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1 13:02:01

文档简介

自汉代始,君子文化的发展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城,君子文化作为偏
2023年秋季河南省高二第四次联考
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君子文化的精华思想捉升为国家主导的


意识形态和封建社会的价值体系。从此,以孔子为代哀的诸子百家的君子文化,从民间走向官
方。而在实践领战,君子文化作为知行合一的文化资源,肯先进入有声望有地位的知识分子的
考生注意:
自身修养中,而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终极日标,主要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窝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高有文人雅趣。所以,从个人来看,君子人格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随卡上。
是构成士大夫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组成因素,涌现了无数杀身成仁、含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另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至三单元。
外,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讲,先秦形成的君子理想人格,不仅被后世诸多的士大夫仰幕与实践,而
且由他们进一步弘汤和传希,非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从而让君子文化深入人心,传之弥久。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这是因为传统君子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最精华的东西是自强不息、尊道崇德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在历史上发挥希酒养民族精神、弘扬价值现念、引领道德风尚的重大作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学艺术、民间传说所塑造颂两的君子形象数不胜数,生动鲜洁地感柒人、引导人”。
材料一:
因此,从整个社会来希,君子人格形成了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关德。中华民族
儒家视城中的“君子”一词内通丰离,它蓝含了“位”“德”“智“关”等诸多离性,是一种对人

在经历了儿千年的文明演进和发展之后,最终形成了诸如修己慎独、仁爱孝悌、克已点公、忠减
的各方面修养均有很高要求的人格理念,
正直、新劳勇敢、说虚遵镇,限苦朴素、团结互助等传统关德。这些内容已经深深地凝结在中国
首先,从词源学的南度秀,君子一河的甚本含义是指“在位者”,即指统治阶级的成。先秦
人民的血液中,策聚在中华民族的回格中


时期,这一含义一直都是君子的叁本内涵。如诗经%尚书》中的君子即多指此义。
(摘编自孔宥《儒家君子文化的现实意义)
其次,经孔子转化后,君子的“位”的意义大大降低,而主要成为一个侧重人的德性的概念,所
谓“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也”。在⑧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百余次,主要是就“有德”而言的,
材料三:
比如“君子阶于义“君子怀德”“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等。但此时“位”的属性仍然得以保留,比如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

孔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这里面的君子即具有“位”的内涵。
正意义上的具有审关内涵的“人”。对普通人来说,虽不能与君子同一,但其有君子意识或君子
最后,在篇家这里,完美的君子形象还必须具有智慧和审关的掰征。一个欠缺智识、外袁避
风范,便位得称道。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
通之人,任共德性多高,在儒家这里都难以被称为君子。所谓“若子博学深谋“丹侧听,#难应,
求:君子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位,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
研淫视,册急荒”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弘杨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传承君子文化优良基因的

总体来希,儒家的君子是一个兼具“位”“德”“智”“美”等多种属性的复合概念,更是一个德
同时,应该正视君于文化的跟统,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码书生”,这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
性概念,即侧童以道德水准界定何为真正的君子。而橘家所谓“德”,从其根本来说,乃是一种
不等于文药,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没有血性和勇式。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缘于

“生”德,正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而民生问通,则构成“生”的肯要问避。因此,在儒家这里,
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瑞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点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
一个人能够体悟上天创生万物之德,能够仁民爱物、关心民生,肯为人民鞠期尽瘁、死而后已,就
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的最好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高。
构成儒家评判君子的一个基本标准
(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
(滴编自张舜清传统篇家君子观在当代的传承与实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材料二:
A儒家的“君子”一词内涵丰富,对人的各方面修养均有很高要求,蕴含了“位”“德”“智”
儒家在其思想体系中有丰高而系统的“君子观”,树立了君子的理想人格,形成了沿囊中国
“美”等诸多属性。
古代文明整个过程的君子文化。
B.一个人能否心怀仁爱、关心民生,能否承担起他对社会的责任,这屈于儒家评判他能否
从西周至孔子论君子之前,君子文化处于萌芽阶段,此时“君子”一词只是特指“君之子”,即
成为君子的基本标准的范畴。
黄族,强调君子有位而有德。随着黄族精神的衰败,孝款末期,孔子对君子的含义进行了创造性
C.春秋时期,孔子对君子的含义进行了重新诠释,君子的含义主要由政治上的贲族变为道

转化和诠释,突出德行修养:主张几有德斋皆称君子。在孔子、玉子对君子人格的大力非崇下,
德修养的践行者。
在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的相互争鸣和融合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君子文化达到相对成热阶段。
D,春秋战国时期君子文化相对成熟,只因为该时期百家争鸣,相互融合,促进了君子文化
这一时期,学术领城中君子文化的核心要素已经形成,思越家的君予文化意识更加放厚。
核心要素的形成。
【高二语文第1顶(共8页)】
·24-221B+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
·24-221B·2023年秋季河南省高二第四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D(“只因为”原因表述不全面,春秋战国时期君子文化相对成熟还与孔子、孟子对君子人格的
大力推崇有关)
2.A(B项,“这仅因为后世士大夫对传统君子文化的仰慕、实践、弘扬和传播”错误,还因为传统
君子文化的魅力。C项,“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美德”错误,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有
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美德。D项,“只要…就能…与君子同一”理解错误,原文是“对普通
人来说,虽不能与君子同一,但具有君子意识或君子风范,便值得称道”)
3.C(儒家的君子突出德行修养,主张凡有德者皆称君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速”意思是那美丽
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这里的“君子”没有突出德行修养)
4.①先秦时期,君子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位者”,即指统治阶级的成员。②春秋末期,孔子对君子
的含义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诠释,突出德行修养,主张凡有德者皆称君子。③汉代,汉武帝独
尊儒术,君子文化进入有声望有地位的知识分子的自身修养中。④当今,完成了君子人格塑
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
答案,言之成理的也可得分)
5.①要正确理解君子文化的丰富内涵,努力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
②努力塑造和培育自己的君子人格,内外兼修,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
的“人”。③要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努力推行君子文化的精华,帮助人们确立最具终极意义
的人生价值追求,缓解现代性焦虑,树立人文精神信仰。(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6.D(“不仅是因为他们生活富足,更是因为他们对父亲的后事很重视”错误,从小说关于希科夫
妇的外貌及家境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们家境贫困,而且他们一直希望父亲快点死去,好早早
处理,不要耽误农活,可见他们并不重视父亲的后事)
7.B(这篇小说主要刻画的人物并不是老人,而是围绕老人之死的社会群生相,“老人”是这篇小
说的线索)
8.①小说借农妇之口提到村长和勒纳尔先生,交代了故事相关的社会背景,推动了小说情节的
发展。②勒纳尔先生提前安排安葬父亲的先例更加坚定了希科夫妇想要尽快安葬老人的决
心。③村长默许村民提前安排安葬将去世老人的做法,暗示了当地这样处理老人丧事的普遍
风气。(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
9,①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伦关系淡薄的悲哀现实。小说中农妇对自己奄奄一息的父亲没有深切
的关心,只盼着他早死,让人心寒。②体现了作者对老年人命运的深切同情。老人临终时刻
被女儿、女婿当作累赘,让人嫌弃,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深切同情。③引发读者对贫困与人性
的深度思考。小说反复写到希科先生一家的贫困,农忙时节他们这样处理丧事也是出于无
奈。(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
10.BDF[(原文标点)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1.B(“是古代君主、大臣对自己的谦称”错误,不是古代大臣对自己的谦称)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221B·
同课章节目录