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复习 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章末复习 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1 11: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章末复习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回顾本单元的文本及教材,熟悉本单元的知识及逻辑结构;
2.能根据离子反应的实际和条件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及判断离子共存问题;
3.熟练运用氧化还原规律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以及比较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有:
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2.分类的意义:
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3.分散系
(1)概念:
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分类依据:
(3)胶体的检验: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小于1nm的是溶液;小于100nm的是乳浊液或悬浊液;1~100nm的是胶体。
丁达尔效应。
1.概念:
知识点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电离:
1.概念: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反之为非电解质。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融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知识点三:离子反应
2.发生条件:
a.生成难溶物质;b.生成难电离的物质;c.生成气体。
1.书写步骤:
知识点四:离子方程式
2.意义: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可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1.实质:
知识点五: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叫作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作氧化还原反应)
还原剂
氧化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还原性
氧化性
氧化性
还原性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式
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考点一】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例1】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四种物质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OH-+H+===H2O
B.2OH-+Cu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D
【例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碳酸钙: Ca2+++2H+===Ca2++H2O+CO2↑
B.用稀盐酸除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Mg(OH)2+2H+===Mg2++2H2O
C.用碳酸氢钠作为抗酸药中和胃酸: 2H++==H2O+CO2↑
D.用H2SO4中和碱性(氢氧化钡)废水: H++OH-===H2O
B
【方法归纳】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看化学式拆写是否正确。
3.看离子方程式两边原子、电荷是否相等。
4.看是否漏掉部分离子反应。
练一练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除铁锈:Fe2O3+6H+=Fe3++3H2O
B.稀盐酸与银反应:2H++2Cl-+2Ag=2AgCl↓+H2↑
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OH-+H++=BaSO4 ↓+H2O
C
【考点二】离子共存
【例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H+、Ba2+、Cl-、
B. Mg2+、Na+、OH-、K+、
C. Ag+、Fe3+、Cl-、H+、Ca2+
D. K+、 、H+、Na+、
A
【例2】某无色透明溶液里加入铝粉可放出氢气,试分析下列离子:H+、Ba2+、Fe3+、OH-、、Cl-、中可能有哪些离子存在于该溶液中:
第一种情况:若溶液呈碱性,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情况:若溶液呈酸性,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2+、Cl-、OH-
H+、Cl-、Ba2+
【方法归纳】1.看离子间能否生成难溶物、微溶物。
2.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气体。
3.看离子间能否反应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等)。
4.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5.注意题目中附加的限定性条件
(1)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等。
(2)在强酸性溶液中,与H+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3)在强碱性溶液中,与OH-起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某无色透明溶液在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B
NH4+
练一练
2.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钙、碳酸钾。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 (填化学式)。
(2)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CO3 CaCl2
Ba2++CO32- =BaCO3↓
Ca2++CO32- =CaCO3↓
CaCO3+2H+=Ca2++CO2↑+H2O
【考点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例1】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12+8H2O
(2)2KI+Cl2= 2KCl+I2
(3)Na2S+I2= 2NaI+S
判断有关物质氧化性从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 )
A.Cl2>I2>KMnO4>S B.KMnO4>Cl2>I2>S
C.Cl2>I2>KMnO4>S D.KMnO4>Cl2>S>I2
B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
B. ,此反应中氧化性:
C. 中的硫元素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 的氧化性一定很强
D.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则溶液中可发生:
D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②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③在K、Fe2+、S2-、Na+中只有1种粒子不具有还原性
④由X变为X2+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⑤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
⑥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A.②⑤⑥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B
【方法归纳】(一)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二)根据元素活动性顺序比较
(1)金属活动顺序: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Hg>Ag>Pt>Au
从左到右,金属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2)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 :  F、Cl、Br、I、S
从左到右,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三)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反应越容易,该氧化剂氧化性就强。
(四)根据元素化合价价态高低判断
一般来说,变价元素位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氧化性最强,随着化合价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练一练
1.根据下列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 4HCl(浓) =====MnCl+Cl2↑+2H2O
2KMnO4 +16HCl(浓) =====2KCl+2MnCl2+5Cl2 +8H2O
4HCl+O2========= 2Cl2+ 2H2O
判断MnO2、KMnO4 、O2氧化性强弱
CuCl2
450℃
KMnO4 >MnO2>O2
2.常温下,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①2A2++B2=2A3++2B﹣; ②2B﹣+Z2=B2+2Z﹣;③16H++10Z﹣+ 2X2++5Z2+8H2O,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2、B2、A3+
B.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
C.Z2+2A2+=2A3++2Z﹣反应可以进行
D.Z元素在②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D
3.已知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W2> Z2>X2>Y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2与X- 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还原性:Y- >Z- >W-
C.2NaW + Y2= 2NaY + W2可以发生
D.W2通入NaX和NaY的混合溶液中:W2先氧化Y-
C
【列】配平下列方程式
1.__ MnO4-+ __H++__ Cl-==__ Mn2++__ Cl2↑+_ H2O
2._ Cl2+__ Ca(OH)2==__ CaCl2+__ Ca(ClO)2+__ H2O
3. P4+ KOH+ H2O== K3PO4+ PH3↑
4.__ ClO-+__ Fe(OH)3+__ ==__ Cl-+__ FeO42-+ H2O
5.__ MnO4-+__ H2O2+__ ==__ Mn2++__ O2↑+__ H2O
6. Cu2S+ HNO3== Cu(NO3)2+ NO↑+ H2SO4+ H2O
【考点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
16
10
2
5
8
2
2
1
1
2
2
9
3
3
5
3
2
4OH-
3
2
5
2
5
6H+
2
5
8
3
22
6
10
3
8
【技巧点拨】(1)正向配平法:若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全部被还原,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全部被氧化,可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
(2)逆向配平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等,应先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用观察法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
(3)缺项配平法:先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含有变价元素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然后用元素守恒确定未知物,再根据离子守恒和电荷守恒进行配平。
条件 补项原则
酸性条件 缺H(氢)或多O(氧)补H+,少O(氧)补H2O
碱性条件 缺H(氢)或多O(氧)补H2O,少O(氧)补OH-
练一练
1.有下列6种物质:Na2SO4、Na2SO3、K2SO4、I2、H2SO4、KIO3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这6种物质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上,组成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 →I2+ + +H2O
(2)反应物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答案】(1)2KIO3+5Na2SO3+H2SO4=I2+5Na2SO4+K2SO4+H2O
(2)Na2SO3 I
【考点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例】酸盐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该金属的氧化物。已知生成的NO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则在分解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
A.无法确定 B.升高
C.不变 D.降低
【方法归纳】氧化剂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还原剂变价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C
练一练
2020年8月初,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大规模爆炸,该爆炸是由于储存在仓库的2750吨硝酸铵引起的。已知爆炸时硝酸铵按下式分解:4NH4NO3===3N2↑+2NO2↑+8H2O↑,则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1 B.1∶2 C.1∶3 D.3∶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