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 今昔对比,同学
们有何感想呢? 回顾中国近代历史,想一想,英国政府同意把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说明了什么? 答:这说明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乡 愁(台湾·余光中)台湾海峡两岸分离浓浓的思乡情怀,祈盼早日团聚统一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历史回眸历史的回顾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国民党退踞台湾,台湾与大陆被人为分离至今。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共解放台湾,从此形成了海峡两岸长期未统一的局面。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在美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回顾历史台湾问题的由来回顾历史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了台湾。回顾历史台湾的重要性台湾是中国21世纪的生命线 祖国的宝岛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海峡长度约380公里,宽度约190公里,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军事方面:从战略角度讲,作为中国第一大岛,台湾扼守着中国的东南门户。
一、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武装解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四条 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胡锦涛说,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长期以来,我们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附图1987199219932008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两会复谈201319492005.3.14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八项主张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度尽劫波兄弟在解严一、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武装解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 金门炮战(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 大陆对台湾的政策 位于厦门市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广播喇叭。据了解,喇叭最大直径达2.88米,长4.74米,重1588公斤,最高功率可达2万声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峡两岸军事对峙时,为了对金门岛进行有线广播而建立的。 “三通”是指_______________,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首先提出,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基本实现。两岸人民进入“一日生活圈”,两岸真正实现“千里一日还”。
通邮、通航、通商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备受海内外瞩目
的两岸空运直航、
海运直航及直接
通邮15日正式启动。20081215天堑变通途从邮票中推断:台湾在_________年才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它的意义是什么?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1987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历史性的转折(笔记)1、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 (笔记)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一个里程碑汪道涵辜振甫汪辜会谈(1993年)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九二共识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二个里程碑“三天跨九年,两岸写新页”“告慰汪辜,继往开来”
(海基会董事长)
(海协会会长)两会复谈(2008年6月 北京)陈云林江丙坤3、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历史性的转折(笔记)1、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 (笔记)
2、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4、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三、日益密切的交往。
你认为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外国势力的干涉 台独势力 探究现实李登辉中华民国总统
(1988年-2000年)。驳斥台独 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多次向“一个中国”的原则挑战,严重恶化了两岸关系。 2007年参拜靖国神社的李登辉 主要言论: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D、 2012年9月12日,李登辉发表言论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引起公愤。 驳斥台独陈水扁(1950.10.12-),曾任台湾民主进步党第10-11届党主席(2000-2008)、 积极推动台湾的正名制宪运动以及台湾加入联合国,于经贸方面则采取“南向政策”及“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两岸经贸架构。 主要言论:
A、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B、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2012年马英九在台北连任台湾当局领导人。他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台当局未来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马英九强调,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拥有共同的血缘、历史与文化,都同样尊崇孙中山先生。他肯定两岸缔造了60年来最和平的台海情势,期许两岸在未来四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继续巩固和平、扩大繁荣、深化互信。 今日台湾海峡两岸的交往台北数万人举行“反台独救台湾”大游行 “中国是我台湾人民的血脉渊源
中国是我台湾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 请用事实证明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2005年春节台商包机海峡两岸的交往2008年两岸大三通实现:从8个半小时到80分钟 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台北、高雄等多个空港、海港同时启动两岸三通。1987199219932008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两会复谈20131949解严度尽劫波兄弟在海峡两岸的交往和平之旅搭桥之旅2005年“神话有三种:一是神话;二是台湾人的台湾独立;三是国民党反攻大陆。”宋楚瑜
1989年5月,任国民党中央秘书长
2000年3月组织成立亲民党,自任主席 习近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这也不要紧,我们共同努力解决,但不应让它们影响两岸同胞发展关系、合作交流。 陕西老乡 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 台湾同胞祭祀黄帝陵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帆船友谊赛在青岛举行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home台湾水果到京推介两岸影视合作文化交往频繁文化交往频繁台湾、香港、广州历史教学研讨会1987199219932008九二共识汪辜会谈两会复谈20131949任重道远解严 议一议:
目前解决台湾问题存在哪些障碍?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从中作梗
国际反华势力的横加干涉3、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九二共识”)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历史性的转折(笔记)1、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 (笔记)
2、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
4、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三、日益密切的交往。
3.22台湾公投失败表明了什么?
表明民心不可违逆,保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议一议:
哭泣的陈水扁面对在祖国统一道路上出现的种种障碍,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应对?面对在祖国统一道路上出现的种种障碍,我们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提高祖国的综合国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祖国早日统一。1.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毛泽东这段话所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
A.用武力解放台湾
B.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D.维持台湾现状不变
2.1993年,“汪辜会谈”的地点在( )
A.新加坡 B.上海
C.台湾 D.澳门
3.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始于( )
A.1979年 B.1987年
C.1992年 D.1993年
CAB4.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最重要的“共识”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和平谈判可以分步进行
D.不以政治分歧去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A5.在江泽民提出的促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明确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
B.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C.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
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6.目前,阻扰两岸统一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外国反华势力利用台湾问题牵制中国
B.台湾当局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
C.民进党蓄意制造分裂,不断鼓吹“两个中国”
D.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A 同根源
卫温赴夷洲,
成功收台湾。
隋通流球岛,
元设巡检司,
清置台湾府,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以诗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