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青岛版5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上青岛版5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5-05 13:5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
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一、说教材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三、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除法的知识,但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已经听说过“平均分”,甚至对平均分还有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掌握“平均分”。【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事物平均分 。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
【教学难点】:具体操作平均分 。
四、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预设如下教法和学法:
【教法】
1、情境教学法:以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直观演示法:化抽象为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3、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
【学法】
1.动手操作法: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建模过程。
2.观察比较法:通过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动手实践机会,在各种形式与 内容的分一分活动中体验平均分的特点和方法。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面向全体,开放性练习的设计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五、说教法与学法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苹果
【学具准备】 :每小组准备15根小棒,每个同学10个糖果。
七、教学程序·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综合实践,学以致用。老师分苹果。第一组第五组第四组第三组第二组你分得比我的多,凭什么啊?哈哈,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分?通过观察,想想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每个盘子同样多。教学程序·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综合实践,学以致用。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直观感知抽象出概念这些盘子上面的饼干有上面特点?每盘子的饼干同样多。看看,这些盘子上的橘子又有上面特点呢?每盘子的橘子同样多。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直观感知抽象出概念部分小组分法(一支)部分小组分法(两支)部分小组分法(三支)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教学程序·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引导探究,操作平均分。综合实践,学以致用。综合实践,学以致用1、加深认识2、体验平均分做一做
把10个糖果平均分成5分,每份有( )个糖果?
把10个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个糖果?

把15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 )根小棒?
加深认识同学们:判断一下,哪组是平均分?√xx( )( )( )( )√√xx 体验平均分这些辣椒一共有( )个;
16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个8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个4把它们平均分成8份,每份有()个一样东西它可能有多种平均分的方法2生活中的平均分 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平均分这种方法,想想:在你们的生活中,用过这种分法吗?
总结: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呢?板书设计。看一看感知平均分做一做抽象出概念实践体验 除法的初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