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第二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司马光》第二课时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1 14:2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课时二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5.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教材分析
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人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课文非常简短,用了很多贴切的动词。比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人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来的状态。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本文虽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比如,“戏”是“游戏”的意思,“登”是“爬”的意思,“击”是“击打”的意思。这些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共通之处,消除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5.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课前检测
1字词检测
2背诵课文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
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
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
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
众:zhòng(众人、众多、众志成城)
弃:qì(丢弃、抛弃、弃旧迎新)
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
背诵本课,需要首先理解文言文的文意,然后反复跟读,在熟读的基础上不看教材,试着背诵,注意背诵时也要和跟读时一样,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说一说: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互动课堂
众皆弃去
面对落水小孩
光持石击瓮破之
众小孩
司马光
吓跑
救人
对比
司马光沉着冷静
瓮口小肚子大,小朋友掉进去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危险。
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
结合生活,想想其他小朋友吓跑后会做些什么,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
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吓哭了
回家叫父母帮忙
跑去求救路人
司马光是一个 、 的孩子。
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课外拓展:
形容人物机智聪明的成语:
随机应变 活学活用 智勇双全 有勇有谋
奋勇争先 机智过人 冰雪聪明 别具慧眼
聪明睿智 出类拔萃
司马光(节选)
拓展延伸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退③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④。自是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闻:听,听到。
③退:回去。
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那以后。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家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和寒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