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七单元习作《____即景》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____即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即景”的意思是眼前的、当下的景物,这就要求所写的景物是较短时间内所见,并且具有一定变化。
教材第一部分明确了习作内容。首先列举了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打开习作思路。其次提出了习作任务,在四年级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观察景物变化,写下观察所得”的要求。教材从身边的景物入手,以雨中、日落、田野和窗外为例,既提示学生如何根据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习作思路。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习作要求:一要按顺序写景物;二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并以“窗外即景”“日落即景”为例,对习作要求进一步讲解,引导学生重温描写景物的基本顺序,迁移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动态描写,落实本次习作的要求,突破习作重点和难点。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修改的要求和建议。习作完成后,要通过“读一读”的方式,检查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习作目标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景物的变化。
3.激发关注大自然、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习作重难点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运用动态描写的方法,写出景物的变化。
3.激发关注大自然、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1.回顾单元课文。
四时景物皆有趣。这个单元,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诗人王维观察到的山居秋景;“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这是现代作家巴金观察到的奇妙自然景观;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清晨,这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观察到的自然景观;月亮的足迹,爬上了竹窗帘儿,洒在了院子里,来到了小河边,这是当代作家贾平凹观察到的奇妙景致。
2.播放一组微视频
只要留心观察,大自然到处都有奇妙的现象和景观。同学们请看——
播放一组微视频。
3.揭示习作任务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兴趣,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去发现大自然更多奇妙的现象或景观呢?这次习作,我们要写一写自己留心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
揭示课题:____即景
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什么叫“即景”呢?
即:当时,当下。即景,就是眼前所看到的景物,时间不能很长。
2.课文《四季之美》,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是不是“即景”?
时间跨度很长,不是即景。
那么,这篇课文中,有没有写“即景”呢?
春天最美是黎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是即景;夏天最美是夜晚,写萤火虫雨中飞舞和飞行,是即景;秋天最美是黄昏,写归鸦回巢也是即景。
3.这次习作,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写哪些即景,有什么习作要求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画一画关键的信息。
交流,反馈:
内容:要求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要求:
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4.刚才我们观看的几个微视频,哪些属于自然现象?哪些属于自然景观?
自然现象:日出、下雨。
自然景观:林中鸟鸣,北山之秋。
5.那么,你打算观察什么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呢?指名说一说。
三、指导观察,布置观察任务
下发习作准备单,指导观察方法,明确观察要求:
1.选择一个观察时间(如早晨、傍晚、夜晚等)
2.确定一个观察地点(如家中阳台、小区公园、江边堤坝、公园一角、校园一角……)
3.确定观察对象(观察自然景观还是自然现象)
4.注意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方位顺序)
(1)时间顺序:以课文《海上日出》《鸟的天堂》为例,找一找表示时间变化的关键词句。
(2)空间顺序:以课文《月迹》为例,找一找表示方位变化的关键词句。
5.留意景物变化(用恰当的词句记录下来,可以展开想象和联想)
6.以《月迹》为例交流讨论:如果作者也使用这份记录单,他可能会怎么记录?重点讨论他可能会记录哪些表示景物变化的关键词。
第二课时
一、交流反馈观察记录单
二、借助观察记录单自主写作
第三课时
一、同桌互读习作,对照习作要求互相初评
二、例文引领,指导修改习作
1.本次习作,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按一定的顺序写;二是运用动态描写,写出景物变化。这两个要求,你觉得哪个比较难达到?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肯定是写出景物变化比较难。
2.怎么写出景物的变化呢?
(1)出示修改前的例文:
下雨即景
天气说变就变,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就打雷了。
厚厚的乌云,把天空遮住了,天气十分闷热。忽然,亮起一道闪电,雷声轰隆隆地响着,狂风呼呼地刮着。豆大的雨点打了下来。雨中的行人都急匆匆地避雨,车辆都打起了双闪。
渐渐地,雷声小了,雨也小了。
推开窗户,新鲜的空气迎面扑来。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天空就像被洗过一样。树上的蝉又叫了,树枝绿得发亮。
雨后的景色真美啊!
评一评这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预设:
优点是能够按照时间顺序,从雨前写到雨中,再写到雨后。
不足是虽然写出了一定的景物变化,但是动态描写还不够具体,缺少动态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呢?
比如:乌云是怎么把天空遮住的,遮住天空后大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狂风呼呼地刮着,风中的树木又是什么样子的?豆大的雨点打下来,雨中步行的、骑车的人是怎样匆匆赶路、避雨的?车辆又是怎么行驶的?雨一直都是豆大的吗,发生了什么变化?雨后的彩虹是怎么挂在天上的?被洗过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蝉是怎样叫的,仿佛在叫什么?雨后的树木是怎样的?
(2)呈现修改之后的习作,说说哪些语句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
下雨即景
天气说变就变,上午还是阳光明媚,下午就打雷了。
傍晚,空中聚集了一层厚厚的乌云,把天空遮住了,天气十分闷热。忽然,一道电光像一条金龙出现在空中。过了一会儿,电光频频地闪着,雷电轰隆隆地响着,狂风呼呼地刮着。豆儿般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了下来,紧接着便下起了倾盆大雨。带了雨伞的人,慌忙地把伞打开,没带雨伞的人,急忙跑到屋檐下躲雨,还有的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在雨中穿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都飞快地向家里开去。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也小了。
推开窗户,新鲜的空气带着泥土的清香迎面而来。天上出现了七色的彩虹,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拱桥横跨在空中。天空就像被洗过一样,白云飘在上面,鸟儿飞在空中。树上的蝉又开始叫了,树木经过了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
雨后的景色真美啊!
(3)出示《海上日出》,学习作者从多个方面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欣赏优秀习作《日落即景》,说说哪些语句写出了景物动态变化。
(可以换成本班同学的优秀习作)
三、修改自己的习作,小组交流分享
1.指导学生对照本次习作要求和修改例文的思路,再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看看是否写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写得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可以适当地展开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3.学生修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