学进行 Fe2+还原性的实验,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步骤一:制取 FeCl2溶液。向 0.1 mol 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测
得 pH<1。
步骤二:向 2 mL 该 FeCl2 溶液中滴加 2 滴 0.1 mol L-1 KSCN 溶液,无现象;再滴加 5 滴 5%
H2O2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1.5 mol L-1、pH 约为 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 10 秒左右红
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 O2)。
(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一制取 FeCl2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补齐步骤二中溶液变红的原因: 、Fe3++3SCN- = Fe(SCN)3。
(3)甲探究步骤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I. 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 FeCl3溶液 ;另一份滴加 KSCN 溶液 ;
II. 另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III. 向 2 mL 0.1 mol L-1 FeCl3溶液中滴加 2 滴 0.1 mol L-1 KSCN 溶液,变红,通入 O2,无
明显变化。
① 实验 I 若观察到滴加 FeCl3 溶液 ,滴加 KSCN 溶液 ,则说明溶液
红色褪去是因为 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 Fe3+发生反应 ;
② 实验 III 的目的是 。
③ 综合实验Ⅰ~Ⅲ可得出结论: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H2O2将 SCN-氧化为了 (填化学式)
(4)乙直接用 FeCl2·4H2O 配制 mol L-1 的 FeCl2 溶液,测其 pH,约为 3。
重复步骤二中的操作,发现溶液红色并未褪去。
查阅资料后推测,红色不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pH 较大时 H2O2 不能氧化 SCN-。乙利用上述
部分试剂,通过实验排除了这一可能。请补全表格内容。
步骤 试剂及操作 现 象
i 取 2 mL BaCl2溶液(pH 约为 7), 生成白色沉淀
滴加 溶液和 溶液
ii 向 i 所得溶液中滴加 0.1 mol L-1 FeCl3溶液
第 7 页 共 7 页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高一化学统练答案 2023.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C C B A B B A A B B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A D D C B B C D C
26. (13 分)(1)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 分) NA (1 分)
(2)Cl2+H2O = H++Clˉ+HClO
(3)HCO ˉ+OH- = CO 2-3 3 + H2O (2 分)
高温
(4)3Fe+4H2O(g) Fe3O4+4H2(2分)
( ) + + -5 2Fe3 +I =2Fe22 +2I (2 分)
(6)4Fe2++O2 + 4H+ =4Fe3++ H2O (2 分)
27.(11 分)
(1) Cu +2Fe3+= 2Fe2+ + Cu2+ (2) Fe 和 Cu,盐酸
(3)2Fe2++Cl2= 2Fe
3++ 2C1- (4)C
(5)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 = 4Fe(OH)3
28(13 分)
(1)AB (2 分)

(2) 4H++2Cl-+MnO2 Mn2++Cl2↑+2H2O (2 分) 1:2 (1 分) 2.4(1 分)
(3)吸收氯气,防治污染空气 (1 分)
Cl2 + 2OH = Clˉ+ClOˉ+H2O(2 分)
+ - +
(4)Co2O3+6H +2Cl ===2Co2 +Cl2↑+3H2O (2 分)
(5)S O22 3 + 4Cl2 + 5H2O = 2SO
2
4 + 8Cl + 10H
+(2 分)
29.(13 分)
+ +
(1)Fe+2Fe3 = 3Fe2 (2 分)
(2)2Fe2++ H O + 2H+ === 2Fe3+2 2 + 2H2O (2 分)
(3)① 无明显现象或不变红(1 分);变红(1 分)
②排除 H2O2分解产生的 O2氧化 SCN-的可能(2 分) ③ SO24 (1 分)
(4) 0.15 (1 分)
2 滴 0.1 mol·L-1KSCN 溶液和 5 滴 5% H2O2溶液 (各 1 分)
无明显现象或不变红(1 分)
{#{QQABDQIQgggAABIAARgCEQWaCECQkBCCAAoOwAAIoAAAQ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