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沉淀溶解平衡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在常温下,0.10mol L﹣1Na2CO3溶液25mL 用0.10mol L﹣1盐酸滴定.当滴定到消耗20mLHCl时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有:5c(Cl﹣)=4c(HCO3﹣)+4c(CO32﹣)+4c(H2CO3)
B.常温下,pH=12的氨水与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H4+)>c(Cl﹣)>c(OH﹣)>c(H+)
C.25℃时,0.1 mol L﹣1pH=4.5的NaHSO3溶液中:c(HSO3﹣)>c(H2SO3)>c(SO32﹣)
D.常温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c(CH3COO﹣)﹣c(CH3COOH)=2[c(H+)﹣c(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w不变
B.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晶体, 减小
C.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c(Ba2+)减小,BaCO3的Ksp减小
D.一定条件下,将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3.室温下,用0.100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20.00mL浓度相等的NaCl、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lgc(Ag+)与V(AgNO3)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中有黄色沉淀生成
B.原溶液中NaCl、NaBr和NaI的浓度为0.0500mol·L 1
C.当Br 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Cl 沉淀,故第二个突跃不明显
D.b点溶液中:
4.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行为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 pH为5的盐酸溶液稀释 1000倍后,pH 等于8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盐酸至恰好呈无色,则此时溶液的 pH=7
C.浓度均为0.1 mol/L的氨水和氯化铵溶液,水电离出的 c(H+)前者大于后者
D.等浓度的 CH3COOH与 KOH任意比混合:c(K+)+c(H+)=c(OH﹣)+c(CH3COO﹣)
5.下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表示错误的是( )
A.溶液中:
B.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的溶液中: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6.常温下,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10 mL 0.1 mol·L-1H2A溶液,溶液的pH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A是强酸
B.B点:c(H2A)>c(A2- )
C.C点:c(Na+)D.水电离出来的c(OH- ):D点>C点>B点
7.已知常温下Ksp(AgCl)=1.6×10-10,Ksp(AgI)=1.6×10-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AgCl在纯水中的Ksp比在AgNO3溶液中的Ksp大
B.向AgI与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几滴浓NaCl溶液, 不变
C.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通入HCl,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
D.向AgCl与AgI等体积混合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硝酸银溶液,产生的AgCl沉淀少于AgI
8.氰化氢(HCN可应用于电镀业(镀铜、镀金、镀银) 、采矿业等。常温下,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混合溶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
B.该混合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中水的电离程度
C.该混合溶液中存在:
D.该混合溶液中存在:
9.常温下,向 溶液中滴加 的 溶液时, ( 、 或 )随V( 溶液)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常温下, 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
B.当V( 溶液) 时,
C.V( 溶液) 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常温下,当 时,有
10.已知HX的酸性比HY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 L﹣1的NaX和NaY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c(OH﹣)>c(HX)>c(HY)>c(H+)
B.c(OH﹣)>c(X﹣)>c(Y﹣)>c(H+)
C.c(OH﹣)>c(Y﹣)>c(X﹣)>c(H+)
D.c(OH﹣)>c(HY)>c(HX)>c(H+)
11.25℃时,用浓度为 的 溶液滴定 的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点溶液中存在:
B.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C.M点溶液中存在:
D. 为一元弱酸
12.常温下,向1L含有0.2mol.L-l HA与0.1 mol.LlNaA的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测得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和温度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溶液由b向a变化过程中, 逐渐增大
C.c点溶液中c(HA)=c(A-),则Ka(HA)的数量级为10-4
D.d点对应的溶液中:c(A-)>c(Na+)>c(H+)>c(OH-)
13.常温下,向某浓度的 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若pC表示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所得溶液中 、 、 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 时,溶液中c( )<c( )=c(H2C2O4)
B.pH由3增大到5.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常温下,
D.常下随着pH的增大, 的值先增大后减小
14.已知:pAg=-lg c(Ag+),K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也为0.1 mol·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6)
C.图中x点可认为溶液中Ag+被沉淀完全
D.把0.1 mol·L-1的NaCl换成0.1 mol·L-1NaI,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15.在t℃时,Ag2CrO4(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时,Ag2CrO4的Ksp为1×10-11
B.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
C.t℃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
D.t℃时,Ag2CrO4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Ag+离子浓度不再变化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一定是熵增的反应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与0.05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酸性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Cl-)>c(H+)
C.等浓度的①(NH4)2SO4②NH4HSO4③NH4Cl三种溶液中c(NH )大小:①>③>②
D.25℃时pH=3的盐酸、pH=3的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11mol·L-1
二、综合题
17.钠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五种钠盐溶液的pH如表;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9.7 11.6 10.3 11.1
上述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结合氢离子能力最强的是;根据表中数据,浓度均为0.01mol/L的下列四种酸的溶液分别稀释100倍,pH变化最大的是 (填序号).
A.HCN B.HClO C.CH3COOH D.H2CO3
(2)有①100mL0.1mol/L碳酸氢钠 ②100mL0.1mol/L碳酸钠两种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 (填“>”“=”“<”下同);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3)碳酸氢钠是一种 (填“强”或“弱”)电解质;常温下,0.1mol/L碳酸氢钠溶液的pH大于8,试用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因,该溶液中Na+、HCO3﹣、H2CO3、CO32﹣、OH﹣五种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来进行洗气和提纯.
①当15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标况下2.24L二氧化碳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几种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下表:
离子 Fe2+ Cu2+ Mg2+
pH 7.6 5.2 10.4
当向含相同浓度Cu2+、Mg2+、Fe2+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 (填离子符号)先沉淀,Ksp[Fe(OH)3]Ksp[Mg(OH)2] (填“>”“=”或“<”),要使0.2mol/L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沉淀较为完全(使铜离子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pH为 .( Ksp[Cu(OH)2]=2×10﹣20 )
18.硫化氢(H2S)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1)H2S和CO混合加热可制得羰基硫(COS),羰基疏可作粮食熏蒸剂,能防止其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反应方程式为CO(g)+H2S(g)=COS(g)+H2(g)。
①羰基硫的电子式为 。
②下列能说明碳与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填字母代号)。
a.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的pH:Na2CO3>Na2SO4
b.酸性:H2SO3>H2CO3
c.S与H2的化合比C与H2的化合更容易
(2)H2S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MnO4反应生成S、MnSO4、K2SO4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mol·L-1 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 mol·L-1。
②某溶液含0.020 mol·L-1Mn2+、0.10 mol·L-1H2S,当溶液pH= 时,Mn2+开始沉淀。[已知:Ksp(MnS)=2.8×10-13]。
(4)H2S的废气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将烧碱吸收H2S后的溶液加入到如图所示的电解池的阳极区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阳极区发生如下反应:S2--2e-=S↓ (n-1)S+S2- Sn2-写出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5)一定温度下将NH4HS固体放入定容真空密闭容器中,可部分分解为硫化氢和氨气:NH4HS(s) H2S(g)+NH3(g)。
①可以判断上述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代号)
A.v(H2S)=v(NH3)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当上述反应达平衡时:p(NH3)×p(H2S)=a(Pa2),则平衡时容器中的总压为 Pa(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p(NH3)、p(H2S)分别代表NH3、H2S的压强,Pa为压强的单位]
19.在常温下,下列五种溶液:
①0.1mol/L NH4Cl ②0.1mol/L CH3COONH4③0.1mol/L NH4HSO4④0.1mol/L NH3 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 ⑤0.1mol/L NH3 H2O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 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五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 ;c(NH4+)最小的是 (填序号)
(3)比较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② ③(填“>”、“<”或“=”)
(4)若④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 .
20.铼(Re)是熔点和沸点较高的金属单质之一,用于制造高效能喷射引擎和火箭引擎。钼酸锂(Li2MoO4)的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用于电极材料、金属陶瓷的制作。从辉钼矿氧化焙烧后的烟道灰(主要成分有SiO2、Re2O7、MoO3、CuO、Fe3O4)中提取铼粉和制钼酸锂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Ⅰ.Re2O7是酸性氧化物,过铼酸(HReO4)是易溶于水的一元强酸,但不具有强氧化性。
Ⅱ.过铼酸铵(NH4ReO4)是白色片状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时,Re2O7和MoO3分别与NaOH发生以下反应 (填写化学方程式)、MoO3+2NaOH=NaMoO4+H2O,则“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还原”时,Zn被氧化成ZnO2 2-,铼的化合物被还原生成难溶的2ReO2·2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沉铼”时,加入热NH4Cl溶液至产生白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得到纯净NH4ReO4晶体,“操作I”包括 、 、洗涤、干燥。
(4)“热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酸化沉钼”过程溶液pH和反应时间对钼酸的析出有很大影响,根据图2中数据判断最佳的“酸化沉钼”条件:反应时间为 min、pH为 。
(6)电氧化法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钼精矿冶金工艺,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电解时,若维持电流强度为0.5A(相当于每秒通过5×10-6mol电子),电解90min,理论上消耗MoS2的质量为 g。
2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物质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明矾是常用的一种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和相应的文字叙述解释其净水的原理: 。
(2)化合物Mg5Al3(OH)19(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2Mg5Al3(OH)19(H2O)4 27H2O+10MgO+3Al2O3
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 、 。
(3)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4)铵盐是重要的化肥,NH4C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
(5)NaHCO3可以中和胃酸又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室温下pH=8的NaH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常温下,Na2CO3、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则Na2CO3和HCl以1:1反应且Na2CO3有剩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NaCl、NaHCO3,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4:4,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5c(Cl﹣)=4c(HCO3﹣)+4c(CO32﹣)+4c(H2CO3),故A正确;
B.常温下,pH=12的氨水浓度大于0.01mol/L,pH=2的盐酸浓度为0.01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氨水有剩余,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碱性,但电离和水解程度都较小,结合电荷守恒得c(NH4+)>c(Cl﹣)>c(OH﹣)>c(H+),故B正确;
C.25℃时,0.1 mol L﹣1的NaHSO3溶液pH=4.5,溶液呈酸性,说明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存在c(HSO3﹣)>c(SO32﹣)>c(H2SO3),故C错误;
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H+)+c(Na+),
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c(CH3COO﹣)﹣c(CH3COOH),所以得c(CH3COO﹣)﹣c(CH3COOH)=2[c(H+)﹣c(OH﹣)],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常温下,Na2CO3、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则Na2CO3和HCl以1:1反应且Na2CO3有剩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NaCl、NaHCO3,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4:4,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判断;
B.常温下,pH=12的氨水浓度大于0.01mol/L,pH=2的盐酸浓度为0.01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氨水有剩余,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导致溶液呈碱性,但电离和水解程度都较小,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C.25℃时,0.1 mol L﹣1的NaHSO3溶液pH=4.5,溶液呈酸性,说明HSO3﹣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D.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答】A. NaHSO4=Na++H++SO42-,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温度不变,Kw不变,故A符合题意;
B. 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晶体,c(CH3COO-)增大,醋酸的电离平衡受到抑制,溶液的酸性减弱,c(H+)减小, = = ,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因此 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 温度不变,BaCO3的Ksp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 一定条件下,将一定浓度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减弱,c(H+)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B加入醋酸根离子,抑制醋酸的电离,则氢离子浓度减少,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因此c ( C H 3 C O O ) /c ( C H 3 C O O H )增大
C中温度不变,Ksp不变
D忽略了水电离出的氢离子。
3.【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溶度积的相关信息,三种难溶物中,AgI最难溶,滴定时先生成AgI淡黄色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
B.如图滴定曲线,完全反应时消耗0.100的标准AgNO3溶液30mL,NaCl、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三种物质浓度相等,为,故B不符合题意;
C.当Br 沉淀完全时,,;此时若氯离子开始沉淀,此时氯离子浓度为<,所以当Br 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Cl 沉淀,故第二个突跃不明显,故C不符合题意;
D.由NaCl、NaBr和NaI的浓度均为可知, ,刚好滴定到终点时,溶质为,,b点时硝酸银过量,所以b点时,因为,所以溶液中,因为硝酸银过量,抑制AgI、AgBr、AgCl溶解,所以,综上所述,,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度积的相关信息判断;
B.依据滴定曲线判断;
C.依据Ksp计算分析;
D.依据,且硝酸银过量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常温下pH为5的盐酸溶液稀释1000倍后,pH接近7,但小于7,溶液不可能呈碱性,故A错误;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盐酸至恰好呈无色,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此时溶液的pH不一定为7,故B错误;
C.氨水中存在:NH3 H2O NH4++OH﹣,抑制水的电离,氯化铵溶液存在:NH4++H2O NH3 H2O+H+,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 c(H+)前者小于后者,故C错误;
D.任何溶液都遵循电荷守恒,则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与KOH溶液任意比混合:c(K+)+c(H+)=c(OH﹣)+c(CH3COO﹣),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酸溶液无论稀释多少倍,都不可能呈碱性;
B.酚酞的不是范围为8﹣10,滴有酚酞的溶液呈无色,溶液可能为酸性;
C.弱碱抑制水的电离,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D.任何溶液都遵循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5.【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溶液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带的电荷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则有:,故A不符合题意;
B.pH=3的CH3COOH溶液中c(H+)与pH=11的NaOH溶液中c(OH-)相等,而醋酸为弱酸,则反应后醋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即c(H+)>c(OH-),故B符合题意;
C.盐的水解程度较弱,0.1mol/L的NH4Cl溶液中,则,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前n(CH3COOH)=n(CH3COONa),根据物料守恒,则有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2c(Na+)=c(CH3OOH)+c(CH3COO-),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C.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但水解是微弱的;
D.根据物料守恒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0.1mol/L的H2A溶液的pH大于1,说明H2A为弱酸,故A不符合题意;
B.B点时加入了10mLNaOH溶液,反应后溶质为NaHA,此时溶液的pH小于7,说明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c(A2-)>c(H2A),故B不符合题意;
C.C点溶液的pH=7,为中性溶液,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A-)+2c( A2-)+c(OH-)可知:c(Na+)=c(HA-)+2c( A2-),故C不符合题意;
D.B点反应后溶质为NaHA,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而D点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2A,A2-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水电离的c(OH-):D点>C点>B点,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图像的起点分析;
B.依据HA-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大小分析;
C.根据电荷守恒分析;
D.依据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有弱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7.【答案】B
【解析】【解答】A.Ksp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二者Ksp相等,故A项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c(Ag+)只有一个值, = 不变,故B项符合题意;
C.在AgCl的饱和溶液中通入HCl,有AgCl析出,溶液中c(Cl-)较多,c(Ag+)、c(Cl-)不再相等,故C项不符合题意;
D.在AgCl和AgI两饱和溶液中,前者c(Ag+)大于后者c(Ag+),c(Cl-)>c(I-),当将AgCl、AgI两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时,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更多的AgI沉淀,与此同时,溶液中n(Cl-)比原来AgCl饱和溶液中大,当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时,AgI沉淀有所增多,但AgCl沉淀增加更多,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溶度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
B.根据阴离子浓度相等,由溶度积常数变形得到氯离子和碘离子浓度值比喻溶度积的关系,然后进行解答;
C.通入HCl后氯离子浓度大于银离子浓度;
D.氯化银的溶度积大于碘化银,氯离子浓度大于碘离子浓度,最终生成氯化银较多。
8.【答案】D
【解析】【解答】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的,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
B.混合溶液显碱性,的水解大于HCN的电离,促进了水的电离,B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根据物料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混合溶液显碱性,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C项不符合题意;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根据物料守恒可知该混合溶液中存在:,则溶液中质子守恒应为:,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计算;
B.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C.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当 时, ,则 ,A项不符合题意;
B.当 时,根据电荷守恒得 ,根据物料守恒得 ,综上可得 ,B项符合题意;
C.当V( 溶液) 时,溶液中溶质为 , 是强碱弱酸盐,在水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当V( 溶液) 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项不符合题意;
D.当 时, ,根据电荷守恒得 , ,此时 , ,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亚硫酸的第一步电离即可写出电离方程式找出亚硫酸和亚硫酸氢根离子浓度相等的点即可计算出常数
B.当氢氧化钠的体积为10mL时,结合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即可判断
C.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40mL时,恰好反应完全,此时的水的电离时最大的
D.根据pH=7.6时,找出此时的坐标以及结合电荷守恒进行判断即可
10.【答案】A
【解析】【解答】由于HX的酸性比HY弱,则NaX的水解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且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存在X-+H2O HX+OH-、Y-+H2O HY+OH-,则c(OH-)>c(HX)>c(HY)>c(H+)。
故答案为:A。
【分析】酸性越弱,酸根离子越水解,其次根据水解方程式判断微粒的浓度大小。
11.【答案】A
【解析】【解答】A.N点恰好中和,为NaA溶液,pH=9,水解显碱性,根据质子守恒N点溶液中存在: ,故A符合题意;
B.N点恰好中和,为NaA溶液,溶液呈碱性,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故B不符合题意;
C.M点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A的混合液,溶液呈碱性,则c(OH-)>c(H+),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A-),故C不符合题意;
D.N点恰好中和,为NaA溶液,pH=9,水解显碱性,因此HA为一元弱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子守恒分析;
B.依据溶液的酸碱性选择指示剂;
C.依据电荷守恒判断;
D.依据有弱才水解判断。
12.【答案】A
【解析】【解答】A.酸溶液、碱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含有弱电解质离子的盐溶液发生水解水的电离被促进, b点溶液为1L含有0.2mol.L-1 HA与0.1 mol.LNaA的混合溶液呈酸性,HA电离大于NaA水解,水的电离程度被抑制,曲线向左为通入HCl,酸性增强水的电离更加被抑制,向右为加氢氧化钠固体,消耗HA生成NaA,酸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有所增大,则abcd4个点中,d水的电离程度最大,A符合题意;
B. ,溶液由b向a变化过程中,加入HCl,发生反应NaA+HCl=NaCl+HA,c(A )减小,因此 增大, B不符合题意;
C.c点的纵坐标为3.9,溶液中c(HA)=c(A ), ,则Ka(HA)的数量级为10-4,C不符合题意;
D.d点加入氢氧化钠为0.1mol,此时溶质为HA和NaA,NaA的物质的量为0.2mol,HA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电荷守恒, ,d点pH=7, ,即有 ,所以d点对应的溶液中:c(A-)>c(Na+)>c(H+)>c(OH-),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观察图像可知曲线向左为通入HCl,向右为加氢氧化钠固体。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II为pC(H2C2O4),曲线I为pC( )、曲线Ⅲ为pC( ),当pH=3时,pC(H2C2O4)=pC( )>pC( ),pC越小则该微粒浓度越大,所以c( )>c( )=c(H2C2O4),故A不符合题意;
B.酸抑制水电离,酸中c(H+)越大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所以pH从3上升到5.3的过程中c(H+)减小,则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由 可知,Ka2= ,当c( )=c( )时,pH=5.3,则Ka2=c(H+)=10-5.3,故C符合题意;
D. = ,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 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根据图像分析即可;
B.氢离子浓度越低,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C.根据图像以及平衡常数的公式计算即可,注意其分布电离,分清那条线是那个离子的浓度变化;
D.此式子涉及两个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即可知道,此式不变。
14.【答案】C
【解析】【解答】A、图中原点pAg=0,Ag+的浓度为:c(Ag+)=100 mol L-1,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1,故A不符合题意;
B、一般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 L-1,即沉淀完全。x点c(Ag+)=10-6 mol L-1,则AgNO3与NaCl恰好反应,n(NaCl)=n(AgNO3)=0.01L×1mol L-1=0.01mol,所以V(NaCl)=100mL,即x点的坐标为(100,6),故B不符合题意;
C、x点c(Ag+)=10-6 mol L-1,一般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 L-1完全沉淀,实际上Ag+没有完全沉淀,是处于沉淀与溶解的平衡状态,故C符合题意;
D、与AgCl相比,碘化银的Ksp(AgI)更小,所以把0.1 mol L-1的NaCl换成0.1mol L-1NaI,则溶液中c(Ag+)更小,则pAg更大,图象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D、与AgCl相比,碘化银溶解度小,Ksp(AgI)更小,沉淀溶解平衡时,所需的碘化钠体积小,图像应该向左移。
15.【答案】B
【解析】【解答】A.曲线上的点均为沉淀溶解平衡点,据图可知当c(CrO )=110-5mol/L时,c(Ag+)=110-3mol/L,Ksp(Ag2CrO4)= c(CrO )·c2(Ag+)=110-5(110-3)2=1×10-11,故A不符合题意;
B.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c(CrO )变大,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溶度积不变,所以可能使Y点变为Z点,故B符合题意;
C.温度不变,溶度积不变,所以t℃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sp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沉淀溶解平衡为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各离子的浓度不再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c(CrO )=110-5mol/L时,c(Ag+)=110-3mol/L的点进行计算;
B.加入K2CrO4,c(CrO )变大;
C.Ksp只与稳定有关;
16.【答案】C
【解析】【解答】A.只要满足△H-T△S<0反应就可自发进行,不一定是熵增的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因混合后溶液中含等量的NaCl、CH3COOH及CH3COONa,酸与盐的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所以应该是c(CH3COO-)> c(Cl-)> c(CH3COOH)>c(H+),B不符合题意;
C.等浓度的(NH4)2SO4、NH4HSO4、NH4Cl,三种铵盐完全电离出NH ,其中等浓度的(NH4)2SO4与其他两种铵盐相比,NH 下标为2,NH 浓度最大,另两种铵盐NH4HSO4电离出H+抑制NH 的水解,所以NH4HSO4溶液中c(NH4+)大于NH4Cl溶液中c(NH4+)。综上所述,等浓度的①(NH4)2SO4②NH4HSO4③NH4Cl三种溶液中c(NH )大小:①>③>②,C符合题意;
D.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电离,导致常温下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于10-7mol·L-1,而氯化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导致常温下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于10-7mol·L-1,pH=3的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应为10-3mol·L-1,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H-T△S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
B.通过醋酸的电离程度和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分析离子浓度关系;
C.根据外界因素对NH 水解的影响分析;
D.酸抑制水的电离,可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17.【答案】(1)C
(2)<;②>①
(3)强;c(Na+)>c(HCO3﹣)>c(OH﹣)>c(H2CO3)>c(CO32﹣)
(4)c(Na+)>c(HCO3﹣)>c(CO32﹣)>c(OH﹣)>c(H+);Cu2+;<;6
【解析】【解答】解:(1)越容易水解的盐,越容易结合氢离子,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大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所以最易水解的盐是碳酸钠,所以最容易结合氢离子的阴离子是CO32﹣;浓度相同的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后,酸性越强的酸其pH变化越大,HCN、HClO、CH3COOH、H2CO3四种酸的酸性大小顺序是CH3COOH>H2CO3>HClO>HCN,所以溶液的pH变化最大的是醋酸,故选C,
故答案为:CO32﹣;C;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促进水的电离,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则碳酸钠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即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个数:②>①,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大于乙中HCO3﹣的水解,则碳酸钠中阴离子浓度之和大,即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
故答案为:<;:②>①;
(3.)碳酸氢钠属于盐类,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属于强电解质,HCO3﹣水解生成碳酸分子与氢氧根离子,水解离子方程式为:HCO3﹣+H2O H2CO3+OH﹣,常温下,0.1mol 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c(OH﹣)>c(H+),说明HCO3﹣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c(Na+)>c(HCO3﹣)、c(H2CO3)>c(CO32﹣),水解程度不大所以c(HCO3﹣)>c(H2CO3)、c(HCO3﹣)>c(OH﹣),溶液中氢氧根来源于水的电离与HCO3﹣水解,故c(OH﹣)>c(H2CO3),所以c(Na+)>c(HCO3﹣)>c(OH﹣)>c(H2CO3)>c(CO32﹣),
故答案为:强;HCO3﹣+H2O H2CO3+OH﹣;c(Na+)>c(HCO3﹣)>c(OH﹣)>c(H2CO3)>c(CO32﹣);
(4.)①300mL 1mol L﹣1的NaOH的物质的量=1mol/L×0.3L=0.3mol,标准状况下4.48LCO2的物质的量= =0.2mol,所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O2+3NaOH=Na2CO3+NaHCO3+H2O,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即c(OH﹣)>c(H+),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所以c(HCO3﹣)>c(CO32﹣),由于水解程度较小,所以c(CO32﹣)>c(OH﹣),故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
故答案为:c(Na+)>c(HCO3﹣)>c(CO32﹣)>c(OH﹣)>c(H+);
②pH小的离子先沉淀,溶度积常数越小的物质越先沉淀,所以Cu2+先沉淀,KSP[(Fe(OH)2]<KSP[(Mg(OH)2],0.2mol/L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c(Cu2+)=0.0002mol/L,c(0H﹣)= =10﹣8mol/L,c(H+)=10﹣6mol/L,所以pH=6,
故答案为:Cu2+;<;6.
【分析】(1)越容易水解的盐,越容易结合氢离子,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pH越大则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浓度相同的酸稀释相同的倍数后,酸性越强的酸其pH变化越大;(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促进水的电离,水解程度大,则水的电离程度大;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大于碳酸氢钠中HCO3﹣的水解,据此进行判断;(3)碳酸氢钠属于盐类,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生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分子和氢氧根离子;0.1mol 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4)①根据盐类的水解和电荷守恒来分析,注意盐类的水解是微弱的;
②开始沉淀时pH小的离子先沉淀,溶度积常数越小的物质越先沉淀;0.2mol/L的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NaOH溶液,c(Cu2+)=0.0002mol/L,根据Ksp计算pH.
18.【答案】(1);ac
(2)5H2S+2KMnO4+3H2SO4=5S↓+2MnSO4+K2SO4+8H2O
(3)0.043;5
(4)2H2O+2e-=H2↑+2OH-
(5)BC;2
【解析】【解答】(1)①羰基硫与二氧化碳是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根据二氧化碳电子式书写羰基硫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②a.相同条件下水溶液的pH:NaHCO3>NaHSO4,可知硫酸酸性大于碳酸,则非金属性S>C,
故答案为:;
B.亚硫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则酸性:H2SO3>H2CO3,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不选;
C.S与H2的化合比C与H2的化合更容易,则非金属性S>C,
故答案为:ac;
(2)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6价,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5H2S+2KMnO4+3H2SO4=5S↓+2MnSO4+K2SO4+8H2O,故答案为:5H2S+2KMnO4+3H2SO4=5S↓+2MnSO4+K2SO4+8H2O;
(3)①根据溶液pH与c(S2-)关系图pH=13时,c(S2-)=5.7×10-2mol/L,在0.10mol L-1H2S溶液中根据硫守恒c(H2S)+c(HS-)+c(S2-)=0.10mol L-1,所以c(H2S)+c(HS-)=0.1-5.7×10-2=0.043mol/L,故答案为:0.043;②当Qc=Ksp(MnS)时开始沉淀,所以c(S2-)= = mol/L=1.4×10-11mol/L,结合图像得出此时的pH=5,所以pH=5时锰离子开始沉淀,故答案为:5;
(4)阳极上硫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S2--2e-═S↓,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答案为:2H2O+2e-=H2↑+2OH-;
(5) ①A.根据方程式NH4HS(s) H2S(g)+NH3(g),任何时候都存在v(H2S)=v(NH3),不能说明是平衡状态,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正确;
C.该反应是气体的质量增大的反应,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证明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处于平衡状态,正确;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不能说明是平衡状态,错误;
故答案为:BC;②NH4HS=NH3+H2S,由NH4HS分解的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化氢和氨气,则NH3与H2S的分压相同,故p硫化氢=p氨气= Pa所以,平衡后的总压为p硫化氢+p氨气=2 Pa,故答案为:2 。
【分析】(1)①二硫化碳的分子结构类似于二氧化碳的结构,据此书写电子式;
(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5)①根据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进行判断即可。
19.【答案】(1)酸;NH4++H2O NH3 H2O+H+
(2)③;⑤
(3)<
(4)[NH4+]>[Cl﹣]>[OH﹣]>[H+]
【解析】【解答】(1)NH4Cl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其原因是 NH4++H2O NH3 H2O+H+;(2)假设铵根离子不考虑水解,依据另一种离子的影响分析判断;(3)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铵根离子水解,NH4HSO4 溶液中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4)0.1mol/L NH3 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铵根离子浓度大于0.1mol/L,而氯离子浓度等于0.1mol/L,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由此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
【解答】解:(1)NH4Cl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其原因是 NH4++H2O NH3 H2O+H+,故答案为:酸; NH4++H2O NH3 H2O+H+;(2)假设铵根离子不考虑水解,①0.1mol/L NH4Cl中铵根离子浓度0.1mol/L;②0.1mol/L CH3COONH4 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铵根离子水解,铵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③0.1mol/L NH4HSO4 溶液中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铵根离子浓度大于0.1mol/L,溶液呈酸性;④0.1mol/L NH3 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铵根离子浓度大于0.1mol/L,溶液呈碱性;⑤0.1mol/L NH3 H2O,一水合氨是弱碱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原小于0.1mol/L,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PH最小的是③,铵根离子浓度最小的是⑤;故答案为:③;⑤;(3)②0.1mol/L CH3COONH4 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铵根离子水解,铵根离子浓度小于0.1mol/L;③0.1mol/L NH4HSO4 溶液中的氢离子抑制铵根离子的水解,铵根离子浓度大于0.1mol/L,溶液呈酸性溶液②、③中c(NH4+)的大小关系是小于,故答案为:<;(4)0.1mol/L NH3 H2O和0.1mol/L NH4Cl混合液中,一水合氨电离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铵根离子浓度大于0.1mol/L,而氯离子浓度等于0.1mol/L,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为:[NH4+]>[Cl﹣]>[OH﹣]>[H+],故答案为:[NH4+]>[Cl﹣]>[OH﹣]>[H+].
20.【答案】(1)Re2O7+2NaOH=2NaReO4+H2O;CuO、Fe3O4
(2)3Zn+2ReO4-+4OH-=3ZnO22-+2ReO2·2H2O
(3)冷却结晶;过滤
(4)4NH4ReO4+3O2 2N2+8H2O+2Re2O7
(5)60;1.0
(6)0.24
【解析】【解答】思路分析:烟道灰加NaOH溶液碱浸,CuO和Fe3O4不溶于碱溶液,过滤出来,SiO2、Re2O7、MoO3都能和NaOH反应,分别生成Na2SiO3、NaReO4和Na2MoO4,滤液中加锌还原,NaReO4被还原成难溶的2ReO2 2H2O,用氧气氧化得到过铼酸,加氯化铵溶液沉铼,得到过铼酸铵,然后热解得到Re2O7,最后用氢气还原得到铼粉;还原后的滤液酸化沉钼,然后用LiOH溶液碱溶,得到Li2MoO4溶液。
(1)Re2O7是酸性氧化物,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盐NaReO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2O7+2NaOH=2NaReO4+H2O;由以上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CuO、Fe3O4,故答案为:Re2O7+2NaOH=2NaReO4+H2O;CuO、Fe3O4;
(2)“还原”时,Zn被氧化成ZnO22-,NaReO4被还原生成难溶的2ReO2 2H2O,根据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n+2NaReO4+4NaOH=3Na2ZnO2+2ReO2 2H2O,故答案为:3Zn+2NaReO4+4NaOH=3Na2ZnO2+2ReO2 2H2O;
(3)加热的氯化铵溶液“沉铼”,得到过铼酸铵,过铼酸铵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得到纯净NH4ReO4晶体,需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
(4)“热解”是将过铼酸铵在氧气和氮气中加热,得到Re2O7,铼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氧气作为氧化剂,将过铼酸铵中-3价N氧化为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4ReO4+3O2 =2N2+8H2O+2Re2O7,故答案为:4NH4ReO4+3O2 =2N2+8H2O+2Re2O7;
(5)根据图2可判断,当反应时间为60min时,母液中的含钼量最小;当溶液的pH=1.0时,母液中的含钼量最小,所以选择的最佳“酸化沉钼”条件为:反应时间为60min、pH为1.0,故答案为:60;1.0;
(6)从图3可知,ClO-来自于Cl-,Cl-在电解池的阳极失去电子生成ClO-,生成1molClO-失去2mol电子,所以当通过90min×60s/min×5×10-6mol/s=0.027mol电子时,生成0.0135molClO-,生成的ClO-和MoS2反应生成Cl-和MoO4-、SO42-,消耗1molMoS2转移18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0.0135mol×2=n(MoS2)×18,所以n(MoS2)=0.0015mol,则m(MoS2)=0.0015mol×160g/mol=0.24g
【分析】解答工业流程题一般技巧:1.认真读题,首先通读题目,了解题目大意;2.仔细分析:理清每一步关系,①原料与产品,②步骤与目的,加入某种试剂目的是,该实验操作目的是,③信息与迁移:所给信息一定有用,充分利用题目关键信息;3大胆猜想与回答:对于不懂得步骤可以大胆猜想并验证。
21.【答案】(1)Al3++3H2O Al(OH)3+3H+,水解生成的Al(OH)3具有强的吸附作用
(2)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任写2条)
(3)+4
(4)c(Cl-)>c( )>c(H+)>c(OH-)
(5)1×10-6 mol/L
【解析】【解答】(1)明矾溶于水后,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并使之沉降,其净水的原理:Al3++3H2O Al(OH)3+3H+,水解生成的Al(OH)3具有强的吸附作用。答案为:Al3++3H2O Al(OH)3+3H+,水解生成的Al(OH)3具有强的吸附作用;(2)由Mg5Al3(OH)19(H2O)4分解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产物中的MgO、Al2O3具有阻燃作用,H2O具有稀释作用,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任写2条)。答案为:反应吸热降低温度;固体氧化物隔绝空气,水蒸气稀释空气(任写2条);(3)焦亚硫酸钠(Na2S2O5)中,Na显+1价,O显-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答案为:+4;(4)NH4Cl溶液中, 发生水解使其浓度减小,且生成H+,使溶液显酸性,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l-)>c( )>c(H+)>c(OH-)。答案为:c(Cl-)>c( )>c(H+)>c(OH-);(5)室温下pH=8的NaHCO3溶液中,因 发生水解,从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显碱性,则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 mol/L =1×10-6 mol/L。答案为:1×10-6 mol/L。
【分析】室温下NaHCO3溶液中的pH=8,则表明在溶液中 发生水解,从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OH-全部来自水电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