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做事要留有余地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齐白石画虾生动形象,在狭长的画面上,只有三四只虾游动。画面大部分是空白,画家对水不着一笔,但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气淋漓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这就是艺术空间方面空白的运用。
(2)有一位掌握一手绝活的木匠,教徒弟做工时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
你从这两则材料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根据材料的含意作文,也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构思;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写成诗歌。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木匠,他教徒弟时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当初做得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下足够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为人处世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得讲究“留一道缝隙”。
请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谁都不是弹性无限的藤条,扯得太紧总有崩溃的那一刻,所以经验丰富的木匠,教徒弟时有一句口“注意了,留一道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当密则密,该疏则疏,不然,制作的成品易开裂、易拱翘、易散落。
其实,做人处事,和木匠的工艺一样,也讲究“留一道缝隙”。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给生活留一道缝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参考答案:
1.
例文:
给自己留片空白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说,给自己留什么空白啊呀?这不是浪费吗?将自己的生活填得满满的岂不更好?这样做我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呀!尽管他们说的也并不全无道理,毕竟时间弥足珍贵,人生之路上不允许我们有太多的逗留。但是我想对他们说,给自己留片空白或许能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想到了齐白石画虾生动形象,但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气淋漓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掌握一手绝活的木匠,教徒弟做工时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道缝隙。”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
当代社会是一个紧张的社会,各种生活压力压得人们都快喘不过起来。据我所知,现在有很多人每天都过的忙忙碌碌,从早到晚一直东奔西跑,或者埋头苦干,将自己一整天的时间用各种计划排得满满的,休息的时间寥寥无几,直到下班他们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每次看到这样的现象,我都禁不住会问,难道你们乐意每天过着这样疯狂的日子吗?难道这样子你们的效率会高吗?如果不是,何不给自己留些空白,多给自己些喘息的机会呢?当自己感到疲倦的时候,腾出一些时间留给自己,做做深呼吸,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些,然后投入到工作中,这样或许会更好吧?
我国著名传统画家齐白石,他最擅长的莫过于画虾。齐白石画虾生动形象,在狭长的画面上,只有三四只虾游动。画面大部分是空白,画家对水不着一笔,但大面积的空白却给人水气淋漓的感觉,使人感到满纸都是水。这就是艺术空间方面空白的运用。而我们的人生也应如这张张画卷,留给自己一些空白,就会产生其本身的内在美,给自己、给别人,不经意间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这片空白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风光之美,或者沉浸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自由想象,自由挥洒……这样任何烦恼便都会烟消云散,化为乌有。身心会变得格外轻松,整个人便会轻飘飘如云般,感到心旷神怡!
给自己留片空白,我们可以感受这个世界不一样的色彩。
【详解】试题分析:审题:这是多材料审题作文。就这两则材料而言,审题难度不大。多材料作文的要素是提取共性点。这两则材料的共性是“留点空白”,“留一道缝隙”;但要写出好作文,也不容易。写作时应联系生活,有针对性的就生活的某一方面而谈,这就需要学生有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若学生只是空谈“留点空白”留点缝隙”的重要性或危害性,应视为有偏题之嫌,因为题目是明确要求要“联系实际生活”的。
立意角度:联系实际生活,发现处处都有这个理。“留点缝隙”,是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这既是物性,亦为人理。“物性”如上下楼要留出给别人走的缝隙,种植要留出采光、通风的缝隙,渔猎要留出产卵、繁殖的缝隙等;“人理”就是一种做人与处世的智慧了。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不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积压得变了形状?就实际生活而言,古代开国之君要留给黎民百姓修养生息的缝隙,现代家庭教育要留给子女心灵释放的缝隙,同事之间相处要留给对方转台回旋的缝隙,学习中老师要留有学生对知识自我消化的缝隙,国与国之间要想睦邻友好,就要在“求大同”的前提下,留下“存小异”的缝隙等等。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启动辩证思维,既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必要性,也看到“不留缝隙”的危害性;既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前因,也看到“留一道缝隙”的前景;既看到“留一道缝隙”空间上的宽窄,也看到“留一道缝隙”时间上的长短等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例文:
做事要留有余地
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这个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人海茫茫也会狭路相逢,你今天得理不饶人,又怎么知道他日会不会与那人相遇呢?不让别人为难,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潇洒,这就是做人要留有缝隙的妙处。不管是谁,我们在谨记以下“四绝”:权力不可使绝,金钱不可用绝,言语不可说绝,事情不可做绝。
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道缝隙,给自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奔腾不息的岁月之河从古代流到现代,它用哲人的睿智告诉我们: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面对花开花落得失成败,面对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留一道缝隙给自己,并不是人生路上的一种缺陷,而是在寻求种高标准的完美。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在他人面前更好地展示自己,无论观望的人是陌生人、朋友或亲人。在任何场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将全部观点讲完,不留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期待最后别人会用一种敬佩的眼神看待自己。但往往这样的人将缺少朋友,人们只会敬畏他,但不会亲近他。如他能在别人前稍微保留自己,在他人面前留一条缝隙,让他人能有补充缝隙的机会并能透过这条缝隙用好奇的眼睛向里观望,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协调,才能拥有断臂维那斯的美丽。高楼大厦在城市中已见惯了,但为什么楼与楼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人们都知道如果不这样的话,两座房子都有倒塌的危险。楼与楼之间叫做距离,那么利益与利益之间的便叫做缝隙。如果两个利益或多个利益为了争夺中间的缝隙彼此算计,互不相让,干脆一个利益伸出一只脚,毫不估计地站在这一条缝隙上,那么这些利益就得不到很好地扩充,反而像没有距离的楼房一样,利益的大厦终将倒塌。
缝隙不是裂纹,留一条缝隙等于清除了挤压而出的致命裂纹。
【详解】试题分析: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其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如水泥路面的缝隙),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可供选择的题材: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欧 亨利式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等;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
3.
例文:
给自己留一条缝隙
泥土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承载生命的荣耀;高山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深谷幽涧的美景;绿叶如果没有缝隙,就失去了斑驳树影的变化。给自己留一道缝隙吧,让清新的泉水渗入其中,滋润你疲惫的心。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 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 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
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 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人过于追求完满,追求成功,追求金钱名誉,有的人甚至苦苦寻觅一生,就算最终得到心中所想,却已日薄西山,人生的快乐和多彩被纷飞的文件和无尽的应酬所代替。睿智的人却懂得给自己留一道缝隙,在疲惫之时跳出圈子,去享受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暗中蓄积能量,为下一次冲刺作准备。他们既享受了生活,亦更容易取得成功。
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话题作文,话题由材料引出。这就要求考生先分析话题的构成、内涵,然后分析材料的内容,分析材料和话题之间的关系,同时借助材料打开话题。明确了这些之后再立意作文就可以了。
【审题】首先审读材料和话题,题目要求以“留一道缝隙”为话题,这就要求审题立意时应首先确定关键词“缝隙”所蕴含的意义。材料中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 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然后分析要求,题干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来作文,考生可以做如下思考,如环境保护方面,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如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给自己留后路;如朋友、夫妻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如给异己者留缝隙,可形成文化的兼容;写文章时可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有意象不到的效果。
参考立意:①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②不完美即是完美;③留白的艺术;④凡事留有余地,才能和谐美满;⑤细节成就成功。
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给自己留一条缝隙》,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其次用一段排比句引出观点——给自己留一道缝隙吧,让清新的泉水渗入其中,滋润你疲惫的心。正文主体部分先从正面以“庄子”和“苏轼”为例阐明给自己留一道缝隙的价值,接着从反面以项羽和川端康成为例阐明不给自己留一道缝隙的结果,借助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观点。结尾收束全篇,并再次明确观点——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素材:
1.每一次选择都必须是一次超越,否则就不要选择;每一次放弃都必须是一次升华,否则就不要放弃。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实现理想,所以选择放弃意味着我们还要更加完美,有缺点意味着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放弃是一种智慧,缺陷是一种恩惠。因为有新的目标去奋斗,人生才更精彩,生活才更充实。
2.心如同容器,烦恼装多了,快乐就没有空间了。放一放,没什么大不了,不过多的抱怨,不管遇到什么事,它都是对的事;不管遇到什么人,他都是对的人,每一个遇到的背后都有不可思议的因缘,该担当的担当,该放下的放下,不带给他人痛苦,是慈悲的体现,不让自己烦恼,是智慧的体现,让心的空间充满正能量。
3.无论你的心再浮躁、再焦虑和烦恼,请不要绝望,也不要过度沮丧。因为你心的本质仍是如此纯洁、安宁、光明、慈爱和智慧。若明白其道理,并能发挥潜能,那我们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会从中自然消融,所有的问题和麻烦也会自然化解,并能离苦得乐、寂静自在。
4.最智慧的做法是拿得起放得下。人生一辈子,除了生死什么都是闲事。没有一样是你带来的,也没有一样是你能带走的,来这世上颠一回,一切的拥有只不过是借来的,总有一天必须连本带利还回去。我们已拥有地要倍加珍惜,未得到地也不要轻言放弃,努力于当下,回报于未来,乐善好施才会让今世人生更有意义。
5.快乐的人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人生难免和痛苦相遇,我们的生活也免不了压力重重,然而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无休止的忧虑,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味逃避,也不是智慧的选择。唯有以一颗感恩知足的心去面对,放下心头的包袱,轻装上阵,你才能走出困顿,找到平安喜乐的生活。
6.生活需要留白。围棋,要“留眼”;说话,要“留心”;手下,要“留情”;话不说绝,事不做尽,锋芒不全露,得理让三分。路径窄时,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俗话说:酒斟八分平,饭吃七分饱。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既要努力奋斗,勇猛精进,也要有闲云野鹤般的恬淡心境。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生活才会少一份烦恼,多一份快乐。
7.心灵需要留白。删繁从简,粗茶淡饭,享受简单的幸福。适当独处,适当静坐,痛快工作,安静休闲。把心放平,把心放宽,诗意地栖居。闲暇时静对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一江山水,释放自己,观空自己,让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适当减少欲望,简单地、淡然面对生活的种种。每天让心事归零,及时清空心中的垃圾,删除不必要的烦扰。释放心灵的空间,让灵魂清风朗月,让心灵海阔天空。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整个秋天只取一叶,这样轻松地活着,也挺好。
8.爱情需要留白。爱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爱也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是轰轰烈烈,海枯石烂;爱也是细水长流默默守候,平平淡淡静静欢喜。爱雪小禅所说,“你若爱一个人,隔着山隔着水远远地欣赏着总是最美的,如此这般就够了。”爱可以飞蛾扑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可不浓不烈,不远不近。爱,太浓太烈,必不长久;太清太淡,则失去意义。有人说:爱情,是朵花,半开就好。适当保持一点距离,相敬如宾,有点距离,互相尊重有时更美。偶尔来点沉默,一个眼神即心领神会,感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微妙。
9.友情需要留白。君子之交淡如水。哪怕彼此久未联系,却一直深藏心底,即使相隔多年,却依旧不会疏离。天冷加件衣,饿了加点饭,病了记得吃药,轻轻一声问候,便有了心的温暖。周国平说过:“距离是朋友的氧气”。不揭露朋友的隐私,不干涉朋友的生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朋友交往,应该有各自的空间,有自己的底线,能够自由呼吸,亦能拔刀相助。仿佛星星与月亮,彼此照耀,互相温暖。
10.亲情需要留白。给孩子一点独立的时间,让他们与朋友玩耍。给父母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适当独处。有时要远远望着,有时要默默关注。尴尬的事不要揭穿,钱财的事别分得太过清楚,谁对谁错有时并不重要。发火时悄悄走开,争论时淡然一笑,亲人永远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即使血浓于水,也要保持独立的空间,适当留白,太近,则伤。
11.留白是一门生活的艺术,绘画中有“计黑当白”,音乐有弦外之音,戏曲中有虚拟动作,诗文有意在言外,佛陀有拈花一笑。人生不能挤得太满,当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心处参禅。意蕴更显深远,生命更鲜活。人生贵在留白,能留白和会留白,是胸襟,是气度,是智慧,是境界,也是一种生命从容、淡然的生活方式。
【点睛】话题作文写作技巧:
①善于联想。比如话题“风”,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韩流、金庸热等等。比如以“水”为话题的文章,你可以叙述一个停水后的故事,你可以说明水的性质、用途,你可抒发对“水”的情感,你可以议论“水滴石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你可叙述“水”的童话,你可以想象说资源枯竭后地球的劫难等等。
②化虚为实。比如“靠”这个话题,往实处“靠”,爸妈靠科技致富,学生靠勤 奋成才,运动员靠拼搏夺冠。
③化大为小。比如以“美景”为话题:“校园美景”“家乡美景”“心中的美景”“美景其实也平凡”。
4.例文:
生命的空隙
生命如同一张弓,我们踩踏着它们,奔往各自的彼岸。但也别忘记,给你的弓弦放松一下,否则它会断裂的。
朋友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章。我们都企盼着拥有真挚的友情。但我们常常也会忽略朋友间的玄妙。拥有朋友,并不是说永生相伴,时刻相依,我们也需要给朋友空间。他有他的生活,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始终将朋友禁锢在自己身旁,那么终有一天朋友也会悄然离开,留下一个伶俜的你。难道忘记了三国时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寻到了刘皇叔,但在他的背后是曹操对英雄的尊重,给云长留下了一道缝隙,同时也为自己在华容道上留下了一道生命缝!
情爱亦为生命中绚丽的一节。品读那“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凄苦,那是怎样一个“悲”字!但它美,美得撕心裂肺,每得荡气回肠。纵然它没有缠绵的过程,纵然它要相隔千里,但这段情却如麻一般,剪不断,理还乱。设想如果没有银河那一道缝隙,没有缝隙的阻挡,那相思之情又怎会流传至今?正所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给情爱一道缝隙,让它在缝隙中滋长!
亲人是生命中最真挚的一页。在共同的血液里,我们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一起看过多少次的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我们常常在一起,以至我们之间彼此过于熟悉,连扎针的缝隙都未曾留下。于是冲突拥挤也时常在我们和亲人之间发生。或许你的一句话刺痛了亲人的伤口,或许你的一句话道出了亲人的难堪甚至隐私。你也许并非有意,但你们实在太了解,因此在我们交流亲情的时候,别忘了也给亲情留下一道缝隙。给亲人们留下他们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在其中享受一下独处的自由,欣赏一下没有你的风景。
张爱玲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多么的悲凉与无奈。可正是这生命之缝中的虱子,给了生命别样的滋味。虽然有些苦,但决不平淡。
生命,并非填塞得很满才叫充实,有时那叫凝滞,生命需要一道缝隙,让沸腾的血液畅流无阻!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根据材料要求,以“给生活留一道缝隙”为题来行文立意。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涵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道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美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道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联想到:不可求全责备,不为已甚;尊重他人,方可和谐和睦等等。做人和处事,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害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团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
立意:1.给生命留些空隙 2.给爱留些空隙 3.生命的空隙 4.做人也要“留些空隙”
素材:1. 我们都企盼着拥有真挚的友情。但我们常常也会忽略朋友间的玄妙。拥有朋友,并不是说永生相伴,时刻相依,我们也需要给朋友空间。他有他的生活,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始终将朋友禁锢在自己身旁,那么终有一天朋友也会悄然离开,留下一个伶俜的你。难道忘记了三国时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寻到了刘皇叔,但在他的背后是曹操对英雄的尊重,给云长留下了一道缝隙,同时也为自己在华容道上留下了一道生命缝!
2在共同的血液里,我们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一起看过多少次的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我们常常在一起,以至我们之间彼此过于熟悉,连扎针的缝隙都未曾留下。于是冲突拥挤也时常在我们和亲人之间发生。或许你的一句话刺痛了亲人的伤口,或许你的一句话道出了亲人的难堪甚至隐私。你也许并非有意,但你们实在太了解,因此在我们交流亲情的时候,别忘了也给亲情留下一道缝隙。给亲人们留下他们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在其中享受一下独处的自由,欣赏一下没有你的风景。
3. 生命,并非填塞得很满才叫充实,有时那叫凝滞,生命需要一道缝隙,让沸腾的血液畅流无阻!结构层次:首先拟一个亮丽的标题——《给生活留一道缝隙》,最常见好用的拟题技巧是巧用四字短语成对偶或对仗结构;接下来引材料,运用类比手法提观点,当你对无休无止的奋斗追求感到厌倦时,当你对遥不可及的理想目标感到无奈时,当你对任性逆反的少爷公主感到失望时,当你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时,给生活留一道缝隙吧,让清新的泉水渗入其中,滋润你疲惫的心;接下来采用并列式层次论述“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给理想留一道缝隙,方能坦然面对失去;给子女留一条缝隙,方能使自己和孩子获取快乐;给他人留一道缝隙,方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再次发出号召,重申中心“给生活留一道缝隙”,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变化,用“缝隙”去调节它,解决它,生活的“地板”就会更加平整、美满做到首尾呼应,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