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七上第四、五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双峰期中)关于世界人种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白种人大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
B.黑种人大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C.中国的汉和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
D.白种人是“高等”种族。黑种人是“劣等”种族
【答案】D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多分布在较为寒冷地区的人种是白色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故ABC正确;地球上的各类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等”和“低等”之分,故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将全世界人种大致上分为3大类: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种族不分贵贱,高低,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2023七上·莘县期中)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世界人口( )
A.1999年达到50亿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相同
C.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20年时间
3.下列图片中,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应对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 )
①选择公交、地铁出行 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
③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④多用“一次性”物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C
3.B
4.A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人口的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供应不足,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2.A、由图可知,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99年人口达到60亿,A错误;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不同,从开始的12年到后来的11年,B错误;
C、世界人口整体呈现增长趋势,C正确;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15年的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C。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供应紧张,人均耕地减少,还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B①②④正确;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增长过慢导致的,③错误,排除ACD。
故答案为:B。
4.应对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公交、地铁出行;落实垃圾分类措施;避免“舌尖上的浪费”,A①②③正确;多用“一次性”物品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做法,不可取,④错误,排除BCD。
故答案为:A。
(2023七上·莘县期中)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人类最早、最先进文明的发源地。这里自然环境复杂,人种分布多样,文化交流繁荣。读世界局部地区人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亚欧大陆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洲的西部主要为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
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
D.欧洲北部为白色与黑色人种混居
6.下列人种特征与自然环境对应错误的是( )
A.非洲黑色人种的头发呈卷曲状——日照强烈,保护头部
B.北欧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狭长——气候寒冷,利于御寒
C.黑色人种鼻唇宽厚——全年高温,促进蒸发散
D.因纽特人肢体细长——气候寒冷,利于保温热
【答案】5.A
6.D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点评】黄色人种皮肤淡黄色、黄棕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主要分布在亚洲;黑色人种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其次在美洲、大洋洲也有分布;白色人种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5.读图可知,欧洲主要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非洲黑色人种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日照强烈,太阳辐射强,头发呈卷曲状,在炽热的阳光下能有效保护头部,鼻唇宽厚扩大了黏膜面积,可以促进散热;北欧人所在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鼻孔通道狭长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保护呼吸系统;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全年气候寒冷,肢体粗短,可减少热量散发,利于身体保温,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23七上·砀山期中) 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种的朋友相聚在一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划分人种的依据是( )
A.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B.人类生活习惯的差异
C.人类生活区域的不同 D.人类语言文字的差异
8.下列不属于图中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的是( )
A.头发卷曲 B.鼻形扁平 C.体毛很多 D.嘴唇较厚
【答案】7.A
8.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点评】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亚洲东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7.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根据人类体质特征,把人类划分为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A正确;与生活习惯的差异 、生活区域的不同 、语言文字的差异 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A、头发卷曲属于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 ,A不符合题意;
B、鼻形扁平 属于 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 ,B不符合题意;
C、黑人体毛较少,C符合题意;
D、嘴唇较厚属于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3七上·砀山期中)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答案】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A、住房拥挤、交通拥堵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不符合题意;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B不符合题意;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C不符合题意;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属于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3七上·砀山期中)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甲所在区域人口密度是( )
A.0人/平方千米 B.<1人/平方千米
C.1人/平方千米 D.>1人/平方千米
1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分布不均匀 B.赤道地区人口都稠密
C.人口增长快 D.沿海地区人口都稠密
【答案】10.B
11.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点评】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10.甲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根据图例可知, 甲所在区域人口密度是<1人/平方千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A正确;
B、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人口分布稀疏,B错误;
C、有的地区人口增长快,有的地区人口增长慢,且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分布特点无关,C错误;
D、北冰洋沿岸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D错误;
故答案为:A。
12.(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级行政区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时间银行”就是存“时间”兑“养老钱”,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大,需要的服务时间较多,年轻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年老时就可以用其来兑换别人给自己服务,所以“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B正确;“时间银行”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口总数庞大、性别结构失衡关联不大,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的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供应不足,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3.(2023七上·秀屿期中)我国2022年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7.37‰,则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
A.1‰ B.5.9‰ C.-0.60‰ D.0.6‰
【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 。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过多的不利之处: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医疗紧张、住房紧张。
人口老龄化的不利之处: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14.(2023七上·秀屿期中)到目前为止,至今无人定居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非洲 D.欧洲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缺前洲、欧洲和大洋洲。其中由于环境恶劣仍无人定居的是南极洲。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023七上·莘县期中)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了外交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读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沙特阿拉伯外交代表使用的官方语言是( )
A.西班牙语 B.法语 C.英语 D.阿拉伯语
16.沙特阿拉伯、伊朗两国代表最可能信奉(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答案】15.D
16.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15.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通行阿拉伯语。沙特阿拉伯外交代表使用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故答案为:D。
16.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地处西亚,该地区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为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2023七上·佛山期末)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2日至20日在北京顺利召开。读“谷爱凌夺冠图”(左上图)、“沙特阿拉伯代表团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图”(左下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左上图),接受采访时,她说着流利的____和____,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另一种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
A.汉语、英语 B.法语、汉语
C.汉语、俄语 D.汉语、西班牙语
18. 沙特阿拉伯首次参加冬奥会,高山滑雪运动员法伊克·阿卜迪在开幕式上高举沙特国旗步入会场,他是什么人种( )
A.黑色 B.白色 C.黄色 D.混血
19. 如图所示,甲所在半岛大部分国家人口稀疏,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太阳辐射强 C.高温少雨 D.植被稀少
20. 在沙特阿拉伯街头上常见的建筑风格是( )
A. B.
C. D.
【答案】17.A
18.B
19.C
20.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7.在世界主要语言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大洋洲和南美洲东南部。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部,属于白种人,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9.甲所在的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因此人口稀疏,C正确;与地形、太阳辐射、植被关系较小,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沙特阿拉伯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标志性建筑为清真寺,其特点是白墙、圆顶,D正确;AC是佛教建筑-佛塔,AC错误;B为基督教建筑-教堂,B错误。故答案为:D。
21.(2023七上·钦州期末)一些宗教建筑已经成为文化的宝贵财富,下列建筑属于基督教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D是佛教的佛塔;B是基督教的教堂;C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宗教建筑特点:基督教建筑:尖顶,十字架;伊斯兰教建筑:圆形穹顶,新月标志;佛教建筑:佛塔、寺庙、石窟等。
(2023七上·东港期末) 卡塔尔是亚洲西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0日晚上7点,北京时间11月21日0点开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2. 卡塔尔人的母语是(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
23. 卡塔尔人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清真教
24. 右图是卡塔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判断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22.B
23.C
24.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1)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3)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2.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该国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说阿拉伯语,属白色人种,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23.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该国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24.读图可知,卡塔尔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25.(2023七上·河北期末)北京为了迎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上海进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答案】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北京冬奥会之所以大量招募英语志愿者,这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使用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规定的语言共有六种,进博会指定的外语不止有英语。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2023七上·徐州期中)《桃花源记》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C.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D.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7.从对“聚”、“落”甲骨文的解释可知,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靠近水源 ②交通便利 ③资源丰富 ④气候寒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26.D
27.A
【知识点】聚落的比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26.文中“阡陌交通”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据此判断,“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应是乡村而不是城市,故AB错误;文中“屋舍俨然"指房屋排列的整整齐齐,这不能作为判断桃花源的聚落类型是乡村的理由,C错误;文中“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这类的东西,这能够作为判断桃花源的聚落类型是乡村的理由,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7.①甲骨文字落”中,左下方有水偏旁,表示古代聚落形成必须要靠近水源,故①选项正确;②甲骨文字落中,右下方有重点防守的关键路口标记,表示古代聚落形成必须要交通便利,故②选项正确;③甲骨文字聚"中,左上方有作为奖励狩猎能手的动物耳朵标记,表示古代聚落形成必须要靠近猎物即资源丰富的地方,故③选项正确;④"聚和落”甲骨文字解释中,“美田桑竹”可以体现气候湿润,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28.(2022七上·晋安期末)读图“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块状,气候因素 B.团块状,地形因素
C.条带状,气候因素 D.条带状,河流因素
【答案】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可以看出,图中的聚落位于河边,呈条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
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形成的条件包括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聚落通常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2023七上·普宁期末) 2021年1月,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完成飞机C919首次局方审定试飞。读“飞机C919部分零配件与系统的供应商图”,我们能够感觉到当今世界:
29. 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以出口初加工制成品为主
B.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大洋洲、欧洲
C.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落后
D.发达国家多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30. 关于国际组织名称,下列有错误的是( )
A.欧洲联盟(EU) B.二十国集团(G20)
C.世界贸易组织(WTO) D.联合国(USA)
【答案】29.D
30.D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点评】发达国家,又称已开发国家,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其中,尤其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为最发达。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9.由图可知,发达国家多出口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品,A错误;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B错误;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达,C错误;发达国家多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D正确。故答案为:D。
30.欧洲联盟(EU)简称欧盟,故A正确;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故B正确;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C正确; 联合国(UN)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组织。USA一般指美国。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31.(2022七上·晋安期末)位于福州仓山区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经过开发焕发新貌,成为福州网红打卡点,如图,在开发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历史风貌区的做法是( )
A.拆旧建新 B.超负荷接待游客
C.修葺、保护与传承相结合 D.过渡商业化
【答案】C
【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对于传统民居,有利于保护的做法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可以开发旅游业,将保护与传承结合;
故答案为:C。
【点评】传统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等信息,因此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要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2022七上·紫金期末)“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多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目前,中国政府通过非洲第一夫人发展联合会,向五十多个非洲国家的妇女儿童捐助医疗物资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
A.社会主义国家 B.发达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发展中国家
33.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作( )
A.“南北对话” B.“南北合作”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答案】32.D
33.C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点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32.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D正确。
故答案为:D
33.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34.(2021七上·滦南期中)“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小明与父亲一起探寻、了解“一带一路”沿途的风土人情,请同学们读题帮助小明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 大洲:C
(2)“陆地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经纬度是( )位于 半球和 半球。
(3)B地区属于 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乙 。B地区人口较为稀疏,请简要说说此地人口稀疏的原因 。
(4)在CD两处中,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此地居民大多是 人种,语言为 ,到下图所示的宗教 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答案】(1)印度洋;欧洲
(2)39°N,110°E;东;北
(3)非;苏伊士运河;B地位于非洲北部,气候炎热干旱
(4)D;白;阿拉伯语;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世界的海陆分布;不同的人种;“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C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
(2)由图可以看出,西安的经度向东增大,纬度向北增大,经纬度位置是(39°N,110°E),位于160°E以西的东半球和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3)B是世界第二大洲的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乙是苏伊士运河;B地区人口较稀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撒哈拉沙漠,气候极其干旱,生存环境恶劣。
(4)在C、D两处中,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是D所示的阿拉伯半岛,此半岛上的居民大多是白色人种,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在下图的C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A是佛教的佛塔,B是基督教的教堂。
【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5.(2022七上·青岛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1中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图2世界人口分布图、图3世界人口海陆分布图、图4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
【分析与探究】
(1)地形与人口分布。
结合图1,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分布在 地区。
(2)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
从海陆位置看,图2、图3反映出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3)纬度与人口分布。
由图4可知,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 半球的 纬度地带。
(4)从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 ,亚洲南部,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等。
(5)【归纳总结】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受到地形、海陆位置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举一反三】
图2中,A地形区为 ,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但是过于湿热,人口稀疏;B区域 气候广布,炎热干旱,人口稀疏。
【答案】(1)平原
(2)沿海多,内陆少(或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3)北;中低
(4)欧洲西部;亚洲东部
(5)亚马孙平原;热带沙漠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总体上看,东南多、西北少,全国约64.9%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平原地区。
(2)根据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一般在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 降水较多的沿海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内陆地区人口少;我国也是如此,人口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多沿江、沿湖、沿海分布,向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密度逐渐减少。
(3)由图可知,赤道以北人口占总人口约为90%,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纬20°到60°N之间约占80%,属于中低纬度。
(4)由图可知,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它们都位于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
(5)由图可知,图2中,A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但由于该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B撒哈拉沙漠虽然临近大西洋,但由于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炎热干旱,人口稀疏。
【点评】(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36.(2021七上·临沭期末)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及纬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A是 ,H是 。
(2)B地和D地也属于人口稠密区,但稠密的原因各不相同,请选择其中一处解释人口稠密的原因。
(3)图中字母处人口稀疏的原因各不相同,C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甲地人口也很稀疏,稀疏的原因与图中 处(填字母)相同。
(4)结合图中所给信息概括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共同的特点是(从地形、纬度高低、距海远近等方面说明)。
(5)分析图中E地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6)2019年临沭县的常住人口约68万人,面积1010平方千米,2019年临沭县的人口密度约 人∕平方千米。
【答案】(1)亚洲东部;欧洲西部
(2)B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D地: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3)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E
(4)中低纬度|沿海|平原
(5)当地终年高温少雨,厚墙、小窗防晒凉快
(6)673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稠密区中,A是亚洲东部,H是欧洲西部。
(2)B和D也是人口稠密区,B是季风气候,农业发展早;D是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3)C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不适合人类居住;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与图中E处人口稀疏的原因相同。
(4)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5)E地属于终年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当地民居墙体厚、窗户小,防风沙和隔热。
(6)人口密度是人口总数除以面积,如2019年临沭县的常住人口约68万人,面积1010平方千米,则人口密度是673人/平方千米。
【点评】(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人类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同样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交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
(3)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和原始热带雨林区人口稀疏。
(4)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北极圈附近居住的因纽特人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热带多雨地区人们一般都建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比较凉爽干燥。
(5)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计算的范围愈小,就愈能如实地反映人口分布的情况;范围愈大则只能概括地揭示人口分布的大势。
1 / 1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七上第四、五章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七上·双峰期中)关于世界人种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白种人大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
B.黑种人大多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
C.中国的汉和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
D.白种人是“高等”种族。黑种人是“劣等”种族
(2023七上·莘县期中)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世界人口( )
A.1999年达到50亿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相同
C.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20年时间
3.下列图片中,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应对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 )
①选择公交、地铁出行 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
③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④多用“一次性”物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七上·莘县期中)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人类最早、最先进文明的发源地。这里自然环境复杂,人种分布多样,文化交流繁荣。读世界局部地区人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亚欧大陆人种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欧洲的西部主要为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
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
D.欧洲北部为白色与黑色人种混居
6.下列人种特征与自然环境对应错误的是( )
A.非洲黑色人种的头发呈卷曲状——日照强烈,保护头部
B.北欧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狭长——气候寒冷,利于御寒
C.黑色人种鼻唇宽厚——全年高温,促进蒸发散
D.因纽特人肢体细长——气候寒冷,利于保温热
(2023七上·砀山期中) 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人种的朋友相聚在一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划分人种的依据是( )
A.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B.人类生活习惯的差异
C.人类生活区域的不同 D.人类语言文字的差异
8.下列不属于图中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的是( )
A.头发卷曲 B.鼻形扁平 C.体毛很多 D.嘴唇较厚
9.(2023七上·砀山期中)世界人口是指世界(地球)上在某一时刻的人口总和,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2023七上·砀山期中)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甲所在区域人口密度是( )
A.0人/平方千米 B.<1人/平方千米
C.1人/平方千米 D.>1人/平方千米
1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分布不均匀 B.赤道地区人口都稠密
C.人口增长快 D.沿海地区人口都稠密
12.(2023七上·六盘水期中)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等省级行政区目前已先后开展“时间银行”服务。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自己向老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储存进去,未来需要别人向自己提供服务时,用储存的时间兑换,存“时间”兑“养老钱”。“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总数庞大 D.性别结构失衡
13.(2023七上·秀屿期中)我国2022年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7.37‰,则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
A.1‰ B.5.9‰ C.-0.60‰ D.0.6‰
14.(2023七上·秀屿期中)到目前为止,至今无人定居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非洲 D.欧洲
(2023七上·莘县期中)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恢复了外交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读中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沙特阿拉伯外交代表使用的官方语言是( )
A.西班牙语 B.法语 C.英语 D.阿拉伯语
16.沙特阿拉伯、伊朗两国代表最可能信奉(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2023七上·佛山期末)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2日至20日在北京顺利召开。读“谷爱凌夺冠图”(左上图)、“沙特阿拉伯代表团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图”(左下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左上图),接受采访时,她说着流利的____和____,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另一种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
A.汉语、英语 B.法语、汉语
C.汉语、俄语 D.汉语、西班牙语
18. 沙特阿拉伯首次参加冬奥会,高山滑雪运动员法伊克·阿卜迪在开幕式上高举沙特国旗步入会场,他是什么人种( )
A.黑色 B.白色 C.黄色 D.混血
19. 如图所示,甲所在半岛大部分国家人口稀疏,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崎岖 B.太阳辐射强 C.高温少雨 D.植被稀少
20. 在沙特阿拉伯街头上常见的建筑风格是( )
A. B.
C. D.
21.(2023七上·钦州期末)一些宗教建筑已经成为文化的宝贵财富,下列建筑属于基督教的是( )。
A.
B.
C.
D.
(2023七上·东港期末) 卡塔尔是亚洲西部的一个阿拉伯国家,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0日晚上7点,北京时间11月21日0点开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2. 卡塔尔人的母语是( )
A.英语 B.阿拉伯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
23. 卡塔尔人信奉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清真教
24. 右图是卡塔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图,判断卡塔尔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5.(2023七上·河北期末)北京为了迎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
A.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上海进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2023七上·徐州期中)《桃花源记》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房舍整整齐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A.城市,这里“阡陌交通”
B.城市,这里“土地平旷”
C.乡村,这里“屋舍俨然”
D.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7.从对“聚”、“落”甲骨文的解释可知,影响聚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靠近水源 ②交通便利 ③资源丰富 ④气候寒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2022七上·晋安期末)读图“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团块状,气候因素 B.团块状,地形因素
C.条带状,气候因素 D.条带状,河流因素
(2023七上·普宁期末) 2021年1月,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完成飞机C919首次局方审定试飞。读“飞机C919部分零配件与系统的供应商图”,我们能够感觉到当今世界:
29. 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以出口初加工制成品为主
B.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大洋洲、欧洲
C.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落后
D.发达国家多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30. 关于国际组织名称,下列有错误的是( )
A.欧洲联盟(EU) B.二十国集团(G20)
C.世界贸易组织(WTO) D.联合国(USA)
31.(2022七上·晋安期末)位于福州仓山区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经过开发焕发新貌,成为福州网红打卡点,如图,在开发过程中,有利于保护历史风貌区的做法是( )
A.拆旧建新 B.超负荷接待游客
C.修葺、保护与传承相结合 D.过渡商业化
(2022七上·紫金期末)“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多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目前,中国政府通过非洲第一夫人发展联合会,向五十多个非洲国家的妇女儿童捐助医疗物资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属于( )
A.社会主义国家 B.发达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发展中国家
33.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作( )
A.“南北对话” B.“南北合作”
C.“南南合作” D.“南南对话”
二、综合题
34.(2021七上·滦南期中)“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小明与父亲一起探寻、了解“一带一路”沿途的风土人情,请同学们读题帮助小明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 大洲:C
(2)“陆地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经纬度是( )位于 半球和 半球。
(3)B地区属于 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乙 。B地区人口较为稀疏,请简要说说此地人口稀疏的原因 。
(4)在CD两处中,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此地居民大多是 人种,语言为 ,到下图所示的宗教 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35.(2022七上·青岛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主题: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资料:图1中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图2世界人口分布图、图3世界人口海陆分布图、图4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
【分析与探究】
(1)地形与人口分布。
结合图1,从地形类型看,我国约65%的人口分布在 地区。
(2)海陆位置与人口分布。
从海陆位置看,图2、图3反映出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是 。
(3)纬度与人口分布。
由图4可知,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 半球的 纬度地带。
(4)从世界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 ,亚洲南部,北美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等。
(5)【归纳总结】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受到地形、海陆位置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举一反三】
图2中,A地形区为 ,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但是过于湿热,人口稀疏;B区域 气候广布,炎热干旱,人口稀疏。
36.(2021七上·临沭期末)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及纬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稠密地区A是 ,H是 。
(2)B地和D地也属于人口稠密区,但稠密的原因各不相同,请选择其中一处解释人口稠密的原因。
(3)图中字母处人口稀疏的原因各不相同,C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甲地人口也很稀疏,稀疏的原因与图中 处(填字母)相同。
(4)结合图中所给信息概括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共同的特点是(从地形、纬度高低、距海远近等方面说明)。
(5)分析图中E地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6)2019年临沭县的常住人口约68万人,面积1010平方千米,2019年临沭县的人口密度约 人∕平方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多分布在较为寒冷地区的人种是白色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故ABC正确;地球上的各类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等”和“低等”之分,故D错误。
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体质特征的差异,将全世界人种大致上分为3大类: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种族不分贵贱,高低,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答案】2.C
3.B
4.A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人口的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供应不足,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2.A、由图可知,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99年人口达到60亿,A错误;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不同,从开始的12年到后来的11年,B错误;
C、世界人口整体呈现增长趋势,C正确;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15年的时间,D错误。
故答案为:C。
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供应紧张,人均耕地减少,还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B①②④正确;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增长过慢导致的,③错误,排除ACD。
故答案为:B。
4.应对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公交、地铁出行;落实垃圾分类措施;避免“舌尖上的浪费”,A①②③正确;多用“一次性”物品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做法,不可取,④错误,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答案】5.A
6.D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点评】黄色人种皮肤淡黄色、黄棕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主要分布在亚洲;黑色人种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其次在美洲、大洋洲也有分布;白色人种肤色、发色、眼色较浅,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5.读图可知,欧洲主要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6.非洲黑色人种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日照强烈,太阳辐射强,头发呈卷曲状,在炽热的阳光下能有效保护头部,鼻唇宽厚扩大了黏膜面积,可以促进散热;北欧人所在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鼻孔通道狭长使冷空气经过预热后再进入气管和肺部,保护呼吸系统;因纽特人生活在北极,全年气候寒冷,肢体粗短,可减少热量散发,利于身体保温,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结合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7.A
8.C
【知识点】不同的人种
【解析】【点评】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亚洲东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7.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根据人类体质特征,把人类划分为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三个主要人种,A正确;与生活习惯的差异 、生活区域的不同 、语言文字的差异 无关,BCD错误;
故答案为:A。
8.A、头发卷曲属于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 ,A不符合题意;
B、鼻形扁平 属于 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 ,B不符合题意;
C、黑人体毛较少,C符合题意;
D、嘴唇较厚属于黑色人种小朋友体质特征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D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A、住房拥挤、交通拥堵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不符合题意;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B不符合题意;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C不符合题意;
D、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属于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10.B
11.A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点评】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10.甲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根据图例可知, 甲所在区域人口密度是<1人/平方千米,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1.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A正确;
B、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人口分布稀疏,B错误;
C、有的地区人口增长快,有的地区人口增长慢,且人口增长速度与人口分布特点无关,C错误;
D、北冰洋沿岸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D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由材料可知,“时间银行”就是存“时间”兑“养老钱”,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口比重大,需要的服务时间较多,年轻时为老人提供服务,年老时就可以用其来兑换别人给自己服务,所以“时间银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B正确;“时间银行”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口总数庞大、性别结构失衡关联不大,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的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资源供应不足,居住条件差,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3.【答案】C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 ‰ 。
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过多的不利之处: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医疗紧张、住房紧张。
人口老龄化的不利之处:国防兵力不足,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14.【答案】B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缺前洲、欧洲和大洋洲。其中由于环境恶劣仍无人定居的是南极洲。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答案】15.D
16.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15.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通行阿拉伯语。沙特阿拉伯外交代表使用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故答案为:D。
16.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地处西亚,该地区居民主要信仰的宗教为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答案】17.A
18.B
19.C
20.D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不同的人种;世界三大宗教;中东匮乏的水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点评】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7.在世界主要语言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8.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大洋洲和南美洲东南部。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部,属于白种人,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9.甲所在的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因此人口稀疏,C正确;与地形、太阳辐射、植被关系较小,ABD错误。故答案为:C。
20.沙特阿拉伯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标志性建筑为清真寺,其特点是白墙、圆顶,D正确;AC是佛教建筑-佛塔,AC错误;B为基督教建筑-教堂,B错误。故答案为:D。
21.【答案】B
【知识点】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AD是佛教的佛塔;B是基督教的教堂;C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宗教建筑特点:基督教建筑:尖顶,十字架;伊斯兰教建筑:圆形穹顶,新月标志;佛教建筑:佛塔、寺庙、石窟等。
【答案】22.B
23.C
24.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世界三大宗教
【解析】【点评】(1)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其中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2)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3)在气温曲线图中,若气温最高月在7月或8月,且气温曲线呈凸状,则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而降水柱状图是用柱状图形来表示某地在一定时间内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读图的方式通常从总量,极值和差值几方面来入手进行判断。
22.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该国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说阿拉伯语,属白色人种,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23.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该国家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C正确,ABD错。故答案为:C。
24.读图可知,卡塔尔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ACD错。故答案为:B。
25.【答案】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北京冬奥会之所以大量招募英语志愿者,这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使用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规定的语言共有六种,进博会指定的外语不止有英语。故ACD错误、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联合国的通用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答案】26.D
27.A
【知识点】聚落的比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26.文中“阡陌交通”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据此判断,“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应是乡村而不是城市,故AB错误;文中“屋舍俨然"指房屋排列的整整齐齐,这不能作为判断桃花源的聚落类型是乡村的理由,C错误;文中“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这类的东西,这能够作为判断桃花源的聚落类型是乡村的理由,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7.①甲骨文字落”中,左下方有水偏旁,表示古代聚落形成必须要靠近水源,故①选项正确;②甲骨文字落中,右下方有重点防守的关键路口标记,表示古代聚落形成必须要交通便利,故②选项正确;③甲骨文字聚"中,左上方有作为奖励狩猎能手的动物耳朵标记,表示古代聚落形成必须要靠近猎物即资源丰富的地方,故③选项正确;④"聚和落”甲骨文字解释中,“美田桑竹”可以体现气候湿润,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A。
28.【答案】D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读图可以看出,图中的聚落位于河边,呈条带状分布在河流沿岸;
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形成的条件包括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聚落通常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答案】29.D
30.D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点评】发达国家,又称已开发国家,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具有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其中,尤其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为最发达。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9.由图可知,发达国家多出口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产品,A错误;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B错误;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发达,C错误;发达国家多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D正确。故答案为:D。
30.欧洲联盟(EU)简称欧盟,故A正确;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故B正确;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C正确; 联合国(UN)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组织。USA一般指美国。D错误。依据题意,故答案为:D。
31.【答案】C
【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解析】【分析】对于传统民居,有利于保护的做法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可以开发旅游业,将保护与传承结合;
故答案为:C。
【点评】传统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等信息,因此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要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答案】32.D
33.C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组织
【解析】【点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
32.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D正确。
故答案为:D
33.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故答案为:C
34.【答案】(1)印度洋;欧洲
(2)39°N,110°E;东;北
(3)非;苏伊士运河;B地位于非洲北部,气候炎热干旱
(4)D;白;阿拉伯语;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世界的海陆分布;不同的人种;“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非洲东部的印度洋;C是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欧洲。
(2)由图可以看出,西安的经度向东增大,纬度向北增大,经纬度位置是(39°N,110°E),位于160°E以西的东半球和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3)B是世界第二大洲的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乙是苏伊士运河;B地区人口较稀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撒哈拉沙漠,气候极其干旱,生存环境恶劣。
(4)在C、D两处中,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是D所示的阿拉伯半岛,此半岛上的居民大多是白色人种,语言主要是阿拉伯语,在下图的C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A是佛教的佛塔,B是基督教的教堂。
【点评】“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5.【答案】(1)平原
(2)沿海多,内陆少(或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3)北;中低
(4)欧洲西部;亚洲东部
(5)亚马孙平原;热带沙漠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总体上看,东南多、西北少,全国约64.9%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平原地区。
(2)根据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一般在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 降水较多的沿海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内陆地区人口少;我国也是如此,人口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带,多沿江、沿湖、沿海分布,向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密度逐渐减少。
(3)由图可知,赤道以北人口占总人口约为90%,世界人口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纬20°到60°N之间约占80%,属于中低纬度。
(4)由图可知,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它们都位于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
(5)由图可知,图2中,A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但由于该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过于湿热,人口稀疏;B撒哈拉沙漠虽然临近大西洋,但由于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炎热干旱,人口稀疏。
【点评】(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益不足,众多的人口一方面带来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加快,社会负担重。人口总体特征是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极度不均,其中人口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以西人口稀疏,以东人口稠密。
(2)世界人口分布极度不平衡,人口一般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地区在极端干旱的沙漠,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区,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和地势严峻的高原山地地区。
36.【答案】(1)亚洲东部;欧洲西部
(2)B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D地: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3)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E
(4)中低纬度|沿海|平原
(5)当地终年高温少雨,厚墙、小窗防晒凉快
(6)673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1)世界人口稠密区中,A是亚洲东部,H是欧洲西部。
(2)B和D也是人口稠密区,B是季风气候,农业发展早;D是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3)C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不适合人类居住;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与图中E处人口稀疏的原因相同。
(4)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5)E地属于终年炎热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当地民居墙体厚、窗户小,防风沙和隔热。
(6)人口密度是人口总数除以面积,如2019年临沭县的常住人口约68万人,面积1010平方千米,则人口密度是673人/平方千米。
【点评】(1)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等。这些人口稠密地区都处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平原和盆地地区。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人类的各种有目的的活动同样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交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
(3)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和原始热带雨林区人口稀疏。
(4)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北极圈附近居住的因纽特人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热带多雨地区人们一般都建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比较凉爽干燥。
(5)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或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人口密度计算的范围愈小,就愈能如实地反映人口分布的情况;范围愈大则只能概括地揭示人口分布的大势。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