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09 11:18:1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2023七上·福安期中)读“小顺同学的作品”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  )
A.确定起笔点 B.画出重要经纬线
C.标出七大洲 D.明确绘图顺序
2.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3.从小顺的海陆分布简图中,可以读出(  )
A.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B.欧洲处于高纬度
C.赤道横穿了非洲的北部 D.南极洲所跨经度最大
4.下列选项中,不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脉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2023七上·平舆期中)北极燕鸥!是的,在南极的确能看到北极燕鸥。北极燕鸥是鸟中之王,它在北极繁殖,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是地球上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极燕鸥一年的飞行路线接近____千米(  )
A.6371 B.5.1亿 C.20000 D.40000
6.沿线路②可以到达的大洲依次是(  )
A.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B.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
C.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 D.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2023七上·通州期中)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7.图中所示范围都在
A.西半球 B.东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8.下列四个大洲
A.①大洲位于大陆东部 B.②大洲所跨经度最广
C.③大洲被赤道穿过中部 D.④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
(2023七上·大埔期中)2022年6月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了中国空间站8K超高清短片《窗外是蓝星》震撼发布!并称“星辰大海,征途万里;未来,我们已经启程!”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9.如果有同学想知道地球的大小,航天员可以用哪些数据描述(  )
①地表海洋深度 ②地球平均半径 ③地球表面积 ④陆地平均海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关于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海陆分布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海洋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C.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
(2023七上·福鼎期中)苏伊士运河是世界航运最繁忙的航线之一。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其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如图示意世界海运部分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苏伊士运河两侧的大洲是(  )
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亚洲、欧洲 D.北美洲、南美洲
1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两大洋是(  )
A.印度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北冰洋
13.(2023七上·内乡县期中)认真观察下列四种视角的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比例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
C.图中①是太平洋,②是非洲
D.四幅图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4.(2023七上·永州期中)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乌拉尔山 D.苏伊士运河
(2023七上·永州期中)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地球表面上有浩瀚的海洋和广阔的陆地,其中海洋面积所占的比例是(  )
A.29% B.55% C.71% D.45%
16.世界海陆分布不均: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 。(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023七上·抚松期中)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地方达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18.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东半球的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精准的陆地地图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七上·福安期中)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结合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甲山系和乙大洋分别是(  )
A.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
B.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大西洋
C.科迪勒拉山系、印度洋
D.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北冰洋
21.图中①②板块分别是(  )
A.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 B.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2.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洋
B.富士山因板块张裂导致火山频发
C.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D.汤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2023七上·平舆期中)2022年10月13日第33个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级以上地震点位(2021年6月—2022年5月)
23.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大西洋西岸 D.太平洋沿岸
24.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我防护措施正确的是(  )
A.滑坡发生时,在坡底近观
B.地震发生时,迅速乘电梯逃生
C.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其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台风发生时,躲在广告牌下避风
25.(2023七上·吉安期中)我国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大陆边缘地带 B.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
(2023七上·通州期中)“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亮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沈括·梦溪笔谈》)。据材料完成下题。
26.据材料可知
A.海洋连在一起,海洋分割陆地 B.地球海陆分布保持不变
C.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7.材料所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火山爆发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28.(2021七下·泸县开学考)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  )
①生物资源 ②森林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潮汐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2021七下·泸县开学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海洋环境破坏的是(  )
A.海轮的石油泄漏 B.过渡捕捞
C.海底珊瑚礁的破坏 D.森林破坏
30.(2021八上·陇县期末)有人称海洋为“乌金储存库”的原因是(  )
A.海洋化学资源丰富
B.海洋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中含有丰富的铀矿
D.海洋中鱼、虾藻类等水产品十分丰富
(2023七上·新宾期中)下图是“四个大洲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1.图中所示的四个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2.图中所示的四个大洲中,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二、综合题
33.(2023七上·长顺期末)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示可判断,南极地区以   (陆地或海洋)为主,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大陆。
(2)图中①洲是   洲,④洲是   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填数字①②③④)。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沟通了   洋和   洋。
(4)世界陆地占地球表面的   %,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和   半球(东或西)
34.(2020七上·连江期中)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及周边地区于当地2019年11月26日3时54分左右发生30年来最强烈的6.4级地震,数座建筑物倒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   大板块构成,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地拉那”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3)板块与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往往形成巨大的山脉。世界最高山脉①是   山脉,它是由于   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科学家发现红海海域在不断扩张,其主要原因是   。
(5)我国也是世界上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主要原因是我国位于   火山地震带和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10时54分,造成北京和地拉那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35.(2022七上·天津市期末)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1)大洲的名称①   洲②   洲③   洲
(2)大洋的名称④   洋⑤   洋⑥   洋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A
3.D
4.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1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下图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
1.为了准确绘制出位置,应该首先确定经纬线,再根据经纬网的方位进行绘制;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图中缺少的是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东南部;
故答案为:A。
3.A.南美洲少部分位于北半球,A错误;
B.欧洲属于中纬度,B错误;
C.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C错误;
D.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正确;
故答案为:D。
4.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故答案为:C。
【答案】5.D
6.B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5.北极燕鸥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地球的周长大致是4万千米;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以看出,路线②经过的大洲是南极洲,非洲,南北美洲和欧洲;
故答案为:B。
【答案】7.B
8.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7.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读图可知,图中主要为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从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A错误、B正确。图中跨越南北半球,CD错误。
故答案为:B。
8.A、读图可知,①是欧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A错误;
B、跨经度最广是南极洲,②是亚洲,跨纬度最广,B错误;
C、③是非洲,被赤道穿过中部,有“热带大陆”之称,C正确;
D、④是大洋洲,主要位于南半球,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B
10.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点评】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无论将地球如何划分为任意相等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9.地球的大小可以用以下数据描述:地球平均半径,极半径,赤道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
故答案为:B。
10.A、地球海陆分布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错误;B、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B错误;C、陆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C错误;D、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11.A
12.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11.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A。
1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东亚和欧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A、世界的海陆分布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错误;
B、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B错误;
C、①是太平洋,②是南美洲,C错误。
D、四图幅当中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分布:世界海陆分布 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14.【答案】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和乌拉尔山是亚欧分界线的一部分,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
故答案为:A。
【点评】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15.C
16.B
【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点评】不论将地球分为怎样两个相等的半球,始终是海洋的面积多于地球,地球的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但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15.地球上的海陆比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故答案为:C。
16.总体来说,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但无论怎么划分,始终都是海洋的面积更大;
故答案为:B。
【答案】17.D
18.A
19.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7.马拉亚纳海沟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得太平洋板块冲入亚欧板块之下;
故答案为:D。
18.读图可以看出,探索过海沟的国家均位于北半球,且不濒临印度洋,主要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故答案为:A。
19.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探测,可以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开展资源勘探,发现板块运动的规律,探索自然奥秘;
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D。
【答案】20.A
21.B
2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赌徒刻印看出,甲为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乙为太平洋;
故答案为:A。
21.读图可以看出,①为欧亚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
故答案为:B。
22.A.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山和海沟,A错误;
B.富士山是因为板块碰撞挤压导致的喷发,B错误;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C错误;
D.汤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十分活跃,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23.D
24.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3.读图可以看出,7级以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太平洋的沿岸板块交界处;
故答案为:D。
24.A.滑坡发生时应该尽快向上坡躲去,A错误;
B.地震发生时不可以乘坐电梯,B错误;
C.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向垂直流动方向的上坡跑去,C正确;
D.台风发生时应该远离可能倒塌的危险建筑,D错误;
故答案为:C。
25.【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我国台湾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答案】26.C
27.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点评】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26.读材料“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可知,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沧海可以变桑田,B错误、C正确。从材料中不能提取:海洋连在一起,海洋分割陆地,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信息,AD错误。
故答案为:C。
27.造成上述海陆变迁现象的原因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跟人类活动、 地球的公转运动 、火山爆发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8.【答案】D
【知识点】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覆盖,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可以为人们提供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以及潮汐能等,海洋中不能提供森林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可供食用或药用的生物资源
②海洋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把海水变成可淡水供人类使用,且数量巨大,用之不竭。
29.【答案】D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海轮的石油泄漏,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A不符合题意;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B不符合题意;海底珊瑚礁的破坏将使很多鱼类和海洋生物失去栖身之所,从而给依靠这些生物生存的种群带来灭顶之灾,C不符合题意。森林破坏,属于陆地,不属于海洋环境的破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①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对海洋可再生资源而言,既要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可持续再生产能力;对海洋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不要影响后代人的利益。
③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
30.【答案】B
【知识点】丰富的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乌金”指的是石油,世界海洋石油资源极为丰富,很多濒海国家都在勘探开发,因此有人称海洋为“乌金的存储库”,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可供食用或药用的生物资源
②海洋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把海水变成可淡水供人类使用,且数量巨大,用之不竭。
【答案】31.A
32.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点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依次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1.读图可以看出,甲为亚洲,乙为南美洲,丙为非洲,丁为北美洲;
故答案为:A。
32.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故答案为:D。
33.【答案】(1)陆地;亚欧
(2)亚;南极;④
(3)白令;北冰;太平
(4)29;东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南极大陆,所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2)图中①大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为亚洲,④大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为南极洲,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所处纬度最高,跨越了所有的经线,跨经度最广。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4)世界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点评】(1)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2)不论将地球分为怎样两个相等的半球,始终是海洋的面积多于地球,地球的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但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34.【答案】(1)六;太平洋
(2)稳定;活跃;非洲
(3)喜马拉雅;印度洋
(4)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做张裂运动。
(5)环太平洋
(6)自转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包括陆地和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拉那”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
(3)世界最高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红海因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海洋面积会不断扩大。
(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北京与地拉那两地的时间不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的。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5.【答案】(1)北美;亚;非
(2)太平;印度;大西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 ①为北美洲,②为亚洲,③为非洲,故填:北美、亚、非;
(2)④为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⑤为印度洋,⑥为大西洋,故填:太平,印度,大西;
【点评】地球表面由陆地与海洋组成,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1 / 12023~2024学年度粤人版七上地理《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2023七上·福安期中)读“小顺同学的作品”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将各大洲的位置尽量画准确,应首先(  )
A.确定起笔点 B.画出重要经纬线
C.标出七大洲 D.明确绘图顺序
2.在小顺同学的作品中,没有画出的是(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非洲
3.从小顺的海陆分布简图中,可以读出(  )
A.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B.欧洲处于高纬度
C.赤道横穿了非洲的北部 D.南极洲所跨经度最大
4.下列选项中,不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脉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答案】1.B
2.A
3.D
4.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1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2)下图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
1.为了准确绘制出位置,应该首先确定经纬线,再根据经纬网的方位进行绘制;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图中缺少的是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东南部;
故答案为:A。
3.A.南美洲少部分位于北半球,A错误;
B.欧洲属于中纬度,B错误;
C.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C错误;
D.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正确;
故答案为:D。
4.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故答案为:C。
(2023七上·平舆期中)北极燕鸥!是的,在南极的确能看到北极燕鸥。北极燕鸥是鸟中之王,它在北极繁殖,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是地球上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北极燕鸥一年的飞行路线接近____千米(  )
A.6371 B.5.1亿 C.20000 D.40000
6.沿线路②可以到达的大洲依次是(  )
A.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B.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
C.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 D.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答案】5.D
6.B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点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
5.北极燕鸥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地球的周长大致是4万千米;
故答案为:D。
6.读图可以看出,路线②经过的大洲是南极洲,非洲,南北美洲和欧洲;
故答案为:B。
(2023七上·通州期中)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7.图中所示范围都在
A.西半球 B.东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8.下列四个大洲
A.①大洲位于大陆东部 B.②大洲所跨经度最广
C.③大洲被赤道穿过中部 D.④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
【答案】7.B
8.C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7.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是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读图可知,图中主要为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从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A错误、B正确。图中跨越南北半球,CD错误。
故答案为:B。
8.A、读图可知,①是欧洲,位于亚欧大陆西部,A错误;
B、跨经度最广是南极洲,②是亚洲,跨纬度最广,B错误;
C、③是非洲,被赤道穿过中部,有“热带大陆”之称,C正确;
D、④是大洋洲,主要位于南半球,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3七上·大埔期中)2022年6月4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发布了中国空间站8K超高清短片《窗外是蓝星》震撼发布!并称“星辰大海,征途万里;未来,我们已经启程!”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9.如果有同学想知道地球的大小,航天员可以用哪些数据描述(  )
①地表海洋深度 ②地球平均半径 ③地球表面积 ④陆地平均海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关于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海陆分布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海洋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C.陆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
【答案】9.B
10.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点评】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无论将地球如何划分为任意相等的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9.地球的大小可以用以下数据描述:地球平均半径,极半径,赤道半径,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
故答案为:B。
10.A、地球海陆分布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错误;B、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西半球,B错误;C、陆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C错误;D、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D正确;故答案为:D。
(2023七上·福鼎期中)苏伊士运河是世界航运最繁忙的航线之一。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其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如图示意世界海运部分航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苏伊士运河两侧的大洲是(  )
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亚洲、欧洲 D.北美洲、南美洲
1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两大洋是(  )
A.印度洋、大西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北冰洋
【答案】11.A
12.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点评】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11.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A。
1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东亚和欧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故答案为:A。
13.(2023七上·内乡县期中)认真观察下列四种视角的海陆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比例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小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
C.图中①是太平洋,②是非洲
D.四幅图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分析】A、世界的海陆分布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错误;
B、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西半球的陆地面积,B错误;
C、①是太平洋,②是南美洲,C错误。
D、四图幅当中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分布:世界海陆分布 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14.(2023七上·永州期中)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乌拉尔山 D.苏伊士运河
【答案】A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和乌拉尔山是亚欧分界线的一部分,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分界线;
故答案为:A。
【点评】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2023七上·永州期中)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地球表面上有浩瀚的海洋和广阔的陆地,其中海洋面积所占的比例是(  )
A.29% B.55% C.71% D.45%
16.世界海陆分布不均: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 。(  )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答案】15.C
16.B
【知识点】世界的海陆分布
【解析】【点评】不论将地球分为怎样两个相等的半球,始终是海洋的面积多于地球,地球的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但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15.地球上的海陆比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故答案为:C。
16.总体来说,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但无论怎么划分,始终都是海洋的面积更大;
故答案为:B。
(2023七上·抚松期中)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的地方达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下图为“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18.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  )
①均不临印度洋②均为北半球的国家③均位于亚欧大陆上④均为东半球的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可以(  )
①绘制更精准的陆地地图②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
③开展海洋资源的勘测和开发④揭示深海沟处板块运动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7.D
18.A
19.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7.马拉亚纳海沟是因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得太平洋板块冲入亚欧板块之下;
故答案为:D。
18.读图可以看出,探索过海沟的国家均位于北半球,且不濒临印度洋,主要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符合题意的是①②,故答案为:A。
19.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探测,可以探索大洋底部的海洋生物,开展资源勘探,发现板块运动的规律,探索自然奥秘;
符合题意的是②③④,故答案为:D。
(2023七上·福安期中)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结合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甲山系和乙大洋分别是(  )
A.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
B.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大西洋
C.科迪勒拉山系、印度洋
D.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北冰洋
21.图中①②板块分别是(  )
A.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 B.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22.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洋
B.富士山因板块张裂导致火山频发
C.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D.汤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答案】20.A
21.B
2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0.赌徒刻印看出,甲为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乙为太平洋;
故答案为:A。
21.读图可以看出,①为欧亚板块,②为印度洋板块;
故答案为:B。
22.A.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山和海沟,A错误;
B.富士山是因为板块碰撞挤压导致的喷发,B错误;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C错误;
D.汤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十分活跃,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七上·平舆期中)2022年10月13日第33个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级以上地震点位(2021年6月—2022年5月)
23.2021年6月—2022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大西洋西岸 D.太平洋沿岸
24.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我防护措施正确的是(  )
A.滑坡发生时,在坡底近观
B.地震发生时,迅速乘电梯逃生
C.泥石流发生时,向垂直于其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台风发生时,躲在广告牌下避风
【答案】23.D
24.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3.读图可以看出,7级以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太平洋的沿岸板块交界处;
故答案为:D。
24.A.滑坡发生时应该尽快向上坡躲去,A错误;
B.地震发生时不可以乘坐电梯,B错误;
C.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向垂直流动方向的上坡跑去,C正确;
D.台风发生时应该远离可能倒塌的危险建筑,D错误;
故答案为:C。
25.(2023七上·吉安期中)我国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大陆边缘地带 B.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
【答案】C
【知识点】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我国台湾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在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因此,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2023七上·通州期中)“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亮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沈括·梦溪笔谈》)。据材料完成下题。
26.据材料可知
A.海洋连在一起,海洋分割陆地 B.地球海陆分布保持不变
C.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D.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7.材料所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 B.地球的公转运动
C.火山爆发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答案】26.C
27.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点评】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26.读材料“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可知,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沧海可以变桑田,B错误、C正确。从材料中不能提取:海洋连在一起,海洋分割陆地,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信息,AD错误。
故答案为:C。
27.造成上述海陆变迁现象的原因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跟人类活动、 地球的公转运动 、火山爆发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8.(2021七下·泸县开学考)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  )
①生物资源 ②森林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潮汐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覆盖,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可以为人们提供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以及潮汐能等,海洋中不能提供森林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可供食用或药用的生物资源
②海洋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把海水变成可淡水供人类使用,且数量巨大,用之不竭。
29.(2021七下·泸县开学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海洋环境破坏的是(  )
A.海轮的石油泄漏 B.过渡捕捞
C.海底珊瑚礁的破坏 D.森林破坏
【答案】D
【知识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解析】【分析】海轮的石油泄漏,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广大的油膜,阻止空气中的氧气向海水中溶解,而且石油分解时还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A不符合题意;过度捕捞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B不符合题意;海底珊瑚礁的破坏将使很多鱼类和海洋生物失去栖身之所,从而给依靠这些生物生存的种群带来灭顶之灾,C不符合题意。森林破坏,属于陆地,不属于海洋环境的破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①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发现新资源,利用新技术,形成和发展海洋新产业,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对海洋可再生资源而言,既要尽可能多地对其进行利用,又要保持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能力和维持其可持续再生产能力;对海洋不可再生资源要有计划地适度开发,不要影响后代人的利益。
③开发与保护协调一致。制定海洋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
30.(2021八上·陇县期末)有人称海洋为“乌金储存库”的原因是(  )
A.海洋化学资源丰富
B.海洋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中含有丰富的铀矿
D.海洋中鱼、虾藻类等水产品十分丰富
【答案】B
【知识点】丰富的海洋资源
【解析】【分析】“乌金”指的是石油,世界海洋石油资源极为丰富,很多濒海国家都在勘探开发,因此有人称海洋为“乌金的存储库”,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海洋资源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海洋生物资源:鱼、虾、贝、藻等可供食用或药用的生物资源
②海洋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含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③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等技术,把海水变成可淡水供人类使用,且数量巨大,用之不竭。
(2023七上·新宾期中)下图是“四个大洲轮廓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1.图中所示的四个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2.图中所示的四个大洲中,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答案】31.A
32.D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
【解析】【点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依次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1.读图可以看出,甲为亚洲,乙为南美洲,丙为非洲,丁为北美洲;
故答案为:A。
32.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
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33.(2023七上·长顺期末)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示可判断,南极地区以   (陆地或海洋)为主,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大陆。
(2)图中①洲是   洲,④洲是   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填数字①②③④)。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沟通了   洋和   洋。
(4)世界陆地占地球表面的   %,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和   半球(东或西)
【答案】(1)陆地;亚欧
(2)亚;南极;④
(3)白令;北冰;太平
(4)29;东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世界的海陆分布;大洲分界线
【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南极大陆,所以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2)图中①大洲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为亚洲,④大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为南极洲,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所处纬度最高,跨越了所有的经线,跨经度最广。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4)世界陆地占地球表面的29%,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和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点评】(1)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接欧洲,西南邻非洲,东北隔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
(2)不论将地球分为怎样两个相等的半球,始终是海洋的面积多于地球,地球的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但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34.(2020七上·连江期中)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及周边地区于当地2019年11月26日3时54分左右发生30年来最强烈的6.4级地震,数座建筑物倒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   大板块构成,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地拉那”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3)板块与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往往形成巨大的山脉。世界最高山脉①是   山脉,它是由于   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科学家发现红海海域在不断扩张,其主要原因是   。
(5)我国也是世界上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主要原因是我国位于   火山地震带和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10时54分,造成北京和地拉那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答案】(1)六;太平洋
(2)稳定;活跃;非洲
(3)喜马拉雅;印度洋
(4)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做张裂运动。
(5)环太平洋
(6)自转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包括陆地和海洋。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拉那”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
(3)世界最高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红海因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海洋面积会不断扩大。
(5)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北京与地拉那两地的时间不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的。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5.(2022七上·天津市期末)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1)大洲的名称①   洲②   洲③   洲
(2)大洋的名称④   洋⑤   洋⑥   洋
【答案】(1)北美;亚;非
(2)太平;印度;大西
【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 ①为北美洲,②为亚洲,③为非洲,故填:北美、亚、非;
(2)④为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⑤为印度洋,⑥为大西洋,故填:太平,印度,大西;
【点评】地球表面由陆地与海洋组成,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